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西湖有两个什么塔
扩展阅读
深圳乐勤工作如何 2025-07-15 05:38:53
深圳盐田是哪里管 2025-07-15 05:09:53

杭州西湖有两个什么塔

发布时间: 2022-09-04 01:50:46

Ⅰ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具体指的是什么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具体指:

(1)一山:孤山。

(2)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3)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4)三堤: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

(5)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

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1)杭州西湖有两个什么塔扩展阅读:

西湖除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还有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

Ⅱ 杭州西湖景点介绍

杭州西湖景点介绍

西湖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以下为您带来杭州西湖景点介绍,欢迎浏览!

一山

主条目:孤山

中山公园原为清朝行宫御花园,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命名“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上书有“孤山”两大字,其中孤字没有一点,人们猜测其意为“孤山不孤”。放鹤亭在孤山东北角,为纪念宋朝以“梅妻鹤子”闻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南麓,现有各类文物藏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平方公里,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与“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品10余万件,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文澜阁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北角,清干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西泠印社创办于1904年,因地近西泠桥而命名,是中国近代着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岛内还有杭城老字号饭店“楼外楼”,以在西湖活养的草鱼烹制“西湖醋鱼”闻名。

二塔

主条目:雷峰塔和保俶塔

雷峰塔原名皇(黄)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顶上,为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建。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后遇火只留下了砖体塔身。由于传说雷峰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长期有人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1924年9月25日下午,几乎挖空的塔基再也不堪重负,突然全部崩塌。2002年10月25日,重建的雷峰塔落成,建在旧雷峰塔的原址之上,旧塔座部分成为遗址的展示厅,并有许多的文献资料供人参观。

保俶塔位于西湖北侧宝石山山顶,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毁坏六次重建。现存的砖塔,为六面七级,是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的`,并在1996年更换了朽坏的塔刹构件。是西湖宝石流霞景观所在,与雷峰塔隔西湖相对,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之说。

三岛

主条目:三潭印月

小瀛洲(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着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

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岛上主要景点包括浙江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浚湖期间,所在位置与当今不同。据清初文献记载,今三塔系清朝康熙年间所建。三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62米。

湖心亭

主条目: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 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 为层楼……。”清干隆二十七年干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

阮公墩

主条目:阮公墩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庆五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长期以来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土1000余吨,建“环碧小筑”。岛上有忆芸亭(阮元号“芸台”)、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岛上开辟西湖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叫生态岛。

三堤

白堤

主条目:白堤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古时白堤以白沙铺地,后改为柏油路面,两侧广种碧桃翠柳,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

断桥 (详见“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首,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因而在西湖诸桥中最享盛名。锦带桥位于断桥西,又称涵碧桥。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锦带桥旧架木为梁,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临幸孤山,御舟由此转入里湖。”民国三年(1914年)重修。1921年,与断桥同时改筑加设水泥混凝土拱券。为了保护断桥和锦带桥不受来往车辆重压和撞击,现自断桥至平湖秋月一段路面禁止机动车通行。所有来往孤山的车辆必须通过西泠桥出入。

苏堤

主条目:苏堤

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据考证,疑为“束浦”之讹)、 跨虹。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 清《湖山便览》卷三:“国朝雍正二年与白沙堤同时修筑,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满植桑株所谓苏堤杨柳,斫伐都尽。”1950年,有关部 门加高加宽堤身,并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现苏堤禁止机动车(电动旅游车除外)通行。

杨公堤

主条目:杨公堤

杨公堤又称“西山路”,其走向基本平行于苏堤,从栖霞岭西侧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长堤。杨公堤在西湖西进工程中,恢复了相对于苏堤的“里六桥”:环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和浚源。现杨公堤路面较宽,设有双向单车道,中间加以绿化隔离带,沿路主要为宾馆及疗养院等设施。主要景致有曲园风荷、郭庄、刘庄、杭州花圃、金沙港、浴鹄湾、三台梦迹、乌龟潭、茅家端口等。

西湖十景

南宋.西湖十景

主条目: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 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苑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朝,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干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苑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1984年.新西湖十景

主条目:新西湖十景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

主条目:三评西湖十景

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三评西湖十景。确定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

Ⅲ 杭州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1、西湖。提起杭州相信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西湖,确实西湖作为中国的十大风景区,确实有着它独特的风景,波光粼粼的湖面,微风轻拂脸颊,坐在西湖边上,悠然自得,仿佛人间仙境一般,不仅自然景观美丽。还有许仙白娘子的美丽传说,断桥也成了无数年轻情侣的向往之地,都渴望在此地能找到真挚的爱情,在中国西湖也有着很高的地位,来杭州最不能错过的地方。
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完成的古代运河,象征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和很多的自然河流不同。京杭大运河有着很强的历史气息,似乎站在旁边就能感受到古代人民的辛苦,能建造这么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也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来这里主要感受的是人文气息,其实风景也是相当的不错。
3、雷峰塔。雷峰塔的名头以前并不响亮,自从电视剧播出之后,人们才对这个地方有了很高的向往之情,都想看看这个压了白素贞几百年的雷峰塔有很神奇之处,虽然是传说,但也给了人们向往的空间。不过现在的雷峰塔早已不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而是现代重新盖的,不过依然是知名的景点,站在塔上,登高望远,西湖一览无余,是一个绝佳的赏风景点,如果想看西湖的全貌,雷峰塔是最佳的选择。

Ⅳ 西湖塔叫什么名字

西湖塔叫雷峰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相传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旧雷峰塔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市西湖着名旅游景点之一。雷峰塔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

Ⅳ 西湖三塔分别是哪三塔

西湖三塔指的是小瀛洲的三座瓶形石塔,即三潭,是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的所在地。三潭映月就是三座水里的塔,其实这三座石塔最初是北宋诗人苏东坡疏浚西湖时所立的,这三座瓶形石塔为观察标志,他规定三塔之内不准种植菱藕,以防西湖淤塞。

至元代,三塔被毁,现在所见的三塔是明代重建的。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5)杭州西湖有两个什么塔扩展阅读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长桥溪四条溪流。

Ⅵ 西湖那里有两座很出名的塔.一座叫雷峰塔.另一座叫什么

保俶塔坐落在宝石山上,始建于北宋年间,后屡毁屡建,现塔为六面七级实心砖塔,高45.3米,为1933年按明末以后的原式样重建。塔身秀挺纤细,宛如亭亭玉立在西子湖畔的美女,有"保俶如美人"的赞誉,为西湖标志之一。

Ⅶ 杭州三座名塔

1、白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钱塘江边白塔岭上。建于五代。仿木结构,用白石雕砌而成,8面9层,每层有腰檐和平座(回廊),顶置铁塔刹,轮廓挺秀。
2、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但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为雷峰塔。
3、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经石塔:华严经石塔在杭州市西湖孤山上西泠印社内,因临西泠桥,也叫西林塔。西泠印社是浙江近代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筹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塔全部为石制,高10余米,塔上刻有《华严经》。
功臣塔:功臣塔坐落在临安镇东南1公里的功臣山巅,塔因钱武肃王受封功臣而得名,五代吴越王钱武肃始建于后梁贞明元年(915)。1963年省人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省府重新公布。
香积寺塔:香积寺石塔,原为东西两塔,座落在湖墅香积寺巷,现杭州运输设备厂院内。十年动乱时期东塔被毁,仅存西塔。基本完整。香积寺石塔八面九层,仿木构造建筑形式。

Ⅷ 杭州有哪些塔它们有什么特征

  1. 杭州六和塔,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北宋时吴越王为镇钱塘潮而建。此地原为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

  2.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钱弘椒舍园造塔,并建塔院,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江潮;

  3. 杭州雷峰塔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初名西关砖塔;

  4. 后因年久失修,加之乡民迷信,该塔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倒塌。内有《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卷,为中国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实物;

  5. 雷峰塔下有地宫,用方形石板密封,地宫中出土了鎏金莲座青铜蟋龙佛像、铜镜等文物。

Ⅸ “西湖四塔”指哪四塔

雷峰塔,六和塔,保俶塔,白塔。

Ⅹ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具体指的是什么

西湖中的“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具体指:
(1)一山:孤山。
(2)二塔:保俶塔、雷峰塔。

(3)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4)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
(5)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