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有哪些药理分析实验室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杭州有哪些药理分析实验室

发布时间: 2022-09-24 06:36:02

㈠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机构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简称药物所)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重点药物研究机构之一。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科技人员300余人,正副研究员7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自国家评选政府特殊津贴以来,该所共有60人获此殊荣。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部级(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名,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长江特聘教授”2名,“协和医科大学特聘教授”2名。近十年来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共计32名,其中博士后25人,博士2人,硕士5人,引进人才平均年龄约40岁。
药物所 始终以寻找和研究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疾病的药物为主要方向,坚持以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为重点,以中草药和天然产物研究为基础,采用现代医药学现代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展多学科综合性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肿瘤药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神经精神类疾病的药物、抗炎免疫类药物、抗肝炎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糖尿病药物以及治疗老年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等领域。
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特别是在天然产物研究、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组合化学、分子药理学、高通量筛选等领域有明显特色。此外,药物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筛选中心、院校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卫生部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011年批准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十一五期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药物研究所建立了包括综合大平台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有效增进的研究所的研究能力。
药物所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现有2家全资企业:北京协和药厂、北京协和制药二厂,以及3家控股企业:北京联馨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协和建昊医药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莱博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建所五十多年来,共获科研成果奖261项,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129项,其中以人工麝香、丁苯酞、双环醇、丹参多酚酸、艾瑞昔布等为代表的一类创新药物19项。自1986年国家设立基金制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00余项,发表论文6000余篇,编写着作350本,已在国内外申请专利500余项。
药物所也是我国高级药学人才的培养基地,其中药学学科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医学重点学科点,并且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药物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承担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任务。目前在所研究生300余人,至2011年已培养毕业博士生541名、硕士生538名。
近年来在面向市场经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产业效益的过程中,药物所所属药厂产值逐年增加。主要产品有:百赛诺、芳活素、紫素、非洛地平片、联苯双酯滴丸、灵孢多糖注射液等,其中一些药物远销国际市场。
药物所与国内及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
药物所还负责编辑出版《药学学报》、Chinese Chemical 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等四种学术期刊。
药物所人将继续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为指引,勤奋钻研、刻苦攻关、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努力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创造社会效益和实现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㈡ 药代动力学考研,那个研究所比较好

肯定是上海药物所钟大放课题组,钟老师是全国药代的领军人物,参与编写药典,参与奥运会运动员兴奋剂检查。
其次,中科院有着优越的科研环境,不差钱

㈢ 杭州药物研究所

杭州市药物研究所创立于一九五四年二月,原名杭州市药物种植场,由于杭州具有发展中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渊源,药物种植场发展很快,是我国“南药北上,北药南移”的中转试验基地。在五十年代末种植面积达三千余亩,产量达58万斤,居国内领先水平。

1985年改制为杭州市药物研究所后,实现了由生产型转变为研究型,现有种植基地500亩,依据植物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分为露地植物区、喜阴植物区、温室盆栽区和水生植物区等四个区,种植园内外药用植物1329种,此外还营造了厚朴林和杜仲林,筹建浙八味区和中成药配方植物区。全部环境保持自然生态,杜绝污染,努力保全药材之天性,达到GAP标准。

“书中何处觅灵踪,云深不知处。”山清水秀、四季飘香的杭州市药物研究所,正在向人们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向子孙后代诉说着神农本草的故事。
创建时间:1985年 经济性质:全民事业 职工人数:163名

业务机构:天然药物、植物保护、引种栽培、情报资料等研究室、药用植物标本园、技术服务部、药品经营部及蛇咬伤关节炎专科门诊等实体。

方向及任务:开展中药材引种栽培、繁育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研究天然药物及食品的新资源、新用途,对药材生产和加工等按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标准实施,并使药用植物从药用功能扩展到观赏功能,食用功能。

推广转让项目:西红花、浙贝母栽培种植技术转让

对外服务项目:提供中药材的栽培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等服务且提供部分中药材苗木、种子,为国内外中药材需求企业选择提供符合GAP标准的药材种植基地,采取订单农业(中药材)的合作方式为大型企业提供所需中药材,合作研制开发药品保健食品、蛇咬伤关节炎专科诊疗。

属国有

㈣ 药物研究所有哪些

有很多。下面介绍的是其中之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是以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
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药物研究机构。设有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两个国
家级研究中心,是我国新药研究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希望能够帮到你,望采纳。

㈤ 有没有检测药品的地方,就是看他成分是什么

当地省市级药检局或有名医科大学的药物分析实验室~

㈥ 国家级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药物研究机构,她的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1933年迁至上海,2003年又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
上海药物研究所是以创新药物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研究所。通过生物学和化学两大学科的密切合作,阐明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活性及其相互关系;探索药物作用的新机理、新靶点;完成新药临床前综合评价及研究;大力推进新药成果转化;为我国创新药物能力的全面提升起到引领作用。
上海药物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天然活性物质的发现;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修饰;药物作用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药效评价新动物模型;新靶标的确证;药物-靶标相互作用和构效关系;分子药物设计;高通量和高内涵药物筛选;药物的早期代谢特征和安全性评价;药物新型传递系统等。并密切关注生命组学、系统生物学和胚胎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最新进展,迅速应用它们的最新成果,提升药物研究的源头创新能力。与此同时,通过上述各个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重点研究治疗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的新药;同时对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的感染性及突发性疾病等开展新药研发;并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发掘祖国医药宝库,为中药走向世界不断作出基础性、战略性的贡献。
上海药物研究所设有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两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五个研究室,以及一系列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主办了英文学术杂志《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和《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并主办以非处方药物为主的科普杂志《家庭用药》。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上海药物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着、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国立药物研究机构。数十年来,上海药物研究所先后研制出了一大批重要的创新药物,近十年来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达到国际水平的新药研究技术平台体系,成为我国新药研究最重要的中心之一。

此外还有 71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 北京大学
http://ke..com/view/1217337.htm

㈦ 杭州妙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科学的科学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体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它主要包括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因此,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
发展状况
近些年来,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并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谓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重组技术)就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有60%以上的生物技术成果集中应用于医药产业,用以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由此引起了医药产业的重大变革,生物制药也得以迅速发展。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因工程方法。即利用克隆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对DNA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从而获得生物医药制品。生物药品是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而制成的生物活化制剂,包括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血清、血液制品、免疫制剂、细胞因子、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品(DNA重组产品、体外诊断试剂)等。人类已研制开发并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的生物药品,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这些产品在诊断、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保护人类健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般新的生物产品的开发必须经过(1)实验室研究(生产工艺路线探索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2)临床前研究(药理、毒理、药效等动物实验);(3)保健食品需经过试验产品的安全性试验;(4)而药品则需经过一期临床试验(用健康志愿者试验药品的安全性)、二期临床试验(小规模临床药效学研究)、三期临床试验(大规模临床药效学研究)等五个阶段的研究工作,才有可能被批准进行试生产。药品还必须在试生产一年后,再上报质量稳定性和进一步扩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才能申报正式的生产批文。

㈧ 杭州医学院是几本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杭州医学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医学院校,也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唯一一所直属的医学本科高校。


专业学科建设
据2021年10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建有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检验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存济口腔医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以及通识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15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麻醉学专业。
现学校共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高职高专)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4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12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扶植)1个,省级重点专业(高职高专)1个,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5个,省级优势专业(高职高专)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高职高专)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高职高专)3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高专)1门,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11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医学检验技术、药学;
杭州医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
省级优势专业(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药学
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浙江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扶植):临床病理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药理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高专):药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内科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实用生物化学、药学微生物及技术、天然药物学实用技术、临床实用生理学、卫生法规与监督实务、内科护理学


学术科研
据2021年10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共有6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中心。
据2021年10月学院网站信息显示,杭州医学院近年来获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61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3项、省部级项目12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19项、厅局级科技成果25项;发表SCI论文676篇,一级期刊652篇;获国家专利137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

㈨ 杭州城里的大学

浙大城市学院:
学校网址:http://www.zucc.e.cn/
地址:湖州街51号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ZUCC)成立于 1999 年 7 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现任院长是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健教授,现任党委书记是中共浙江大学委员会委员胡礼祥教授。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 1000余亩,校舍面积 40 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依托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法学院和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等9个学院,35 个本科专业,70余个专业方向。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学生 12000余名。学生毕业后授予国家统一印发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证书,并经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授予浙江大学学士学位证书。2003 年起,学院依托浙江大学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
学院继承和发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以“倡导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为育人理念,全力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着力构建“按社会需求设专业,按学科打基础,按就业设模块,使学生横向可转移、纵向可提升”的本科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社会奉献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经过六年的发展,学院已经建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队伍中46% 的教师具有高级技术职务, 73%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科研开发与产学研合作。目前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理学、国际贸易、企业管理 4 个市级重点学科和新闻学、通讯与信息系统、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3 个学院扶持学科;有药物信息与新药研究、集成化信息处理与控制、网络与计算开放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商务信息分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2个学院重点实验室。设立了工业中心、会展研究与服务中心、城市研究中心等26个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在杭州市和浙江省各地建立了16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学院中长期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提出,在今后的15年内,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独立学院运行机制优势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培养质量稳定优秀,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成效卓着,中外合作办学优势突出,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国内领先的新型大学。

浙江树人大学:
地址:舟山东路19号
学校网址:http://www.zjsru.cn/

浙江树人学院 我国首家规范化的民办高校——浙江树人大学8日迎来了建校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所初创时期没有校舍、没有资金、没有师资的“三无”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占地近500亩,建筑面积25万多平方米,藏书量70余万册,专职教职工630多人,涵盖经济、管理、文学、工学、法学与艺术的多学科民办高校。20年来,该校已为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合格的大学生。浙江树人大学20年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国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思想、方针、运行管理机制、资金筹措渠道、学科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与全国各民办高校一样,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是树人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一贯作风。学校开创之初,没有校舍、没有师资、没有资金,办学条件相当艰难,校董事会和行政领导凭着一颗忠诚教育事业的爱心,为学校发展无私奉献:1985年,为节省几百元的邮费,十几位教师充当了邮递员,用自行车将在杭州的新生入学通知书送到了同学家中;学校创办初期,董事会、学校领导率先垂范,不拿学校一分钱的工资。这种艰苦创业、敬业奉献的精神,是树人大学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的精神支柱。
机构精简,人员精干,办事高效,是树人大学始终坚持的管理运行机制。自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按照按需设岗、公平竞争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合同制,这在80年代中期无疑是敢为人先的创举。由于实行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机制,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被激发出来。独特的机制带出了精干的队伍,严格的管理。建校初期,校管理层长时间内只设置了一室三处(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治处),20来个人承担着全校1000余教师、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2000年以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也只增加了学生处、计财处、科研处等机构,不到百人的管理队伍承担着全校11000余人的管理服务工作。
20年来,树人大学始终把“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思想和精神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对我国民办高校有着借鉴意义的办学路子。与其他民办高校不同的是,树人大学不是靠办各类培训班起家,而是一起步就正规办学,创设了两个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学科;另外,学校始终强调面向市场办学,为改革开放培养服务性人才,因此所设的专业都是社会上急需的学科,如外语、旅游、外经贸、计算机等;随着师资力量增强,目前树人大学已发展成为下设有管理、城建、外经贸等9个学院,视觉传达、计算机等50多个学科,国际经济贸易等9个科研机构的民办综合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浙江省唯一一所民办本科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质量为办学生命线,把公益性放在首位。为了使更多的青年能读上大学,特别是家境贫困但学业优秀的考生能上得起大学,树人大学一开始就采取低收费的办学路子,并杜绝向学生收取赞助费的做法,办学初期,每个学生每年学费还不到320元,不及教学成本的一半。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树人大学每学年的学杂费在各高校中仍是属于较低的。为了筹措办学经费,“树大”除了教职员工自己捐赠外,主要依靠社会资助。在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办学的方针下,树人大学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校管理模式,虽然也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学校董事会既非学校的出资者,也不是学校产权的所有者,董事会的组成坚持“唯才不唯财”的标准,都是由社会上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官员和专家组成,这一特有的董事会组成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一般民办学校中董事会要盈利而校长要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使“专家治校”方针自始至终得以较好地贯彻落实,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学校地址:教工路149号
学校网址:http://jmxy.zjgsu.e.cn/cms/index.jsf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原浙江工商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是首批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2004年11月被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学院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设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流管理、广告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英语、日语、艺术设计等25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6500余人。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现设有管理系、经济系、文法系、数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思政教研室、体育教研室等教学部门。学院选聘具有教学水平高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学院沿袭杭州商学院的校名,继承了浙江工商大学多年积淀形成的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同学们从入学开始就有一个高的起点,也为今后迅速成长创造了优良环境。
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由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颁发全国统一的本科毕业文凭;凡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由浙江工商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报考浙江工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设立了高额度、多种类的奖学金。如特别优秀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单项奖学金、考研奖学金、学习进步奖学金等,奖学金的获奖面超过60%。其中特别优秀奖学金为最高级别奖学金,获奖比例为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本年级学生数的2%,奖金额为10000元/年。1999年以来学生获得的奖金额已达1500多万元。此外,学生还可以申请“省政府奖学金”以及“金家麟奖学金”、“宗树义奖学金”、“健达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

杭州师范大学:
学校网址:http://www.hztc.e.cn/www/
地址:杭州市文一路222号

其他的,给你个参考,这里还是挺全的,http://zhejiang.eol.cn/#gaokao

㈩ 浙一浙二邵逸夫哪家比较好

两家医院都是浙江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两家医院在医学领域内的专长方向不一样,不能简单的用好和不好来衡量。

浙一是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要以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各种病毒性肝炎疾病为主。同时有着高超治疗各类白血病的方法。

浙二就是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主要以治疗肿瘤疾病,骨伤科,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为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创建于1947年11月1日,原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浙大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是我省医疗、教学、科研、健康保健指导中心。

医院由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教授亲手创建于1947年11月1日,原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浙大医院)。

1952年更名为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9月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第一医院,简称“浙医一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位于浙江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88号,始建于1869年,占地面积约180亩,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杭州市医保定点医院。

设有浙江省心血管病诊治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心血管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中心,是全国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是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是浙江省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