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话怎么写
扩展阅读
广州海宁哪些地址 2025-07-28 10:47:16

杭州话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2-10-18 06:17:48

① 【我爱你】 用杭州话怎么说

ou ai ni ,基本是这个音,但还是与普通话的发音不太一样。发音没办法在这里写得清楚的,只能听了才明白。一楼的发音应该是山东口音吧?哈

② 杭州话的语法

重叠词根是吴语构词形态变化主要手段之一,杭州方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有重叠的形式,重叠后表示某种附加的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形容词的重叠:单音节重叠后加“交”,表示程度弱化,在句子里作状语。例如:轻轻交|慢慢交|幽幽交|好好交。
单音节形容词前附加成份的重叠,表示程度的加强。如:血血红|腊腊黄|石石硬|滚滚壮|笔笔直|蜜蜜甜。而后附加成份的重叠,表示程度减弱。如:绿茵茵|黄哈哈|亮晶晶|慌兮兮|辣乎乎|甜咪咪。再以“黑”字为例,来看它的比较级:黑兮兮:近似黑色,程度最弱|黑:一般的黑色|墨黑:比“黑”深一层,程度加强|墨墨黑:比“墨黑”更深一层,程度更强|墨漆T黑:黑到了顶点,程度最强。
双音节的重叠形式,有联合式:大大方方|规规矩矩;有偏正式:墨黑墨黑|笔直笔直等。再看动词的重叠:处置式的动词,可以重叠:衣裳洗洗|带儿系系|炉子生生。
后边还可以带形容词补语:衣裳洗洗干净|带儿系系紧|炉子生生旺。重叠之后加“儿”:搞搞儿|荡荡儿|追追儿|争争儿。
重叠之后带补语,表示请求或命令:坐坐正|收收拢|看看仔细|咽咽过来|揿揿落去|拉拉上来。 词头如:阿(阿爹、阿福)、老(老公、老鼠)。词尾如:鬼(晦气鬼、精巴鬼)、胚(下作胚、馋痨胚)、家(厂家、店家)、相(卖相、吃相)等。
着重说说词尾“儿、头、子”。杭州方言的儿尾词数量非常多。这个“儿”是自成音节的词尾,称之为“儿尾”。它不同于北京话后缀的“儿”。北京的“儿”写出来也是个独立的字,读出来却是与前一个字合成一个音。它依附在前字的末尾,只起个卷舌作用,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所以称之为“儿化”。
杭州的儿尾词至少在宋代就已经很丰富了。在《梦粱录》里就记下了杭州方言里的许多儿尾词。如:虾儿|果儿|衫儿|裙儿|笼儿|鼓儿|香袋儿|八歌儿|油酥饼儿|千层儿|扇面儿|石榴子儿|豆儿黄糖|猫儿桥|狗儿山巷等。这些儿尾词,至今还出现在杭州人的口头上。杭州和北京都有“儿、子、头”,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比较如下: 杭州话 花卷儿 眼镜儿 老头儿 石子儿 筷儿 领儿 镯儿 梨儿 虾儿 壁虎儿 北京话 花卷儿 眼镜儿 老头儿 石子儿 筷子 领子 镯子 梨 虾 壁虎 杭州话 裙子 小伙子 粽子 棋子 桃子 枕头芯子 鞋子 学生子 前天子 北京话 裙子 小伙子 粽子 棋子儿 桃儿 枕头芯儿 鞋 学生 前天 杭州话 枕头 舌头 拳头 宝盖头 竹字头 斧头 鼻头 手腕头 贼骨头 北京话 枕头 舌头 拳头 宝盖儿 竹字头儿 斧子 鼻子 手腕子 贼 杭州方言人称代词用“我、你、他”,复数加“们”,这和吴语诸方言不同。但是杭州话的人称代词单数作定语时,习惯上都改用复数,这一点很特殊,又不同于北京话。
例如:搿张纸儿请你交拨我们老公。(这张纸条儿请你交给我的丈夫。)
你们老婆到外头耍子去特(“特”字句尾助词用法同湖州话)。(你的妻子到外面玩去了。)
小张是我们女婿。(小张是我的女婿。)
小张请他们丈人老头儿吃饭。(小张请他的岳父吃饭。) “把”字句和“被”字句
北京话里有“把”字句和“被”字句两种句型,杭州话从意义上说也能分这两种句子:
A式—我们阿哥拨脚踏车骑走得。狗拨兔儿咬煞特。
B式—脚踏车拨我们阿哥骑走得。兔儿拨狗咬煞特。
A式相当于北京的“把”字句,B式相当于北京的“被”字句。但在杭州话“乒乓球比赛,小张拨小李打败特”这类孤立的句子里,看不出是谁打败了谁,要靠上下文才能作出判断。北京话里介词“被”字后面引进的施事是可以不出现的,如“兔子被狗咬死了”,就说“兔子被咬死了”。而杭州方言里这个施事却一定不能省略。如:“兔儿拨狗咬煞特”。 动词“有”表示存在,否定式是“没有”
杭州话用动词“有”表示存在,否定式是“没有”,这跟北京话一样。但杭州话在反复问句里,不是用“有没有”,而是用“有不有”。例如:“你去看看他有不有来?(你去看看,他来了没有?)|饭有不有烧好?”(饭烧好了没有?)甚至还可以省缩作“有不”。如:“饭有不好?”(饭好了没有?) 杭州人说话爱戴个“儿”字。筷子叫筷儿,调羹叫瓢羹儿,绳子叫绳索儿,傍晚叫晚快边儿,玩叫搞搞儿,逛街叫耍子儿(趤趤儿),吃零食叫吃消闲果儿,麻雀叫麻巧儿,乌鸦叫乌老哇儿,一点点叫一滴滴儿,一会儿叫一歇歇儿,谈恋爱约会叫靠位儿,找人碴子叫寻事儿。
你看,这儿字一起头,就会有人接上口了:男孩叫男伢儿,女孩叫女伢儿,小孩子又通称小伢儿,小伢儿吃的米糕叫荷花糕儿……有儿歌这么唱:小伢儿,搞搞儿,搞得不好闹架儿。这里的搞搞儿,与耍子儿,都有玩的意思,但搞搞儿大都指玩游戏,而耍子儿的含义要大一点,既有游戏的意思,还包含旅游的意思。
学杭州话还有一难,那就是写是这么写,念却不能这么念。你看,AA制叫敲瓦爿儿,但“敲”得念成“kao”才让人听得入耳。山核桃叫山核桃儿,但念的时候,还得念成“沙核桃儿”才算正宗。说到这里,下面再说几句比较难理解的——
刺血儿——杭州人管刺猬叫刺血儿,但说“你这人介(jie)格同刺血儿介的!(第二个介读“嘎”)”那就是说你这人爱发脾气,碰不得的。你想想,一个人浑身浑脑都是刺,谁还敢与他打交道呀?
花儿都不起——说这话的杭州人,往往两眼往上一翻,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因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样东西,在我眼里可是一点都看不上眼! 杭州人不说个子高却说条杆儿长;杭州人不说身体胖却说生得壮;你说稀饭煮得稠与稀,杭州人却说粥熬得厚与薄。你说宽杭州话说阔,你说窄杭州话说狭……这还算是好学的,对学说杭州话的人来说,最难学的是写要这么写,读却不能这么读。比如魂灵儿(灵魂)要念成“活灵儿”;洋锹(铁锹)要念成“洋敲”;扶梯(楼梯)要说成“胡梯”;防空洞要念成“旁空洞”;掀被子要说成“肖棉被”;死蟹一只要说成“西哈一只”。这样才算正宗呢。
“老公,毛毛头儿刚刚困觉就溪查出特,溪单爿儿用光特类,你到隔壁王师母屋里去假几块尿不湿来,明朝去买来还她。”(老公,宝宝刚睡觉就尿尿了,尿布用光了,你到隔壁王师母家里去借几块尿不湿,明天去买来还她)
“好的,我个卯就去驮。”(好的,我立马就去拿)
你看,这段对话里,宝宝念成“毛头儿”,睡觉要念成“困觉”,尿念成“溪”,尿布念成“溪单爿儿”,借念成“假”,说成“格毛”,拿说成“驮”。但由于“尿不湿”是个约定俗成的新名词,因此便没说成“溪不湿”,由此可见,杭州话也在不断地引进新名词,再过几年,杭州话中的新名词儿还会更多,到拉个辰光(到那个时候),杭州话一定会更加好学好说了。 “格场事体,你说结个套?”
“我看么,什个套!”
“好,就吤套。”
以上对话,你可以在很多场合听到,因为这是杭州人说的频率最高的对话了。但作为一个“新杭州人”,头一回听到这番对话,会以为上了威虎山上与座山雕在对黑话呢。其实,“结个套”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什个套”就是这么办,“就吤套”就是“就这样”。
这话好听吗,好像也不怎么好听,那么为啥要这么说呢?语言就是这样,要说存在的道理只有一个,那就是约定俗成。杭州人就用这话说了几百年了,只要杭州人爱这么说,它就仍然会存在下去。
像这种“弄不灵清”的杭州话,还有很多。比方说,“老虎拨狼咬煞特”,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老虎咬死了狼,也可以理解为狼咬死了老虎。再比方说,脚和腿虽说长在一起,但腿是腿脚是脚,每一个人都弄得灵清的。但杭州话却管腿叫脚。说一个人的腿长得比较短,会说:“这个人脚吤短的。”反之,腿长得长的,会说“脚吤长的”,或干脆说:“这人是个长脚鹭鸶”。当然,真当弄不灵清的不会是说这种话的杭州人,因为在杭州话里,还是能找出让你弄得灵清的名词的,喏,整条腿么叫“脚膀”,膝盖骨周围叫“肢踝头”,大腿叫“大脚膀”,小腿叫“小脚膀”。
再从脚说开去,“蹩脚”的意思和“起泡”、“推板”、“差码”差仿不多,都是差的意思。但“戳壁角”就不一样了,那是抵毁人、揭人短处的意思了。与“戳壁角”意思相近的叫“挖脚底板”,专指把别人以前做过的丑事再说出来的行为。要是说一个人“爱捧大脚膀”,那就是说这人喜欢傍大佬,傍大款了。 在杭州人的心目中,“弄不灵清”是最可恶的,所以,当杭州人对着你吼:“你个人儿登,吤弄不灵清的!”那只能说明他已经对你忍无可忍了。
但老是骂人家“弄不灵清”的人,自家也有“弄不灵清”的地方的。不信?你先听听下面这段对话吧。
“今朝夜快边(今天傍晚),我们老公唻咚楼外楼请客,你同你们老公一定要来的噢!”
“好的好的,我同我们老公一淘来。”
“等一歇我再叫一声招娣,叫她同她们老公也一淘来。”
“呵呵,他们几个在酒桌儿高头碰拢一道照么才仔叫热闹的类!” (他们几个在酒桌上碰在一起,这才叫热闹呀),
以上对话,常常可以在街头巷尾听到的。听到这段对话的要是个杭州人,一点都不会觉得有啥个“弄不灵清”的地方的。但这段对话要是被一个外地人听到了,就“弄不灵清”了——什么“我们老公”、“他们老公”的,难道杭州人都是几个女人合嫁一个男人的?
呵呵,听到格句话的外地人,最好闷声不响光是在一边作鹭鸶笑(不发出声音的闷笑),千万不要木儿个滋(傻乎乎,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的去问人家为啥同别人拼老公,那是要“吃头颈拳”(吃耳光)的。因为,杭州人同神州大地任何一个地域的人们没什么两样:车可以拼着乘,房子可以拼着住,老公老婆是绝对不肯同人家拼的!
你看,人称代词用“我、你、他”,复数加“们”,这个大中华语言环境中约定俗成的规范,却在杭州话里打了个折扣:杭州话的人称代词单数作定语时,习惯上都改用复数。如“我的”、“你的”、“他的”,在所要表示的名词是人物或地点的时候都会说成“我们”“你们”“他们”。比如说“你的家里比他的家里干净多了”,用杭州话说,就是“你们屋里比他们屋里清爽得多类。”而在所要表示的名词是物品的时候用“你个”、“我个”、“他个”比如“你个手机唻咚他个包儿里。” 所以,当杭州人在对你说“我们丈人老头儿”的时候,并不等于你的妻子与他的妻子是姐妹关系;当杭州人在对你说“我们儿子”时,你也不必急着去做“DNA”来验证自己的清白。
爱好旅游的人都知道,像云南、贵州这些地方都有个“十八怪”的说法,那么,要是在杭州也整出个“十八怪”来,上面这段对话肯定可算得其中的一大怪。
杭州话申遗
在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杭州方言”出现在了上面。“小伢儿,搞搞儿,搞了不好闹架儿。”有一种语言,是属于一座城最深处的记忆,哪怕远在异国,听到它也会热泪盈眶,而它,就是方言乡音。
其实,“杭州方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戚晓光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他们当时也想申报过,只是因为各方面的限制,最后没有成功。“在杭州,有很多人都在致力于保护杭州方言,让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项杭州最有特色的东西。”戚主任说。但是,要申报项目,需要的条件有很多,对于杭州方言的挖掘了解和城市说方言的氛围,都是在申报时很重要的条件。为了准备第二次申请,大家都做出了很多努力。去年,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还牵头举办了一个“我是杭州人,杭州话大比拼”活动,调动起市民对于杭州话的热情。

③ 形容做事慢一拍的人,杭州方言叫tan字怎么写

应当是【拖沓】的【沓】字,读音是 tà。
【拖沓】tuōtà [形] 做事拖拉;不爽利。

④ 杭州话浮起来这字怎么写

杭州话浮起来就是你写的浮起来这字呀

⑤ 杭州方言到门怎么写

很好,厉害的意思

⑥ 杭州方言嘎呢几这二个字怎么写谢谢!

杭州方言:嘎昵几。
你只想晓得这几个字怎么样写,难道你不想晓得它的含义吗,还是你提问怱忙,没有写完整呢?这和湖南湘潭韶山的方言,芽几嘎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指的是男孩子。

⑦ 杭州话 俗及怎么写

那貌似就是“素鸡”,是一种传统豆制食品 ,以素仿荤,风味独特,杭州的家常素菜之一。

⑧ 写杭州话的作文

写杭州话的作文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初二(2)班 巫佳慧

奶奶是杭州人,虽然年纪轻轻就嫁到溧水,可仍对杭州有着深厚感情。若要说起杭州,吃的美食,穿的丝绸,玩的景点,她可是样样精通,如数家珍。

真正的杭州特色,我觉得是渗透到奶奶思想中的'方言,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跟她一道回到杭州。小时候,我最爱听奶奶说杭州话,虽听不懂,但总觉得那种语调听上去别有韵味。奶奶对杭州话也有很深的认识,她说杭州话属中国古老语系之一的吴语语系,同时也具有“半官语性”半京语性”的特点,这些术语,我问了教我们的诸夫子老师才弄通。

外地人初听杭州话,总会说:“杭州话好像有种京腔的味道。”对啊,奶奶说的杭州话就是这样,差不多每一句中都会带个“儿”音,虽然她学会了溧水话,但总掩盖不了那儿化音,早上起床她总会说:“慧慧,帮奶奶找双袜儿。”这话换了外婆,一定是说:“慧慧,帮外婆找下袜子。”这类日用品中她喜欢带“儿”,什么帽儿,鞋儿,掠儿(梳子);食品亦是如此,麻花儿,卤菜儿,肉圆儿,不一而足……

奶奶对小孩的昵称带儿化音的也特别多:“毛毛头儿”(特别小的小孩子),“男牙儿”,“姑娘儿”……对不同职位的人同样有特殊称谓:“头儿”,“大盖帽儿”,杭州话形象生动,能够以一种物品来代表一类人,这大概就是活用了诸夫子所讲的借代的修辞吧。对了,奶奶带我出去玩,她总会说“要子儿”。看到电视里的模特,总会说:“条干儿,真不错!”最有趣的是说某人六神无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总会随口说:“魂灵儿没的”,“魂灵儿吓出的”。把“灵魂”调了个头,听起来倒也新奇,别有一番妙趣!

讲到杭州话,不得不提到它的语法。杭州话习惯将宾语放在动词前,像“我饭吃过了”,正常语序是“我吃过饭了”,杭州话的说法,如同诸夫子教文言文时所讲的宾语前置,我当时就诧异诸夫子为何不举这个例子,大概他不了解杭州话。这种宾语放在前,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但交流起来也不觉得难懂。

杭州话更喜欢形容词重叠:胖乎乎,瘦节节,空落落,别有书面语的韵味。杭州话还有特殊说法,如把“下”念成“落”,像“太阳落山”,“落雨”。有时候,讲话时还要带上“嗒”:“有趣嗒煞”……

从儿化音、叠词再到各种各样的语音特色;我不禁感叹:杭州话亦是有趣。我对这种有些怪怪的方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杭州话。原来,在古代,由于中原文化的融入,特别是北宋后期的战乱,大量北方移民迁入杭州;南宋建都临安后,更是“士庶服饰乱常,声音乱雅”。于是,杭州就逐渐成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不断交流渗透的地方,语言有北方音韵,也不是怪事了。

写到这里,耳畔仿佛又听到奶奶的杭州话。想想:杭州话真是有趣!

(指导教师 诸定国)

⑨ 卖布的杭州话怎么说

卖布的杭州话就是卖布啦,卖布啦。

⑩ 杭州话的“弄不灵清”是这么写的么

弄无澪清,基本上是骂人做事没有逻辑,鞭笞别人凭空捏造事情。用白话文叫:不讲道理。“你这个人喽~弄无澪清~”这样骂没有逻辑的人,比跟他讲道理要更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