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进行指导中班幼儿如厕
如厕环节是幼儿园与幼儿在家的共通环节,但由于盥洗室环境、人数、成人指导方式的不同,难免会使幼儿产生紧张、不适应的情感。所以在如厕环节中不仅仅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习惯,更应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如厕氛围,成为让家长放心幼儿在园的理由。那么,在如厕环节中,教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1、如厕前的准备
1)如厕时间,合理安排。
(1)根据一日作息安排,如厕时间为点心前、运动后、自由活动、午餐前、睡觉前、起床后、离园前。
(2)如厕时间要有弹性,尊重一些幼儿的自身习惯,教师要懂得察言观色,避免一些幼儿因为紧张而不敢提出如厕要求。
(3)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因为对一日生活时间还未习惯,教师要在每次如厕提醒幼儿,并在其他时间充分地尊重幼儿的如厕需要,不给幼儿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中班幼儿已对幼儿园生活相对适应,教师要鼓励幼儿合理安排如厕时间,做到不影响其他活动。大班幼儿应更关注幼小衔接,彰显自由活动、课间十分钟等时间段,让幼儿自主、有效地安排如厕时间。
(4)注重平日引导幼儿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幼儿有需要就及时如厕的习惯。
2)安全环境,保驾护航。
(1)如厕前要保持盥洗室地面干燥,以免幼儿滑倒,发现问题应与保育员时刻沟通,中大班可以让值日生事先检查。
(2)地面贴有排队指示标记,以免人多造成拥挤。(如小脚印等,教师可根据班级特色进行创设)
3)环境支持,洁净如厕。
(1)教师可以创设环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如厕方法。(如在便池两边贴有小脚印帮助幼儿正确站位、在弟弟便池中贴有荷叶让幼儿小便时为其浇浇水,做到专注如厕)
(2)便纸箱要设置于幼儿蹲下蹲下后右手边的适中位置,便于幼儿拿取自如,并保持便纸充足。小班可提供较柔软的纸巾,中班可提供事先已对折的便纸,以免便纸过薄擦不干净,减少幼儿学习使用便纸的困难,大班可以提供整张便纸,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4)丰富文化,温馨如厕
小班如厕可着重营造温馨的如厕氛围,减少幼儿如厕时的紧张感,如通过一些幼儿熟悉的卡通形象、动物造型对盥洗室进行布置,在墙壁上、挡板上贴一些暗示图片,在台盆或窗台上放一些盆栽、小饰品等,让幼儿感到亲近、放松(装饰品要注重安全性,防止玻璃制品、尖角出现)。
中大班幼儿则可在如厕时加强男女标志文化的渲染,让幼儿了解男女分开如厕,与实际生活接轨。
2、如厕时的组织
1)要求明确,有序如厕
(1)在盥洗前应对幼儿提出相应要求,如排队、盥洗室内不奔跑、使用便纸、便前便后洗手等,可以为常规上的也可以是这段时间班级着重加强的问题。
(2)中大班教师可请值日生提前进入盥洗室协助做好维持如厕秩序、冲刷厕所、清理地面以及检查便后洗手等工作。
(3)为避免盥洗室发生拥挤,教师应分批组织幼儿进入盥洗室。
2)明确站位,分工合作。
班级两位教师以及保育员需要明确各自的站位以及职责,分工合作,组织幼儿有序如厕。
(1)带班教师:需站在盥洗室和教室当中,保证每个孩子都在视线范围内,及时关注幼儿盥洗室遇到的问题,维持幼儿盥洗的有序开展。
(2)配班教师:需站教师中间位置,组织剩余幼儿的有序活动。
(3)保育员:需站在盥洗室内,及时帮助有需要的幼儿。及时清理盥洗室,保持地面干燥、整洁、无异味。全日为幼儿提供好充足的清洁用具。(便纸、毛巾等)
3)如厕顺序,要求明确。
女孩大小便流程:
①便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②站在便池前两腿分开站稳。
③抓住裤腰,将裤子脱至靠近膝盖的地方。
④慢慢蹲下,蹲稳排便。
⑤便后用手纸轻轻将尿液擦拭干净(擦大便时要从前往后擦)。
⑥抓住裤腰,用力向上提裤子。先提里面的内裤、衬裤,再提外面的裤子,最后将裤子的两侧、前面和后面整理平整。
⑦冲干净厕所。
⑧便后洗干净手。
男孩小便流程:
①便前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②站在便池前两腿分开站稳。
③抓住裤腰,用力脱至胯部。
④手扶阴茎,对准便池中心位置小便。
⑤抓住裤腰,用力向上提裤子。先提里面的内裤、衬裤,再提外面的裤子,最后将裤子的两侧、前面和后面整理平整。
⑥冲干净厕所。
⑦便后洗干净手。
㈡ 幼儿园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
两岁前后,是训练宝宝如厕的适合时机,待宝宝有想要自主如厕的信号发出,例如模仿大人上厕所、穿着尿不湿尿尿或者拉臭臭不舒服、能够学着自己脱裤子穿裤子等,加上天气转暖,宝妈就可以考虑让宝宝开始学习自主如厕了。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能急,不能逼,尊重宝宝的节奏,鼓励为主,少责罚埋怨。不要跟别人的孩子比,看到别人已经戒尿不湿就着急自己的宝宝。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规律,只要在正确时间内,都不需要着急的。
我家宝宝即将接近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讲如厕相关的绘本故事,灌输给他长大了就不需要穿尿不湿了,要学习去小马桶尿尿拉臭臭哦。让他向绘本中的小主人翁学习。
然后我会帮他选择一个适合的小马桶,但我没有选择那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之类的,毕竟尿尿拉臭臭也是需要专心的,而且幼儿园的小马桶可没那么可爱,我选择的是常规的,但颜色会比较艳丽些,吸引宝宝眼球。
开始训练,我家宝宝穿的是拉拉裤,所以我观察到他有尿尿的预兆,就会让他脱了拉拉裤去小马桶尿。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不适应,没几天就有些抗拒,不愿意用小马桶,坐小马桶上拉不出臭臭。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可能是我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宝宝,有点急进了。于是我开始放慢训练的节奏。因为是男宝,所以让爸爸也参与到训练中。让爸爸带着宝宝一起去上厕所,2岁的孩子是最喜欢模仿,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让他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象征着他长大。然后在他每次能够尝试到马桶尿尿的时候就称赞他,尤其能够成功尿到马桶里的时候就奖励他,表扬他,让他引以自豪,这样他就会有动力去继续保持。
适应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不给宝宝穿尿不湿了。并且观察宝宝尿尿的时间,差不多时间的时候就询问他是否需要尿尿,或者提醒他要尿尿就告诉妈妈或者自己去小马桶尿。但切不要强迫。戒掉尿不湿大概半个多月,我家宝宝就可以自己自主如厕,整个过程是很顺利的。
总结几点:
1、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能引导,不能强逼,不能急进。
2、绘本故事引导,亲身示范,让宝宝模仿。女宝由妈妈示范,男宝由爸爸示范。
3、准备好适合宝宝自主如厕的工具和物品,让宝宝如厕方便舒适。
4、训练宝宝如厕时要提供他方便脱和穿的衣裤。
5、表扬并且庆祝宝宝每一次成功的自主如厕。
6、一定要有耐性,不要埋怨宝宝尿裤子或者不用小马桶。
关于如厕的绘本有:
噼里啪啦系列之《我要拉粑粑》
《我也行呀》
《马桶的故事》
《我的小马桶》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小熊系列之《拉粑粑》
小猪威比系列之《拉粑粑》
《妈妈我要自己做-拉便便擦屁屁》
《我会拉便便》
《咕噜噜,拉便便》
《嗯,我在便便》
等等
㈢ 保育员应怎样组织幼儿进餐梳洗如厕
首先,你得让同学都能听你的话,然后你说得话的有分量,让小朋友们排好队,分几个小组,让她们依次拿东西进餐
㈣ 幼儿盥洗保育员应该怎么做
摘要 幼儿盥洗保育员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㈤ 保育员在幼儿入厕时的工作有哪些
(1)允许幼儿随时入厕; (2)协助教师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儿; (3)对遗尿及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4)协助教师培养幼儿大小便的好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便后用肥皂洗手等; (5)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并报告给教师。
㈥ 幼儿如厕的指导方法
一般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或表现出对上厕所的兴趣时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亲身解释和示范、光屁股行动、合适的奖励、如厕训练便盆辅助等可以帮孩子养成如厕习惯。
关于如厕训练的科学研究很少,也没有所谓的“黄金标准”,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即可。以下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问上医”将为你详细介绍,希望能有所帮助。
1.选准开始如厕训练的时机,识别孩子准备好如厕的迹象
至少12-18月龄后,孩子才有能力控制排尿和排便,通常来说,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比较合适。若满足以下情况可以开始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孩子表现出上厕所的兴趣,比如跟大人去厕所或想冲马桶;
孩子想大小便时会告诉家长,或者观察到蹲着哼哼唧唧;
尿湿之后会提示换尿片。
注意还要选孩子没有便秘、家长有时间、家里无大事的时候。
2.亲身解释和示范,给孩子做好“热身”
“正式”的如厕训练开始之前,先使用以下技巧给孩子热热身:
用积极的、对儿童来说友好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排泄”,比如换尿布时给孩子解释:“我们身体会把吃喝进去的东西加工一下,然后把垃圾排出来变成大小便”;
让孩子看大人使用便盆;
每次大小便都带到厕所,让孩子知道厕所是排泄的地方;
用洋娃娃或毛绒动物当道具使用便盆,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完成如厕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缓解压力;
练习坐在便盆上,建议在早上醒来后、洗澡和睡觉之前,先去厕所,这能让孩子尽早适应如厕的时刻表。
3.“光屁股”行动、
孩子20-30个月大的时候,让他赤裸下半身在家里乱逛,附近放一个便盆。美国心理学博士 John Rosemond倡导这种办法,大小便顺着腿流下来的不舒服感觉会促使孩子使用便盆。然后将小朋友的便盆放到卫生间让他进一步养成到卫生间上厕所的习惯。
缺点:家长需要打扫地板。
4.合适的奖励
赞美可能是激励孩子的最佳途径,可给予口头的夸奖或实际的奖励:
明确奖励的原因,“你能坐在马桶上,真棒!”
奖励要及时、孩子感兴趣,如完成如厕后立刻用巧克力豆奖励。
5.选择合适的辅助便盆或马桶垫
现在儿童便盆功能很多,有些带有读书、音乐的功能,且造型可爱,能让孩子感兴趣、愿意长时间蹲在上面。下面几款宝妈们大致感受一下。
小贴士:宝宝终将学会自己上厕所,即使孩子会的稍微晚一些也不要过于紧张和慌张,家长耐心指导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㈦ 保育员简述如何训练婴幼儿大小便
宝宝到了一定的时间段,就需要学会自己大小便。要想让宝宝自己学会大小便,是需要妈妈及时的对宝宝进行大小便训练的。很多妈妈其实并不知道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那么怎么样训练宝宝大小便呢?
1.介绍便盆。在训练宝宝大小便之前,一定要宝宝先熟悉一下便盆,告诉宝宝这是做什么用的,可以将便盆放在卫生间内,让宝宝逐渐熟悉。
2.安排合适时间。宝宝大小便训练最好是在夏天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宝宝穿衣很少,自己可以容易穿脱,而且宝宝不容易着凉,比较方便。
3.常常提醒宝宝坐便盆。宝宝一旦有便意,就让宝宝坐便盆,或者是在没有便意的时候,也训练宝宝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坐便盆,比如早晨起床之后训练宝宝坐便盆,这样可以养成定时大小便的好习惯。
4.帮助他使用便盆。当宝宝有大小便的需要的时候,宝宝一定要使用便盆,宝宝开始很不习惯,但是随着宝宝对便盆的熟悉和接受,宝宝是可以很快了解到自己大小便都是需要坐便盆的。
5.对宝宝要宽容。宝宝使用便盆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小意外,比如有的宝宝可能会尿道裤子上,有的宝宝可能会弄到屁股上,妈妈不要训斥宝宝,要宽容对待,及时给宝宝清洗,更换衣服。
㈧ 保育员在接待幼儿入园时的工作有哪些
入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第一个环节,很多幼儿园会选择通过入园,消除孩子们的陌生感和小情绪,同时展现园所的精神风貌。所以这份开学入园接待工作的规范流程
一 环境准备
1. 保育员应提前到班,开窗、通风换气,调好室温,准备好饮用水、消毒水。
2. 保育员应提前配备消毒水,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与物品消毒。
3. 教师按当天晨间活动安排,准备好幼儿活动所需物品。
4. 教师应将《幼儿考勤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与《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准备好,放置在幼儿园进门显眼处。
温馨提示:
在进行开学环境布置时,老师们可以将孩子们平时的手工作品、园所办园特色等要素综合运用到环创设计中,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新学期幼儿园的新面貌。
二 接待幼儿
1. 园长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主动向幼儿、家长问好,与家长简单交谈。必要时,协助晨检和接待工作。
2. 接待教师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弯腰或下蹲拥抱幼儿,并进行简短询问和交谈。
3. 保健医生要把好大门晨检第一关,观察幼儿情况,检查幼儿健康状况。
4. 保育员指导进班的幼儿依次用盐水漱口、如厕、双手消毒。
5. 教师主动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并填写《幼儿考勤表》。
温馨提示:
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不适应是很正常的。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可以尝试这些些安抚幼儿情绪的办法,有一定效果。例如,亲一亲,抱一抱,当孩子早上来园时,老师笑脸相迎,以妈妈般的态度亲一亲,抱一抱孩子,使他们得到身心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