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淮安和杭州哪个更发达
扩展阅读
天津北辰区哪里有 2025-08-08 17:14:40

淮安和杭州哪个更发达

发布时间: 2022-08-04 16:56:31

❶ 淮安和常州哪个城市更好

我在常州上学和工作加起来快6年了,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经济的话常州绝对比淮安好,江苏这地方很有特色的,江北普遍的比苏锡常来的落后,不管是经济还是基础设施等。所以,相对而言去常州好一点,不过常州的工资不怎么高。想要致富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啊。

❷ 苏州市与淮安市哪个好

虽然我是淮安人,但我觉得苏州比较好。苏州是江南水乡,人的素质文化比较高,也是长三角地带的经济中心,交通比较方便,还有最实际的是工资比淮安高。

❸ 江苏淮安经济怎么样

经济水平还可以,一直在发展。
(3)淮安和杭州哪个更发达扩展阅读: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首提首推城市 ,坐落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上,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面积10030平方公里 。
淮安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时置县,境内有着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曾经淮安“因运而兴、因运而盛” ,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淮安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是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的区域交通枢纽。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淮安市常住人口为4556230人。2020年淮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5.37亿元。
淮安人杰地灵,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历史上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
淮安有着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周恩来故里景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等,生态旅游景区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晏园等。

❹ 江苏省城市排名

1:无锡,苏州并列。苏州经济总量最大,全中国学习对象,榜样城市理当第一,而且论历史,论文化,苏州在江苏也是和南京并列第一的,甚至还可能超过。江苏其他城市都比不过苏州,特别是苏州话,包括苏州周边县级市的方言是全国最好听的,不象我们启海方言那么老气横秋,充斥太多吴语的传统古老发音,也不想上海话那样充斥了全国各地移民的口音而混杂形成,苏州(大苏州地区)所有的方言听起来都象是在听评弹,听得心里那个舒服呀。但是谈到生活舒适程度,人均实际生活水平,城市建设。那显然无锡是江苏最好的,最重要的是无锡美女是江苏各大城市里比例最高的,绝对不比上海差(上海美女最多,但是很多都是化装出来的,而无锡确有很多淡妆的纯正美女),所以我经常往无锡跑了玩,无锡话也是较为流利(在无锡讲南通启海方言,基本大部分人都能听懂,交流方面也很容易),真是非常喜欢这个城市。不愧‘小上海’的称号。另外附带说一下:我认为中国最大的谎言就是:苏杭出美女。我这辈子见过苏州和杭州女人无数,丑女率百份之百。

苏州,无锡:江苏第一梯队城市

2:南京,简直快成了安徽人组成的城市了,似乎与江苏有点脱节,可怜的合肥,就因为南京在旁边,把自己风头都抢去了。安徽人言必谈南京,马鞍山等安徽城市也是把南京当大哥,恨不得并到南京去算了。作为江苏的省会,我想江苏人也应该为这点高兴。我的南京话水平是本土级别的,对南京也有感情,因为本科就是在南京上的嘛,南京人包容,豪爽,容易交朋友,这是大部分人喜欢南京的第一理由,也是为什么苏北贫困农村地区很多人都爱去南京,因为南京没有某些城市里混得比较差的自卑小市民刻意地歧视外地人来获取自尊的现象,一切以实力说话。南京的文化气氛也是江苏最浓的,在全国来看,高校密集程度也就只有北京能超过南京了。南京也是国有重工业的基地,南汽收购罗郛也让所有江苏人骄傲。这里注一下啊,4年前,南汽党委书记是南通启东人啊。这些年不知道换人了没有。南京的美女也是不少的,但是南京话太粗,美女一开口就煞风景了。可惜南京人过于安于现状了,对比浙江杭州,同样是省会,人家就发展得快得多,眼看杭州和上海都连磁悬浮了,而南京却没有,作为江苏人,急啊!毕竟南京是江苏的代表。衷心希望南京人能振奋起来,超过杭州,南京发展了,全江苏都有面子,省会就是一个省的龙头啊。

3:常州。最近总有人说南通GDP超过了常州,但是我想说南通还是比常州有差距的,尽管差距在超速缩小。但是常州就是常州,常州的城建设也可以,我上海舅妈的姐姐在常州是做某市领导的,所以我对常州也有些许亲近感的。什么苏无常?狗P,常州人不要气馁,以常州的底子,稍微再努力一下,重新赶上苏州无锡很容易的事情。暂时的低潮说明不了什么,不过是发展路上休息调整一下而已。苏锡常还会是苏锡常。

❺ 嘉兴和淮安哪个发达

肯定是嘉兴啥,不管是经济实力还是人文环境还是交通位置等等。
嘉兴是长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与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为沪杭、苏杭交通干线中枢,交通便利。

❻ 江苏省和浙江省最富裕的地级市排名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参照国家统计局城市综合实力)

1南京 2无锡 3苏州 4常州 5徐州 6扬州 7镇江 8南通 9泰州 10连云港 11盐城 12淮安 13宿迁

1.杭州2.宁波3.温州4.嘉兴5.绍兴6.舟山7.台州8金华9.湖州10.丽水11.衢州

❼ 浙江省与江苏省的经济比较

江苏经济与浙江经济比较?

进入21世纪,江苏经济虽然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在增长,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浙江经济则以高于江苏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江苏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经济增长难以为续的状况,在走访江苏沿江城市途中,一些基层官员也纷纷向笔者表示了这方面的担忧:而浙江则出现了资本大量外移,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GNP大于GDP的地区。

苏浙经济发展差距有多大?

目前,就经济总量而言,江苏依然排在了浙江的前面,2003年统计显示,江苏GDP为12451.75亿元,浙江GDP为9200亿元,按单位面积计算,江苏每平方公里GDP为12136200元,浙江为9037328元。但就发展速度、人均指标及居民的富裕程度而言,无疑江苏落后于浙江。

有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0年间,江苏GDP从249亿元增加到85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3.24倍;浙江GDP从124亿元增加到6024亿元,增长48.69倍。在人均GDP方面,浙江除了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外,已连续多年超过广东、江苏,排名全国各省区之首, 2003年人均GDP为19730元/人,江苏则为16796元/人,江苏只为浙江85%,在人均收入方面,200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0元,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3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江苏只为浙江78%和70%。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浙江是全国发达地区中唯一一个区域相对平衡发展和资本输出的省份。以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例,2003年浙扛水平最低丽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水平最高的温州市67.4%;而江苏水平最低宿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水平最高的苏州市45.2%。另外,江苏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苏南——苏中——苏北顺序,呈梯度分布;而浙江经济较为均衡发展,浙西与浙东、浙南和浙北没有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以进入全国百强县为例,浙江是“东南西北,全面开花”,进入全国百强县不仅数多,而且分布区域广。另外,浙江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条件、区位交通条件和历史基础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以温州为例,虽然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3元,有2/3的人处在贫困线之下,且浙江三个国家级贫困山区县有两个在温州(泰顺、文成),20世纪最后 10年才结束没有机场和铁路的历史。但进入21世纪,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温州,则是全国最着名的资本外溢地区,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温州也成了浙江最高的城市。据保守估计,仅温州游资就达1500亿元,而整个浙江游资达到了7000亿元。

江苏虽然自然条件在全国各省区中最为均质,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则列为全国最大地区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苏北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地级市不仅经济总量达不到苏南一些县级市,而且人均GDP也只有苏南一些县级市的1/10,甚至更低。如按户籍人口计算,宿迁入均GDP为每人0.54万元,张家港人均GDP为每人5.5万元,昆山人均GDP为7.01万元。

为何江苏经济不敌浙江?

世纪之交,江苏经济急剧落后于浙江,可归纳的原因很多,有自然、历史、文化、经济、体制等因素。从自然、经济基础的角度看,江苏无疑优于浙扛,但正如着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所说:“不虞匮乏的生产要素可能会反向地抑制竞争优势,而不能提供正向的激励作用。因为当企业面对不良的生产环境时,才会激励出应变的战略和创新,进而持续竞争成功。”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还处于短缺经济时代时,具有先天优势的江苏乡镇企业无疑要比温州的企业更能获得成功,但同时温州企业由此激励出应变的战略和创新。区位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差别,使得温州企业用于运输的成本要远高于苏南企业,这使得温州企业要胜过苏南企业,必需在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上下功夫。结果,一方面,温州企业形成了微利也争的商业文化,使得温州在苏南企业看不上的一些小商品上,发现了大市场,另一方面,为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民间资本改善交通,修建机场、铁路,并且,建立专业批发市场,走生产和销售分工的道路,由此,浙江企业的市场网络越做越大,产业竞争优势越来越强。所以,当中国短缺经济时代结束之时,也就是作为“住商”(住在家里做生意)的苏南本土企业丢失市场和温州企业崛起之时。这也验证了迈克尔.波特所言:“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其实还可以从不利的生产要素中形成。” 而世纪之交江苏经济滞后于浙江,在宏观层面上,则主要与江苏高层战略失误有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与江苏并无二致:杭嘉湖经济发展模式与苏锡常经济发展模式雷同,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特色,温州经济发展模式与苏北“耿车模式”雷同,以家庭作坊见长。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江苏与浙江经济发展之路出现了分歧:温州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到整个浙江,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推广到整个江苏,包括整个苏北。结果到了1999年浙江农村经济全面超过江苏,江苏高层方始反思苏南模式。于是,为保持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江苏又凭借区位优势,趁世界产业大转移之际,走上主要依靠外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之路。由此,GDP和地方财政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没有见长。

于是乎,不论在理论界还是政界、经济界,颇受争议的“梯度转移”理论在江苏继续得到强化。一方面,苏南继续放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严格按照苏南----苏中----苏北的次序进行经济布局:另一方面,最需要强势政府按市场原则推动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也按“长官意志”随意“拍脑袋”决策。由此,整个江苏变成了“碎片化”的江苏。

经济相对发达的苏南,虽然城市密集,但依然没有一个真正能成为经济中心的城市,苏州经济60%以上依赖于所辖五县市,无锡1/3左右经济总量来自于江阴,由此,苏州、无锡所辖县市更普遍地存在着一种离心现象。另外,更为明显的是,苏州、无锡两市对苏南经济中心的争夺,在更大程度上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和规模不经济。 20世纪后20年沿江港口建设高潮,在江苏高层推动的沿江经济发展战略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四百余公里的江苏长江岸线,“一”字排开的深水泊位就有四百余座。然而,据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经过一期工程的整治,长江口航道通过能力得到了提高,但目前每个潮水理论船舶最大通过量也只有47艘, 8.5米长江口深水航道开通后,2001年1月1日到6月30日,1?5万吨级船舶平均每天通过量为27.5艘,5万吨以上船舶平均每天通过量为2.1 艘,2001年7月1日到12月31日,1?5万吨级船舶平均每天通过量为32.5艘,5万吨以上船舶平均每天通过量为3.1艘。按此推算,长江口航道又怎能满足日益增长船舶需要呢?

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从来就没有起到过经济辐射全省的功能。在江苏境内,南京直接腹地历来仅仅锁定在宁镇扬三市范畴。但由于长江阻隔,南京经济辐射江北,客观上很难,江浦大学城的失败就是明证。但更为奇怪的是,作为最需要腹地支撑的机场,南京选择了靠近安徽地方,既方便不了南京市民和企业,更方便不了镇江、扬州。为此,扬州只得在江都规划兴建机场。

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虽然区位条件优越,但事实上,江苏高层并没有重视苏北沿海发展,由此江苏沿海地带成为了中国沿海经济的边缘化地带。南通虽然拥有数十公里可建深水大港的岸线资源,但百年之港仍以河港形式而存在,盐城虽拥有六百公里海岸线,但江苏高层定位为农业发展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位于欧亚大陆桥东端的连云港,虽被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定为数条铁路的起点,但至今除了陇海铁路连接间接腹地外,并无其他铁路通过,为结束苏北、苏中腹地无铁路的历史,江苏规划建设的纵贯南北的新长(新沂----长兴)铁路,则选择位于徐州与连云港中间的新沂为起点,另外,兖滕煤田本可以通过连云港对外输出煤炭,结果由于行政管理分割,山东另起炉灶,兴建了日照港和兖石铁路。由此,连云港成为了中国少有的只有间接腹地,没有直接腹地的海港。

苏北是江苏真正的腹地。然而,一方面,江苏高层嫌贫爱富,对于20世纪80年代来自贫困地区百姓求富所创造出来“耿车模式”,没有让其在贫困地区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江苏高层也没有在战略上重视苏北的发展,结果,靠海的苏北日益内陆化、封闭化。目前,苏北纵深地区的宿迁、淮安等市,不仅经济发展上与苏南的差距继续扩大,而且也赶不上中部河南一些城市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苏北徐州、连云港,盐城及苏中的南通虽然都建立了机场,开通了通往北京、广州等地的航线,但依然摆脱不了内陆化的命运。

相反,浙江各级政府似是“无为”,但实质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上顺从社会经济发展发展需要,而且战略上把握了的制高点。例如,浙西南是浙江丘陵、山地分布区,历史上经济落后,发展经济的条件也远不如浙北和苏南,但政府通过培育义乌小商品市场,由市场造就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结果:义乌在1996年就成为了浙江人均GDP最高的县市。其他城市,如温州、绍兴等,也通过培育专业市场,进而培育竞争优势产业,使得浙江经济获得了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江苏经济虽然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在增长,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浙江经济则以高于江苏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江苏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经济增长难以为续的状况,在走访江苏沿江城市途中,一些基层官员也纷纷向笔者表示了这方面的担忧:而浙江则出现了资本大量外移,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GNP大于GDP的地区

❽ 杭州在中国的经济排名排名

2006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第一集团 前三位城市
1上海市:7450+13.6% 沪
2北京市:4283+13.2% 京
3广州市:4116+15.0% 粤

第二集团第一等 (第4位到第12位,2000亿以上)
4苏州市:3450+17.6% 苏
5深圳市:3423+17.3% 粤
6天津市:2932+15.7% 津
7重庆市:2665+12.2% 渝-
8杭州市:2515+15.0% 浙
9无锡市:2350+17.4% 苏
10成都市:2186+13.6% 川
11青岛市:2164+16.8% 鲁
12宁波市:2158+15.5% 浙

第二集团第二等 (第13位到第25位,1500亿以上)
13大连市:1962+16.2% 辽
14武汉市:1956+14.5% 鄂
15南京市:1910+17.3% 苏
16沈阳市:1896+15.5% 辽
17哈尔滨:1681+14.7% 黑
18佛山市:+16.3% 粤
19烟台市:1643+18.5% 鲁
20石家庄:1633+14.1% 冀
21济南市:1619+15.3% 鲁
22唐山市:1606+14.8% 冀
23泉州市:1603+14.2% 闽
24福州市:1548+13.0% 闽
25长春市:1535+13.5% 吉

第二集团第三等 (第26位到第44位,1000亿以上)
26温州市:1403+14.1% 浙
27郑州市:1375+15.5% 豫
28绍兴市:1314+15.3% 浙
29潍坊市:1246+16.9% 鲁
30大庆市:1240+10.2% 黑
31淄博市:1231+17.0% 鲁
32南通市:1220+15.6% 苏
33台州市:1174+13.6% 浙
34东莞市:1155+19.6% 粤
35长沙市:1108+14.8% 湘
36保定市:1107+14.0% 冀
37济宁市:1102+ 鲁
38常州市:1101+15.5% 苏
39徐州市:1096+14.0% 苏
40西安市:1096+13.5% 陕
41嘉兴市:1051+16.5% 浙
42临沂市:1012+17.0% 鲁
43威海市:1009+17.1% 鲁
44鞍山市:1006+15.8% 辽

第三集团第一等(第45位到第53位,800亿以上)
45金华市: 978+16.2% 浙
46昆明市: 930+10.7% 云
47洛阳市: 908+15.9% 豫
48邯郸市: 900+ 冀
49南阳市: 892+14.5% 豫
50厦门市: 883+16.0% 闽
51盐城市: 871+14.3% 苏
52东营市: 856+17.5% 鲁
53江门市: 830+12.0% 粤

第三集团第二等(第53位到第89位,500亿以上)
54扬州市: 788+14.7% 苏
55镇江市: 781+14.7% 苏
56沧州市: 774+ 冀
57南昌市: 770+ 赣
58茂名市: 750+14.2% 粤
59泰安市: 732+ 鲁
60泰州市: 705+14.7% 苏
61吉林市: 703+17.1% 吉
62漳州市: 702+11.6% 闽
63惠州市: 685+15.1% 粤
64德州市: 680+ 鲁
65太原市: 643+15.7% 晋
66邢台市: 628+13.5% 冀
67中山市: 610+18.7% 粤
68廊坊市: 605+12.5% 冀
69汕头市: 604+11.1% 粤
70湛江市: 604+10.8% 粤
71包头市: 600+ 蒙
72呼和浩特 600+ 蒙
73岳阳市: 591+ 湘
74湖州市: 591+15.4% 浙
75合肥市: 590+ 皖
76南宁市: 589+13.2% 桂
77宜昌市: 589+17.5% 鄂
78常德市: 588+ 湘
79聊城市: 570+ 鲁
80襄樊市: 558+10.9% 鄂
81肇庆市: 549+13.2% 粤
82珠海市: 546+13.8% 粤
83衡阳市: 542+ 湘
83揭阳市: 541+ 7.2% 粤
84周口市: 531+15.5% 豫
85滨州市: 519+ 鲁
86兰州市: 504+ 甘
87枣庄市: 503+ 鲁
88淮安市: 501+13.8% 苏
89许昌市: 500+ 豫

第三集团第三等 (第90位到第110位,400亿以上)
90乌鲁木齐 477+13.1% 新
91衡水市: 474+14.5% 冀
92平顶山: 474+15.0% 豫
93新乡市: 463+ 豫
94商丘市: 460+25.0% 豫
95桂林市: 456+ 桂
96绵阳市: 455+11.0% 川
97驻马店: 454+ 豫
98秦皇岛: 453+12.8% 冀
99株州市: 453+ 湘
100安阳市: 450+ 豫
101焦作市: 448+ 豫
102信阳市: 440+ 豫
103贵阳市: 438+ 贵[
104黄冈市: 432+ 9.3% 鄂
105荆州市: 430+ 8.5% 鄂
106德阳市: 425+13.7% 川
107连云港: 416+13.9% 苏
108齐齐哈尔 403+ 黑
109张家口: 400+13.0% 冀
110柳州市: 400+14.3% 桂

❾ 盐城和淮安这两座城市中,谁的经济发展潜力更大

众所周知,江苏省的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苏南,其次是苏中、最后才是苏北。虽说整个苏北的经济发展是弱于苏南的。但要是与其他省份的城市相比,苏北的各座城市也是它们望尘莫及。即使是经济总量最低的宿迁市也有将近3000亿元。所以,盐城和淮安这两座城市同属于苏北,未来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你觉得淮安、盐城这两座城市谁能更胜一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盐城和淮安这两座城市中,盐城的经济发展潜力更大一些。你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❿ 江苏省城市排名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不同的项目肯定有不同的排名顺序,但是毋庸置疑的有四个城市稳居前四,那就是“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所以如果说是发展最好的也就是这四个城市之一,至于一定要给排名顺序,那就都是第一名。

不过去江苏玩的话,有时候品尝下当地的特色比游玩更具有意义。尤其是对喜欢品茶的人,这个地方有个特色茶,据说这个茶的主要特点是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与很多茶树与枇杷、板栗等果木交错种植,因此在生长的时候不仅有自己的茶香,而且由于交叉种植,因此阳光充足,茶叶成色也是非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