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现在的外交官有谁
2020年7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她的新搭档——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汪文斌,他以发言人身份首次正式亮相。汪文斌由此成为外交部第32任发言人。
汪文斌是一位沉稳干练、履历丰富的资深外交官。他具有多个领域的外交工作经验,曾长期从事外交政策规划工作,担任过驻突尼斯大使。人们相信,汪文斌副司长丰富的外交阅历对他担任外交部发言人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杭州外交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从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产生了32位发言人。他们始终致力于介绍和阐释中国外交的理念、方针和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外交的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他们是:
钱其琛、齐怀远、俞志忠、王振宇、马毓真、李肇星、金桂华、李金华、吴建民、段津、范慧娟、李建英、沈国放、陈健、崔天凯、唐国强、朱邦造、孙玉玺、章启月、孔泉、刘建超、秦刚、姜瑜、马朝旭、洪磊、刘为民、华春莹、陆慷、耿爽、赵立坚和汪文斌等。
其中有5位女发言人——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和华春莹,堪称是“外交部发言人天团”里的“五朵金花”。
外交部发言人机制简介
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是中国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门。该机制37年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未中断,有着悠久传承和优良传统。
今天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外交部是目前中国唯一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这一做法得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
从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产生了32任发言人。他们始终致力于介绍和阐释中国外交的理念、方针和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外交的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契合了时代进步的潮流,契合了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发展轨迹,契合了中外相互了解的需求。这是这一制度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展望未来,外交部发言人制度还将会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
2. 中国近代史史上的外交官都有哪些
郭嵩焘(1818-1891年),1877年任清政府驻英法公使,1878年被清政府召回,从此闲居。郭嵩焘是第一个正式领衔出使西方,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也是洋务思想家,中国职业外交家的先驱。郭嵩焘对西方的观察,超越了他的时代,他的主张不容于世,晚景甚为凄凉。1891年,郭嵩焘郁郁而终。
曾纪泽(1839-1890年),晚清最有影响力的外交家之一。曾先后担任驻英、法、俄大使。在沙俄侵占新疆时,与沙俄力争,改崇厚擅自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更立《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等地。中法战争时与法国谈判,立场坚定维护清国主权。与英国议定洋药税厘并征条约,使清政府每年增加烟税200万两白银。
张荫桓(1837-1900),1885年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大臣,办理华工被害案交涉事宜。张荫桓多次出使欧美,了解欧美富强之理,每次归来都为皇上讲述,光绪感觉受益良多。维新失败后被发配新疆。庚子国难后,慈禧将怨恨洒在对开战有异议的大臣身上,张荫桓于1900年7月31日被杀。
郑藻如(1824-1894),咸丰元年恩科第30名乡试举人。或内阁中书衔,并得曾国藩、李鸿章赏识,办理洋务外交。1881年,郑藻如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停止华工入美20年的排华法案,郑向美国总统提出抗议,要求否决这一议案。1886年,郑藻如患病回国。
施肇基(1877-1958年),祖籍浙江余杭。1897年伍廷芳为驻美大使,施肇基为随员。回国后成为张之洞幕僚。1905年随端方戴鸿慈出国考察宪政。辛亥革命爆发后,施肇基被任命为驻美、西班牙和秘鲁公使,未及赴任,清朝灭亡。
梁诚(1864-1917),第四批留美幼童之一。回国后随张荫桓赴美,开始外交生涯。1903年,出使美国、秘鲁、古巴等国。他不负重托,争回庚子赔款多出部分用于教育,争回粤汉铁路筑路权益。在和欧美等国的交往中,表现出爱国精神和出色的外交才能。
伍廷芳(1842-1922)。中国第一个取得英国法律博士学位的人。1882年入李鸿章幕僚,其后主持办理了北洋水师停泊日本时的“崎案”,1896年为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1899年同墨西哥签订《中墨通商条约》。1907年再次出任驻美国、墨西哥、秘鲁、古巴公使。
孙宝琦(1867-1931)。年轻时有经世之志,1886年起,历任直隶道台、顺天府尹、驻外公使等职。1902年,出使法兰西,力主效法日本以图自强。1907年出使德意志,筹措讨还青岛事宜。1911年任山东巡抚,武昌起义后,宣布山东独立。
梁敦彦(1857-1924年),顺德人。是清朝最早留学美国幼童之一。1881年回国,先后在福建船政学堂、天津北洋电报学堂任教习。历任清朝汉阳海关道、天津海关道,外务部右侍郎,外务部会办大臣兼尚书,会办税务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等职。
胡惟德(1871-1933),1888年以算学中举人。1904年任出使俄钦差大臣、外交部右丞,1908年使日钦差大臣,1910年外务部大臣,1911年清末袁世凯内阁外务部副大使。1912年任民国唐绍仪内阁外交次长,历任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兼驻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公使。1920-1925任驻日公使。
周自齐(1871-1923),早年入同文馆学习,后留学美国。1896年任驻美公使馆秘书。1899年任纽约领事,1900年任驻古巴代办。1903年任驻旧金山总领事。次年任驻美公使馆一等秘书。1908年任驻美公使馆代办,游美学务处总办。1909年任外交部左参议,后任外交部右丞。
民国时期也有很多外交官,其中比较着名的有顾维钧、傅秉常、程天放。
3. 美女翻译张京1985年还是1988
美女翻译张京是1985年的。
张京,女,浙江杭州人,高中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2007年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被外交部录用。
现任外交部翻译司高级翻译。
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张京就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父母的引导和支持下,张京除了在学校课堂上认真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之外,特别注重课外的英语练习。
2003年,从杭外(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保送到外交学院英语专业。
在杭外就读期间,张京成绩优异,素质全面,在英语方面尤有特长。
张京人物轶事:
2013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有关内容和考虑”的记者会。会上,张京因神情专注,不露笑容,吸引了不少媒体摄影师的镜头。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举行期间,张京以沉稳大气、完整准确的翻译表达,充分地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外交人员的风采。
4. 外交官有哪些人
1、华春莹(1970.04-),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同年11月,担任外交部发言人。2020年1月1日,被评为“2019十大女性人物”。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5. 外交天团成员有哪些
截至2021年4月,在任的外交天团成员有王毅、华春莹、汪文斌、赵立坚、耿爽。
1、王毅
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外交部部长。
王毅出生于1953年10月,今年已经67岁,但他的思路依旧清晰,举止仍然高雅淡定。王毅面对任何问题都能用最平静的语气说最硬气的话。
6. 浙江省萧山的历史伟人有哪些
一、卧薪尝胆
勾践(前497—前465),又称菼执,是春秋后期越国的国君。父名允常,他的祖先,相传是禹的后裔,帝少康的庶子,被封于会稽。
二、萧山文化之先河——许询
许询,字玄度,号征君,东晋高阳(今属河北)人,后居萧山,为萧山许姓人的始祖。询父名许归,字仲仁,从晋元帝司马睿过长江,任会稽内史。有四子,许询排行第二。
三、萧然梦笔传文化
江淹 (444—505)字文通,南朝文学家,萧山江寺和梦笔桥的建造者。祖籍济阳兰考,(今河南兰考)祖父南朝宋时任县令。父江康之南沙县令。江淹自幼聪颖,6岁能诗,少志以汉时司马相如为榜样,勤学上进。十三岁丧父,家境贫寒,曾采薪以养母,孝闻乡里,且留情文章。
四、大诗人和大书法家贺知章
距今1260多年前,在浙江杭州萧山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名贯古今,声扬海外,他就是贺知章。
五、贤良方正萧山第一个外交官
华氏先祖本姓子,(宋)戴公子食采于华,遂以华为姓。世代为宋卿。后迁居江苏无锡为盛族。再迁进越会稽郡。至宋代朝奉大夫华镇(宋代着名诗人),字符仁者,于宋元丰二年(1079)进士,及第后,独爱萧山风俗淳厚,山水秀丽,举家迁居萧山渔浦,(今义桥镇民丰村渔浦街)为萧山华氏始祖,繁衍发族。萧山华氏世传:
第一世华镇、字符仁,官朝奉大夫。(宋代着名诗人)
第二世华初平,官枢密府君。
第三世华贞、华谅,官中书舍人。
第四世华洪卿、华和卿。
第五世华克勤,官山西布政使。
华克勤(1321-1397),字无逸,是萧山华氏的第五世祖,他品行端方,聪明好学,年轻时隐居延庆寺(位于闻堰镇凌家坞)苦读,后举贤良方正,方入仕为官。
六、大经学家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字大可,号小毛生,又名毛甡,萧山城区西河沿人,故称之西河先生,俗称毛西河。他还用过很多名号,如齐于,秋晴等等……毛万龄是他的兄长。
7. 外交部翻译官张京的资料有哪些
张京,女,浙江杭州人,高中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2007年从外交学院毕业后被外交部录用,任外交部翻译司高级翻译。
人物经历:
1、2003年,从杭外(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保送到外交学院英语专业。在杭外就读期间,张京成绩优异,素质全面,在英语方面尤有特长。
2、大学期间,张京先后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上荣获冠军(与队友合作)、在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亚军。
3、2007年,张京毕业于外交学院,同年被外交部录用。
(7)杭州外交家有哪些扩展阅读:
微博上流传一段张京参加2005年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总决赛的视频,张京当年是作为外交学院选手参赛的,并获得亚军。竞赛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主题,她的演讲题目是《全球化影响与中国传统价值观》(节选)
早上好,女士们和先生们:
在东西文化密切交流以前,中国人向往的一直是中国画式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具象画面、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精髓——对和谐的向往,自古就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
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促成了中华文明独有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国人们过分地满足现状,没有动力去追求进步与改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们理想中的和谐受到了冲击。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看到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和谐结果。但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要归咎的并不是全球化,而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能依旧带着传统的和谐心态去追求全球化,那么成果就必将高于成本。
以我的家乡杭州为例,多亏了市政府多年来为追求生态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各色水禽们经多年迁徙后回到西湖,继续在这里安居;湖岸边,玩滑板和极限运动自行车玩家们在炫技;附近的小广场上,各年龄层的人们在这里游戏,有踢毽子的,也有放风筝的——这样的画面虽然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画,但它传递的是全球化时代里的现代和谐感。
8. 外交官有哪些人
如下:
1、华春莹(1970.04-),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同年11月,担任外交部发言人。2020年1月1日,被评为“2019十大女性人物”。9月8日,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9. 杭州当代还有哪些文化名家
杭州当代的文化名家有:厉声教、陈从周、张抗抗。
厉声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贯浙江杭州,生于南京,长于上海。杰出外交家、国际法学家、教育家、双语作家、文史学家、诗词家,有“诗人外交家”和“当代诗词名家”之称,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和“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师”,是当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于一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在国学文史方面造诣颇深,同时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他的作品影响深远。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浙江杭州人,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代表作品包括 《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等。叶圣陶在关于《说园》的一封书信中评价其“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张抗抗,女,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北大荒农场上山下乡,在农场劳动、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着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着80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张抗抗自选集》5卷等。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学奖”、 三次蝉联“中国女性文学奖”、多次获“东北文学奖”、“黑龙江省文艺大奖”“精品工程奖”,曾获“黑龙江省德艺双馨奖”、“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小说金奖”、“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以及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奖。 2014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