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市绿化带有哪些
扩展阅读

杭州市绿化带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12-10 07:51:06

㈠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杭州绿化带里常见的,夏天开红花,结的果实非常大,比大核桃大,最大的快赶上梨了。

皱皮木瓜,别名:木瓜、楙、贴梗海棠、贴梗木瓜、铁脚梨、皱皮木瓜、汤木瓜、宣木瓜等,拉丁文名:Chaenomeles speciosa (Sweet) Nakai,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
属于蔷薇科植物,果实可人药,有舒筋活络与和胃化湿的功能。《中华药典》记载的长阳“资丘皱皮木瓜”是一种野生药性木瓜,具有独特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有“百益之果”之美誉。
皱皮木瓜也是一种独特的孤植观赏树。枝密多刺可作绿蓠。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

㈡ 城市绿化带里一般种着哪些植物

望鹤兰、巨花耐寒扶桑、垂鞭绣绒球、四季菊、盆栽荷花、圣隆菊、丛生福禄考、地被石竹、向日葵、非洲菊、百日草、万寿菊、金盏菊、翠菊、大丽花、乐昌含笑、深山含笑、金叶含笑、七叶树、佛光树、楸树、火炬树、叶子花、金银木、紫薇、马兰、黄金槐。

绿化植物适合于各种风景名胜区、休闲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型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统称为园林植物。以园林建设为宗旨,对园林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称为园林植物学。

㈢ 谁有资料

杭州西湖是我国十大名胜之一,面积5.6平方公里。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站在西湖岸边,胸中顿觉朗然:满眼一片烟波浩渺的湖水,环绕着绵延起伏的山峦。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围,繁花似锦,芳草如碧,曲径风荷,树影斑驳。经过历代装点,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华秋实、夏荷冬雪等自然之胜与左刹、丛林及园林艺术家的雕凿融为一体。

早在南宋年间,西湖即有“十景”着名天下,它们是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种桃柳。每当春天的黎明时刻,月落星稀,晨钟初响,悠扬悦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晓霭迷茫;放眼晓雾中的湖光山色,耳闻百鸟和鸣的啾啾之声,使人飘飘欲仙。

断桥残雪,是神话《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相会定情的地方。断桥是白堤与陆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桥,由于神话传说,使它家喻户晓。断桥两旁,桃披红云,柳笼绿雾,香风送爽,波光摇翠。待到冬末积雪末化时,这里又是观赏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苏东坡治理西湖后,作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状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个距离相等的圆洞。月明之夜,塔内点起灯火,水面上就会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扑朔迷离,忽兮晃兮,胜似仙境。

杭州为吴越古都,又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人物辈出,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和传诵千古的诗篇,与西子湖畔大量名胜古迹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谨墓等,互为印证。另外,还有游客必往的灵隐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构成以西湖为主体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妩媚的美姿,吸引着五洲四海的宾朋游人。

㈣ 《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绿化条例》),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杭州市城市建成区和经国务院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的各项绿化活动以及各类绿地(包括规划绿地)、树木、绿化设施(包括绿地的装饰护栏、园林小品、绿化植物、名称标牌、公园导游牌及其他绿化宣传牌等)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保护。第三条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是杭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负责城市园林绿化规划的组织实施和指导、协调、检查各城区的绿化工作,并直接负责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市管行道树的绿化管护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城建行政主管部门按本实施细则规定负责本辖区内的绿化管理工作,并负责对所属街道及辖区内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绿化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各街道办事处具体组织督促、检查辖区范围内的单位、住宅小区、居民区宅院的绿化和管护工作。
杭州市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全市城乡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
各区绿化委员会在市绿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领导本区绿化工作,其办公室设在各区城建行政主管部门。第四条杭州市规划管理局和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应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共同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分期实施计划。城市绿地建设应合理布局,做到市区绿化与郊区绿化相结合,普遍绿化与重点提高相结合,逐步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第五条凡年满11周岁的城市居民,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依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履行义务植树和其他绿化义务。各单位都应将当年的人数据实统计,报所在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分配当年具体任务的依据。
市、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确定各单位义务植树具体任务指标时,可按单位划定责任地段,承担整地、育苗、起苗、运输、栽植和养护任务,也可按相应劳动量,分配承担绿化造林工作的某一单项和几个单项的任务,或按规定实行以资代劳办法。第六条年满18周岁的成年公民无故不履行植树义务的,由所在单位进行教育,并责成其限期补栽或给予经济处罚。
没有完成当年义务植树任务的单位,应按市绿化委员会和财政部门制订的标准向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缴纳义务植树绿化费。该项费用,行政事业单位在经费包干结余或预算外收入中列支;企业单位的支出,应进行纳税调整,在税后列支。第七条义务植树绿化费专项用于为补偿单位或个人未完成义务植树任务所雇用的植树人员的工资、苗木、肥料、药械、工具以及绿化宣传、奖励等费用的支出。第八条城市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地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须有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参加审核。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应及时将审核意见通知有关区城建行政主管部门。第九条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建设工程项目,其绿化用地面积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新建住宅区的绿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其中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不低于人均0.5平方米,小区(含组团)不低于人均1平方米,居住区(含小区与组团)不低于人均1.5平方米。
(二)旧城区成片改造(包括组团、小区、居住区)的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应不低于25%,其中公共绿地应不低于前款相应指标的50%。
(三)零星插建单幢住宅,除幢间道路用地外,其余土地应用于绿化。
(四)工业企业、仓储等的绿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0%,属于旧城改造项目的,不低于15%。
(五)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永久性港口、码头、集装箱集散地、车站、停车场、大型煤场和专业性市场等绿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20%,属于旧城改造项目的,不低于15%。
(六)旧城区干道两侧新建影剧院、饭店、商业大楼、大会堂等大型单体建筑,绿地面积应不低总用地面积的15%。
(七)学校、疗养院、医院、部队、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等建筑,绿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5%,属于旧城改造项目的,不低于30%。
(八)化工、印染、造纸、制革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厂区绿地面积应不低于总用地面积的30%,属于旧城改造项目的,不低于25%。厂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立一定宽度的防护林带。
(九)城市道路绿化,主干道绿化带面积应不低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0%,次干道绿化带面积应不低于道路总用地面积的15%,在旧城区范围的可相应降低5个百分点。
(十)西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绿地面积应高于城区同类项目绿地比率的15%;西湖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绿地比率应高于城区同类项目绿地比率的5%。
(十一)各类公园绿化用地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的规定。

㈤ 杭州半山的介绍如题 谢谢了

半山现状 杭州半山地区与工业息息相关,它紧邻杭州钢铁厂、杭州玻璃厂以及杭州货运北站。发展汽车工业以及物流业它有先天的优势。但是要在这里居住,往往人们会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半山能跟居住和旅游画上等号吗?半山适合居住吗? 事实上,目前这里的居民多是几大工厂的员工,或是周围的农民。当我们进入半山区时,发现这里仍有不少正在生产作业的工厂企业。这可能就是半山的日常环境。 经济学中有一种理论即“臭水效应”,问“城市中一条有名的臭水河边,有一座房子(土地)以低价出售,你买还是不买?”根据“臭水效应”的基本思想你会买。因为臭水都已经出名了,将来极有可能会引来治理,治理的后果将使这一带的环境走向另一个极端。臭水的减价因素,将转化成升值因素。负变正,形成两倍的差价。当然要购买。 杭州确实已经有这样的例子出现,如东河的治理,将以往臭水滨沿线房价拉升至今天的1万元/平方米左右。读了这一段人们会想,如果半山地区的工厂企业能够大量搬迁,这里的环境一定会改善。根据半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牛奶联合有限公司在内的几十家中小型企业在今后几年内将逐步搬迁,半山地区的居住环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搬迁后的用地,将用于居住区及其配套公建的开发建设。杭钢厂虽然不予以搬迁,但根据规划要求,对其将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同时该厂已经在治理环境中下了大功夫,杭钢的厂区甚至开展绿色工业一日游的活动。 工厂企业搬迁了,那么今后的半山将怎样布局呢? 居住半山如何实现 现状的半山地区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犬牙交错,布局混乱,相互干扰很大。根据半山规划的要求,对半山地区用地重新进行整理和布局。未来半山地区按横向带状地形依托金星路、半山路、广济路将形成“一线贯三区(以石桥路、沈半路为界)依山(半山)面水(上塘河)”的用地结构:①西区:用地范围为金昌路以南,沈半路以西,铁路北站以北范围区域。②中区:用地范围为石桥路以西,320国道以东,临丁路以北、半山以南;以半山镇区为中心,包括杭钢生活区共同形成镇区居住区块。③东区:用地范围为笕丁路以西,上塘河以北,半山以南,石桥路以东形成的新城市景观居住区,并合理安排该区块的配套公建设施。东区将建成最重要的居住区。按照规划要求建设的半山,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相互干扰将得到大的改善,居住质量将大大提高。 规划中半山将以居住用地为主,配套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并配置城市道路网系统、河道绿化带景观系统。 事实上,半山还有可能成为杭州除西湖沿线以外最佳的风景区。半山地区属丘陵缓坡,有山:半山、黄鹤山、皋亭山、青龙山雄居于北境,风景秀丽。有水:上塘河沿半山地区南侧自西向东流向海宁;西面河流交错。 这里枕山濒河,北高南低,地形呈带状,平地平均海拔6米,皋亭山的海拔标高361米,是半山镇的制高点。气候温和湿润,属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2℃左右。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30℃。年降雨量为1480毫米。 这里也完全符合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东片区由于风向及山势阻隔基本脱离了工厂区的影响。在规划中,这里不但将是旅游区,而且将建大规模的老年公寓。 半山还将对环境进行深刻调整。在绿化上:根据该区用地布局特点,充分利用区内河流、山体、生态自然绿地等自然条件,建立滨河网状绿地系统和块状公共绿地。以道路绿带、河道绿带、防护绿带、市级公园与居住区绿地、组团绿地一并形成规划区内点、线、面相结合的完整的绿地系统。根据总体规划,该区北部半山脚规划为城市公园,用地为22.41公顷。并与公园结合设一游憩广场,便于居民活动。另于西区设一居住区级公园及小广场,用地面积为1.90公顷。在上塘河与相邻道路之间控制约30米绿化带;下塘河、二号港两侧各控制20米绿化带。同时,依托半山山体自然景观形成北部生态景观带背景,与上塘河景观共同形成该区域景观轴。规划区内共布置十一处集中绿地;组团绿地布置于各组团之中,规划居住区绿地率不小于30%,学校绿地率不小于35%,同时提倡屋顶绿化等多层次绿化。 有了秀丽的风景,还要有完善的配套。规划主要在沿沈半路以及镇中心区设置商业金融用地。另外结合半山地区旅游总体规划,在同协路以西,广济路两边设置一定商业公建用地。其余小型商业用地结合商住用地安排。同时将建大规模的老年公寓。半山配套与城市建设同步实施。除保留原省肿瘤医院(省级专业医院)用地外,考虑到镇区服务的需要,原有杭钢医院予以保留。在半山路北中心区规划包括镇政府在内的行政办公用地2.62公顷,以及位于与沈半路交叉口的杭钢集团办公区用地8.0公顷,共10.62公顷。 配套相对发达 1995年以来,半山镇荣膺过浙江省百强乡镇、杭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杭州市先进乡镇和杭州市首批新农村乡镇等称号。此外,还曾被评为浙江省体育先进乡镇、浙江省和杭州市东海文化明珠工程、杭州市文明乡镇、卫生乡镇、绿色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单位。 荣誉背后是相当齐全的市政配套(对比周边小城),半山拥有两家医院,其中隶属杭玻的厂院与市一医院合办。 半山镇上还有两家中大型超市、半山公园的规模也很大。而其他服装店、餐饮店、手机店也一应俱全。 想走出去也非常简单。虽然十年前,市区到半山仅有一路公交车;而现在有321、307、535、329、528、312、302等车均可到达半山。 而且半山区紧靠农业区,当地的蔬菜,肉类非常便宜,直接导致餐饮价格低,吃菜量足实惠。 购买力也随着当地人收入的增加而提高了。当地楼盘主要为杭钢生活区,仅有小部分为房产商开发楼盘。价格近年达到4000元/平方米以上。 公用设施主要沿半山路分布,有省肿瘤医院、半山医院、半山人民法院、半山文化中心、半山电信大楼、半山镇政府、杭州中联百货等。市政配套有半山中学、半山实验小学、杭钢中学、杭钢小学、杭钢幼儿园、半山幼儿园、杭玻幼儿园、半山综合市场等。 优劣都很明显 规划为半山未来确定了方向,“半山地区尚属城市北部边缘地区,现有的形态是依托杭钢、杭玻两个大型企业发展;其西部用地以工业和仓储为主。” 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未来城市布局形态将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半山地区即属“一主三副”的主城区。 半山地区位于杭州主城拱墅区的北部,北面临半山及杭钢集团,南面为草荡居住小区,西面为康桥地区南杭州货运北站中转性仓储区。用地东西展开呈带状。随着北部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半山地区人气渐旺,土地开发价值也逐步升高。 半山的交通优势值得一提。其外围有石桥路、临丁路、金昌路、永宁路及沈半路,内部主要有半山路、广济路以及华中路、同协路和金星路。 但同时,也存在劣势。半山地区一直以来缺乏整体的控制规划,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尚不健全,其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有: 1.工业与居住交错,布局混乱,相互干扰较大。 2.农居布局散乱,而且与工业用地混杂,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生活环境较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中村”现象日益严重。 3.道路体系尚未成系统,缺乏支路,缺少与外部的联系,影响用地成片开发。 4.现状绿地不足,河道绿带被小型工业占用,城市景观差。 5.市政基础设施缺乏。 6.整个地区缺乏统一规划整合。 半山未来 规划希望,随着半山地区建设的不断推进,镇域广大农村土地将逐步开发,成为主城区的组成部分。使其居住功能逐步增强。随着旧城区的更新改造,通过功能结构调整,土地使用性质转换,规划范围内工业用地分期搬迁,统一进入工业园区安排,居住用地增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居住功能进一步突出。 大致的划分是:石桥路东片设居住区,金昌路以南设工厂区,金昌路北部设仓储区。 旅游也将成为半山的未来目标。超山风景区、半山景区,有保存较好的自然风景和文化遗存。随着生态旅游的维护建设,还将建设镇区文化品位以居住、文化旅游为主导职能,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水乡特色的城市综合区。 同时还将发展商业金融,主要在沿沈半路以及镇中心区设置商业金融用地。另外结合半山地区旅游总体规划,在同协路以西,广济路两边设置一定商业公建用地。 大量的农居点也将随城市住宅统一规划。采用多层、小高层、高层相结合的方式,考虑整体建筑景观,沿金昌路、沈半路及中心区域布置高层和小高层住宅,靠近山体的住宅以多层为主。 根据人口规模,地区内共设置(含保留)两所中学、四所小学、六所幼儿园,从服务半径考虑分别设于各地块中。

㈥ 请问,杭州的林阴道(不是路)有哪些最近在做这方面的东西。急。谢谢。

是林荫道吧,你可以到市政网站里去找找看
这里有几个,你可以参考:
杭州最美的林荫大道——
北山路:得票率20%,专家备注:得票最高的路,名至实归。北山路能有认同度也是经历了挫折:上个世纪50年代种植了136棵白杨树,但是生长情况不好,后来改种了法国梧桐,才有了今天的大家熟悉的北山路。
南山路:得票率16.5%,专家备注:南山路拓宽以后,不少路段的绿荫出现了“天窗”。保存得比较好的是一公园到清波公园段、长桥公园段。
曙光路:得票率13.6%,读者朱强荣讲了当年公交站台改建时,为了保护13棵梧桐树,做出的艰苦努力,让这段难得的林荫路在一定路段没有一个天窗。专家备注:现存的林荫路都是经过了很多代绿化人的努力和群众的保护才能出现现在的规模。
浣纱路:得票率8.6%,专家备注,四条绿化带,从东到西,梧桐香樟香樟梧桐组成了三个拱形的树洞,中间大些两边小,非常漂亮。树木的种类也不显得单调。在杭州的闹市中这样的三拱林荫路已经难得。
江城路:得票率6.6%,专家备注:城市道路痕迹很明显的一条路,本来的行道树成为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隔离带,很明显的改进是大乔木下又种植了灌木和草皮,增加了绿化品种,从路面上看的绿化效果比以前好。

杭州最美林荫小路——
五安路:得票率7%,专家备注:社区道路中相当不错的一条路,两边的绿荫覆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路边的休闲椅和科普公园,让这条道路可以走、可以赏、可以歇。
文昌巷(计票包括华园弄):得票率6.9%,专家备注:华园弄虽然漂亮实用,但是和林荫路的定义相差比较大,和华园弄呈丁字形状相交的文昌路更加符合林荫路的定义。
古新路:得票率5%,专家备注:虽然两边树木的合抱程度不高,但是与沿河绿化紧密结合,得票如此之高,说明背街小巷改造后确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反映了老百姓对于绿化新审美观点。
观音塘路:得票率3.6%,专家备注:和其他道路不同的是这片树林本来是江堤防护带,先有树林,后来林中再开路,也是城市扩建中对树林再利用的好例子。
中河南路:得票率2.1%,专家备注:市中心的一条慢车道,路西面是河道绿化和路东面是道路绿化,现在路两边的树种不同,但是还是能形成一条遮阳合抱的小道,很美观。

补充:
林荫道被《现代汉语词典》列为推荐词条,而林阴道列为非推荐词条。从构词理句来看,“林荫道”有形象的遮盖的意思,而“林阴道”却过多地倾向背阳,显然前者更加能形象表达出意思。
林荫小路也是林荫道的一种。
林荫道定义: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夹道的宽阔大道,如法国巴黎的爱丽舍田园大街;一是指在街道上供居民步行通过、散步和短暂休息之用的带状绿化地段,如北京的正义路(见彩图)。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林荫道,指的是后一种。
大学里那种可能不算是,因为按照定义,林荫道应该是城市绿化的一部分,是供所有市民使用的。PS: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