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德清盛产什么
扩展阅读
厦门秋冬适合种什么蔬菜 2025-09-14 22:35:33
广州附近有哪个省会 2025-09-14 22:14:03

杭州德清盛产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2-17 01:54:50

1. 浙江德清县怎么样

不错,环境优美
德清县地图德清县,位于浙江省湖州,地处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区位优势明显,逐步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的工业布局。排名全国百强县第36位。境内另有风景名胜莫干山、莫干湖等。
德清县位于浙江省北部,北纬30°33′,东经120°04′。总面积936平方千米。总人口42万人(2004年)。 德清县辖9个镇、2个乡:武康镇、乾元镇、新市镇、洛舍镇、新安镇、雷甸镇、钟管镇、禹越镇、莫干山镇;筏头乡、三合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康镇云岫南路58号。 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二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武康镇。
浙江省湖州德清县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处30°261′—30°421′,东经119°451′—120°211′,东望上海,南接杭州、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德清历史悠久,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县境内有大量遗存。公元222年在武康立县,公元691年(唐天授2年)析武康东境17乡立武源县,公元742年更名德清县。此后两县长期并存。1958年武德两县合并成德清县,县治在城关镇。1994年县治搬迁至武康镇。现全县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辖9镇、2个乡、总人口43万。 德清山水毓秀、人文荟萃、物华天宝,是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德清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商品流通快捷。宣(宣城)杭(杭州)铁路、杭(杭州)宁(南京)高铁(已动工开建)、104国道、09省道、杭(杭州)宁(南京)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京杭运河、杭湖锡线航道贯通全县。南北连接苏南和杭(杭州)宁(宁波)绍(绍兴)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2008年开通全国首条跨市公交K588德清——杭州,加速两地的交融,杭宁高速铁路于2011年开通。 改革开放以来,德清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进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县、浙江省首批小康县、浙江省首批信息化试点县、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县行列,并被省委、省政府规划为全省首批基本实现现代化县(市)之一。 德清县地图
德清目前已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粮油食品、新型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效益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农田发展多种经营面积已达16.5万亩,形成了特种水产、早园笋、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等新兴产业。农业标准化和安全生产初见成效。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旅游、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随着经济的繁荣,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武康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貌日新月异。 德清县地势呈西高东低。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休养、避署胜地莫干山,以生产毛竹、茶叶、高山蔬菜、水果为主;中部为丘陵、平原,主产粮、畜、笋、茶;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名特优水产品、畜禽的主要产区。 德清因古人一句“人若德行,如水至清”赞誉而得名。 德清县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气候宜人。特别在县西部具有闻名遐迩的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以竹、云、泉“三胜”和清、凉、景、静“四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山中现存二百余幢别墅,无一雷同,可谓古今中外建筑风格之锦,号称“中外别墅博物馆”,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毛泽东、陈毅、朱镕基等各个时期的名人都曾在莫干山驻足,为莫干山增光添彩。山麓不远处有莫干湖,又称“北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相呼应,湖光山色,风景秀丽。 德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风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风庙地、碑碣等遗迹遗物尚存,颇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近年曾两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防风”学术研讨会。特别是在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中,至今还保留着一批历史遗迹,有千年古刹云岫寺、文明塔、辉山塔、觉海禅寺、宋代水乡古桥等等,同时在德清的大地上也流传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骨肉亲情,期间还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沈约、孟郊、管道升、俞樾、沈铨、俞平伯、戚寥生等。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浙江省德清县申报的“防风传说”入选,列入民间文学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本段地理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东部为平原水乡,部为丘陵。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县境内,是美丽富饶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东南距杭州60公里,东北距上海200公里,距苏州145公里,距无锡180公里,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 莫干湖 莫干湖,面积3.7平方公里。此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登临大坝,观赏湖景,时而烟波浩渺,一望无限;时而,青山倒影,平展如镜;时而波光粼粼,遥接天色。眺望莫干山,云烟缭绕,崇楼华屋,时隐时现,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下渚湖 又名防风湖,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 下渚湖 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 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相传当年大禹为 表彰防风氏治水有功,特赐封山禺山方圆百里,立为防风国,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编辑本段气候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3—16℃,最冷德清县
月(1月)平均气温3.5℃热月(7月)平均气温28.5℃。无霜期220—236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379毫米。3-6月以偏东风为主,多雨水。6月为梅雨期,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地面盛行东南风,气候干热。8-9月常有台风过境,酿成灾害。10月秋高气爽,雨量稀少;11月至次年2月,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少雨。
编辑本段主要矿藏
萤石、石煤、白云岩、石灰岩、花岗岩以及磁铁矿、铌铁矿、褐铁矿等18种。主要木本植物有竹、松、杉等500余种,动物有鱼、虾、蟹、猪、牛、羊、兔、豺、狼、豹、水獭等。德清山河毓秀,土地肥沃,特产富庶,素有“名山之乡、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的美称。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西部为天目山余脉,群山连绵,林木葱郁,主要有中外闻名的旅游、避暑胜地莫干山等,区内以早园竹、毛竹生产为主。东部为平原水乡,河渠似网,鱼塘棋布,为全县粮食、蚕茧、淡水鱼、畜禽的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平原区,主产粮、畜、林、茶。全县以粮桑生产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编辑本段风土人情
德清新市羊肉久负盛名,入冬初的10--11月,古运河畔的新市镇,以传统羊肉美食会友笑迎天下客。新市羊肉节由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新市镇人民政府承办。主要活动有:民间庙会、各式羊肉宴及各种羊肉风味小吃,令游客流连往返,乐而忘归。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德清县排名全国百强县第36位,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10亿元,增长10%。人均GDP达49000元(7200美元)。一、二、三产占比为7.4:61.6:31.0。同比分别增长4.6%、8.3%和1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7亿元,增长20.4%, 其中工业性投入完成65.1亿元,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9.1亿美元,下降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增长16%。财政总收入28.4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收入14.8亿元,增长10%。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1.4%。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4.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39元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31元,分别增德清县中华山
长8%。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05万人次,增长25.3%,旅游总收入33.5亿元,增长29.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增长16%。杭嘉湖家居大市场实现交易额21亿元,增长25%。全县物流企业销售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89%。农业生产增势良好。全县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4%。水果、蔬菜、特种水产、茶叶效益良好。生猪产业稳定发展,价格走稳。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认定5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认定县级农业示范园区50家,市级现代农业园区4家;新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市级5家。累计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22个,在建7个。 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构筑“4+1”工业经济体系。在国际市场萎缩、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下,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附加值相对高的行业占据工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实现了较快增长,2009年实现规模产值110.7亿元,增长16.2%,对全县增长贡献率达到34.6%。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润6.5亿元,增长13%,对全县增长贡献率达到23.4%。创新引领发展,“德清制造”向“德清创造”转变步伐加快。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级新产品197项,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8家,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1200件和1100件,专利授权量居全市第一。全县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佳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全部投入运行与试运行。通过国家环保部现场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 抓住国家加大投资的机遇,扎实推进“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70项工业重点推进项目中,前期7项、在建53项(续建29项、新开24项),竣工10项,累计完成投资28.3亿元。全年有108项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争取国家产业项目成效突出,已争取国家级、省级以上资金1.75亿元,特别是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列省、市前列。平台建设有效拓展。全力推进临杭工业区规划建设,完成一期6.4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开工建设启航大道。德清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已初步完成,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德清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功能区进一步拓展。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共取得用地指标3283亩,农转上报4284亩,盘活存量土地1259亩。招商引资破难前行。全面开展专职招商、驻点招商和产业招商。全年合同外资3.4亿美元,同比增长8%,实到外资1.5亿美元;实到内资30.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实到内资22.4亿元;新批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85项。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全县共有21295人参保,社会保险从制度层面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273687人,参保率达95%以上。住院医疗费报销每人每年最高给付额提高到6万元,门诊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到25%。职工医保实行门诊医疗统筹制度。 着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支撑。重点推进下渚湖、莫干山、新市古镇旅游综合体建设,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推进临杭物流园区建设等。加快提升高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加大园区、基地、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06月02日,德清县辖9个镇、2个乡:武康镇、乾元镇、新市镇、洛舍镇、新安镇、雷甸镇、钟管镇、禹越镇、莫干山镇;筏头乡、三合乡。

2. 德清县美食

德清县的美食有新市羊肉、蚕花饭、桔红糕、麦芽饼、鱼汤饭、年猪饭等。
1、新市羊肉:新市羊肉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的特色美食。新市羊肉起源于宋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被载入中国名菜谱,早在民国之初京尤已享誉港澳及东南亚市场。新市羊肉烹制一律秉承古法,配料独特,所以味道格外醇厚。每到秋冬季节,杭州、湖州、上海等地来新市吃羊肉的游客络绎不绝。饮黄酒、吃羊肉,历来是新市人的小乐惠方式。
2、蚕花饭:蚕丝丰收后祭蚕神时吃一餐丰盛的饭,这叫做吃“蚕花饭”,以享蚕丝丰收的喜悦。有些地方还分赠糕点、水果给亲友,也属吃蚕花饭后的活动。蚕花饭配料有糯米、荞葱、蚕豆、咸肉、菱肉等。
3、桔红糕:桔红糕是一种白色的、像软糖一样的食品。有散装的,也有用纸袋包装的。至今在厦门的大街小巷还可以见到肩挑小贩在卖这种桔红糕。桔红糕的主要原料是上等优质全纯的大糯米。
4、麦芽饼:麦芽饼是新市名点,具有香、甜、糯三大特色,已有数百年历史。早在头年冬天,农妇们便将小麦发芽晒干以备来年之用。清明前后,将田野上的棉线草采摘、洗净、煮沸,配入麦芽粉与糯米粉中,再将芽麦粉团蒸熟后做成饼状,而后在锅盘中加香油,用文火煎制,待冷却后食用。
5、鱼汤饭:下渚湖附近的村民早在吴越时期就以养鱼、捕鱼为生,形成了吃鱼汤饭的习俗。关于鱼汤饭还有一个传说。防风王在下渚湖治水时,为了犒劳手下,搭起大锅煮鱼汤。煮制之中,防风王不慎将烘豆茶的茶水倒进锅中。他的手下喝了鱼汤,体内湿寒尽散,治水更有精气。因此,下渚湖鱼汤饭又被称为“防风鱼汤饭”。
6、年猪饭:在德清西部山区,年猪饭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道风俗。古时,过年能吃上猪肉寓意生活富足。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宴请亲朋好友,为来年祈福。

3. 湖州都有什么特产

1、太湖鹅。湖州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温和。这一气候条件符合湖州太湖鹅的生活特性和生产需要,也有利于饲料作物生长。湖州太湖鹅,体态高昂,体质细致紧凑,全身羽毛紧贴。肉瘤圆而光滑,无皱褶。颈细长呈弓形,无咽袋。湖州太湖鹅屠宰后,胴体美观。整个胴体均称、光净,肌肉丰满,腹部小而不下垂,皮肤紧凑,有弹性、光泽,呈肉白色,喙、蹠、蹼部呈橘红色。湖州太湖鹅肉质以70日龄最佳,肉质细嫩和松脆,若湖州太湖鹅饲养时间过长,则肉质过老,若饲养时间过短,则肉质过嫩,肌肉丰满度降低,无光泽,血管毛、绒毛多,感官差。
2、湖笔: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发明了毛笔。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南宋时期,地处江南的宣城为战乱而凋敝,使与宣城接壤的湖州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笔工徙居临近的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生,并以他们的需求改进制笔工艺,湖笔就此诞生。
3、湖州羽毛扇:湖州羽毛扇,产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中国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通常采用洪泽湖、鄱洪泽湖、鄱阳湖等湖泊周围芦苇丛中的雁、鹰、鹳、氏鸟、雕和青鸡等野禽的翅尾制作。用笤溪水来冲刷,羽毛柔软而富有光泽。传统的高挡羽毛扇,扇柄用鹳羽或鹅羽羽管劈丝编织而成,用玛瑙、檀香链铜丝钉铰,十分精巧。其诸葛扇、桃形扇、圆形扇、半月形扇和绒折扇为众多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81年全国扇子质量评比中,桃形扇和半月扇被评为第一名。

4. 湖州有什么特产

1、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浙江省湖州安吉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吉白茶外形挺直略扁,形如兰蕙;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冲泡后,清香高扬且持久。

2、长兴吊瓜籽

长兴吊瓜籽,浙江省湖州长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长兴吊瓜学名栝楼,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主要产于浙江省长兴县。2008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长兴吊瓜籽”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德清早园笋

德清早园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园笋是德清县的传统特产,以鲜、嫩、脆闻名于江、浙、沪一带。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德清早园笋”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4、善琏湖笔

善琏湖笔,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特产,是中国传统书画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距今有二千多年历史。

5、长兴白果

长兴白果,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特产,质地细腻早在宋代就被列为贡品。品种主要有梅核和佛手两种,与乌梅、板栗被称为浙西干果“三珍”,被誉为长兴“三宝”。

5. 德清县有什么特产

1、湖州湖羊

湖羊原来叫作胡羊,源于北方蒙古羊,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历史资料记载,南宋迁都临安,黄河流域的居民大量南移,同时把饲养在冀、鲁、豫的“大白羊”携至江南,主要饲养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太湖流域一带。

又据宋《谈志》记载,原先湖羊主要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安吉、长兴等县,后来逐渐由山区移向平原,由放牧转入舍饲,经过人们长期驯养和选育,逐步形成了湖羊品种。 21世纪以来,羊肉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价格也不断攀升,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养殖不断发展,湖州湖羊产业发展迅速。湖州多次举办湖羊文化节和赛羊会,湖羊文化得到了弘扬。

新市羊肉起始于宋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被载入中国名菜谱,早在民国之初就已享誉港澳及东南亚市场。 “新市羊肉”选料考究,佐料精美,选用湖羊要求健壮无病的嫩口二牙,配已精冰糖、陈年老姜、正宗红曲、山东大枣及胡椒、茴香、桂皮等烧煮。

新市羊肉一律用柴火炖,即使在大酒店里,也仍然秉承古法。而且是小火,炖上四五个小时,配有独特的香料,端上桌来的都是一早就开始炖的羊肉。所以新市的羊肉味道格外醇厚,没有羊膻味, 其味道之好,实难形容。

6. 德清县新市的特产和品质各是什么.

特色美食

近百年来,新市人喜欢上了吃羊肉。新市羊内的制作方式十分考究,原料选自一年生的湖羊,用文火加酱油、网油、红糖、饴糖等数十种调料焖煮一整夜。其特点是肥而不腻,酥而不烂。在众多的店家中,“张一品”的牌子最响。当然,单吃羊肉不过瘾的话,可上银都大酒店吃“全羊宴”。

除羊以外,茶糕及芽麦圆子,也是新市小吃中一大特色。

新市茶糕采用糯米粉蒸制,中间嵌一团绞碎的猪肉。刚出锅的茶糕香气四溢。咬一口,油润香糯,滋味悠长。远胜过火腿肉粽。

而芽麦圆子,是新市四乡八村农家的传统点心,大多为农家自制自食,也有为馈赠亲友而特地制作的。芽麦圆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粉、小麦芽、棉线草、白糖、芝麻等,是纯绿色食品。它口感香甜糯软,冷食尤佳。

另外,新市的细沙羊尾、豆豉、干挑面、酥糖等,均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地方特产。

近年,新市镇党委政府更将“羊肉黄酒节”办到杭州吴山广场,让羊肉和黄酒的香味随“吴山天风”飘进杭州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