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三长村三亚路28号,东泰皮件厂。是哪个镇
就属于南浔镇的,南浔区下辖的南浔镇包括之前的南浔镇区、横街镇、马腰镇、东迁镇和三长乡,并入南浔后就变成了三长村了!
2. 南浔善琏镇几个村
善琏镇地处湖州市南浔区南部,距湖州45公里、杭州70公里,东与练市毗邻,南与德清县新市镇和桐乡市河山镇接壤,西与石淙、千金两镇镇相连,北与双林镇莫蓉交界。素有“湖笔之都”、“蚕花圣地”之美誉。 2019年1月9日,善琏镇凭借湖笔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3. 浙江南浔区有几个镇
截至2019年10月,浙江南浔区有9个镇,分别是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菱湖镇、和孚镇、善琏镇、旧馆镇、千金镇、石淙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南浔镇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位于浙江省北部,湖州市东部,东与江苏省震泽镇、七都镇毗邻。位于北纬30°52’~30°53’,东经120°25’~120°26’。属太湖流域和杭嘉湖平原,居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腹地。
2、菱湖镇
菱湖镇地处杭嘉湖平原金三角的中心,在湖州城东南20公里,位于南浔区西南28公里,104国道及杭宁高速菱湖出口均在15分钟左右,东邻石淙、千金镇,南界德清县钟管镇,西连东林镇,北接和孚镇,北连318国道,西接104国道和杭宁高速公路菱湖出口处,东与湖盐公路相连,南通菱新公路。
3、和孚镇
和孚镇位于湖州南郊,属湖州市南浔区管辖,面积95平方公里,和孚镇东邻龙头山,南濒和孚漾,西依龙溪港。
4、旧馆镇
旧馆镇位于太湖之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距上海120公里,苏州56公里,南至杭州100公里,北与中国童装名镇织里隔河相望,申嘉湖高速和申苏浙皖高速贯通南北,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捷,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5、石淙镇
石淙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属南浔区中部重镇,位于湖州东南约22.5公里处,东与双林镇莫蓉、善琏镇交界,南连千金镇,西与菱湖镇新溪相连,北接和孚镇重兆。距湖州市区32公里,距上海180公里。
4. 南浔镇的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全镇辖51个村,14个社区,镇政府驻地位与南浔镇人瑞路与嘉业路交叉口附近。 浔东村浔南村硬长桥村辽里村辽西村朱坞村堰四村联谊村丁家桥村沈庄洋村渔业村潘港桥村计家兜村前洪村伍林村杨华村泗洲村南林村辑里村施家浜村屯圩村和睦兜村横街村柏树村永联村迎春村神墩村适溪村息塘村兴隆村三长村灯塔村英雄村富强村新安村圣驾桥村东迁村东上林村祜村宝山村戴家桥村江蒋漾村浔北村李家河村同心村直港巷村方丈港村马嘶村庠上村洋南村马腰村横街社区百间楼社区江南社区泰安路社区朱坞社区增山社区辽里社区辽西社区镇东社区夏家桥社区马腰社区适园社区东迁社区镇北社区
5. 南浔古镇游记 | 当地人告诉我:这里的“文化”比风景好看多了
一来到这座江南古镇,当地人就告诉我:你先了解了解这里的文化吧,还有文化背后的故事,它“可比风景好看多了”。
最开始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
江南古镇九十九,往事越千年,几度换人间。谁还没几个故事呢?
随着脚步的深入,这次的南浔之旅逐渐变得与以往的囫囵心态有所不同:
南浔这个地方,咋说呢,这么给大家形容吧:它大概是整个江南唯一一个“必须要听故事才算够本儿”的江南古镇——
倘若游客只是拍拍照、吃吃喝,不问过往、不寻史迹,那真的会很“亏”的。
南浔古镇的精华,没有一件摆在面儿上,都藏在陈年旧事里了。你要硬说它是“文化”,倒也能讲得通。那闲话不说了,咱们就从这儿开始讲吧:
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典型的长三角风光,它也是江南最富庶一个水乡古镇:这里的有钱人曾经在历史上迅速崛起,并长期霸占着“江南富豪榜”——此地有一种特产,保了南浔人几世的荣华富贵:
【特产】
人们往往将那些颇具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及实用价值的特殊产品称为“特产”:徽州的砚台叫“徽砚”,定州的瓷器叫“定瓷”,而湖州的蚕丝叫“湖丝”。
至今,当我们在网上搜索真丝制品的时候,依然会发现大部分销售真丝服装和配饰的商家都来自浙江,而其中以湖州市的商家最为多数。而我们开篇提到的有关南浔的文化和故事,和当地特产“辑里湖丝”的历史渊源一辙相通。
湖州的桑蚕丝织产业一度非常宏大,考古学家从当地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数千年前人们制作丝锦的工具,可见此地丝织制造业的历史之久远。我们在江南手工作坊里参观丝绸制造过程时发现,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泡水,可使丝线松弛,为之后的抽丝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泡蚕茧的水质影响着丝线的色泽。
湖州位于浙北,溪流遍布,又近太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好)水,于是鱼米之乡的天然地理优势给了湖丝上等的质量。即便今天人们在衣着和配饰的材质上有了更多种类的选择,但湖丝的“底子”跟这儿摆着,作为入了央视《国宝档案》的一地特色,岁月从不败美人。此外,同入“档案”的还有南浔大富豪(也是浙江第一豪)刘镛家的宅子,咱后边的游记再说。
至今,南浔辑里村(七里村)的辑里湖丝,依然是我国最好的蚕丝(之一),数百年的时间里,它一度是帝王的御用品,并带给南浔富商“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黄金狗”的辉煌历史。史料记载,“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辑里湖丝与茅台酒同获金奖。”
当然,湖丝的名气也有着财富堆累和名人效应的“加持”:
【名人】
前文我们提到,南浔古镇不仅是一个江南名镇,还是一个在近几百年的历史上非常富有的水乡小城。而很多人只知南浔是一个“巨富之镇”,却不知这里曾经在明清时期是一个“文化教育中心”,自元末(也可能更在)起,当地崇学之风便已悄悄盛行。
知识是一种特权,聪明的南浔人早早地就认识到这一点。
南浔人的另一个聪明之处是:独杆钓鱼,最多也不过是对钩双飞,与其一人一次一浮漂,那不如织个网,大家一起撒下去,捞上来的是够一个镇子的人都吃不完的鱼……
清代,南浔这个小小的镇子写书立着的有近300人之多,清后期更是诞生了江南乃至全国数一数二的藏书大家好几个;刘镛家族如日中天之时,南浔的私塾和书院请来的是状元郎的朋友(们)做讲师……正如张静江(南浔第二富豪)故居中清代书法家翁同龢题写的那幅柱联所言:“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从明代至今,南浔一镇涌现出的高官、富豪和文化名人不胜枚举,南浔也因此得了“文化之邦”、“诗书之乡”的称号。
【财富】
我们在之前的游记中分享过,南浔的丝商长期垄断着江南的丝绸贸易,这里有一群精明的“中间商”:在古运河贸易最为繁忙的明清时期,载着辑里湖丝的货船从南浔起航,源源不断地运往四方。南浔人走出家乡,将丝行开到了上海、杭州以及更远的地方。物质的发展又刺激到文化的愈发繁荣,南浔进入良性循环的巅峰时期:
科举当道的年代,南浔众多享受到优质教育的富商之后通过此途径走上仕途,成为朝廷各个机构的要员;一些文人墨客,虽未身兼任何官职,却与达官显贵接触颇多;富豪家族格外重视文化和教育,所以南浔的年轻人早早地就拥有了去国外留学的机会,早早地接触到了西方文化。
那会儿的世界,闹腾得最欢实的是英国,但是这位“老大”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抑制俄罗斯不断扩张的势力,英国人满世界地围追堵截沙皇的贸易触角。俄国人但凡一秀肌肉,英国人就疯了似的装上三头六臂带着七十二把刀到处划拉,抛物线上的近中远东大国无一幸免,受牵连最重的就是清朝,不仅溅一身血,还被撕开了几道口子。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国门从此打开,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贸易新时代,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还使得近水楼台的人民荷包鼓了起来,造就了大批的富豪。其中就包括距离上海不足百公里的南浔。
一部分聪明的南浔人很擅长和洋人打交道,一来二去就摸清了欧洲人的喜好。他们成功地将家乡的特产带了出去,将生意做到了海外,并将外面的文化带回家乡,振兴祖地。百余年中,整个南浔的“基因”得到了优化和改良。
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世上所有能成“势”的人都是特殊的大环境所造就的结果。而一人得势将会带动一族,一族的发展势必带动一方。努力是一种会传染的习惯,看着往日与自己平进平出的街坊发了迹,自己哪能坐得住呢,必得用了吃奶的劲头追上去呀。
至清朝后期,南浔成为了最早接触西洋文化的江南小镇,凭着数代人传承下来的敏锐商业辨别力、开放心态、独特处世之风以及敢闯敢拼不拘谨的整体性情,走在了潮流的前头。
随着杭嘉湖地区“丝绸之府”的名号扬名海内外,南浔周边一众兄弟古镇纷纷繁荣起来,桑蚕丝织业渐渐地发展成为几乎可以养活一半江南人民的产业。
讲解员说,那时湖州的一城的富豪加起来都未必赶得上这南浔的一户人家有钱。而我觉得,在南浔旅行,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研究这里的有钱人。我们下期接着聊。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6. 南浔区江南村是属于那个镇
摘要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请稍等一会儿哦~
7. 南浔潘港桥村会不会搬迁
会。
因为这边要建地铁。
潘港桥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境内,小区在线主要对潘港桥村地理位置、村志、发展历史做详细的介绍,同是对潘港桥村民俗特产,商家企业,村的里政务,土地转让、出售,房屋出租、求租、出售。1日上午,南浔镇社区教育中心在潘港桥村文化礼堂开展了一次普法教育活动,邀请了南浔交警大队镇区中队指导员周敏达做了关于《中老年交通安全法规宣传》讲座。周警官用电瓶车交通事故视频作为引入,让村民们直观地认识到电瓶车的一系列交通违法行为,比如没有正确佩戴头盔、逆向行驶、随意闯红灯。接着,周警官又强调了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同时又通过视频告诉村民们骑车一定要远离大货车,避免大货车因视觉盲区而造成交通事故。最后,周警官又号召村民要及时更换非标电动自行车,避免其中暗藏的诸多危险因素。
8. 有人知道南浔在什么地方吗
南浔区位于湖州市东北部,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江苏吴江市,南连德清县,西北接吴兴区。总面积716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典型的水网平原。
行政区划调整后,南浔区辖9个镇,34个社区(居委会),221个行政村。南浔镇辖52个村委会,“个社区:练市镇辖 41个村委会,2个社区;双林镇辖33个村委会,5个社区;善琏镇辖15个村委会,2个社区;旧馆镇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菱湖镇辖28个村委会,5个社区...
南浔是省级旅游区,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较多,丰富的物产与发达的交通引入入胜,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南浔镇有全国文保单位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以及张石铬旧宅、张静江故居、丝业会馆、刘氏梯号(红房子)、求恕里等古建筑群。南浔古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更多详细的介绍请点:
http://www.nanxun.gov.cn/introce/zrdl.htm
9. 南浔镇屯圩村、开发区马腰村、练市镇新联村、菱湖镇建丰村这四个村按经济排顺序哪个最好,哪个最差
南浔镇屯圩村一个最好 开发区马腰村 菱湖镇建丰 开发区马腰村 练市镇新联村
10. 湖州南浔区有哪些乡镇
湖州南浔区共辖9个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分别是:南浔、双林、练市、善琏、旧馆、菱湖、和孚、千金、石淙、南浔经济开发区。
1、南浔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具有七千余年悠久历史,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景区”,拥有中国魅力名镇 、国家卫生镇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等诸多荣誉称号。
2、双林
双林镇是浙江省名镇之一,历史悠久,也是江南水乡着名古镇之一。
据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遗址发掘考证,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唐时已成村落,名东林;南宋时,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集居于此,故又称商林。
明永乐三年(1405)与其西二里的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一直沿用至今。双林镇现属湖州市南浔区。
3、练市
水乡古镇练市,风景幽美,小桥流水,一派田园风光。横贯境内十八点六公里的运河古道(杭申乙线),它象一条玉带,舒舒展展、平和恬静地向东流至茅盾的故乡——乌镇,与京杭大运河汇合。
4、善琏
善琏镇地处湖州市南浔区南部,距湖州45公里、杭州70公里,东与练市毗邻,南与德清县新市镇和桐乡市河山镇接壤,西与石淙、千金两镇镇相连,北与双林镇莫蓉交界。素有“湖笔之都”、“蚕花圣地”之美誉。
5、旧馆
旧馆镇位于美丽的太湖之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全镇辖区面积31.35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