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双峰村属于哪个街道
扩展阅读
厦门户口去哪里游玩免费 2025-07-10 12:42:54
为什么厦门海沧容易积水 2025-07-10 12:33:01
北京阴茎手术多少钱 2025-07-10 12:24:04

杭州双峰村属于哪个街道

发布时间: 2022-10-29 18:07:13

❶ 杭州灵隐邮编多少

邮编查询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龙井村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双峰村

❷ 杭州科技馆地址,杭州博物馆地址

杭州科技馆地址:杭州市武林广场7号 杭州博物馆门票电话及公交线路浙江省博物馆� 位于孤山路25号,始建于1929年11月,其前身为“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31年3月更名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1949年建国后,更名为“浙江博物馆”,1973年11月再更名为“浙江省博物馆”。目前收藏的各类文物达十余万件。1990年至1992年,省政府耗资2000万元对馆进行了扩建,新馆占地2.04公顷,建筑面积7365平方米,陈列面积6000多平方米。� 门票:10元 电话:87980281(总机)�
公交线路:7路、28路、游1路均可到达�
浙江自然博物馆� 位于杭州市教工路新10号。1984年从浙江省博物馆独立出来成立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于1997年初开始建设,1998年1月6日对外开放。� 门票:5元 电话:87068134�
公交线路:58路、1路、15路均可到达�
中国丝绸博物馆� 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玉皇山前。由国家旅游局立项,原国家纺织工业部、国家旅游局、原中国丝绸公司、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共同投资2100余万元建造。馆占地73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于1992年2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文物藏品及标本1.2万余件。� 门票:10元 电话:7062181�
公交线路:31路�
中国茶叶博物馆� 位于杭州西湖区龙井乡双峰村。1986年由国家旅游局立项,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500余万元,于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占地约34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由陈列大楼、风味茶楼、多功能楼等组成。茶博二期工程——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占地区22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于1998年建成。� 门票:10元 电话:87964221�
公交线路:27路�
南宋官窑博物馆� 位于杭州八卦田东侧乌龟山麓。1986年由国家旅游局立项,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470万元,在遗址所在地建造了博物馆。馆于1991年11月对外开放,次年10月25日正式开馆,占地17余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 门票:10元 电话:86081049�
公交线路:39路、20路、31路、308路均可到达�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位于杭州吴山脚下大井巷。是1986年由国家旅游局立项,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2600万元建造的,于1991年对外开放。馆总建设面积4000多平方米。门票:10元 电话:7815209�
公交线路:8路、K8路均可到达�
良渚文化博物馆� 位于余杭区良渚镇的西北部。于1992年1月破土动工,占地25亩,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总投资553万元,1994年5月28日正式开馆。� 门票:10元 电话:88778900�
公交线路:513路、313路均可到达�
张小泉剪刀博物馆� 位于大关路33号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内,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于1993年建成,共有展品780余件。� 门票:2元 电话:88703733总机转�
公交线路:804路、1路、503路、23路、15路、151路、55路均可到达�
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位于涌金路238号。于1995年开始筹建,1998年3月13日举办模拟展示,该馆面积200多平方米,现拥有历代钱币1.5万余枚。品种多达4000余种。� 门票:(特定) 电话:87911087�
公交线路:834路�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位于都锦生丝织厂内。馆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中陈列室500平方米。于1997年5月15日建成开放。� 门票:(免票) 电话:87061103�
公交线路:12、305、21、26、30、14、151、152、18路均可到达�
中国印学博物馆� 位于孤山西泠桥畔,由杜庄扩建而成,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主馆设有历代玺印厅、篆刻艺术厅和书画厅,以实物向观众展示我国印章与印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展示珍品达600件之多,还有数百件艺术品。于1999年9月26日开馆。门票:10元 电话:87975052
公交线路:K7路

❸ 应该怎么样介绍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❹ 双峰龙井茶属于哪块

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之一。
双峰村也是盛产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区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在20世纪60年代西湖 龙井茶曾经出现过低迷时期,龙井茶区茶叶收购平均价低于全省水平,这种反常现象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
在1972年6月,杭州市在西湖双峰(大队)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茶叶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在重点产茶公社和大队实行“以茶为主”的方针,确立了茶叶生产在全西湖区农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1975年,双峰村还开始了茶园喷灌工程。自此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❺ 楼阁珊是什么

教学目标

1.把握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手法。

2.鉴赏品味散文的内容,表现技巧、语言。

3.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设计

第一:用5分钟检查《答谢中书书》《秋声赋》的阅读

第二: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0/5、6、7、12-17题

第三:用5分钟介绍作者,听课文录音

第四:用25分钟学习分析课文

第五:用20分钟处理练习册P76页阅读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是唐代刘禹锡《陋室铭》的语句,虽是一栋陋室,但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清幽雅静的情趣。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如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同样在高一,我们还接触过一位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作家。“归有光”。

他笔下的项脊轩经过修耷后,是什么样子的呢?

“使不上漏……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循,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一间“尘泥渗漉”,狭小破旧的陋室,在归有光的笔下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我们再一起去参观一座山间小屋。

二.解题

作者李乐薇,江苏人,现代作家。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后一直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工作,以散文见长,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而富有感情。

“空中楼阁”,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折射而出现的虚幻的楼台景物,后多比喻虚构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清代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曾引用此语:“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我的空中楼阁》也正是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三.课文录音+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在文中“我的空中楼阁”具体指什么?

山上小屋--“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2.作者是怎样写山和小屋的关系?

①“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暗喻,拟人,突出了小屋的玲珑、小巧的特点

②“柔和的一个角度上”:明暗和色泽差别不大、不刺眼,和顺悦耳,质地柔软,亲切、温顺。

山坡平缓,地势、地形,具体的事物赋予色彩、质地、性情。

③“点破”:直接了当地捅破,力度突出的是小屋的位置的显眼、显要和。

④博喻: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叫博喻,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a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杨朔《画山绣水》)

b一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的灰色的瓦瓴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王蒙《春之声》)

c“砰”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观众们蜂涌到场子里,将一束束散发着馨香的鲜花,献给教练、领队和姑娘们。(鲁光《中国姑娘》)

d张老师却是一对厚嘴唇,冬春常被风吹得爆出干皮儿;从这对厚嘴唇里迸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不断在学生们的心田上播下革命思想和知识的种子,又像一把大笤帚,不停地把学生心田上的灰尘无情地扫去……(刘心武《班主任》)

上面例①用“莲花”、“海棠叶儿”、“一挂一挂的葡萄”、“仙人骑鹤”、“乐队吹箫”五个喻体来比喻“累累垂垂的石乳”这一个本体;例②用“雪”、“玉”、“飞溅的浪花”三个喻体来比喻“白丁香花”这个本体;例③用“海涛击岸”、“山洪爆发”、“飞瀑倾泻”三个喻体来比喻“欢呼声和掌声”这一个联合体;例④用“播种机”、“大笤帚”两个喻体来比喻“话语”这一个本体。如果用一个喻体来比一个本体,又用另一个喻体来比另一个本体,这不是博喻,这是比喻的连续运用。

⑤如果从选景、取景的角度看,这些内容从哪些角度观察?

远处。----远观全景。

3.作者怎样写小屋和树林的关系:

①树点缀了小屋(由近及远)。

近观:一片纯绿色的无花树。树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好的绿的背景,使小屋显得别致出色。高出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美而浓的树阴”,“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拟人)。

②小屋点缀了树林、树丛(由远及近)

远看: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隐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这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尽管有丰富的联想、想象,但写的是确确实实的山、树、屋的形势和情姿。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一个里程碑。

③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山和小屋的关系?

相得益彰,相互掩映。

4.如果说以上内容是从实处写,那么作者还从哪些方面怎样写其它?

虚写

写花园:由“领土”有限,到“领空”无限;由“有形的围墙”到“无形的围墙”;由花园的花朵到天上的云霞。小屋的光线也富有浪漫的文学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早晨光线加强,花蕊慢慢绽开,傍晚,光线暗淡,花瓣微微收拢。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却叫它“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夜幕中的小屋,却觉得它仿佛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由实入虚,将现实的自然景观,融进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难怪作者情不自禁,“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啊!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二个里程碑。

5.从文章的整体看,“我的空中楼阁”是不是确有其建筑?

理想中的生活地方。从全文看,这小屋应是虚构的。作者特意让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强调“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合远离“入境”“不闻车马喧”之意。

文章题为《我的空中楼阁》,一语双关:既指“我”家居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烟雾迷蒙中,犹如耸入天际的楼阁,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楼阁”,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

6.“我的”这一定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倾向?从此可以感悟到作者什么样的志趣?

喜爱之情。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读最后一段。作者特意强调,“这座空中楼阁占了地利之便”。所谓“地利”即“空中楼阁”,它踞于“高高的山坡之上”,“山路和山坡不便行车”,暗含远离“人境”,“不闻车马喧”之意,是“我”理想中“独立”“安静”的生活环境。“不必养鸟,无须挂画”,不要人为的“文明”,只要“自然”,表明了作者对超然物外的“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这是此文托物言志的第三个里程碑。

作者把小屋视为“快乐的起点”和“幸福的终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薄,远离闹市人境,在尘嚣中寻找闲静,从明丽质朴的自然中获得无限的意趣,是对人生的一种超然态度,但作者这种幸福观是与众不同的,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对社会现实的厌恶和失望,对名利社会的彻底否定;也有其颇为消极的一面,即超凡脱俗、清心寡欲的遁世思想。因此,作者的这种“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追求,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式的幻景罢了,小屋只是一座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他所企望的境界实际上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不过是人生的生活理想的寄托。

文章开将从山写起,用比喻的方法,以神来之笔点出小屋的位置,接着用一组博喻来突出小屋点缀山,接着重点写小屋和树的关系,这部分由近到远,由局部到整体,多方位写两者的关系。尔后,又以大量篇幅立足于小屋描写外面的景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在对外面多种景物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更侧重于抒写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这样独具匠心的构思,使文章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也自然而然地借景物描写抒发了情怀。

5.表现手法

文学创作中,作家有时感到某种抽象的精神难作具体描绘,有时也会由于某些原因不便对所表现的失望进行直接描述,于是便往往借对某一适当物象的描写,便抽象的精神具体化,让不便明言的情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来。《我的空中楼阁》便是这样的托物言志、咏物寄情的作品。状物与言志,融洽无间,和抒情也浑为一体。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示例:

我们学校大礼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铜钟。

这口老铜钟和学校大礼堂同龄,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从我上一年级到五年级,几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于日晒、风吹、雨打,全身长满了青绿色的铜锈,因而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纹外,再没有别的打扮了。

有一天,学校停电,电铃响不起来。这时老铜钟响了。“当!当!当!”好像在招呼我们,“上课了,大伙儿快进教室吧!”哟,老铜钟居然也有比电铃好的地方呢!

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打算一辈子都作为我们默默作贡献似的。(《大礼堂屋檐下的老铜钟》)

说明:这篇文章通过对大礼堂屋檐下的大铜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意愿做一个淳朴厚道、不计报酬,一辈子为人们默默做贡献的人。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铜钟所在的地点和方位之后,重点抓住老铜钟的两个特点来言志。一是抓住老铜钟的“老”。老铜钟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全身长满了铜锈,外表并不美观,也不光亮。赞美了老铜钟淳朴厚道,一辈子为学生作贡献的精神。二是说明老铜钟的作用。在停电的时候,老铜钟发出“当!当!当!”的响声,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赞美了老铜钟不计报酬,随时为学生们服务的精神。作者对老铜钟的赞美,实际上是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意愿和志向。这篇文章在描写老铜钟时,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如老铜钟在电铃不响的时候招呼同学们进教室上课。结尾写老铜钟像一位淳朴厚道、不计报酬的老人。这样写较鲜明、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志向。

7.描写景物的角度:本文在描写景物时,角度变化多端。

A.近看小屋,呈现的景色是:“有了这许多树,小 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看到小屋的整体,看到屋的大小和树的动静的配置。总之,近看到得的印象,归结为“含蓄而有风度”。

B.而远眺呢?“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想于枝头,轻灵而自由。”从大背景中,看到小屋特征鲜明的局部、一些线条、一排瓦屋、一片蓝、一片白,而整体则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远眺得到的印象,归结为“轻灵而自由”。

C.此外,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D.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E.又有白天所见——景物线条、色彩、层次非常明晰;黑夜所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F.还有从屋内向屋外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总之,作者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五.拓展阅读

读下面一段短文,我们或许有了一种阅读的冲动,想急切地走进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山中小屋”。

梦中的家园

—读《我的空中楼阁》有感

年少时,读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记忆中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简单的一句话,却把小屋的优美意境表露无遗!

清新、自然、流畅、隽永,是我对整篇短文的印象,读完此文,犹品了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淡淡的,恬恬的,却是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都市的繁荣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城市里生活,整天都被包围在喧嚣和嘈杂中,上下班的堵塞和拥挤,工作时的劳顿和辛苦,人们已逐渐湮没在都市中,难得的假日又得为生活的琐碎和繁重而操心,购买衣物,购买油盐酱醋,双休日就这么葬送在日常家居中,偶尔的出外踏青旅游,也只是聊解一下心情而已,等到元旦国庆等大节日,幸运地有那么几天假期,又该回家看望老父母,真正的让心情放松,呼吸大自然,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偶然间,又读到这篇短文,只读读而已,心情就已豁然开朗,多么美丽的居所,多么幸福的人生。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远离凡尘俗世,远离都市喧嚣,真是神仙过的日子!难怪宋代的林通,甘愿抛弃荣华富贵,隐居山林,弄梅侍鹤,被后人喻为“梅妻鹤子”,历代许多的名人都爱归隐山林,而且愈发萌发灵感,写出了更动人的诗篇,难道不是因为也浸染了大自然的灵气?“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茫茫的大自然,云雾缭绕,层山叠翠,生活在此中,又怎能不释怀?

还记得读过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当时的感觉就是杨玉环终于得到了解脱,告别皇宫里的争权夺势,挣脱颓废低迷的爱情,终于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人间仙境,难怪传言贵妃并未死,但她却始终没有再回去。心灵一旦放飞,又怎能轻易地收回?

一直追寻梦想中的家园,希望有心灵的一片空间,但是我没有李乐薇那么幸运。拥有自己的空中楼阁,最经典的两句: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画——名叫自然。真是叫人羡慕欣喜,鸟语花香,自然清新的生活是最满意的人生。

六.这篇散文把小屋置于一幅幅图画中呈现给我们读者,图画有小屋的全景、夜景、远景、近景、特写景,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把小屋点染勾画,加欣赏一系列画卷,使我们大饱眼福,可我们能否结合文人的作品机及文人,描述一下生活于其间的作者应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可以用我们知道的文人为其画像?

提示:这一步实际是在调动学生的文化积淀,通过比较,发散思维,来寻找古今文人在寄情山水的相同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不一定就是生搬硬套某一文人和李乐蔽是完全一样的,只要寻找到某一相通点即可。

1.可想象为当代“陶渊明”的形象,他在《归园田居》中写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入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样一个情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诗中表现出他回到田园、重温田园的自然景物和生活气氛的内心欣慰之情。田园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正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景。

2.可以想象为当代“王维”,他在《山居秋瞑》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竹暄归院女,莲动下舟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的“明月”、“清泉”、“竹”、“莲”构成大自然清雅静美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归隐的人生理想。

3.可以想象为当代“李白”,他创独坐敬亭山种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所有鸟类都已离开敬亭山高飞远逝,极目长天,空空荡荡,山顶仅有的一片孤云,也在慢悠悠地竟自独向天边飘离而去。鸟去山空,云去山孤。而此时,诗人眼前默然无语的敬亭山,却赋予了灵性,与诗人“相看两不厌”,山与人,两相亲,山水自然成为诗人的知己,使诗人精神上得到莫大的安慰。

4.可以想象为当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我们看到作者目接山水之美而乐,娱清山水悠闲自适的情调。“树林阴毁,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马乐也。”作者“醉”于山水之间。“禽鸟”同样“醉”于山水之间,而作者耳闻鸟鸣之音也为之乐,使大自然的山水禽鸟都富有了灵性,达到了人与大自然融汇为一的境界。

5.还可以想象为“孟浩然”、“刘禹锡”、“周敦颐”,甚或“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

注:指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一定还要围绕文章的内涵会发散思维,要能自圆其说,侧重一点来读。如想象成“陶渊明”、“王维”就抓住与李乐薇都是寄情山水,向往大自然,向往清幽闲适的生活这一点来谈;想象成“李白”、“欧阳修”则可谈到文中小屋的“含蓄而有风度”、“轻灵而自由”一样,文人笔下的“敬亭山”、“滁州山水”都赋予了灵性,与文人在心灵上有了灵通,达到了“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自然审美境界。

❻ 杭州城区边郊有哪些农村村委

江干区
笕桥镇:俞章、水墩、草庄、浜河、白石、同心、黄家、笕桥、横塘、黎明。
彭端口镇:五堡、六堡、七堡、兴隆、普福、建华、新风、红五月。
丁桥镇:沿山、皋城。
九堡镇:九堡、三村、三卫、宣家端口。

拱墅区
康桥镇:康桥、谢村、西杨、义桥、永和、独城、计家、平安桥、蒋家浜、吴家墩。
半山镇:半山、金星、石塘、沈家桥。
祥符镇:孔家埭、新文、总管堂、星桥。

西湖区
三墩镇:塘河、双桥、五幸、绕城、山联、华联。
双浦镇:外张、老沙、吴家、新沙、龙池、浦塘、东江嘴、小叔房、麦岭沙、小江、袁家浦、兰溪口、新浦沿、夏家桥、杭江、杭富、周富、三阳、下杨、双灵、灵山、白鸟、湖端口、铜鉴湖、板桥、桑园地、翁家埭、周家埭、何家端口、回龙。
转塘街道:中村、横埭街、良户、南村、浮山、缪家、贤家庄、金家岭、长埭、桐坞、龙门坎、何家、慈母桥、上城埭、外桐坞、西湖茶场。
西湖街道:双峰、龙井、九溪、梵村、茅家端口、满觉陇、杨梅岭、翁家山、梅家坞。
蒋村街道:西溪。
留下街道:石马、东穆坞。

滨江区
西兴街道:马湖、西兴、协同、星民、共联、襄七房、七甲闸。
长河街道:江一、江三、山一、长一、长二、张家、汤家井、汤家桥、傅家峙、塘子堰。
浦沿街道:新生、浦联、冠一、山二、东冠、岩大房。

❼ 杭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杭州景点简介: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诗人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平方公里;,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叔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门票·开放时间:
杭州西湖部分景点票价: 灵隐寺30元;飞来峰35元;岳庙25元;六和塔20元; 虎跑15元;郭庄10元;三潭印月20元;玉皇山10元;
交通概况:
苏堤: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曲院风荷: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坟站下 断桥:K7断桥残雪站下 柳浪闻莺: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花港观鱼公园: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雷峰:K4,游1到净寺下 双峰插云: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云栖竹径: 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满陇桂雨:乘K4路动物园站下 虎跑: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龙井问茶: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九溪烟树: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线可达 吴山:乘35、38、40路到吴山广场站下 黄龙洞:乘16、21、23、28、K599路在黄龙洞站下 玉皇山:游3玉皇站下 宝石山:乘K7、游2、27路在葛岭站下

着名景点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这些景点成为新一代西湖十景 .
西湖山林景点: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
其它景点还有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旅游路线

线路一:断桥残雪—白堤—苏堤—雷锋塔—柳浪闻莺—断桥残雪(自行车游玩)
线路二:游船(三潭印月-西里湖-茅家端口)—杨公堤景区(郭庄、赵公堤、杭州花圃)—曲院风荷
线路三:花港观鱼—茅家端口—灵隐寺
线路四:六和塔—购物

交通信息:
线路:杭州以“Y”字打头的公车都是旅游线,线路涵盖了所有西湖周围的景点,非常方便。建议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可以乘坐游9环湖游(票价5元)。因为西湖一边依着城,一边傍着山,这样湖光山色与城市景象都可以从从容容地领略到。
如要游览西湖周围的景区,还能选择2层敞蓬环西湖观光车,车费也不是很贵。
苏堤:乘507、504、K4、游2路苏堤站下
曲院风荷:乘507、538、15路曲院风荷站下
平湖秋月:27路,7路岳坟站下
断桥:K7断桥残雪站下
柳浪闻莺:乘K4、38路清波门站下
花港观鱼公园:乘K4、538、K599路苏堤站下
雷峰:K4,游1到净寺下
双峰插云:乘507、游2路洪春桥站下
云栖竹径: 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满陇桂雨:乘K4路动物园站下
虎跑:乘K4、538、K599路虎跑站下
龙井问茶:乘27路、508路龙井村站下
九溪烟树:K4、27、308、504、游5路、假日5线可达
吴山:乘35、38、40路到吴山广场站下
黄龙洞:乘16、21、23、28、K599路在黄龙洞站下
玉皇山:游3玉皇站下
宝石山:乘K7、游2、27路在葛岭站下

注意事项:

1.在西湖边别搭理野导游
2.进茶室喝茶问清楚价格,小心被宰
3.带够钱,杭州消费水平比较高,景区附近就更高了

美好传说

西湖: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上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琢磨了很多年成了明珠,但这颗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了,娘娘将把宝珠抢走,玉龙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便就发生了争抢,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凡间变成了西湖,玉龙金凤也随之下凡了,化成玉龙山(玉皇山)和凤凰山,守护着西湖;

白蛇传:西湖中还流传着许仙和白娘子的动人爱情故事,也因为这个故事让西湖远近闻名。

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

西湖三奇:孤山不孤:皇帝在西湖游玩时住在这座山,便为它取名为孤山,可是孤山并不孤独,它四周有山水的陪伴,却又被称为“孤山”,所以被誉为是“西湖三绝”之一 ; 断桥不断:每至冬日下雪时,断桥上残留着积雪,远远望去就仿佛断了一般,人们便称那是“断桥”;长桥不长: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在桥上送别,依依不舍,来回送了十八次,一条本来50多米的桥两人走了一天所以称之为“长桥”。

西湖周边闲散景色

1:西湖十五景点:

包括“一街、二馆、三园、四墓、五景”一十五个西湖景点。

一街:

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 。

在西湖北岸,栖霞岭,葛岭,宝石山的山麓之间。西起魏店东到望湖楼这一段路程中,荟翠着中国近代产业革命运动中,新兴产业者的大部分的居住楼墅,中西结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馆:

杭州茶叶博物馆

1.中国茶叶博物馆是茶文化专题博物馆: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南面龙井路旁双峰村。是国家旅游局、浙江省、杭州市共同兴建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

2.苏东坡纪念馆:

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端的映波桥旁,毗邻雷峰塔、净寺、花港观鱼,馆区由主楼展厅、碑廊、百坡亭、酹月轩等组成。纪念馆主建筑为一幢翘角飞檐的二层仿清楼阁式建筑。

三园:

1.云栖景区:

走进云栖,就被两旁密密层层、节节向上、清逸挺拔的无数修竹包围,置身于竹海碧波之中,顿生一种“凉、绿、清、静”的感觉,以“绿”、“幽”、“雅”为特色,集接待、休闲、观光于一体的高品位风景点。

2.仁寿山公园:

仁寿山公园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南侧,公园突出原始、自然、野趣的主题。

3.龙泓涧景区:

龙泓涧,是西湖南山三大溪之一,更是给西湖提供天然补给水源的四条溪流之一。景区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座新恢复的仿古桥——饮马桥和玉钩桥。饮马桥扼三路(金沙、玉涧、君子)清澈之水汇聚而流出茅家端口再注入西湖。

四墓:

1.龚隹育墓:

位于六和塔畔牌楼里,是西湖风景区乃至杭州不可多得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士大夫墓葬实迹,墓前方的华表、牌坊、碑亭、石羊、石马、石虎、石翁仲均保存完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其诗作“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脍炙人口。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着西泠”,传为湖山佳话。墓亭共有12副柱联,分别邀请12位全国着名书法家书写,是西湖风景区中柱联最多的一座亭子。

3.武松墓;

武松墓位于北山街西泠桥畔,苏小小墓西边50米左右,面对的是秀丽的西湖。武松墓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的一副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英公”,杭州的这些古迹从某种意义上讲,表达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一种情感寄托。

4.陈夔龙墓:

位于右台山麓 ,位于俞樾墓南侧,

陈夔龙(1857—1948),字筱石,号庸庵,贵州贵阳人,清光绪进士。历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

五景:

1.朱家里:

位于梅家坞老村梅灵路以东。依托“十里梅坞”的独特自然环境,成为梅家坞茶文化村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2.魏庐:

魏庐位于花港观鱼公园西侧,南临着名的牡丹亭, 整座魏庐的最高处是木结构瓦顶的八角重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八角重檐的顶,都只能看到一部分。这种顶在园林建筑中被称为“攒尖顶”。自亭前往北,一眼望去青山葱翠,碧水悠悠,是一处望尽西湖胜景的绝佳之地。体现建筑与植物、山水的和谐共生的意境。

3.玉岑诗社:

从三台山路来到浴鹄湾西侧的武状元坊,沿着对面上山小道便可到达玉岑山。三层八角攒尖顶的阁楼,是诗社的主体建筑。它是根据明代文人祝时泰、沈士辈在此结玉岑诗社的典故而恢复的。其建筑设计以突出原诗社的时代特征为要求,在外观及结构上形神兼备,展现了诗社的古风余韵。

4.留余山居:

留余山居原位于南高峰北麓,为清代着名的园林景观。干隆帝到此游览,赐题“留馀山居”四字为额,此名流传至今。山居旁另建有江亭、听泉亭。2004年,在原址附近按古籍记载的留余山居布局复建该景观,沿用留余山居旧名。同时沟通水系,堆叠假山,重新添置楹联匾额,营造旧时景观。

5.三台阁:

位于风光旖旎的三台山顶,为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临阁远眺,山峦叠翠,碧湖如镜,湖西全景可尽收眼底。有上山游步道,该游步道还将与龙泓涧中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外鸡笼龙井茶村及南高峰等景点相连,成为湖西景区“登山兼可看湖,游湖又可赏山”的一处游览空间节点。

2:西湖三十六景区

1.礼耕堂、2.郎当岭(入口)、3.梅家坞周恩来总理纪念室、4.圣塘闸、5.马可波罗与杭州纪念雕塑、6.惜别白公(送别白居易群雕)、7.新泰饭店、8.志愿军雕像、9.凇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10.圣塘路别墅建筑群、11.清旗营、练兵场、12.风波亭(风波桥、孝女井)、13.唐李泌引水纪念标志、14.杨公堤碑亭、15.永福桥、16.玉涧桥、17.景行古桥、18.松鹤山庄、19. 红栎山庄、20.法相唐樟、21.黄篾楼、22. 武状元坊、23.子久草堂、24. 俞曲园墓(含右台仙馆)、25.大麦岭苏东坡摩崖题记、26.于谦墓(祠)、27.赵之谦纪念亭、28.五峰草堂、29.茅乡古道(含通利古桥)、30.兰苑、31.小隐园、32.天泽楼、33.赵公堤、34.燕南寄庐(盖叫天故居) 、35. 环碧湖舍、36.风荷御酒坊

❽ 杭州茶博馆地址在哪的

中国茶叶博物馆
地址:浙江杭州龙井路双峰
票价:免费
开放时间:上午8:30—下午4:30
交通路线:市区内:公交27路、游3线至双峰站下
杭州火车站(城站火车站)至茶博乘车路线:城站K7路至曲苑风荷站转乘27路或游3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