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去过杭州西湖的现代名人有哪些
扩展阅读
深圳宝中哪个楼盘发展好 2024-05-20 03:35:11
深圳想学美工怎么样 2024-05-20 03:29:50
杭州务工需要什么 2024-05-20 03:26:11

去过杭州西湖的现代名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9-17 21:51:15

㈠ 西湖有那些名人去过

秋瑾,岳飞,苏小小 ,白居易,苏东坡,巴金,张岱。对了还有我哦,我是于2003年8月分去的,呵呵

㈡ 杭州出过哪些名人

杭州出现过的名人有孙权、于谦、沈括、贺知章、梁实秋、马云、叶诗文、孙杨、宗庆后、郁达夫、鲁冠球等。

1、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

2、沈括

沈括(1031—1095) ,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3、梁实秋

梁实秋,中国着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着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着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4、宗庆后

宗庆后,1945年11月16日出生,浙江杭州人。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担任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会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5、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6、郁达夫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8月29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㈢ 杭州西湖里有哪些历史名人

林和靖、苏小小、武松、岳飞、牛皋、钱镠、于谦等。

1、林和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着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

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2、苏小小

苏小小(479年-约502年),南朝齐时期着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苏小小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寄住在钱塘西泠桥畔的姨母家。她虽身为歌妓,却很知自爱,不随波逐流。

苏小小十分喜爱西湖山水,自制了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沿湖堤而行,邂逅少年阮郁,一见钟情,结成良缘。但不久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别后毫无音讯。苏小小情意难忘,时时思念。

苏小小同情书生鲍仁的贫困遭遇,慷慨解囊,资助他上京赴试。后苏小小受人陷害入狱,身染重病。

临终前,姬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我别无所求,只愿死后埋骨西泠。”应试登第的鲍仁后来遵照苏小小“埋骨西泠”的遗愿,就出资在西泠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

3、武松

武松,1055-1126年.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 曾在杭州卖艺。后任杭州知府高权手下都头,因功升提辖。高权被罢后,武松被赶出衙门。

继任杭州知府蔡鋆殃民,武松将其捅刺。后被捕,死于狱中。此武松正是我国四大名着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

杭州百姓将其葬于西泠桥畔,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杭州武松墓)。

4、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北宋末年,投军从戎。靖康元年(1126年),应招前往相州参加以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建炎二年(1128年),遇见宗泽,积极抗金。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三年(1133年),拜沿江制置使,念念不忘收复中原。次年春,收复襄阳六郡。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伊、洛、商、虢等州。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

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收复失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后,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金兵流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评语。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绍兴十二年(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谥号武穆,封鄂王,追谥忠武。

5、牛皋

牛皋[ gāo ](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

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绍兴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军、长胜军。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

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6、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

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着称于世。

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

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7、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升为巡按江西,颂声满道。

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

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杭州西湖

㈣ 杭州有什么名人

1、孙权是富阳人,一定要说只能说杭州富阳人。
2、葛洪是江苏句容人,晚年才来杭。
3、贺知章那时候的籍贯是越州(绍兴)永兴(萧山)人。现在萧山划到杭州了,说他杭州人也可以,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杭州萧山人。
4、范旻是河北人。
5、杨孟瑛是四川丰都人。
6、周新是广东人。
7、李泌是西安人。
9、秋瑾是绍兴人。
10、胡雪岩是安徽人。
11、白居易、苏东坡、岳飞确实都不是杭州籍人。

以上都是和杭州有关系的名人。

杭州籍名人:
1、沈括
2、于谦
3、钱镠
4、龚自珍
5、葛云飞
7、郁达夫
8、章炳麟(章太炎)
9、褚遂良
10、喻皓
11、钱学深

㈤ 细数杭州古代与现代历史名人

杭州与苏州并称“苏杭”,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杭州文风鼎盛,名人辈出,而渊源深厚的江南文明也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历代的帝王将相、逸士高人,他们不但在 杭州文化 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为西湖的风景凭添几分历史的凝重,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名人的故事吧。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着,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着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1645年(清顺治元年、明弘光元年)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宋应昌(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字时祥,号桐冈,明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有异相,方面紫髯,望之如神人、剑客,天生豪杰。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绛州知州。历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上《海防事宜》,预策倭患,进选将、练兵、积粟三策。官至兵部左侍郎,加右都御史。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山阴天乐乡(今属杭州萧山)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元丰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着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着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着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名文,字达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国现代着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郁达夫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章太炎(1869年——1936年),原名学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后自认“民国遗民”。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1905年11月15日(农历9月7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诗人,翻译家。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着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㈥ 杭州西湖有哪写名人,与他们的事迹

空亭一座,还有什么能让人想起苏小小浪漫凄婉的悲剧故事;
草坪一方,有谁能知道这就是打虎英雄武松当年的埋骨之处;
无名坟堆,辛亥革命烈士遗骸竟然依旧躺在城西的鸡笼山上;
……
40年前,一大批为西湖增色的名人墓葬,从西湖周边消失了,连同他们的故事,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

西湖北山街的整治正在进行中,也许今年“十一”,我们又会发出一声感叹:西湖又变样了!希望这并不仅是对西湖自然风景本身的赞叹,更是对蕴涵在湖光山色间那浓浓的人文积淀发自内心的景仰。因而,在如今改造工程尚未结束的时候,很多杭州的热心市民觉得似乎该说些什么,不为其他,只为那些承载着历史、如今散落各处的名人墓葬……

四十年的一段尘封记忆
前不久,一位年过七旬的市民蒋大伯找到记者,讲述了40年前,西湖边的名人墓葬曾进行清理;40年后,他希望能在此次北山街改造时,及时考虑恢复或回迁一些名人墓葬,增添西湖的文化内涵。如果再不进行抢救,那些名人事迹以及有关他们的一些故事,很可能就此失传。
吴子刚,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过杭州市园管局局领导的离休干部;陈洁行,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钱塘旧梦》作者;丁云川,一位热心杭州考古事业的老人,他们和蒋老一起,向我们讲述了那些历史片段。
西湖胜地,有多少豪杰志士文人骚客将身后事寄于此处。40年前的西湖边,曾经遍布墓葬和纪念碑。比如在原二三四五公园的地方,曾有陈英士铜像、北伐誓师宣言纪念碑、八十八师淞沪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西泠桥头有苏小小墓,再西有辛亥革命烈士秋瑾墓、陶成章墓、杨哲商墓、沈由智墓;曲院风荷处有岳飞墓;丁家山处有刘庄主人刘学询及其亲族坟墓十穴;在花港观鱼处,牡丹园原来为无主坟地;在孤山东麓有辛亥革命浙军攻克金陵烈士墓——七星坟、国民党上将王电轮墓及坟庄、陈模墓、林祠、林启墓、辛亥革命烈士徐锡麟墓,后山有林和靖墓、菊香墓、徐寄尘墓、夏超墓、冯小青墓、苏曼殊殊墓等。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整治西湖,就开始逐渐搬迁和拆除一些墓葬和纪念碑。特别是1964年,随着文革的临近,曾在西湖边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搬迁行动,一些着名的名人墓葬与乱坟一起在几夜间被全部挖起迁走。甚至连岳飞、秋瑾、徐锡麟、辛亥革命浙军攻克金陵烈士墓——七星坟等全部被挖掘搬迁。纪念亭拆除、碑被打碎,遗骨有些被搬迁到鸡笼山的乱坟中、有些干脆被销毁。
一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在杭州的一批文人和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岳庙被恢复,秋瑾墓被回迁至西泠桥的另一端,并且还塑了像。徐锡麟、浙军攻克金陵烈士墓——七星坟、陶成章墓、杨哲商墓、沈由智墓等一批辛亥革命名人墓葬被迁到凤凰岭南天竺原来演福寺旧址,重修墓葬,并树墓碑以供后人凭吊。
在这几年进行的西湖环湖整治中,章太炎墓、于谦祠等又一批名人墓葬及纪念祠堂被回迁或恢复。
但是仍有一大批名人墓葬至今没有被恢复……

名人墓辞西湖边
武松:亦真亦假皆无影

历史:武松是南宋时期跟随宋江造反的三十六人之一,历史上确有其人。施耐庵着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景阳岗打虎”、“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已是家喻户晓。在第119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中因为鲁智深坐化六合寺,武松也在此出家,至八十高龄善终。
另有一说,此武松不是《水浒传》中的武松,而是清代的一个义士,为杭州百姓除害,深得市民爱戴,死后,杭州市民感念其德,集资将他葬在西泠桥畔。
遭遇:在现香格里拉饭店对面的草坪处的一棵青松下,原为武松墓,据蒋大爷回忆,以前这里有一个四角石亭,内有坟包和一块墓碑。1964年挖掘时,的确发现了一根特别粗大的长腿骨。后遗弃。
现状:目前在其原址为一片草坪,没有任何标志,一棵高大的青松枝叶茂盛,为下面的草坪遮挡着风雨。

苏曼殊:诗僧流落鸡笼山

历史:苏曼殊15岁去日本留学,在日本的几年里,结识了陈独秀、黄兴等人。回国后,加入了光复会,从事反清活动,与革命党人多有交往。17岁后,苏曼殊削发为僧,之后写了不少诗作和小说,在文学史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遭遇:他在上海去世之后,孙中山给予葬资,徐自华得知他们正在寻找葬地,捐出了西湖孤山北麓的一块地安葬苏曼殊。苏曼殊就这样在身后选择了西湖的孤山。但是后来苏曼殊墓的墓壁坍塌,1964年,墓被迁至鸡笼山。
现状:至今,苏曼殊的遗骨仍旧湮没在鸡笼山荒草丛中。
长眠在鸡笼山的名人还有辛亥革命的一对英烈夫妇裘绍和尹维峻、林启、惠兴、林寒碧和徐自华,他们的身后之地也同样处于湮没的境地。

苏小小:此地空留慕才亭

历史:苏小小是南齐钱塘人,名歌妓(即歌女),聪明美丽,才华出众。她平时就喜欢乘坐自己设计的油壁香车游览西湖。有一次在白堤偶遇骑着青骢马的宰相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钟情。为表达爱慕之情,苏小小口吟《同心歌》一首:“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苏小小也就此不再出面歌唱,在杭州掀起轩然大波。消息传到了宰相耳里,连夜把儿子带走,从此音讯皆无。苏小小几次寻找都没有结果,抑郁成病。有一次她在寺庙烧香,碰到穷书生鲍仁,赠银百两,资助他进京赶考。鲍仁应试及第,任滑州刺史,专程来向苏小小道谢,苏小小已经谢世。鲍仁根据她的遗愿“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西泠,不负好山水”,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后人又在墓上建造“慕才亭”。苏小小的墓建成后,唐代诗人李贺、白居易等都曾到墓地拜谒,并作诗纪念这位才女。
遭遇:苏小小墓据传至南宋时已经出现在西湖边,此后屡有毁修。清干隆时,墓外观为石砌八棱角、上覆青瓦丹柱墓亭,据传所有柱子的四面都刻满了历代吟唱苏小小的诗词对联。民国初年改为外包水泥的圆丘形墓。1964年被清除,发现其为一空坟。
现状:1988年,只在墓亭原址上修造了六角攒尖顶亭,名“慕才亭”。亭边的说明简单地介绍了“苏小小的故事”。

修缮,专家点子ABC

提议一:有选择回迁
也许西湖美誉过盛,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心愿埋骨于此,大大小小的人物已经无法尽数。要把这些墓葬全部恢复显然是不现实也没必要。只能结合此次西湖的综合整治,有选择地重修或者回迁部分墓葬。比如在百姓中影响较大,对杭州提升人文内涵有较大意义的,须尽可能恢复;而对一些相对影响较小,或者属于群体人物,但又对杭州的古城保护有一定作用的,可以尝试在西湖以外的别处进行整体的清理,比如类似凤凰岭的辛亥革命纪念墓地等建造一个西湖古代文人墓群,让人有选择地慨叹凭吊。
提议二:原汁原味还原历史
说声恢复也许不难,问题是怎么恢复?杭州的丁云川老先生是个热心市民,一直以来他以自己民间的方式感悟西湖,在他看来,要恢复这些名人墓葬,就要尽可能的保持原样,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让今人在与古人共享同一天地的场景中缅怀逝者。
提议三:改良墓碑
但是针对原样恢复的提法,陈洁行教授却并不苟同:“如果现在还在西湖边重新修起一个个馒头坟包的话,无疑是煞风景的。”他提议不妨借鉴西方的墓碑,以台阶式造型,既免去坟包的荒凉感,层层递进又便于人们品读碑文。
记者特意去西湖边逛了一圈,有些碑文确乎过于简单了些,像苏小小墓,只有简单几句话。假设重修的话,可以把那凄美动人的故事写进碑文,也许人们看了这个故事,会永远记住西湖,记住‘慕才亭’。”
提议四: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陈洁行教授甚至提出浪漫之都的西湖应该更显浪漫色彩,不一定要让人想起这是个墓。就像现在的秋瑾墓,就没有墓的形状,而设计成一尊秋瑾雕塑。再比如苏小小,经过几世的变迁,我们已无从知晓她的神韵,此时尽可求其神而不必拘于形。陈老有一个很浪漫的设想,“慕才亭”里树的并不一定要是苏小小的雕像,一辆“油壁香车”一骑“青骢马”也许更传神。试想一驾精心设计的花车,缓缓行进在西湖边,微风吹过,吹开窗帘的一角,里面的人物若隐若现,仔细看时却又看不真切,让人浮想联翩。

西湖因人物而美丽

西湖的美丽,西湖的魅力,从来就不单纯是这山水,而是这些生活在西湖故事里的人物。一座断桥,是因为有了白娘子;一座净寺,是因为有了济公。可以说,没有人物,也就没有了西湖的色彩。
西湖文化
毫无疑问,这些散落各处的名人墓葬与西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单是西泠桥畔慕才亭上那副楹联:“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就牵引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据了解,慕才亭的四根柱子上原本都刻有这样的楹联,记载着历代文人的凭吊诗文,而今大多都已散失,也许借着苏小小墓的再次修缮,可以重拾这些有关西湖的珍贵史料。
西湖故事
西湖边每一个墓葬,都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就拿武松墓来说,《水浒传》中的武松,其结局人们都很清楚,书中写到:八十善终。可民间流传的说法,这位打虎英雄晚年的日子可并不那么好过。由于仇家较多,武松在晚年被人砍了另一手;可由于其双腿功夫依然了得,鸳鸯腿、兔子双蹬腿踢将起来依然虎虎生风,于是又被其仇家砍断双腿,成为一废人。后恳求同门师兄弟鲁智深“送吾归天”才得以结束余生。
西湖故事可以信手拈来,涌金门前浪里白条张顺与风浪比高,北山街上红梅山庄里李慧娘与当朝权贵严嵩智斗;被郭沫若评价为与《红楼梦》媲美的《再生缘》,亦是在西湖边诞生;更别说那耳熟能详的许仙与白娘子……这些优美的民间故事,都将随着名人墓葬的恢复继续流传。
西湖历史
西湖的山水清丽明朗,可凝结其中的历史史实却充满着厚重感。岳武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吟唱着《满江红》,寂然走上黄泉路,世间传说,其被害死后,尸骨不得安葬,一狱卒偷其衣物掩埋于今潮王路一带,成为众所周知的“衣冢墓”。而据陈洁行教授介绍,如今的岳坟确是英雄埋骨处,文革时并未挖到底,一直到文革结束,挖出宋时石人石马等等,才判断出下面的确有英雄骸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三台山路边的于谦祠、西泠桥南侧的秋瑾墓以及辛亥革命时那些舍生取义的群豪,个个都有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恢复这些名人墓葬,不仅可以为这些名留青史的历史人物故事找到史实依据,也为西湖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西湖旅游
就像前面提到的关于武松墓主的争议,也许现在无法定论,可作为一种传说,这时候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已经退居第二,在人们心中更在意的是故事的内容。就像陈洁行教授说的:不必用学术的眼光究其真伪,一个人物一个故事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记得关于梁祝的传说也有很多版本,山东有一个梁祝故居,余姚也有一个梁祝故居,杭州的万松岭则是两人同窗苦读的所在。不管通过何种途径流传,当这个说法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知的时候,关于这些事实的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能引得游人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