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是什么方言
扩展阅读
广州三角梅多少钱 2025-07-05 12:00:09

杭州是什么方言

发布时间: 2022-11-22 15:32:10

① 浙江杭州的方言属于哪一种浙江杭州主要说哪几种方言

杭州话应该属于吴语,但是因为南宋的时候北方政权在杭州建都,语言受到较大影响,有很多北方的语汇,与周边地区的语言不太一样,所以杭州话又被称作杭州官话,不过总体应该属于南方语系。
你要学习或者了解杭州话的话可以看一下杭州电视台的方言节目,例如:阿六头说新闻,我和你说之类的

② 杭州的方言是否难听懂请详细回答。

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在这个范围之内,约有一百万人说杭州话。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之一,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杭州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方言。由于杭州话受外来方言的影响,与同片诸方言相比较,显得有许多特点。
外来影响最大的要数宋朝迁都临安。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载,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30年间,外籍居民已超过土着。当时南渡士民带来以汴梁为主的北方“官话”,对南方本地话施加影响。终于使杭州话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起了不小的变化,染上了浓厚的北方话色彩。
其次,清政府被推翻后,旗下营被迫解散,数量众多的旗人子弟和随军家属便混入杭州的普通百姓之中,他们浓重的北京“官话”,进一步使杭州话受到影响。
再次,对杭州话影响较多的是绍兴话。绍兴有句谚语:“经济人断勿得杭州路”,是说绍兴人来杭贩卖物品或经商定居的多。杭州也有一句谚语:“杭州萝卜绍兴种”,是说有很多杭州人的祖籍在绍兴。绍兴人多了,绍兴话对杭州就有了影响。

③ 杭州特色是什么呢

杭州特色:

1、杭州方言,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的太湖片。杭州方言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它有儿缀,多用文字阅读,这是与北方方言长期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与临绍吴语、条溪吴语的区别。杭州方言有:杭州市区话,全浊音,四声全,清浊对立,是吴语的典型象征;而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

2、杭州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浙江爱国宗教人士在抗灾、支持贫困地区教育、捐赠残疾人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为杭州两大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3、西湖文化,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艺术:蚕桑丝织技艺、西泠印社“篆刻”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全市获国家级、省级文艺、广播影视、动漫类奖131项。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0个,公共图书馆16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6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

5、杭州会有钱江观潮节,西湖博览会。一到农历八月十八日,就会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钱江观潮节。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世界奇观钱江潮,还可以参加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6、茶文化,杭州是着名的茶产区,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它西有西湖,南临钱塘江,受一江一湖水汽调节和东南亚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时常有和风细雨,朝云暮雾,独特的小气候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

7、美食文化,杭州美食有西湖醋鱼、叫花鸡、龙井虾仁、定胜糕、东坡肉等。

④ 杭州话的简介

杭州话,这里指的是杭州市区和部分近郊地区使用的地方方言,与大杭州境内其他地区的方言有别, 杭州话因杭州地处江南同时又接近北方官话所以又称江南官话,出于地理上的考虑杭州话被划为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而就语言本身来讲杭州话虽也具有吴语的基本特征,但以宋朝统治中心南迁为代表的几次北方移民潮使当地语言系统经历了很大变化并逐渐在江南地区呈现出特殊性。杭州话主要分布在杭州市区,不包括杭州郊区以及萧山、余杭、滨江区三区。保守估计,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
杭州话使用的范围不大,大致东至余杭下沙,南到钱塘江边,西自五云山、转塘至留下附近,北经拱宸桥至余杭三墩,东北经笕桥至余杭乔司之间。在这个范围之内,约有一百万人说杭州话。杭州是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话却是浙江吴语中最小的方言点之一。
关于当今杭州话区别于一般吴语的原因,以南宋迁都为代表的几次北方移民涌入是学术界早有的定论,在永嘉之乱南宋迁都和八旗南驻三次语言融合中一般认为南宋迁都奠定了今天杭州话的基本构架,对于杭州话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有一些最新的语言学研究对此提出异议,但到目前为止,南宋迁都造就杭州话依然是学术界的共识。
杭州地区的“七县市”方言另行参考萧山话、余杭话、桐庐话、富阳话、临安话、建德话、淳安话词条。

⑤ 浙江属于吴越方言地区,为何杭州话却夹杂很多北方词汇

因为杭州在南宋时期做过的都城,所以说方言同样也受到了北方方言的影响,因为在北宋的时候,当时方言主要以河南话为主,北宋首都在现在的河南开封,所以迁都到了杭州以后,当地有不少中原人士来到了杭州,因此将当地的吴越方言进行了融合,成为现在的杭州话,但是杭州郊区的方言依然还是属于地道的吴语,比如萧山话和绍兴话属于一片,北部余杭区的临平一带,口音更偏向吴语苕溪片。


因此现在的杭州话,虽然底子还是吴语方言,但是某些词汇的发音,真的和北方俚语很像,但是也仅仅局限于杭州市区会出现这种现象,杭州各个郊县的方言还是很传统的吴语,比如说余杭区方言接近湖州嘉兴,萧山的方言则是绍兴话,这些并没有受到官话的影响。

⑥ 杭州话的介绍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地保留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杭州/ɦɑŋ tseɪ/话原则上指吴语杭州小片方言,分布在杭州市区和杭州近郊,不包括杭州远郊以及新近并入的萧山、余杭、滨江三区。中国以杭州话为母语的人口在120万~150万之间。杭州地区的吴语-临绍小片方言人口近400万,分布于主城区以外的各乡以及杭州下辖各市县。本词条主要讨论的为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杭州话。杭州话因地理位置关系以苕溪小片方言为基础,中古时期受宋代官话影响,近现代则因大量移民受到了临绍小片的冲击。因此杭州话表现在声调接近苕溪小片-余杭话,用词相对于其他吴语更偏向官话,并保留了大量曾在唐宋时期极为发达,却在元代以后没落的儿缀词缀,而白读音词汇则多半来自临绍小片的萧山话和绍兴话。杭州话在文白异读中多用文读。杭州话有着复杂且丰富的连读变调。

⑦ 杭州是讲吴语吗

杭州话是江浙方言中的一朵奇葩。杭州老城区的方言与周边地区如临平、余杭、富阳、萧山等地方言差异巨大,相比于这些方言更接近北方话。1920年代赵元任在其着作《现代吴语的研究》中讲到:

别处有文白两读的字(家,间,交,江,樱,角,甲,耳等等),在杭州大都一律取文派的音,白话中取白派音的字甚少。……所以杭州人说话颇有点像常州人读国语白话文。

1958年上映的滑稽电影《三毛学生意》中,范哈哈(原名范良益,浙江杭州人)饰演算命先生吴瞎子,使用杭州话表演。

杭州话一般特指杭州城里话,最早只通行于杭州城墙内,即现在的环城东/南/西/北路之间的范围(大概上城区与下城区)。城门外的乡下通行的是“钱塘口音”(属于广义的“余杭话”,今天的临平等地方言都属于此类),与城里的杭州话截然不同,杭州城里人将其称作“枪篱笆外头的话语”(篱笆外面的话,篱笆比喻城墙)。城墙拆掉后,随着城市建设,杭州话的通行范围慢慢扩大至拱墅、江干等地。

杭州小片的分布范围(底图来自网络,由网友绘制)

其实,方言分区的目的只是为了将类似的方言归在一起以方便进行学术讨论。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基于历时演变还是共时变异),方言的划分结果也会有所不同。从历史来源来看,可以认为现代杭州话是临安官话不断受周边吴语同化的结果,至今仍保留着官话格局;而从当下面貌看,现代杭州话已有不少吴语特征,且杭州话的不少官话特征也见于周边北部吴语,两者相互影响难以割裂。因此,把杭州话划为官话还是吴语,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并没有绝对真理。

⑧ 作为地道的江南城市杭州,为何杭州话却带有儿化音

这个和南宋时期杭州做过都城有很大的关系,杭州本来是地道的吴越文化区,当地的方言也是属于吴语临绍小片,但是因为南宋迁都到了杭州,因此大量的北方中原移民来到了杭州,与当地的吴越语产生了融合,所以说当地的方言比起其他吴语城市,例如苏州,湖州,无锡,杭州话带有官化的词汇更多,但是主体还是属于吴语的范畴,并没有和一些网友所说的河南话接近,而杭州郊区方言依然是正统吴语,余杭属于吴语苕溪片,而萧山属于临绍片。

因此,杭州依然属于吴语城市,并且这种杭州话也仅仅在市区分布,萧山讲的就是正宗的吴语临绍片,而余杭讲的吴语属于苕溪片,更接近湖州和桐乡的口音,杭州面积很大,建德淳安一带又是以徽语严州片为主,因此杭州话并没有和某些网友所说的属于河南话范畴。

⑨ 浙江都有什么方言

浙江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吴语,其中嘉兴、湖州、杭州(不含淳安建德)、绍兴、宁波、舟山等地区属于太湖片吴语,台州地区基本属台州片吴语,温州地区的吴语基本上属于瓯江片吴语,丽水衢州地区属于处衢片吴语,金华地区属于婺州片吴语。

吴语跟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音韵上最典型的差别是吴语塞音三分,而普通话塞音二分。比如:冻、痛、洞三个字的声母在吴语中各不相同,分别为全清、次清和全浊。而普通话的全浊声母已经清化,所以洞和冻同音。

吴语跟官话(Mandarin)无法直接通话,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语言标准“ISO639-3体系”中拥有独立的语言代码:ISO639-3 wuu 。吴语使用人口约8000万,是按母语人口排名的世界第十大语言,中国第二大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官方语言。

传统上吴语以苏州话为代表,但上海话在20世纪初期迅速崛起,取代了苏州话成为吴语的代表方言。

韩邦庆所着的《海上花列传》是历史上最着名的吴语小说,被胡适誉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如果要深入了解吴语,可以阅读《现代吴语研究》(赵元任着)和《当代吴语研究》(钱乃荣着)等相关学术着作。

⑩ 杭州话属于哪一种方言

杭州话属于北吴语杭州片。
一是吴语方言区(杭州市区、余杭、萧山、临安、富阳、桐庐)
二是徽语方言区(建德、淳安)。这两个语区的方言差别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