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觉得鱼菜共生是一种什么的存在
鱼菜共生理念是契合当下与未来环保,健康,生态的生活价值取向的,这一点勿庸置疑。
目前很多从事鱼菜共生的尝试者无论热情与勇气确实是令人敬佩于其对投入与试错的失败成本的无畏与坚持
商业化成功的案例目前尚不多,或者乐观的认为很多尝者在成功的路上。
鱼菜共生作为一个人为的生态种养系统,前期硬件投入基础设施搭建,过程养殖参数的监控优化分析甚至需要实验设计,需要诸多的跨学科跨行业的技术交融与整合,创新,但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国外此方面发展更系统化些。
发展过程的曲折和商业分折的不划算并不代表其未来的失败。
我也正在筹划明年试水鱼菜共生商业模或
2. 鱼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种什么,鱼菜共生是怎么做到的
1、鱼菜共生模式下水培蔬菜的选择: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红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麦菜、罗勒、黄瓜、茄子、莴苣、甘蓝、甜菜、辣椒等。2、鱼菜共生的实现步骤: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使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常见的有基质栽培、深水浮筏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气雾栽培等模式。
一、鱼菜共生水培蔬菜都能种什么
1、鱼菜共生模式下,可供种植的水培蔬菜主要有空心菜、水芹菜、生菜、西红柿、木耳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油麦菜、罗勒、黄瓜、茄子、莴苣、甘蓝、甜菜、辣椒等。
2、鱼菜共生模式下,常见的水生动物主要有罗非鱼、观赏鱼、鲈鱼、蓝鳃鱼、蹲鱼、鲤鱼、鲫鱼、草鱼、泥鳅、黄鳝、田螺等。
3、鱼菜共生是当前较为新颖的一种复合耕作模式,它使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也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有效方法。
二、鱼菜共生是怎么做到的
1、鱼菜共生系统组成
鱼菜共生系统组成主要包括:鱼池、过滤系统、增氧设备、自动喂食器、紫外线杀菌设备、植物栽培设施。
2、水质要求
将水的pH控制在6-7左右,温度控制在18-30℃,并将溶氧量、含氨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控制在相对适宜的浓度。
3、操作步骤
为了实现鱼菜的合理搭配和大规模种养,国际上的主流做法是将鱼池和种植区域分离,使鱼池和种植区域通过水泵实现水循环和过滤。主要的技术模式有如下几种:
(1)基质栽培:将蔬菜种在砾石或陶粒等基质中,可起到生化过滤和固态肥料过滤的作用。这种方式适合各类蔬菜的种植。
(2)深水浮筏栽培:将蔬菜种于水槽上,通过泡沫等漂浮材料将其托起,蔬菜的根会向下通过浮筏的孔延伸到水中吸收养分。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叶类及部分果类蔬菜。
(3)营养膜管道栽培:将植物用定植篮固定,然后种植于PVC管道上方的开口内,让根吸收水分和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
(4)气雾栽培:直接将养鱼的水雾化后喷洒到植物的根系上,使其吸收营养。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叶类蔬菜,注意在喷雾前要对水进行充分过滤净化,以免堵塞喷雾装置。
3. 你觉得鱼菜共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我觉得鱼菜共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是现代工作方式,可以达到养鱼不换水的状态。
4. 鱼菜共生大棚能够成功吗,鱼菜共生系统需要什么设备
目前来看鱼菜共生大棚应该能够成功。养鱼离不开水,种菜也需要水和养分,鱼菜共生就是将鱼池的水通过虹吸管输送到了种植槽,再通过滴灌的方式供应给蔬菜。鱼池里一般会有鱼粪和饲料残渣,这是蔬菜所需的优质有机肥,可以通过虹吸管的吸附作用输送到种植槽。鱼菜共生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一、鱼菜共生大棚能够成功吗
1、目前来看鱼菜共生大棚应该可以成功。养鱼和种菜都离不开水,鱼菜共生就是将鱼池的水通过虹吸管输送到种植槽,再通过滴灌的方式供应给蔬菜,这样就可以解决蔬菜对水分的需求。在鱼池面可以养殖草鱼、鲫鱼、鲤鱼等家鱼和供观赏的锦鲤。
2、鱼池里面一般有鱼粪和饲料残渣,这是蔬菜需要的优质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可以通过虹吸管的吸附作用输送到种植槽,多余的经过过滤又会回到鱼池。鱼菜共生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
3、鱼菜共生大棚里主要安装了3种特殊装置。第1种是紫外线装置,这一装置主要用于水体杀菌,让鱼可以在无菌的环境里生长。第2种是曝氧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氧气变为活性氧供鱼生长。第3种是补光灯,当天气长时间阴沉、自然光线不足时,补光灯就可以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光照。
二、鱼菜共生系统需要什么设备
1、植床
植床就是种植蔬菜的地方,选择时一定要注意2点,分别是要耐日晒和耐水泡。植床的面积可大可小,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空间选择,可以选择底部平整的,这样容易安装虹吸装置。
2、鱼缸
如果是家庭使用,鱼缸一般建议选择40-50cm深左右,大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间选择。鱼缸大小和植床大小的比例不需要太过纠结,只要两者大小相差不是特别大即可。
3、PVC供水管
植床和鱼池的链接大部分是靠PVC供水管和接头完成,所以好的管材对后期维护非常重要,一般耐用的PVC管材后期基本不需要进行护理。
4、植床介质
植床介质就是用来种植固定、鱼粪硝化等介质,在鱼菜共生系统中跟土壤的作用差不多,但它不是土壤。介质可以选择陶粒,或者是珊瑚石、火山石、红砖碎等,介质的选择主要考虑透气性好,中间有大量空隙的。
5、沉水泵
水需要用水泵才能抽上植床,水泵一般有沉水泵和外置水泵,在降低噪音方面考虑,建议使用沉水泵。要注意水泵比较费电,所在不使用的情况下一定要关闭。
6、虹吸装置
虹吸装置的作用是让植床实现潮汐式涨水、排水,使植物充分吸收鱼水中的养分,同时也能充分呼吸氧气。一般硝化过滤后的净水会再回到鱼池里面,这样就可以实现整个生态的循环。
5. 鱼菜共生技术
鱼菜共生技术是指将水产养殖与水培蔬菜这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利用水产养殖中排出的水分为青菜提供营养,实现循环,减少农药等化学药剂的使用,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采用该技术,仍然利用传统的耕作体系。
什么是鱼菜共生技术
1、技术介绍
鱼菜共生技术是指将水培蔬菜与水产养殖两种不同的养殖方法结合在一起,从水产养殖的废水中提取营养,为青菜提供养分,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等药剂肥料的使用,使蔬菜更加绿色健康。
2、特点介绍
鱼菜共生技术有三大特点,第一是该技术中不会使用任何农药,处于纯天然养殖方法,第二是该技术可以使蔬菜完全脱离土壤,减少土壤的污染,第三是该技术种植的青菜属于无污染的绿色蔬菜,标识性较强。
3、共生方法
目前已有的鱼菜共生方法有漂浮法、分离法以及水生蔬菜发,漂浮法是利用定植板将蔬菜固定在鱼池表面,直接利用养鱼的水分水培蔬菜,分离法是利用管道连接蔬菜与鱼池,使鱼池中的水分直接供给给蔬菜。
4、耕作体系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大规模采用鱼菜共生方法,大多数养殖场所多采用基质栽培、深水浮筏栽培、营养膜管道栽培以及气雾栽培四种方法,其中气雾栽培是将养鱼的水分雾化后喷洒在蔬菜根茎处,使其吸收营养。
6. “鱼菜共生”循环系统,有鱼有菜,孩子最爱
“鱼菜共生”的概念在我国早已有之,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时代,人们在稻田、草丛边的水沟里能抓到许多的鲫鱼、小鲤鱼、泥鳅、黄鳝,甚至还有可能抓到鲶鱼,这样自然形成生态共生空间,其实便是最早“鱼菜共生”的雏形,而菜与其他植物没有本质的区别的,只是食用方式不一样罢了。鱼菜共生是在无土环境中建立鱼、蔬菜、微生物的循环系统。鱼透过排泄物为植物提供营养,植物吸收养分实现水质过滤,而微生物对鱼排泄物进行分解,为植物提供养分。因此,可以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达成鱼菜的协同共生。鱼菜共生是再循环系统中植物高效栽培的一种“清洁环保”方式。鱼菜共生系统小到居家系统, 大到数万平方的商业化生产系统都适用。
鱼菜共生技术是一项涉及到微生物、植物、鱼三者共营共生的技术,利用三者间的生态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达到一种仿自然生态而胜于自然的生态的人工系统,在建立这样的系统时要考虑到三者之间生物种类、及生物量之比例,从而达到一种最佳的生态组合。
鱼菜共生系统有几个方面的数据要注意的:
第一,鱼菜比例。 如果家庭用微型的鱼菜共生系统,一般是按照1:1的比例,这种比例消化作用是足够的,鱼不会有问题,而菜种的少,肥力也是可以解决的。但如果地方允许,你想做一个比较大的鱼菜共生系统,该按照什么比例呢?根据实践,可参考如下数据: 100公升的水配合一公斤的鱼再配合一平方(陶粒-30公分深)的植床。 这样的比例可以让系统达到最大的平衡,当然,这样的比例如果不会控制容易发生肥力不够的情况,但鱼是不会有问题的。
第二,鱼的饲养。 按照第一点所说的比例,如果发生肥力不足,该怎么控制呢?可参考如下数据:鱼饲料喂养量应该是鱼体重的3%,鱼饲料的蛋白质保证在35%-45%。切记不能喂过多,过多会导致鱼的排泄物过多,水中氨比重过大,对鱼不利。
第三, NO3的控制。 在不单独建硝化池的时候,一定要测试NO3的含量。根据实践建议,NO3的含量保持在40-150PPM之间,如果过高,需要调整鱼的喂食量,如果过低,则需要调整作物的数量。
鱼菜共生循环系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收到政府大力推崇,因为一方面能节约用水,城市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生产出来的蔬菜基本可以视为有机蔬菜(美国承认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的蔬菜为有机菜,国内暂时不承认)。介绍一个简单的小型“鱼菜共生”系统: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供了鱼菜共生系统的七项规则,有兴趣的朋友在建造系统时,可以参考:
审慎选择饲养池。 鱼池是鱼菜共生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鱼池最好为圆形,池底平坦或呈锥形,以便保持清洁。请记住:尽量使用耐用的塑料或玻璃钢水箱。
确保通风和水循环 。这意味着需要使用水泵和气泵,让水体含有充足的溶解氧并流动,从而确保动物、细菌和植物的健康。请记住:电费是该系统的一项主要开支,因此应当明智地选择水泵和电源,如有可能,应考虑光伏发电。
保持良好水质。 水是鱼菜共生系统的关键。它是将所有基本营养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媒介,为鱼类提供生境。五项主要参数对于监视和控制水质至关重要:溶解氧(5毫克/升)、pH值(6-7)、温度(18-30℃)、总氮和水碱度。请记住:水化学看似复杂,但借助通用测试套件,实际管理工作相对简单。
不要使鱼池过度拥挤。 将放养密度保持在较低水平能够有助于鱼菜共生系统的管理,避免冲击和失败。建议的放养密度为20千克/1000升,这仍将留有大量栽培植物的空间。请记住:较高的放养密度可在同样空间里生产较多的食品,但也将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管理。
避免过度饲喂,并清除任何剩余食物。 废物和吃剩的食物对水生动物危害极大,因为它们会在系统中腐烂。腐烂的食物会引起疾病,并耗用所有溶解氧。请记住:每天投喂动物,但在30分钟后应清除任何吃剩的食物,并对第二天的投喂量作出相应调整。
合理选择植物和安排间距。 在生长期较长的植物(茄子)中间种植生长期较短的蔬菜(色拉用绿叶蔬菜)。在大型结果植物之间连续补植莴苣等嫩叶蔬菜能够营造自然遮荫条件。请记住:在一般情况下,鱼菜共生系统中绿叶植物与包括西红柿、黄瓜和辣椒等一些最流行的果实类蔬菜一起栽培效果极好。
保持动植物间的平衡。 采用批量耕作系统有助于确保水生动物和蔬菜的稳定收成,维持生产水平,保持鱼和植物间的平衡。请记住:确保幼小植物和鱼类的来源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在规划阶段考虑供应问题。
7. 鱼菜共生能高产吗能赚钱吗
鱼菜共生,不能高产、赚钱。
鱼有可能把菜都吃光了。
常见的鱼有:鲤鱼、鲩鱼等。
鲤鱼,是鲤科鲤属动物。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
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
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8. 鱼菜共生系统原理和优势
鱼菜共生系统的原理:鱼菜共生实际上有点仿生态的意思,人工的创造一个小环境,是一种复合耕作体系,是在一个循环的环境中,通过鱼进食后排泄,排泄物通过水的带动流到栽培床上,在栽培床上分解成为营养物质供作物吸收,并将水净化然后流回鱼池,这就可以称之为一个鱼菜共生系统。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设备
鱼菜共生的优势,节省土地,单位产量要高,同样的土地单位要比传统土培产量高,一天不停地供水供肥,并且温室环境人为控制较为适宜作物生长。
节水,较传统土壤栽培灌溉形式相比,能够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节水比率达10:1。
品质安全,因为整个环境有鱼在立面生存,依然使用有害药物,环境中的鱼首先就受不了,要么生病要么直接死掉,并且这个鱼菜共生的环境中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因为作物是生长在介质上的,不生长杂草,除虫一般使用物理除虫,不适用杀虫剂。这样一来既节省了成本,有使得作物品质有保障。
在同一个空间收获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既可以收获植物类的产品,又可以收获鱼类获得蛋白质类产品。不过这个系统对电力的稳定性要求比较高,一旦长时间停电,整个系统就可能崩溃。
前期投资较大,需要建设完备的装置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运营。
运营前期需要一段时间使整个系统“发酵”让物质转换先形成,才能够投入使用,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收入,所以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9. 鱼菜共生的利与弊
鱼菜共生的原理:
是将水培蔬菜(营养液无土栽培)里面的盐分浓度降到淡水鱼可以接受程度后,在水里养点观赏鱼,在上面种点菜,主要用于景观, 靠卖菜卖鱼肯定要赔钱!
菜和鱼都不可能高产,投资大不说,产鱼菜成本特别高,而产量也不高,赚不了钱,很容易血本无归。简单说为了节约1亩几百元的土地费,花几万元在鱼(水)塘上搭架子种菜,值吗?显然不值!那点鱼粪能长多大点菜?菜把水面上的阳光挡住了,不利于水里面的微生物生长,鱼肯定长不好,这是常识有一点养鱼知识的人都知道,鱼塘里水气大、空气湿度特高,菜容易生病,鱼与菜不能共生,只能互杀!
鱼菜共生只能用于制作景观,不能用于养鱼种菜,否则会血本无归,靠种养鱼赚钱的一定要小心,不要被忽悠!
10. 鱼菜共生为什么不推广,是什么原理
鱼菜共生系统在后期的时候比较难清理和维护,而且没有可移动性,这样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大规模的鱼菜共生系统初始投资金额非常大,而在投入资金后短期内又不会马上见到回报。鱼菜共生系统要求操作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需要对动植物学、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鱼菜共生系统开始自循环之后还有系统的不确定性的风险。
一、鱼菜共生为什么不推广
1、鱼菜共生系统在后期的时候比较难清理和维护,因为人们在自制鱼菜共生系统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而且这个系统没有可移动性,从而增加了管理难度。
2、大规模的鱼菜共生系统初始投资金额巨大,这个不是普通的农民可以负担的,而且在大规模的投入资金之后,并不会在短期内就立刻见到回报。
3、鱼菜共生系统是一个闭环的生产系统,没有害虫和杂草,而且不使用肥料和农药,这个系统运转主要是依赖鱼、微生物、蔬菜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操作者要对动植物学和生物学有一定的了解,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而这种高要求高于目前我国农民的基本素质的。
4、在鱼菜共生系统开始自循环之后,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就是系统的不确定性。因为整个系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所以当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崩溃。
二、鱼菜共生是什么原理
1、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从而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没有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可以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2、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会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通过细菌把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鱼菜共生系统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
3、鱼菜共生系统不存在水污染,因此不需要经常大范围的换水。而且系统本身是一个闭环的生产系统,系统中的水除了蒸发之外,也没有别的耗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