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吉安有几所高中
江西吉安排名靠前的4所高中,除了吉安一中,还有哪些中学上榜。
吉安古称庐陵、吉州,被誉为河右岸的名省,是右岸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元朝元年(1312年),济阳和安城的第一个字被合并,命名为济安。它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湖南省西部,地处罗霄山脉中部,赣江中游。在此,我们向您介绍吉安市的一些优质高中。
一、吉安一中,吉安一中创建于1918年,是江西省优秀的重点中学,是吉州十所阳明中学的前身,是一所公立高中。
该校位于吉州区滨河路北侧,前有赣江水,后有竹园桥塔,1922年改建为吉州十代阳明公学,1951年8月改建为私立朝宗中学。私立庐陵中学改为私立文山中学,1951年冬私立文山中学改为阳明中学,1952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二中学,1956年被评为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学校占地168公顷,建筑物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
‘贰’ 淮南文山中学的介绍
淮南文山中学是经安徽省教委批准的全日制寄宿式私立学校,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部分,实行十二年一贯制。文山中学始建于1993年,九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拥有学生1200人,教职160人。学校以三个面向为目标,以办名校,育英才,创一流为宗旨,为学生提供高品位、高档次、全方位、全天候的优质服务。
‘叁’ 文山州一中校魂是什么
志存高远、尚德笃学。根据查询文山州第一中学官网得知,文山州一中校魂是志存高远、尚德笃学。文山州第一中学全称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壮文名称为Ranzsawsang Daih`it Cou Hawva,坐落于云南省文山州。学校始建于1916年,是文山地区历史上第一所中学,云南省首批重点中学,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文山州品牌学校。是云南省科研体联合单位、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试点学校、国家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篮球试点学校。
‘肆’ 文山市文院附中是私立学校吗
不是。
文山学院附属中学(文山市第十三中学)是文山市政府与文山学院联合创办的十二年一贯制新型公立学校。
‘伍’ 南通文山初中升学率
百分之85。南通文山初中始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革命先烈陆文山命名的新城区学校,该校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先进,教学气氛浓厚,升学率是百分之85,属于当地较好的学校。
‘陆’ 金乐文山初中名字的由来
革命先烈命名。乐文山初级中学始建于1960年,位于南通市高新区油榨村西首,在2015年8月迁入新校区,是一所以革命先烈陆文山命名的新城区学校。该学校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先进,主要有篮球场、体育场,数学媒体教室等。
‘柒’ 文山中学怎么样
我08年毕业于文山中学,宿舍条件虽然谈不上优越,但是肯定一般偏上。当时是8人一间,四个上下铺。宿舍自带洗手间、暖气和衣柜,窗外还有专门凉衣服的设施。完全能够满足你求学过程中的需求。
不过说实话,宿舍条件虽这样,但是宿舍管理的很严格,卫生和氛围也很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你的正常休息。
高中是个吃苦的阶段,一切以学业为重。祝你将来能够考个如意的大学,有所作为。
‘捌’ 昌邑市文山中学的历史发展
昌邑市文山中学创建于1945年,起初为昌邑县第一小学,学校先后发展为昌城完小、昌城联中、城关中学、昌邑二中、昌邑市文山中学。
1978年在原有班级的基础上,新招高中2个班,并于1979年更名为城关中学,当时仅有9个初中班、4个高中班。
1999年学校更名为昌邑二中,规模为18个班,教职工118人。
1999年底,文山中学新校奠基,十个建筑队同时施工,历时一年半,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期工程。当时建校和教学分两线进行,在建筑获得优质工程的同时,教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1年5月7日,一个永载昌邑教育史册的日子,一个永远铭记在文山中学师生心中的日子,这一天文山中学顺利完成了由老校到新校的搬迁。学校迁至位于昌邑市新行政中心区的烟汕路(现已更名为平安街)以南奎聚路以东的新校区。此时,学校规模250亩,14座楼厅,建筑面积64000平米,学校36个教学班,学生2196名。
2002年,学校发展到47个班,2879名在校生。同年12月,中科院院士李崇银莅临并题词:文山文人多文采,高峰高瞻积高雅。
2003年5月,学校更名为昌邑市文山中学,着名作家峻青题写校名。学校发展到56个班,3647名在校生。
2004年,文山中学成立初中部,首届11个教学班。此时,学校发展到54个班,4160名在校生。
2005年,学校发展到75个教学班,4820名在校生。同年,初中部恢复招生,招收初一6个班。
2006年,朱平同志任党委书记兼校长,宫进伦同志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8年,为做大做强文山中学,昌邑市委、市政府投资1.2亿元对其进行扩建,并将其列为“2008年全市十大重点建设工程”之一,2009年秋季开学全面启用。文山中学扩建后,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9%,规模达110个教学班,容纳学生6000人,办学规模宏伟盛大,办学理念一流超前。
同年,原昌邑一中副校长李志军同志调任文山中学校长;另外,昌邑三中合并到该校。
‘玖’ 文山州第一中学的发展沿革
●1916年文山等四县联合中学
●1931年云南省立第四中学
●1932年云南省立开化中学
●1933年省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
●1937年省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文山初级中学
●1939年云南省立开广中学
●1950年云南省文山中学
●1959年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学 文山地处边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部族头人互掠夺,兵戈相防,无教育事业,直到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始有私人设馆授徒,清康熙六年(1667年)以后,各县才先后开办书院、义学、私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文山县首建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并创办新学制高等小学堂,地点在文山五子祠(今群艺馆)。
民国五年(1916年),云南省教育厅训令,创办文山等四县(文山、西畴、马关、屏边)联合中学校名为“四县联合中学”省参议员陈子鉴(德厚人)任校长,校址仍在五子祠。是为文山地区第一所中学。
1925年,因兵灾匪祸,经费不济,学校停办。1929年,与文山师范合并,仅上课一学期,又因兵乱而停办。
1931年,奉省教育厅令,成立“云南省立第四中学”。校长胡占一,校舍以“四县联合中学”旧址为基础,修缮扩大。“九一八”事变发生后,10月31日,学校通电成立义勇军,全校师生员工全部参军,正式编为“云南小学生义勇军第一独立大队,校长胡占一任大队长。
义勇军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出壁报、讲演、抵制日货、排演话剧,先后演出了《爱国男女》《中华儿女》《安南亡国恨》等新剧,唤醒民众参加抗日。
1932年,省教育厅省划为十一个学区,每一个学区设一所中心校。省立四中被指定为开化学区中心校,更名为“云南省立开化中学”,包含文山、邱北、马关、西畴、广南、富宁、麻栗坡、河口、靖边、猛丁等10个县区,校长仍为胡占一。
1933年9月,学校更名为“云南立开化简易师范学校”;1937rh,奉命增设“省立文山初级中学”;1939年,“简易师范”与“初级中学”合并成“省立开广中学”,分设初中部、高中部和师范部,成为文山地区的第一所完全中学。
1944年,学校奉命增设“开广师范学校”,1946年“开广师范”停办,学校更名为“云南省立开广中学”,一直到解放。
从1933年开始,教育厅实行全省中等学校毕业会考制、统一命题、制卷、监考和评卷,一科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直到1938年,历届简师毕业生均参加会考,毕业生中服务教育者居多,成为文山地区教育事业的骨干。其间,还有不少同学投笔从戎,奔赴抗日战场。
其间,经楚图南先生介绍,曾聘得北大毕业的蔡超尘到校任教。蔡先生博学多才,在教学中介始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提倡学生要读活书,要关心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当局所不容,被迫离开文山。
1947年8月,文山地下党负责人岳世华(化名岳维嵩)经人介绍到本校高中部任教。他在进步学生中组织青年读书会“拓荒社”,创办《拓荒》《黎明》等周刊(壁报),并指导演出《又喜临门》等话剧,抨击反动统治,在学生中灌输革命道理,对学生影响很大,不少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为云南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底,云南和平解放,开广中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0年春人发政府将原“国立西南师范学校”、“文山县立中学”、“开广中学”三校合并,更名为“云南省文山中学”。
从1950年到1957年,根据全国教育工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必须向工农开门”的指导方针,大批工农子弟得以入学,学生数从371人增加到1146人,教职工从42人增加到93人。
解放初期,学校在坚持正常教学的同时师生还参加了镇反、抗美援朝、减租退押、三反五反、土地改革等运动。为配合当时的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学校文工队排练了《白毛女》《赤叶河》等大型歌剧在社会上公演,影响很大。
1955年,师范部从文山中学分出去,成立文山师范学校。1959年,学校更名为“文山州第一中学”。1960年,由于班级、生额猛增,原五子祠校址满足不了需要,决定搬迁校址。由州政府划给西山原文山军分区械修所和原筹办“文山大学”(未办成)的地域共140余亩,经专业队施工和师生劳动,新校址于8月竣工,9月,全校搬到新校址上课。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初期,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许多教师被批斗,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后来,“武斗”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外出大串联,师生组织“战斗队”,斗“走资派”,打内战,无政府主义思想泛滥。学校秩序大乱,日常工作停顿。1969年复课后,遵照毛泽东主席“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学校组织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工、学农、学军,参加生产劳动,自己动手建设校园。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落实知识分于政策,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校端正了教育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有方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迅速发展。
1950至今,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初中毕业生15829多人,高中毕业生12046人。其中,5489人升入大、中专院校深造(1950年以前281人,1977至2004年5208人升入),其中不少同学分别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院校录取,部分学生大学毕业后到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乌拉圭、韩国国等国家留学。
1990年以来,我校先后受国家部级以上表彰的教师8人,受省级表彰的12人,受州级表彰的数十人、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教学科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分别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学校被团中央评为“学习雷锋先进集体”、“社会实践合格单位”。多次受到省、州的表彰和奖励。
1980年,我校被列为省重点中学;
1994年,学校跻身省一级完中行列;
2003年,被列为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2005年,晋升为省一级二等完中。
‘拾’ 文山中学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
昌邑文山中学属于公办中学(初中部属
民办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