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水星阁在哪里
扩展阅读
上海炸鱼哪里有正宗的 2025-07-23 17:28:59
福州哪里有奈雪的茶欧包 2025-07-23 17:15:02
德邦西安到深圳要多少钱 2025-07-23 17:02:24

杭州水星阁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10-10 03:43:08

⑴ 汽车南站或海潮路口出发 去杭州下城区水星阁25号

公交线路:K536路 → 290/K290路,全程约6.0公里
1、从汽车南站乘坐K536路,经过4站, 到达丰乐桥南站(也可乘坐71/K71路)
2、乘坐290/K290路,经过1站, 到达梅登高桥站(也可乘坐159/K159路)
3、步行约490米,到达杭州长途汽车票务中...

杭州长途汽车票务中心
地址:杭州市水星阁25号网络地图

⑵ 从丁桥到水星阁小区怎么坐车

梅登高桥站:K3、3、274、K8、8、K814
市体育馆:K326、K8、8、K11、11、K355、355、k28、28
水星阁小区在杭州日报斜对面
PS:这是我考驾照的学员须知上面写的,你可以参考下。你可以坐99路到濮家新村换28路的。

⑶ 水星阁花园怎么样好不好值不值得买

楼盘名称:水星阁花园

楼盘位置: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水星阁小区东区水星阁东区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0平方米,容积率,绿化率26%,共0栋楼,停车位地上停车位200个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搜狐焦点网,为您提供房产信息,房产楼盘详情、买房流程、业主论坛、家居装修等全面内容信息

⑷ 树人大学到杭州水星阁公交怎么乘

公交线路:36/K36路 → 3/K3路,全程约7.5公里
1、从树人大学步行约300米,到达善贤村站
2、乘坐36/K36路,经过5站, 到达德胜新村站
3、乘坐3/K3路,经过4站, 到达梅登高桥站
4、步行约440米,到达水星阁网络地图

⑸ 杭州水星阁理论培训的25-101这个地方在哪里

5月20日之后新增理论培训地点:水星阁25——101 地址在体育场路。公交路线:K3、3、274K8、8、K11、11、K355、355、K28、28路(梅登高桥站)开课时间:晚上6:30——8:30上课(面授教学),下午1.30-4.30多媒体教学

⑹ 水星阁的历史

水星阁北起环城北路中段,南起新坝,北至环城北路,长240米。宋有慧云寺,明建水星阁,地以阁名之。 水星阁在白洋池上,形六角,如浮图,凡三层,高七丈八尺(自地至脊高六丈六尺,顶高一丈二尺,周围十四丈四尺),中供毗罗佛。有辟火图碑,此前人用以厌武林之火患也。似明中叶以后所建,各志未载。阁东偏有康熙时碑,记他事,石旁及水星阁一语,绝不言其缘起。干隆五十九年(1794)、六十年(1795)间,仁和徐古峰司马(尧鉴)募金修葺,工竣,植梅百本于其下,并重构玉照堂,复张氏故迹。旧腊新春,梅开如雪,游人之盛与孤山埒。昔(张)功甫玉照堂诗:“一棹径穿花十里,满城无此好风光。” 当年胜概,犹可仿佛其一二焉。
1984年据杭州市房管局调查:水星阁原建有观音殿、厢房、禅堂等,占地27亩7分。水星阁共三层,四面装有玻璃。1962年杭州电子管厂建造厂房时被拆,仅存石碑两块,一块嵌在厂内花圃墙上,高81公分,宽101公分,系同治七年(1868)重建水星阁时的记录,名《重建水星阁记》,楷书。于1997年6月17日移至杭州碑林保存。另一块碑在水星阁11号住宅内,乃同治七年重建时的功迹碑。
水星阁1958年成杭州市大炼钢铁基地之一,不倒翁式、马鞍形式高炉林立,由居民区大伯、大妈充炼钢铁工,为赶英(国)超美(国)、超额完成1070万吨钢铁而战斗。日夜火光冲天,寺庙被毁。1962年其地建杭州电子管厂,水星阁全毁。 广寿慧云寺位于白洋池一隅。白洋池,相传与城外泛洋湖相贯通,故《梦粱录》、《都城纪胜》并称为白洋河。白洋湖俚称南湖,艳丽可比西湖,亦有六桥,曰云泾、梅家、田家、白洋、方家、××,可见地域很大,涉及千步廊、三泼营一带。《嘉靖仁和志》:“白洋池,在梅家桥东,周三里。宋淳祐七年(1247)夏旱,湖水涸,诸井俱竭,人争汲此水以给食用,至有以舟载卖者。民免于渴,阖城赖之。”
此一带自南宋后,聚居文人雅士众多,流传韵事不少,题咏更频。南宋周密在《浩然斋雅谈》中记:陆游在朝时,曾与馆阁诸人会饮于张镃南湖园。酒酣,主人派出小姬新桃,用自编的曲侑酒助兴,并以手中团扇向陆游求诗。陆游书一绝云:“寒食清明数日中,西园春事又匆匆。梅花自避新桃李,不为高楼一笛风。”盖戏寓小姬名于句中,以为一笑。当路有恚之者,遽指以为有所讥,竟以此去。薛梦桂《琐言》云:“张功甫南湖园春宴,置酒听莺亭外。亭外垂柳数十株,柔荑初绿。酒半,出家妓十余辈,悉衣鹅黄,宫锦半臂,歌唐人柳枝词,作贴地舞。歌竟,又易十余辈,悉衣浅碧,蜀锦裙,手执柳枝,唱名流咏柳乐府。送客,诸妓笼灯者以百计。”南湖张家私园歌舞侈糜,规模庞巨,为一时之景。
厉鹗曾居南湖,自号南湖花隐。其学博而文富,所着数百种。广交诗友,往来文士,产生名人效应,于是南湖诗兴,咏梅者更盛。 清女诗人吴苹香曾居南湖张功甫玉照堂遗址。陈文述《颐道堂诗集》选女弟子吴苹香《浪淘沙》词云:“莲漏正迢迢,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真个曲终人不见,月转花梢。& #8195;& #8195;何处暮钟敲,黯黯魂销。断肠诗句可怜宵。莫向枕边寻旧梦,梦也无聊。”《南乡子》云:“吹到鲤鱼风,凉杀秋花一朵红。怪得黄昏寒又力,濛濛,人在疏帘细雨中。香篆袅房栊,倦倚薰篝鬓影松。多事青灯挑不尽,重重,偏向钗头缀玉虫。”两词缠绵,谁说苹香短缺淑贞婉约。
邱峻,字晴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居南湖,贡生。因南湖乃宋张俊赐第、其四世孙镃之别业,杨万里、陆游诸人皆有题咏,故采辑宋时志乘及说部文集,编成《南湖纪略稿》6卷。又着《墁画集》、《珠江集》等。

⑺ 杭州水星阁24号属什么区

杭州市下城区环城北路173号

⑻ 是什么造成了杭州南湖的消失昔日杭州南湖的位置在哪里

在古时杭州的确有一个南湖,南宋的时候,南湖已经很有名了,当时被称为赛西湖。在清干隆年间,南湖尚在,不过当时湖面面积已经很小了。清代着名词人厉鹗晚年回到故乡杭州后,就隐居在南湖边上,自号南湖花隐。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南湖的面积渐渐变小,最终被尘土掩埋。

可能老一辈的杭州人还记得,杭州有一个水星阁。这个水星阁就是建在当时的白洋池上的。

杭州的地方志《北隅掌录》里有记载:水星阁在白洋池上,形六角,如浮图,凡三层,高七丈八尺(自地至脊高六丈六尺,顶高一丈二尺,周围十四丈四尺),中供毗罗佛。有辟火图碑,此前人用以厌武林之火患也。

水星阁的位置大致位于今天体育场路北,中河北路东。直到1950年,建杭州电子管厂时才被拆掉。

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的南湖湖面面积不断减少,湖水也渐渐的干涸,只到全部消失。

⑼ 拱墅区水星阁五号楼属于哪街道哪社区

拱墅区水星阁五号楼隶属于杭州市拱墅区长庆街道办事处水星阁社区。

⑽ 杭州下城区有哪些名胜古迹

梅王阁

位于永丰巷中段,北与孩儿巷毗连,南出庆春路,址永丰巷25号。
梅王阁系字画收藏家高野候先生住宅,因收藏元代至正年间着名画家王冕的一幅“墨梅”(此画当时被称为梅王)而得名。墨梅一直挂于此阁,故称梅王阁。文革期间“梅王”画不知去向。

梅王阁建于1930年,砖木结构,原有平房18间,占地2.28亩,1979年建杭州美术公司时大部分被拆,仅存一间及地下室,为高野候后裔翁世女是居住,后为永丰巷居委会办公室。梅王阁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明宅(茅宅)

位于新华路北段,址新华路267号。
茅宅座西转东,其建筑布局与原建筑已略有改动。现存二进,第一进为前厅,为三开间九架梁木结构建筑,金柱粗实,门槛高阔,与二进石库门中心相对。前厅面宽12米,进深12.5米。第二进为座楼,五开间梁木结构楼房建筑。该房楼上前面的檐柱支在楼下檐柱与内柱的梁枋上,所以楼下檐口较长,前后檐柱上有长方形牛腿承托,花式图案简洁、明快。楼厅后面为空地(原系后园),右侧有井,青条石砌成;水质清澈,源足。

该房主茅国祥(约70岁)之祖父于百年前买进。茅家厨房内发现60公分见方的地坪砖一块,上面刻有“明万历贰十伍年造”等字样,根据房屋结构,构件、梁架、柱子及丁头拱、蝴蝶木等与上述地砖,经专家鉴定认为该宅为明代建筑。后经市园文局进行修缮,并把拱墅区霞弯巷15号明代建筑陈宅并入,定名为“明宅”,于1997年4月以杭州市文物监管市场名对外开放。现属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星阁

位于环城北路中段,杭州电子管厂内,南临新横河,北出环城北路,址环城北路(杭州电子管厂内)。建于南宋,数次倒塌,多次修建,清末重建。
《杭州坊巷志节要》:宋张功甫舍宅为寺,绍熙元年,赐额广寿慧云寺。寺内有水星阁,以禳杭城火灾,地以阁名。慧云寺碑,1963年公布为杭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杭州市房管局调查:水星阁建有观音殿、厢房、禅堂等,占地27亩7分。水星阁共三层,四面装有玻璃。1962年杭州电子管厂建造厂房时被拆,仅存石碑两块,一块嵌在厂内花圃墙上,系同治七年重建水星阁时的记录,楷书记水星阁名称的由来及兴废历史。高81公分,宽101公分,《重建水星阁记》碑已于1997年6月17日移至杭州碑办保存。另一块在水星阁11号居民住宅家,是同治七年重建时的功碑。

盐桥

位于庆春路中段,跨中河。唐景福二年(895),钱缪筑罗城有十座城门,盐桥门在盐桥西。盐船多聚泊于此,故名。桥上原有惠济庙,祀蒋氏三兄弟,故盐桥又名惠济桥。咸淳初,京尹请于朝,赐庙额曰“广福”,故又名广福桥。此桥双梁,一承庙基,一为行道,俗名联桥。民国八年建盐桥大街,改拱桥成平桥。1986年整治中河时重建,北桥石刻谓“古惠济桥”,桥巅由胡庆余堂制药厂出资建“庆余亭”,南桥于1992年拓宽庆春路时夷平,成为路的一部分。其实盐桥基础由三桥组成,中间一桥被档,桥名待查。盐桥拟定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司徒雷登故居

位于耶苏堂弄中段,东出中山北路,西邻下城人民医院,址耶苏堂弄3号。建于清道光初。系砖木结构中西式二层楼房,平排三幢,楼上前面有走马廊,占地面积为4138.5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731.95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已由杭州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出资重建。
司徒雷登在民国年间曾任美国驻华大使,故居系其父司徒尔来杭传教时(1873)年所建,司徒雷登出生于此。司徒雷登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才离杭。1947年曾来杭州探望故居,当时杭州市长周象贤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住宅系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龙兴寺唐经幢

龙兴寺唐经幢:位于延安路北段灯芯巷口。
《西湖游览志》:祥符寺,在祥符桥畔。梁大同二年(536)邑人鲍侃舍宅为寺,旧名发心;唐贞观中,改众善;神龙初,改中兴;后改龙兴。宋真宗时改大中祥符。其广九里,子院有千佛阁、诸天阁、戒坛院,院内有铁塔一、石塔四,钱王所凿九十九眼井。德佑二年元兵至,城陷寺毁。至元二十八年重建,称龙兴祥符戒坛寺。至正末又毁,明洪武间重建。干隆二十九年毁于邻火,后又重建。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火,十二年又重建。光绪时,龙兴寺仅为小庵。

龙兴寺内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俗称唐经幢。建于唐开成二年(837)正月一日,建主郑彻,同建造僧宗亮,同句当造幢吴中则,处士胡季良书,都料匠吴兴沈郁,弟咸刻字。幢高(光绪营造尺)五尺五寸,分八面,上刻陀罗尼经序和经文题记。胡季良系唐代着名书法家,书写工整秀丽,挺拔有力。唐经幢曾被湮没,明崇祯丙子年(1636)发掘归寺。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由须弥座、磐石、幢身、檐子、短柱等组成。呈八角形。幢总高3.5米,其中幢身为1.7米,周长2米,顶部周围有高30公分的石佛造像16尊,经幢底座青石雕花,高57公分,周长4米。幢身为太湖石,其中三面已有明显的断纹,幢身刻经序和经文题记,文字基本完好,字大小为3X4公分。唐经幢是杭州现存年代最久的经幢,系“武林城中罕存唐人遗迹”,为“杭州金石之冠”,曾录于阮元《两浙金石志》中。

据《龙兴寺志》载:现经幢系崇祯九年从土中发掘。交盖经幢的八角亭,乃同治十二年的建筑,屋面青瓦出檐、象鼻雀替,亭内画栋雕梁十分精细。

唐经幢于文革期间,有人用十六磅大锤企图砸毁(破四旧),幸被当地群众制止,但已留下伤疤残痕。

唐经幢系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拆迁周围住户,辟地建亭绿化,重点保护,成城区内一景。

下城区古井录

井,即水井,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一为饮,一为用。古代因井设市,里人相聚汲水,有物买卖,因成市,称井市,亦叫市井。
唐李泌凿六井,开阴窦(暗渠)引西湖水入井,使“民足于水,井邑日富”。据民国19年底调查,杭州共有水井4842口,平均20户拥有一口。民国20年(1931)8月15日,杭州自来水正式供水,但水费昂贵,非殷富之家不敢侈想。建国后,自来水逐渐普及,下城区1981年统计,有水井1612口。

1984年,下城区对辖区内古井进行普查,以光绪十八年(1892)舆图局测绘的《浙江省城图》有载的为准。今编撰此水文资料,或许有心者有用。

1、茅山泉井《珍珠泉井》,位于石匠弄23号门边。《杭州府志》:茆山泉在贡院东南弥勒寺侧。道光间,仁和高凤墀创开,一名珍珠泉,井栏有石刻。《说杭州》:“茅山泉井,在城内高级中学之东南,弥勒寺侧,清道光间,仁和高凤墀所开,次其为宋时茅山河故道,故次为名,井栏有石刻,一名珍珠泉。

井水深3米,井孔由青条石?成,上部已用红砖修砌过,内壁有青苔。井栏已非原物,井栏内经32公分,外经52公分,高27公分。井水臭且脏。

2、双眼井,位于新华路双眼井巷口。系露天公用井。水源充足,供周围数百户居民应用。据1995年新出版《杭州市志》卷一P329载,大东门双眼井,属孔隙水,开凿在第四纪中,海积层。原杭州市区有名的井泉。水清澈,虽旱不涸。自建杭州缝纫机厂后,受污染,井水时清时浑。井由青条石?成,呈菱角式,井壁条石由于长年累月与水桶碰撞、摩擦已光滑无棱,据里人反映,二井井栏原相连,破损后换。井深5.8米,井栏一大一小,大的呈八角形,内经34公分,高35公分;小的呈六角形,内经35公分,高32公分。

3、六克巷井,位于六克巷31号门口。系露天公用井,井水清沏,水源充足,从不枯竭。井壁由青条石砌成,呈菱角式,内长青苔,井深6米,井栏呈六角形,高35公分,内经35公分。附近水井皆污染浑浊,唯此井可用,汲水用者多达三四百户居民。

4、显真道院井。位于庆春路174号。《西湖游览志》:“显真道院在庆春门内。”建炎三年(1129),王庆舍地建造。清雍正间重修。大殿前有井两口,称日、月井,日井已于解放前填平,此乃月井。井内壁呈菱角式,由30×20×18公分方块石砌成,由于年久,地表下沉,井圈上加了两节,最古的井圈已埋没在井口地下。现存井圈为青石园形,直径40公分,高60公分。井深4米。附近水井因工厂污染浑浊,百余户居民,唯仗此井水洗?。

5、骆驼桥西河下11号门口古井,系露天公用井,水质清澈,水源充足,附近居民均仰此井洗蔌。井系青石菱角式砌成,井深3.7米,园形井圈,内径50公分,圈上刻有干隆年间里人重修字样。

6、中山北路460号门口井,井圈呈方形,上刻“童瑞祯助,甲子年立”字样。(甲子年乃清同治二年),系青石块菱角式,井深6.5米,内径38公分,对角50公分。水尚清,可洗蔌用。

7、宝极观井,位于凤起路东段宝极观巷。此井原在宝极观内。《西湖游览志》载宝极观为元延?五年(1318)道士张无为创建,归属全真教。建凤起路时拆宝极观,井成为露天公用,青条石菱角式砌?,内壁长青苔,井栏系青石制呈园形,上刻“???”字样。井水清澈,水源充足,大旱不涸,周围居民仰此洗蔌。井深4.5米,井圈外径58公分,内径38公分。

8、社坛巷井,位于社坛巷20号附近,系露天公用井。青条石菱角式叠砌,内壁有青苔,井圈外呈六角形。内径31公分,外径43公分,高48公分,进深3.4米。井水清澈。

9、观巷井,位观巷64号门前,系露天公用井。青石叠砌,形同八角,青石方形井圈,外径80公分,内径40公分,井深4.2米,水质清澈,水源充足。原附近三百多户居民均用此井。

10、王衙前井,位于王衙前南端与二圣庙前交叉口,系露天公用井。此井1981年修理,井身上半部用红砖砌成,下面用青石铺成。青石井圈,内园外方,内径35公分,高33公分,井深5米,附近居民以此井水洗?。井圈上刻“庚子正月”等字样。庚子年为清光绪二十六年。

11、孩儿巷井,位于孩儿巷98号内。青条石菱角式铺砌,青苔密布。井圈系太湖石制成,呈八角形,表面石纹清晰光滑,井圈外径100公分,内径45公分,圈高80公分,井深6.2米。此井水质清澈。自附近建化工厂,印刷厂后,井水受到污染,只能作洗?用,98号内22户居民均用此井。

12、山子巷井,位于山子巷55号门前,系露天公用井。上部用青砖?砌,井的水位以下全是青条石砌,其上覆盖一层青苔。井圈呈园形,外径53公分,内径32公分,高40公分,井深4.8米.此井水清澈,水源充足,居民说“虽大旱之年,井无干涸之日”。附近住户悉仗此井洗?。

13、豆腐巷井,位豆腐巷28号东首,系露天公用井。青石块铺成,长满青苔,青石园形井圈,内径50公分,圈厚20公分,高40公分,井深4.7米,井圈上刻有“道光五年”字样。井水清澈,周围百余户居民均用此井水食用及洗?。居民反映,民国二十四年大旱,此井未干涸。

14、九龙井,位余官巷仓柱弄内。1982年曾修,井内上部改建为红砖砌身,下部保持原貌。井边原有石碑已被原住户屠宅搬走。此井底部砌有龙头似的水源石渠,水从渠内流出,据修井知情人说:此井底面积甚大,水源充足,清澈,井深7.7米。后因周围建房影响,水质严重污染,已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