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以其“三高”而着称,即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被称为21世纪混凝土。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随着绿色混凝土工程材料的推进和发展,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改善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解决工程中的疑难问题等方面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关注。
⑵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着名水泥混凝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⑶ 什么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高强混凝土指的是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C100强度等级以上的混凝土称为超高强混凝土。它是用水泥、砂、石原材料外加减水剂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在我国为提高混凝土强度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利用高效减水剂,采用优质骨料、优质水泥,利用优质掺合料,如优质磨细粉煤灰、硅灰、天然沸石或超细矿渣。采用高效减水剂以降低水灰比是获得高强及高流动性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措施。
2、采用525,625,725号的硫铝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及相应的外加剂,这是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措施。
3、以矿渣、碱组分及骨料制备碱矿渣高强度混凝土,这是重庆建筑大学在引进前苏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研制高强混凝土的技术措施。
4、交通部天津港湾工程研究所采用复合高效减水剂,用525号水泥320kg/m,水灰比0.43,和425号水泥480kg/m,水灰比0.32,在试验室中制成了抗压强度分别为68MPa和65MPa的高强混凝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高强混凝土、网络-高性能混凝土
⑷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1950年5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首次提出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提出的要求和涵义完全不同。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易于浇注、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韧性与体积稳定性,在严酷环境下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协会认为:此种混凝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仍需达到55MPa以上,需要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性或其他一些性能。
日本工程技术人员则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填充能力的的混凝土,在新拌阶段不需要振捣就能完善浇注;在水化、硬化的早期阶段很少产生有水化热或干缩等因素而形成的裂缝;在硬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加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弹性模量、高密度、低渗透性和高抗腐蚀能力的混凝土。
综合各国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可以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良好的施工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
中国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2006)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各项力学性能,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路线
高性能混凝土是由高强混凝土发展而来的,但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要求比高强混凝土更多、更广乏,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振动加压成型的的高强混凝土——工艺创新
在高效减水剂问世以前,为获得高强混凝土,一般采用降低W/C(水灰比),强力振动加压成型。即将机械压力加到混凝土上,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剩余水分,减少孔隙率。但该工艺不适合现场施工,难以推广,只在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桩的生产,广泛采用,并与蒸压养护共同使用。
(2)掺高效减水剂配置高效混凝土——第五组分创新
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高效减水剂是高强混凝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代表性的有萘系、三聚氰胺系和改性木钙系高效减水剂,这三个系类均是普遍使用的高效减水剂。
采用普通工艺,掺加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可获得高流动性,抗压强度为60~100MPa的高强混凝土,是高强混凝土获得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仅用高效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坍落度损失较大的问题。
(3)采用矿物外加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第六组分创新
20世纪80年代矿物外加剂异军突起,发展成为高性能混凝土的第六组分,它与第五组分相得益彰,成为高性能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部分。就现在而言,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高效减水剂和矿物外加剂。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矿物外加剂,是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粉辅助胶凝材料。例如:硅灰、细磨矿渣微粉、超细粉煤灰等,它是利用微粉填隙作用形成细观的紧密体系,并且改善界面结构,提高界面粘结强度。
⑸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都有哪些区别
普通混凝土不具备高性能混凝土的自密实性、体积稳定性、耐久性、耐火性等特点。
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
一般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以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目前中国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划分为14级: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及c80。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⑹ 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简介
混凝土,土木工程材料的一种。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混凝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随着施工环境的不断变化,普通的混凝土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建筑行业的要求,因此,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应运而生了,它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其实就是与普通混凝土的相比较,其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一种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有哪些特性?
高性能混凝土之所以被称作是高性能,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性能更高。但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具体“高”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为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高”处吧。
第一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着极好的自密实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用水量较少,但是经过混合搅拌后的材料具有着流动性好,抗离析性高的特点,所以高性能混凝土的填充性非常好,自密实性就毋庸置疑了。
第二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极低的水化热性。
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使用后所表现出的弹性模量、收缩值与徐变、温度变形量的多少。而高性能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水泥浆体的使用量有了极大的降低,按照规定配合比使用,其干缩值不足0.04%。因为水使用量的降低,其水化热性能也随着下降。
第三点,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较高。
实验证明,28天的高性能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已超过200MPa,而且,抗拉强度在100至120MPa。其强度远远高于普通混凝土。
第四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好。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体现在其抗化学腐蚀的能力的高低。由于高性能混凝土具这极高的自密实性,其防止化学物质渗透的能力也是极高,所以其耐久性是普通混凝土无法比拟的。
第五点,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火性。
或许很多朋友都会认为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水比较少并且其自密实性极高,其耐火性就会较低。其实不然,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料中被加入了特定的有机纤维,对其耐火性进行了提升。
总得来说,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平台混凝土的加强版和升级版,其各项性能特点都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大的提升。所以,高性能混凝土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中对于混凝土的要求,而且其还具有延长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的作用。
⑺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什么
虽然你发错版块了我还是复制个给你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着名水泥混凝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⑻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这个定义比较不同,美国人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易于浇注、捣实、不离析,能长期保持高强、韧性与体积稳定性,在严酷环境下使用寿命长的混凝土。美国混凝土协会认为:此种混凝土并不一定需要很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但仍需达到55MPa以上,需要具有很高的抗化学腐蚀性或其他一些性能。 小日本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填充能力的的混凝土,在新拌阶段不需要振捣就能完善浇注;在水化、硬化的早期阶段很少产生有水化热或干缩等因素而形成的裂缝;在硬化后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高体积稳定性(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适当的高抗压强度;良好的施工性(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
个人认为:因为国情不一样,对高性能混凝土所需具有的性能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其实都是对混凝土提出的的愿望,总体概念比较大。
⑼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的混凝土都有哪些区别
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 ,且具有高工作性 ,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应满足
下列一种或几种技术要求
1、水胶比不大于0.38
2、56d龄期的6h 总导电量小于1000C
3、6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80%
4、胶凝材料抗硫酸盐腐蚀试验的试件15 周膨胀率小于0.4%;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
5、混凝土中可溶性碱总含量小于3.0kg/m³。
⑽ 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为此,高性能混凝土在配置上的特点是采用低水胶比,选用优质原材料,且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着名水泥混凝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能力,但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和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性、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对于一些特护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概括起来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