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西湖边上是什么阁
扩展阅读

杭州西湖边上是什么阁

发布时间: 2022-08-09 16:40:07

‘壹’ 西湖边吴山的由来

吴山,杭州人俗称“城隍山”。她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天目山余脉的尾端,结止于杭州,在西湖北岸形成葛岭、宝石山,在西湖南岸的,就是吴山。远古时候,吴山和宝石山是史前海湾的两个岬角,南北对峙,随波浮沉。后来,平陆抬升,人民陆续迁居,来到这一带生息繁衍,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杭州城,早在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太守时就曾说过:“天目山千里蜿蜒而东,龙飞凤舞,萃于临安。”吴山好像是一只梭镖,锲入杭州城内,东、南、北三面俯临街市,西面与万松岭相接,环境风貌在西湖群山中别具一格。 吴山林木葱郁,怪石嶙峋,洞泉遍布,地形地貌曲折起伏,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历史上,吴山曾经是热闹喧哗的游赏胜地,山上香市,山下集市,一年四季来到杭州进香、观潮、游览、娱乐、购物、办事的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云集吴山。现在的吴山上有城隍阁,山下是广场,前行就是老街清河坊。

‘贰’ 西湖边上的有哪些的名人故居,

“刘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南西里湖畔,丁家山南簏,现辟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康庄”、“蕉石鸣琴”和丁家山等。

“水竹居”,是刘庄最初的雅号。原为晚清广东香山县富豪刘学询所建的别墅,故称“刘庄”。

刘学询是光绪年间(1874一1908)的二品花翎举人。他在离京归途中游览了杭州西湖,感叹“故乡无此好湖山”,于是就在此购地构筑“水竹居”。他还特地从广东祖居搬来刻有篆隶文字、钟鼎图案的楠木门窗,红木家具等,装饰西湖寓所。

“水竹居”背山濒水,环境幽静,建筑豪华,陈设古朴典雅,内有迎宾馆、梦香阁、望山楼、湖山春晓等楼台水谢。曲桥亭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园内设置浑然天成,独具东方园林特色,四季美景,生趣盎然,历来就有“西湖第一名园”之誉称。当年,毛 泽 东 来杭州,经常居住在这里。

“蕉石鸣琴”

丁家山东北麓,有一石壁,高约三米,壁前有一条石,状若蕉叶屏风,故称为“蕉屏”。屏后有石床、石几,相传清代雍正年间,时任浙江巡抚的李卫,经常在这里弹琴奏乐,据说,琴声清越,音韵绕石,三日不去,故名“蕉石鸣琴”,字系后来的康有为所题。

刘庄作为国宾馆,接待了众多的友好使者、各国的元首总统。当年,周 恩 来 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来杭,就是在这里起草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如今的刘庄,已经从达官贵人的私人领地走向市场化,还归给了人民大众,普通百姓,尽可以在这里赏玩休憩,毕竟,资源共享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郭庄”位于杭州西湖杨公堤西山路上,是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特色的私家园林。郭庄为清代宋端甫修建,原名“端友别墅”,光绪年间产权转到闵人郭士林名下,并新建了西洋式住宅和石舫,改名为“汾阳别墅”。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着,封“汾阳王”,后世郭姓都以此为荣,建个别墅都名“汾阳”,“俗称“郭庄”。

园内临流建阁,《江南园林志》一书中称,“雅洁有致似吴门之网师,为武林池馆中最富古趣者”。此园不仅汲取了苏州园林的建园手法,而且还有绍兴特色。

步入郭庄,前为宅园部分,是当年主人居家会客之处,后为园林部分,是郭庄特色集中体现的部分。正厅上悬匾额“香雪分春”,后堂有的一幅楹联,“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游人至此,无不为这高雅意境而陶醉。

颇具民居特色的四合院,左右厢房和后堂构成一小院,院中有一方池,池中涓涓细流不断,充满恬静气氛。园中的曲廊、池阁、后山、石桥形成了一幅精致的山水长卷。湖畔的“乘风邀月”轩,正对六桥烟柳,阅尽湖光山色,微风徐来、皓月当空,确有乘风邀月之妙趣。

假山上的“赏心悦目”亭,居高临下,四周湖山秀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中秋月夜,吟诗做赋,把酒酹月,其间之乐,纵南面王不易也。
杭州西湖孤山南麓“六一泉”旁,有一幢两层三开间的中式楼房掩映于绿荫丛中,它便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的旧居,人称“俞楼”。院内叠石成峰,花木扶疏,小池湛波,亭廊毗接,书香浓郁,清幽雅洁。有人曾为俞楼题联云:“千古一诗人,文章有交神有道;五湖三亩宅,青山为屋水为邻。”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着名文学家、书法家。他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达二百五十卷。

俞楼”的前身是西湖诂经精舍,俞曲园在此主持达30年之久,《西湖新志》也称俞楼是他“讲学着书之地”。诂经精舍背依孤山,面临西湖。俞樾在杭州时,便住诂经精舍第一楼。学生称其为“俞楼”,并悬匾于楼前。太平天国时,“第一楼”遭兵燹焚毁。

俞楼是光绪五年(1879),由俞曲院的学生徐花农等筹资为其在原“第一楼”旁重新修建,并“集花卉竹石、书简梅鹤”于楼内。以后俞樾友人彭玉麟(清同光中兴名臣)又帮助增建,故有“徐辟彭更”之说。为感激众人厚意,俞樾自书一联,悬于楼前:“合名臣名士,为我筑楼,不待五百年后,此楼成矣;傍山北山南,循地选胜,适在六一泉侧,其胜如何。”

光绪三十三年(1907),俞曲园辞世。自此,他的家人很少再到西湖,人去楼空,木构建筑渐渐破损,楼前假山叠石也时有崩塌,名噪一时的湖楼竟成危楼。1920年,俞曲园的亲友决计重建俞楼,在原楼址建筑起一座青砖实叠、本瓦坡顶、四面开窗的中西式三层楼房;同时重修了楼后曲廊、山上的小榭,四周围墙也重新砌造,内外布置一新。

一个多世纪来,俞楼像一片文化的祥云,漂浮于杭州西湖的上空,为世人所仰慕。

上世纪二十年代,俞樾曾孙,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写下了《湖楼小撷》一文,详细地描绘了“俞楼”黛山绿水、东墙西垣的景致,抒发出了日月如梭、斗转星移的感叹。

徜徉俞楼,但见当时闻人曾国藩、彭玉麟等的墨痕依旧,曲园大师的精魂犹存,令人肃然起敬,又一次身历其境,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沐浴熏陶。
“蒋经国旧居”,位于杭州西湖宝石山石涵路6号,紧挨北山路,与西湖断桥“云水光中”南北相对。院内,至今还保留有,当年蒋经国亲自种植的桂花树等花卉。

这是一幢两层西式楼房,建成于1931年。抗战胜利后,蒋经国携带妻儿来杭州,当时的杭州市长周象贤拨下这所房产,作为他的寓所。
“澄庐”,位于西湖湖滨南山路口,始建于民国初年,由清末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之子盛恩颐,赠与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作为结婚礼物。1927年12月,蒋宋夫妇就是在这里度过新婚蜜月。

1937年3月,蒋介石还在这里召见 周 恩 来 、潘汉年,商谈国共和作事宜。

杭州“澄庐”与庐山“美庐”、上海“爱庐”齐名,为蒋宋夫妇在中国大陆的三处行辕别墅。

“澄庐”夜色
“静逸别墅”坐落在西湖北山路的葛岭,是民国闻人张静江(1844-1950)在杭州的寓所。辛亥革命时期,他毁家纾难,对孙中山颇多支持,为革命成功,卓有功勋。据说,蒋介石后来能成为国民政府的领袖,也离不开这位老兄的一手促成。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张静江两次出任浙江省主席,首届的“西湖工业博览会”,就是在他大力推行下完成的。

“静逸别墅”里,可以凭眺西湖,想象着这位当年的辛亥革命元勋,在繁忙庶务以后,坐在院子里休憩,欣赏西湖山水的情景。老人后来与蒋氏意见相左,遭倾轧排挤,无奈,流亡海外,客死他乡。
这是林风眠(1900—1991)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杭州居住时的旧址,它位于杭州西湖玉泉。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离开杭州,房子就被挪作他用,并日益破败。上世纪九十年代,林风眠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这才物归原主。很多的名人故居都是这样,要等上整整一百年,才能得以复出、重见天日。

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委托,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即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今日的“中国美术学院”,并担任校长职务。上世纪五十年代,改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七十年代移居香港,遂得以颐享天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还在世。
“王文韶故居”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它位于西湖边上,平海路的东端,如今的杭州上城区清吟巷内。王文韶世居清吟巷,后家道中落。王文韶当上大官后,听长辈介绍,自己出生时,曾有五只红蝙蝠绕梁飞行,盘旋久之,认定此乃吉兆,遂斥巨资重建旧宅院。

王文韶(1830~1908年),仁和(杭州)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他是晚清重臣,历任湖南巡抚、云贵总督,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满清政府为表彰其功勋,授文渊阁大学土、武英殿大学土。

宅院内原有“退圃园”、“红蝠山房”、“藏书阁”等大小厅堂楼阁、花园天井数十处。现门厅、轿厅、中厅、戏厅、鸳鸯厅等古建筑保存完好。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原汁原味的是位于清吟巷边上的藏书阁(清吟阁),至今保持完整,就像一位阅尽人世沧桑、清醒睿智的老人。

与四周新型建筑群明显差异的旧居,突兀特立在一旁。楼下屋角古老的青黛瓦片,高高翘起的檐角,满墙的爬山虎,都为这老房子频添了几分韵味。苍老的枯藤象是在诉说岁月的故事,碧绿的叶子却又展现出了古建筑的勃勃生机。
“胡雪岩旧居”,在杭州鼓楼附近,望江路(旧称“元宝街”)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祖籍安徽绩溪,杭州胡庆余堂创始人,晚清着名的“红顶商人”。

“胡雪岩旧居”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为典型的清末古建筑群,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7230平方米。由东、中、西三组建筑群落构成。全盛时期其旧居拥有厅堂十二间;阁楼一座;楼房三幢;亭子十三个;连廊十二条;庭园四处等建筑物。经修复以后,现存原建筑八座,其中:轿厅、照厅、老七间、新七间、花厅等不一而足。

旧居建筑用材讲究,主要有红木、花梨、紫檀、南洋杉等高档木料,并大量使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及彩绘等民间工艺。尤其是旧居西部的花园——“芝园”,历来就有“擘飞来峰一支,似狮子林缩本”之誉,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是考证杭州及浙派园林建筑艺术弥足珍贵的实物例证。
“春润庐”是一座着名的别墅,位于杭州西湖北山路54号,杭州新新饭店附近。

春润庐是宋春舫和其好友朱润生共同建造的,庐内有两座带有壁炉的别墅。外面的那座是朱润生的,称之为“润庐”;里面的那座是宋春舫的,又叫“春庐”。“春润庐”之名就是各取两位业主姓名中的一个字合成。

宋春舫(1892-1938),民国初期的着名人物,浙江吴兴人,早年留法,是我国早期着名戏剧家及法国文学专家,曾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着有《宋春舫论戏剧》;家中富有,在上海及青岛均有房地产。朱润生则为宋氏亲戚,银行家。

当年,如果有北大的教职员工去杭州 , 一般都在这里居住,春润庐俨然成了不挂牌的北京大学招待所。

‘叁’ 三台阁的杭州西湖三台阁

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临阁远眺,山峦叠翠,碧湖如镜,湖西全景可尽收眼底。三台阁最初出现在明代周龙所绘的西湖全景图上,在明崇祯年间所刊《天下名山胜概记》中的“西湖全图”上更有清晰的描绘。随着岁月流转,原阁早已不复存在。2004年重建该景点,恢复后的三台阁建筑面积266平方米,高19.5米,为二层八角重檐阁建筑。同时,还修复完成了上山游步道,今后该游步道还将与龙泓涧中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外鸡笼龙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点相连,使该设施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
当走在三台山路上时,透过漫山的绿树仰头望去,便可看到三台阁已经雄立于山顶。三台阁曾出现在明代周龙绘制的西湖全景图上。它是一座两层八角重檐的建筑,长达800级台阶的山路,让这处建在海拔80多米高山顶的小亭阁显得很不一般,为什么古人要把三台阁建在这么高的地方呢?首先是因为美景总在险远的地方。其次在三台阁有丰富的人文积淀,如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朴学大师俞樾的墓都选择在此。还有,这里人迹较少,古代名人都喜欢在幽静的美景中讲学治书,只有杭州这样美丽的湖山,才能成就文人们的期望;也只有文人的韵味,才能成就湖山之外的人文美景。站在阁中,大家极目远眺,可见西湖、龙井、茶园、山脉错落有致,这三台山路串起的一溜美景正可谓“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 景点名称: 三台阁
景点地址: 三台山顶
景点票价:免费
景点交通路线: Y6;到达站点:三台山

‘肆’ 西湖中间有个什么亭﹖

杭州西湖中间有个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 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 为层楼……。”清干隆二十七年干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
距离杭州西湖最近的公交站点:岳庙 - 公交站 距离约157米
途径公交车: 7路 27路 27路定时班 51路52路 118路

‘伍’ 诗人曾在西湖边修筑了什么景点

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 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贾(jia三声)亭,又叫贾公亭,杭州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贾亭来源
编辑
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提到过此地。今已不存。
杭州西湖孤山寺,由天竺僧于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持辟支佛颔骨舍利建塔开山创建,亦名永福寺,有1400余年历史。唐代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建竹阁,作《钱塘湖春行》、《孤山寺遇雨》等诗文。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名广化寺,熙宁六年(1073年)寺僧志诠建柏堂,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作《孤山二咏并引﹒柏堂﹒竹阁》等诗文。清光绪二年(1876)丁申、丁丙兄弟捐资移建和复建竹阁、柏堂等建筑,现存西泠印社内。1952年孤山寺(广化寺)仍有房屋36间、常住2人。 解放后,一度作为培养春兰的基地,称杭州兰苑。1957年,孤山寺(广化寺)大殿因大梁被白蚁蚀空而拆除,孤山寺(广化寺)遗存的竹阁、柏堂为西泠印社使用。

‘陆’ 西湖边上有哪些名人故居

具体如下:

  1. 杭州名人故居·于谦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河坊太平里

  2. 杭州名人故居·胡雪岩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元宝路18号

  3. 杭州名人故居·秋水山庄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北山路38号

  4. 杭州名人故居·林风眠旧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3号,植物园正门北侧

  5. 杭州名人故居·马一浮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内

  6. 杭州名人故居·盖叫天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金沙港26号

  7. 杭州名人故居·龚自珍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马坡巷6号小采园内

  8. 杭州名人故居·陈端生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河坊街556号

  9. 杭州名人故居·郁达夫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大学路场官弄63号

  10. 杭州名人故居·章太炎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仓前老街,现为章太炎纪念馆

  11. 杭州名人故居·肖圃-丰子恺寓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皇亲巷9号

  12. 杭州名人故居·夏衍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门外严家

  13. 杭州名人故居·黄宾虹故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31号

‘柒’ 西湖边有什么寺庙

一、灵隐寺

灵隐寺,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占地面积约87000平方米。灵隐寺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赐名灵隐新寺。

二、净慈寺

净慈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南岸,雷峰塔对面,是西湖历史上四大古刹之一,中国着名寺院之一。因为寺内钟声宏亮,所以"南屏晚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三、法喜寺

法喜寺又名上天竺寺,该寺创建于五代吴越王时(907—960年),原名天竺看经院。清代干隆时改名为“法喜寺”。为天竺三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四、永福禅寺

杭州永福寺以佛教文化之定位而得以恢复,实乃杭州佛教界之一大幸事。其丰厚的佛教历史人文资源与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相得益彰,势必成为灵隐景区内的又一佛教观光景点,为西湖风景区旅游事业增色不少。


五、凤凰寺

凤凰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占地面积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70平方公尺、礼拜殿面积约570平方公尺,寺内有水房及殓建筑面积房等附属设施,是伊斯兰宗教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杭州伊斯兰教的礼拜中心。

凤凰寺于2000年1月被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授予“全国模范清真寺”的荣誉称号、2001年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伊斯兰教四大清真寺之一,成为杭州着名的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