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最新防疫要求
1.加强机场口岸防疫管理,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和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要求。入境人员严格执行“7天集中隔离 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
2.7天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已抵京的分类落实隔离观察、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措施,居家期间不外出。其他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正常进返京,在抵京后以及出现涉疫风险、疑似症状时,都要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向社区(村)、酒店或单位报告,本人及同住人员配合做好排查管理、健康监测。
3.进返京人员抵京后居家健康监测3天,开展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抵京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天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涉疫风险人员配合落实居家(店)健康监测等防疫措施。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及其同住人员,要严格居家、不外出。
4.严格落实快递、外卖、冷链、医疗机构等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人群常态化核酸筛查,确保“应检尽检”。进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社区(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严格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小区(村)加强卡口管理,严格落实查验要求。
5.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各行业主管部门坚持“管行业必须管防疫、管业务必须管防疫”,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在京单位严格落实防疫主体责任,动态完善人员台账,强化内部管理,抓实抓细各项防疫措施。各区对属地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落位。个人要当好自身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主动报告个人涉疫情况,自觉履行核酸检测、扫码查验等防疫义务。对于违反首都防疫政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并通报曝光。
㈡ 到杭州的防疫政策
进入杭州
☑ 抵杭前24小时内完成报备
☑ 对高中低风险地区或参照高中低风险区管理地区来返杭人员实行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 其他省外来(返)杭人员应在抵杭后执行“三天三检三不”,核酸三天每天一检(第一天在入杭后1个半小时内完成“落地检”),期间不聚餐、不聚会、不出入公共场所
☑ 在杭期间需落实常态化核酸要求(3天一检)
浙江省外来杭:
1.有国内高风险或参照高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措施
2.有国内中风险或参照中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措施
3.有国内低风险或参照低风险管控区域7天旅居史的来返杭人员,落实"3天日常健康监测"健康管理措施
4.对国内浙江省外部分涉疫地区来返杭人员,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3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管理措施
5.除上述区域,国内浙江省外其他地区(除港澳台)来返杭人员,需提前报备+落地检+三天三检,后续落实杭州常态化核酸要求
6.对境外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健康管理措施;国内港澳台地区来返杭人员,请电话咨询目的地社区,确认一下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
针对部分区域实施的居家健康管理措施,如不具备居家条件,将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具体请以社区执行为准。
㈢ 进杭州最新规定
全杭州市居民及其他在杭人员每48小时应完成至少一次核酸采样,未准时完成的将在扫场所码时作弹窗提醒或赋码,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浙江省外返杭】
第一种:从没有疫情的省市区来杭返杭人员,凭杭州健康码绿码,配合行程卡查验,可以正常来杭返杭;
第二种:从有疫情发生省市区的低风险地区来杭返杭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杭返杭(省外疫情重点区域请以实际管控措施为准);
第三种:对划定在中高风险地区内的来杭返杭人员,实行“14+7”的管理措施;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镇和街道(非划定区域内)以及公布的划定范围来杭返杭人员,实行“2+14”的管理措施,即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14天健康监测;
注意:对于居家健康观察人员,要对同住人员同等实施相应的居家、核酸检测等管控措施。希望大家主动报备,主动检测,理解和支持当地的防控工作。
【浙江省内返杭】
①浙江省内低风险地区来返杭,查验浙江健康码绿码+通行大数据行程卡;
②浙江省内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来返杭前,请向目的地社区进行报备(杭州疫情防控报备咨询电话汇总),同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措施(14+7、3+11、2+14等措施,具体请以社区告知为准);
【离开杭州出行】
①根据杭州市疫情防控办相关要求,4月30日起所有乘坐公共交通(机场、高铁、火车、客运、公交、地铁等)、进入公共场所(商城、超市等)的人员,均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②杭州封控区范围内居民严格执行足不出户的管理措施;管控区实行人员只进不出;防范区实行非必要不出防范区,如因就医、特定公务等确需出入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向社区报备并且同意后才可出行;
注意:国内部分城市对杭州出发的人员有相对应的防控政策,建议大家出发前务必咨询目的地防控政策,请以免耽误行程。
查询工具推荐:全国疫情风险等级(实时更新)、城市A往返城市B出行政策、杭州封控管控防范区名单
㈣ 外地人进杭州最新规定
一、 “健康码”赋码规则
(一)对以下高风险状态人员赋红码: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包括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来自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等) ,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其他须纳入红码管理的人员。红码人员按规定结束隔离医学观察后,其“健康码”转为黄码或绿码。
(二)对以下中风险状态人员赋黄码:自述有发热、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正在实施居家健康观察的人员,需核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其他须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黄码人员须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对以下低风险状态人员赋绿码:赋红码、黄码以外的人员。绿码人员一般不限制出行或活动自由。对实施日常健康监测的人员虽赋“健康码”绿码,但要求其控制活动范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旅游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外出时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 。
(四)涉疫地区人员可赋红码或黄码。中高风险地区,由省疫情防控办依据国家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要求,按综合判定明确的范围执行。经省卫生健康委综合评估并报省疫情防控办同意,可对有涉疫相关地区旅居史、接触史人员纳入红码或黄码管理。
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地区来浙返浙人员管理
(一)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应暂缓来浙返浙,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安排出行。如已来浙返浙的,实行“ 14+7”健康管理措施:即先实施 14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 1、3、7、14 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第 14 天核酸检测应落实“双采双检”;对上述核酸检测阴性者,继续实施 7 天居家健康观察,居家健康观察的第 2、7 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结束居家健康观察。对婴幼儿、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等不适宜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者,经当地疫情防控办审核后可改为居家
隔离医学观察。上述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 来浙返浙人员视作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
(二)对全域封闭管理地区、同时空伴随人员,参照实施“ 14+7”健康管理措施。对出现疫情社区传播地区或当地政府宣布实施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浙返浙人员,可参照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当地政府取消全域封闭管控后,对原管控范围内的非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或直辖市街道(乡镇) 来浙返浙人员,不再实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
对与阳性病例在同时间段、同一空间出现的人员,在尚未明确为密切接触者时,经综合评估,可参照实施“14+7”健康管理措施;如之后明确为密切接触者,按密切接触者进行管理。
(三)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 的其他人员,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即入浙时需核验2天( 48 小时) 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无证明的,就近引导至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 14 天日常健康监测。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在第 3、14 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结束日常健康监测。
(四)对需持核酸检测报告离开地区、全域核酸检测地区、有涉疫风险的交通枢纽来浙返浙人员,参照实施“ 2+14”健康管理措施。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直辖市或设区市,要求旅客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离开的其他来浙返浙人员,参照实施“ 2+14”健康管理措施。对尚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但已有阳性病例且实施全域核酸检测的重点地区,可对其划定的全域核酸检测范围内的来浙返浙人员,参照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 如后续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按照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变更健康管理措施。对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水运码头等交通枢纽内已出现服务人员或工作人员阳性病例,但尚未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的,经 综合评估,可对始发或途经上述交通枢纽的来浙返浙人员,实施“2+14”健康管理措施。如后续划定为中高风险地区的,按照中高风险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变更健康管理措施。
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人员,来浙返浙后应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报备,配合做好信息登记,立即开展核酸检测,并根据核酸检测结果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相应处置。
重要提醒:外地来杭返杭朋友,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加强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