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为什么会再次崛起
扩展阅读
深圳公交投诉平台有哪些 2025-08-18 17:59:23
北京五坛公园门票多少钱 2025-08-18 17:45:42
上海到嵊州多少公里 2025-08-18 17:44:17

杭州为什么会再次崛起

发布时间: 2022-12-24 22:50:52

㈠ 杭州这座城市为什么能吸引大批的年轻人它有着怎样的魅力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地标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杭州也成为新一线城市,每年有无数的年轻人来到杭州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杭州之所以能够吸引这么多年轻人,主要是因为杭州发展机会更多,相比较于北上广深,这里节奏相对没那么快。杭州是一个有魅力的城市,它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年轻人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杭州成为一大批年轻人的首选城市。首先杭州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特别好,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们的生活十分方便。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就业机会特别多,年轻人在这里可以找到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杭州在国内的知名度很高,每年吸引无数的游客来到此次游览观光 ,不知不觉间就被杭州所折服,想要在此工作生活。从每年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杭州巨大的魅力。

㈡ 为什么有人觉得杭州的经济很发达

‍‍

并不是觉得杭州经济很发达,而是事实上杭州的经济的确比较发达,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杭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56亿元,增长8.0%,这样的GDP实话排在了全国第十位,仅仅是这个数据就能看出来杭州的经济已经足够发达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杭州当地的GDP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并不高,更多的时候推动杭州GDP发展的是依靠杭州的电子商务经济,这种新兴的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属于回报率较高的第三产业,从根本上来讲就比依靠那些依靠房地产的城市的经济模式更加科学。尤其是一个阿里系的马云就够杭州腾飞的了,更何况那里有N多的厉害企业。

‍‍

㈢ 概括古代杭州崛起的原因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8]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8]
钱江新城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8]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8]
钱江新城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8]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府于杭州。当时的西府杭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8]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8]
在北宋时,杭州实际管辖两浙西路。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着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8]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行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㈣ 年鉴数据显示,杭州的城区人口规模已经超越了南京,这有何特殊意义

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是人口500万至1000万的特大城市。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个特大城市,即济南。济南提升为特大城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政区划的调整。2018年12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调整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管辖范围划归济南市。牛凤瑞说,山东历来是双星格局。作为内陆城市,省会济南没有港口,存在一定的劣势。而济南地处山东的地理中心,优势明显。

在数字经济的带动下,杭州人口和人才快速流入,城市人口快速膨胀。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将由2018年的980.6万人增加到1036万人,增加55.4万人。年增幅将首次超过深圳和广州,居全国首位。近日,杭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郊区新城建设,加快城市优质资源向郊区新城拓展,引导城市核心区人口过度集中的街区向郊区新城疏散,并将新流入的城市人口聚集到郊区新城,有效遏制城市单体规模无序蔓延,形成天上星的集群发展格局。

㈤ 杭州的经济特色,发展前途,以及生活在杭州的优缺点

1、杭州经济主要以旅游为主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这是他的主要特色;近年来电子、信息等新型产业不断崛起,带动了第一、二产业的迅速发展。
2、杭州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尤其是周边如象萧山、滨江、下沙等开发区,一天一个变化,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资及外商的投资热情。机会、前途是可想而知的。
3、杭州生活环境、气候应该是数一数二的,熟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消费太高,对外地来杭州,如果是一般的企业打工者,要想10年内买房,那是天方夜谭,对白领而言起码需要有分阶段才能实现房子的目标。
总之是根据你的能力,如何规划目标,当然要抓住机遇,最后通过努力才能创造财富。

㈥ 越来越多年轻人放弃北上广,选择去杭州的原因是什么呢

可能,因为淘宝和支付宝在杭州?

前阵子看了一个新闻,说是一个窃贼在杭州大晚上的撬了好几个车门,最后才搞到了几十块钱,还都是硬币。窃贼真的是欲哭无泪,话说你们杭州人民出门都不带钱的?没错,杭州的线下支付宝支付已经非常普及,在各个商户都可以使用支付宝支付了,完全可以不用带现金,轻松出行,一切so easy.

杭州电商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迅速了,江浙沪包邮什么的证明了这一点。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在杭州发展具有非常不错的优势,而电商的蓬勃发展也让年轻人们发现了机会。

相较于北上广的交通压力和就业压力,杭州已经有很好的发展,而且杭州的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可以说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高速发展的杭州在经济发展上毫不逊色,交通也非常方便快捷。此外,杭州风景秀丽,拥有西湖断桥等美景,也非常适合生活。

㈦ 只当过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为何也是八大古都之一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八大古都之说,分别为西安、南京、洛阳、北京、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其中北京、西安、洛阳、南京是最早的四大古都,后来陆续又加入其余的四个,凑成八大古都。八大古都中有六个都在北方,南方只有南京和杭州。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列入八大古都可以说名副其实,但是不少人对杭州能列入八大古都却有疑惑。

杭州 历史 悠久,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 历史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地理学家张其昀提出将杭州列入古都,但是杭州在 历史 上只做过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以及南宋时期的都城,五代时吴越属于割据一方,南宋也只有半壁江山,因此有些人并不认同将杭州列入几大古都中,其中不乏 历史 地理学界的大咖,如谭其骧。但是由于张其昀的这个说法传开后,慢慢被 社会 接受,所以杭州也就成为八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称临安、钱塘,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元朝时曾被马可波罗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杭州最着名的美景就是西湖,苏轼给了最好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像杭州这么秀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向来不是定都的最好选择。

杭州最早称余杭,传说大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乘舟经过此地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始见于史。杭州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最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592年,筑杭州城。等到隋炀帝修通大运河后,杭州作为大运河南端的起点,成为钱塘江下游的水运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变得极为重要,控扼吴越,雄视江海。唐朝时杭州强势崛起,商业蓬勃发展,到唐朝后期杭州每年所缴商税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时人言杭州“江南列郡,余杭(杭州)为大”。

五代十国乱世时,钱镠建吴越国,以杭州为都,这是杭州第一次作为国都,时间是公元907年。钱谬是杭州人,对杭州亲眼有加很容易理解,其实也是在那种乱世割据时没有办法的事情。好的地方,有更多的人盯着,争夺必然会更加激烈。杭州从地理位置优越性上来说,虽然很重要,却比不上南京,但是南京被更强大的南唐占据,吴越国也就只好选杭州了。

北宋终结五代十国的乱世,统一了全国,老百姓得以休 养生 息。杭州成为两浙路路治所在,经济更是发展迅速,成为是全国四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也是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北宋着名的大诗人苏轼曾任杭州知州,并疏浚西湖,留下着名的苏堤。不过,杭州最辉煌的时刻是在绍兴八年,即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于此,之前只是作为宋高宗赵构的行宫(1129年置)存在。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之所以定都临安(杭州),而不是位置更好的南京,是因为他被金兵追怕了。

宋金全面开战后,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两都被金兵掳走。赵构作为皇位继承人不敢在开封即位,跑到商丘登基,成为南宋开国皇帝。刚当上皇帝不久,金兵再次南侵,赵构狼狈南逃。面对金兵的穷追不舍,不愿步徽钦二宗后尘的赵构吓得一路跑到杭州,金兵仍不放弃,赵构又逃到宁波,从舟山坐船跑到大海上躲避。尽管南京是南朝最佳的定都之地,被金兵吓破胆的宋高宗实在是不敢待在南京,只好选择容易出海的杭州做都城,万一金兵再打过来,有更充足的时间跑路。

尽管杭州只做过两次都城,但是其悠久的 历史 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境内,发现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遗址。它的发现使得华夏五千年的 历史 有了更充足的证据,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良渚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

㈧ 南京和杭州,哪一座城市的潜力更大

南京和杭州都是我国为数不多历史,文化,经济都发展不错的城市。南京和杭州处在长江三角洲,都有着不错的地理位置。两个城市基本条件都很不错,其他的主要看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政策。在我看来,这两个城市,各有各的长处,所以以后的城市发展方向不同,也不是很容易比较谁的潜力大。

相比较而言,我更看好南京的发展,而且南京和杭州这两座城市我都去过,所以我对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除了以上说的几点,我觉得南京的旅游资源也是比杭州的丰富,毕竟我就是去这两个地方旅游的,所以对这一点深有感触。在我看来,南京的景点要多一点,可以游玩的地方也是非常的多,而杭州太过于现代化,反而失去了一些韵味。旅游资源也是带动城市发展重要的助力,综合以上所说,我觉得还是南京的潜力要更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