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丝绸一条街在哪里
凤起路。在环北小商品市场对面,杭州高级中学旁边的那条小路进去就到了。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辖地级市,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全市共辖10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685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48.4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杭州市常住人口为1193.6010万人 。2020年,杭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6亿元。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贰’ 杭州西湖区有什么路
杭州市西湖区有一条路叫庆春路,一直道到下城区。
‘叁’ 杭州徒步路线:一条少有人走的小路,很有野趣,老少咸宜
发现了一条我从未走过的小路。
我豁然开朗:现在的上香古道,到了上茅家端口后,就戛然而止了。
而这条小路,刚好接上。
这条路线的视频版,我已经发布,对照起来看,更直观。
点击我的头像 ,即可找到本路线的视频版。
我坐7路车,从胜利剧院到“九里松”公交站。
走到站台的对面,沿着人行道,继续前行。
我们要走的无名小路,在前方约350米处。
这条是灵隐路,始建于民国时期,与杭州机场路一样,都是有年代的马路。
我们要留意左手边,因为无名小路总是出其不意的出现。
这是一条嫁接着人行道的小路,其貌不扬,却通往山林深处。
闪入,转个弯,人就沉入林中。
树,是最常见的树,可我叫不出名字。
不能说姿态各异,反而都是一个模样。
大家斜,我也斜,大家直,我也直。
也不知道哪位神仙,天上撒了一把种子,它们遇风则发,遇水则生,
像豆芽菜一样,使劲的长。
就怕长慢了,被树压着,见不到太阳。
只顾往上爬的树啊,哪里顾得上我们走路的人啊!
嗯,此时我确实像一只,在豆芽的缝隙里下行走的蚂蚁。
这条山路,看起来是新的,不像是古道。
可是,新路铺的很粗糙,石块与石块之间,已松动了。
看来,造路的工匠,有点心不在焉。
估计,这位工匠一直在用灵魂拷问自己:
反正没人会来走,何必认真做呢?
走着走着,扑棱棱的一声——
地上的落叶,翻滚而来,一团黑影,直往树上窜。
哎呀妈呀!
是在道上觅食的鸟类朋友吧,看我把你吓的。
也把我吓的,小心脏扑棱扑棱的。
我以为踩着什么机关了。
树林里有不少来路不明的野路,树影重重下,更显得诡影重重。
禁不住想起《聊斋志异》的情节:
浦江郑生,夜入密林,路遇......
遇到一位骑山地车的年轻人,一番交谈。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野路是玩山地车玩出来的。
其实,对这样的林子,我还是熟悉的。
我曾经在附近的植物园里,一个叫“桃源里”的小村,住过几年。
那时候,出租屋前后,都是这样的林子。
现在村子搬了,曾住过的地方,也被整成园林了。
青春记忆,只能全凭记忆了。
一个人走这样的路,容易胡思乱想。
直到前方有了天光,思绪才拉回现实。
终于走出林子了!
展现在我们面前,是大片茶园啊。
从密不透风,到一片开阔,如雨后天晴。
环顾四周,茶园与树林,界限分明。
就好比理发,理寸头,一半被理短了,还有一半,理发师还没动,就那感觉。
又像是人与自然的较量,处于胶着状态。
一边是荒乱的,恣意的;一边是齐整的,克制的。
茶树一垄一垄,绵延260多亩。
看茶树的形状,应该是龙井43号品种。
既然是新品种,说明这片茶园,是后来开荒开出来的。
只是还留着一半的山林,让山林把茶园怀抱起来。
山林容易起雾,对茶叶有好处。
前面,有两条路,我沿着池塘往右拐弯。
这样走,可以先到茶园的最高处。
走几步,就到茶园的最高处了,向左转。
一排棕榈树,好比一排战士,列队接受我的检阅。
这茶山,真的不高,坡度很平缓,像抚摸懒猫的小肚肚。
茶农之所以种上这一排棕榈树,我估计是为了做个标识,
表示这是山坡的最高处,是南北分岭线,各位社员采茶,别采错了山头哈。
前方不能前行了,我们右拐下山。
说是下山啊,其实这哪是山啊,顶多30米的高度。
但是风景,还是很不错的,请看——
这是北高峰。
我手指的方向是南高峰。
一南一北,两座高峰,都在我视野范围内,原地打转即可。
刚才来的路上,7路车经过“双峰插云”的御碑亭。
双峰插云可是西湖十景之一啊。但是在那里,两座山都看不到。
真正“插云”的“双峰”,说的是当年峰顶上的两座塔,名字朴实且直白:南高峰塔、北高峰塔……
800多年前,它们是南宋临安城的制高点。
现在南高峰塔准备重建。效果图如下:
总之,我建议康熙大帝,应该到这里来看看。
双峰插云的石碑,应该落在茶园这里,才名副其实啊。
继续走几步,就到上茅家端口的池塘了。
这里有几个池塘,挨着茶园,非常有野趣。
该怎么说,这个地方呢?
如果你老家在农村,小孩出生在城市里,从小缺乏乡土田园的体验,
那么带着小孩,来这个地方,就非常合适。
像我年纪一大把了,居然也能找到小时候在池塘边、田野上的那种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似曾相识,好像把外婆家的小河,阿姨家的茶山,还有自己家的池塘,组合在一起。
你看,池塘之间的小路,汀步石,就非常有感觉。
这一块块石头,大小如莲叶,连起来,似桥非桥,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
踏步上去,浅水曲涧,动静有别,虚实相间。
这种天然的山野美学趣味,其妙处在于有意无意之间,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用心良苦,却又表现的貌似轻闲。
池塘边的树,树叶已完全掉光了。
树桠交错,在夕阳的衬托下,看上去更精神了。
无叶一身轻,树对着湖面,长吁了一口气。
好比人到了老年,有退休金,儿女事业有成,且业已成家,孙儿绕膝,自己身体尚硬朗。
天伦之乐,可谓一身轻松。
只可叹,时光苦短,应了那一句千古名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郑一直认为,杭州的美景是多层次的,不只是名片上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这种地方,虽然无名,但也许更能品味到杭州自古以来的山林气息。
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看到了和苏轼时代差不多的山林风貌?
回去坐公交的话 ,池塘附近有两个公交站。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本路线全长1800米,爬升高度才30米,简直就是不费气力,适合老人小孩全家来玩。
游览池塘与茶园时,不一定按我的路线走,也许你有更美的发现。
如果不走全线,那么我建议直接到上茅家端口,爬爬茶园,看看南北高峰。
再去不远的茅家端口湖边走走,我觉得都是很不错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
我是老郑,一个喜欢户外路线的创作者,已创作了数十篇登山徒步路线文章。
我们下一条路线,再见!
‘肆’ 杭州石大路在哪里
石大路是杭州石桥到余杭大井的一条路,在杭州的北面
‘伍’ 杭州新华路在哪
看了上面的回答有点不懂了
莫名其妙的感觉。。。。
新华路是条南北走向的路
路很小的
只有2车道,南接马市街,北到凤起路啊
中间还和庆春路交叉
一条只有两车道的路怎么可能还会有什么建筑物
那边基本上还是小区多。很好找的,只要坐车到庆春路的浙一医院或者是皮市巷,都能到那边的
着名一点的就是庆春路的世纪联华(原家友超市),青春里中国电信大楼,浙一医院,庆春人家(酒店)
再还有个浙江省福利彩票中心了
,也是新华路和庆春路的交叉口,这些地方离新华路很近的,只要你在杭州
问随便什么人这些东西
,基本上都不知道在哪里
,怎么走的
到了庆春路新华路路口一块地方就在那里,要在新华路上找找很方便的
毕竟新华路不长的
,走一个来回撑足20分够了
‘陆’ 杭州小吃一条街在什么地方
杭州小吃一条街最有名的是河坊街,是仿古一条街。工艺品、小吃很多,全国各地的小吃都有,到杭州来的旅游者常去的地方。
美食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河东路和竞舟路。河东路在朝晖新村边上,竞舟路在城西,文二路至文一路之间段。两地特色不一,一些小饭店很有特色。
吴山路美食街是杭州最传统的美食所在,不过现在店不多,卖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如大饼粉丝、宁波汤圆、吴山烤鸡等。
相关信息:
杭州小吃是汉族饮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花式品种繁多,四季时鲜不同,有三大特色。特色岁时节令,各有时鲜美味。如春节供应各式春卷、鲜肉汤团、什锦八宝饭,清明有艾青团子,端午上市细沙或鲜肉棕,中秋制作杭式、苏式、广式月饼,重阳吃粟糕,等等。
春三月,多鱼虾鲜笋,虾爆鳝面、片儿川面、虾肉小笼应时尝新,夏日炎炎,供应薄荷糕,水晶糕、茯苓膏、肉骨头粥,三秋湖蟹肥,蟹肉小笼,蟹黄大包应市,腊月则为糯米麻糍、猪油玫瑰年糕。
‘柒’ 杭州,你知道最长的一条路是哪条路吗
这是 一条最有可能打造成为美国波士顿128公路的 科技 创新之路——杭州天目山路。
这就是杭州最长的一条市域道路,更是代表着杭州未来的通向世界的一条通道!
从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门开始,经过了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5A级风景区西溪湿地、阿里总部所在地的未来 科技 城、南湖 科技 园区、青山湖 科技 园区,一直到美丽的风景圣地天目山风景区。
这是 一条连绵不断的长达60公里的杭州城西大动脉 。沿天目山路以北5~10公里的范围内,已经扎堆了无数 科技 园区。这是 一条未来可以与广深 科技 创新走廊媲美的浙江版的 科技 创新公路——杭州天目山 科技 创新公路。
从日本东京、纽约等世界着名城市的 科技 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临安离杭州主城区50公里,50~60公里是 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发展产业 科技 园区的距离 。机构应该加快推出临安 科技 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包括青山湖、南湖等产业园总体规划, 让天目山路加快起飞 。
未来 科技 城是一个离杭州主城区15~18公里范围的 科技 园区,按照杭州主城区目前人口500万的腹地范围已经达到12~13公里。在未来3~5年内 杭州未来 科技 城就成了主城区的腹地 ,未来 科技 城将在房价高昂的面前, 沦为杭州主城区的一个睡城 。而高房价和睡城作用下势必会驱赶 科技 产业的外延。
天目山是一个最好承接未来 科技 城外延的区域 ,这条创新 科技 走廊形成,真正 代表着杭州的未来。
我用网络地图测了,我测的并不是某一条道路的长度,而是这条道路在不拐45度弯的情况下加其它道路的总长度。
天目山路从最西边的临安区吴越街到最东边的下沙6号大街总长度是76.9公里。
德胜路从最西边的余杭街道宝林路到最东边的萧山区江东大道全长66.5公里。
之江路从最西边的转塘镇凌周线到最东边的老盐仓聆涛路全长52.3公里。
秋石路从最南边的上城区复兴路到最北边的余杭区星光街全长是40.5公里。
中河路从最北边的北绕城高速到最南边的箫山戴村全长是44.9公里。
如果大家认为哪条街才是最长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接着测给大家看。
杭州的城市规模这几年正在不断扩大,富阳、临安等这些县级市正在陆续被合并为一个个杭州的区。
因此就目前的城市规模来看,就同一路名的主干道而言,最主要的也就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
南北方向最长的主干道是为莫干山路,它北接杭州到南京的高速路入口,南至靠近西湖的 体育 场路口。
而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就是德胜路,东至江干区的下沙大学城,西到老余杭区,贯穿了整个杭州城。
不考虑不同区域路名不同,不考虑高速公路。
南北最长的是上塘路-中河路-四桥-时代大道-桥戴线,最北端是南庄兜高速枢纽,最北段是萧山区戴村镇。
东西最长的自西向东,文一西路-文一路-德胜路-德胜东路-江东大桥-江东大道。西端为老余杭,东端为临江新城。
套路
当然是莫干山路了
应该是莫干山路
‘捌’ 杭州有莫干半山路吗
杭州没有“莫干半山路”。 杭州市 有一条“莫干山路”,还有一条“半山路”,从“莫干山路”到“半山路”大约有10公里之多; 此外还有半山镇、半山公园、半山电厂等等
‘玖’ 杭州小吃一条街在什么地方
杭州小吃一条街在河坊街。河坊街自古就是杭州的商业中心,旧时,与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曾经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烟店、万隆火腿庄、张允升帽庄四家名店各居一角,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所在。杭州闻名的“五杭”杭剪、杭扇、杭粉、杭烟、杭线就出于此。
河坊街的特色
河坊街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街上最具影响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成为此街的一大亮点。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东起江城路,向西越过南北向的建国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光路、劳动路至南山路,路长1800多米,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
青石板路面,路宽13米,其余路宽32米。旧时,与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国以来,分别为孔凤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烟、万隆火腿店、张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区片。杭城闻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烟、杭线就出于此。
‘拾’ 谁能给我介绍杭州拱墅区里一条路的由来 什么路都可以
德胜路:绿色欣荣的文化大道●设计理念走“现代派”路线“和体育场路、庆春路这些市中心道路有明显不同,整个设计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别于它们。”杭州市建委主任杨军说,这一次采集“历史”难度不小。一方面,8条道路大部分不在市中心区域,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设,有些是近年内设计完成的,另外,道路路幅相对较宽,两侧多为新建公建、公寓、农居,历史建筑及相关遗迹较少。因此,这次设计将走“现代派”——多以体现城市发展的现代历史为主。每条道路各有定位包括中国美院、南方院、华东院等四家有名气的设计院,联手为8条道路“打扮”。“德胜路、石祥路、石桥路多为城市入城口以及通过性交通干道,设计突出大气,反映城市欣欣向荣的面貌;而文一文二等5条道路‘书卷气’极重,体现书院文化、湿地水乡特色。”作为设计方代表,南方设计院院长方志达阐述了设计总思路。据了解,教工路的定位为“赋有书院文化的人文街区”;学院路为“休闲恬静的绿色住宅街区”;文一路为“江南水乡特色的绿色人文之街”;文二路为“精致休闲生活之街”;文三路为“人文科技生活之街”;德胜路为“绿色欣荣的文化大道”;石祥路为“城市快速生态走廊”;石桥路是为“人文多样的快速道路”。●设计亮点有了理念,如何呈现这些道路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呢?“我们把历史信息收集起来,按照重要性依次分为重点突出类(有一定规模,内容丰富,可引人参与、观赏的场所)、一般表达类、提示类三个层次,通过纪念性公园、城市家具、雕塑小品、提示牌、大型雕塑等加以表现。”方志达说。从初稿中看,“两口两线”有不少亮点。两口两线(德胜路、石祥路、石桥路)大型城雕放在大井入城口入城口是外地游客对杭州的第一印象。此次整治中,不少道路连接入城口,它们有不少故事可讲。“下沙是怎么来的?东汉时期,钱塘江北虽有大堤,但每当潮汛期,屡筑屡毁,屡毁屡筑,到20世纪60年代,余杭县委组织十多个公社,进行了长达10年的大规模围垦,遏止了洪涝的危险,有了现在的下沙。”设计人员说,为了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计划在下沙入城口(德胜路东入城口,两边紧邻高教园区)设计一组浮雕:恢复现在杂草丛生的水塘,主要以景墙的形式,表现当时人民围垦造地的样子,农耕的状态,体现海塘文化,同时,因为下沙现在有高教园区,要展示校园文化。而石祥路的大井入城口(位于余杭区,连接杭浦高速和杭州绕城高速,是杭州城北最大入城口),计划将城市标志(正在征集中)制作成一个雕塑,结合水系的引入,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入城口景观。此外,在德胜路的沪杭甬高速入城口,结合其目前周边的绿地,设置一个有杭州特色、反映出杭州理想居住环境的城市雕塑。道路交叉口讲述毛主席来杭州的故事1958年,毛主席、周总理来到浙江视察农科院,观看了双轮双铧犁,半个月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一系列决定,这包括,从正在农村锻炼的浙江大学部分青年教师中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技术力量雄厚的农机系。这段历史故事,会出现在石桥路与德胜高架交叉口。道路交叉口是设计的一个重点。比如,在石桥路与半山路交叉口,将展现引入文天祥抵抗元兵入侵的故事,石桥路与石祥路交叉口引入小品、雕塑等。扩大部分“两纵三横”(教工路、学院路、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文化主题频现街头“天目山路口做成体育文化主题;文二路口附近的小公园打造成越剧文化;而文一路附近银马公寓前绿地将突出一个字:‘蚕’。”更多贴近市民的小公园充满着人文气息,是“两纵三横”的主要特点。教工路上的一处重点设计“越剧文化”,就拿成立于1984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做文章,将文二路口附近现有小公园进行改造,在沿路一侧设计一处以越剧文化为主题的小广场,广场通过一亭、两门楼、六块反映戏曲人生的花窗景墙烘托出戏曲文化,展示一个古代戏曲演出舞台的样子。文一路口“蚕”文化,则拿当时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蚕学馆为主题,用轻柔的丝绸引出蜿蜒小径,绿树掩映中洁白的蚕茧主题雕塑,表现“开全国蚕桑改良之先声”。主要节点增加更多绿色大量拥有绿色空间设计的休闲空间,是文一、文二、文三路、学院路的最大期待。如,莲花港河节点(文一路与丰潭路交叉口)将借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形象,创造一个以“莲”为主题的文化空间,辅以爱莲亭、莲花座凳、历史景墙等景观元素的设置,为周边居民以及过往行人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重新设计学院路天目山路口原有绿地,通过增加木栈道、休闲亭、休息座椅等现代园林的造景观方式,营造出一处参与绿色生活的空间。文二路口附近现在是小区人行休闲需要的绿地,计划通过花坛、灌木等几个元素进深营造空间,营造一个古代院落布局。●设计讨论设计好看还要有杭州味在对设计文本的讨论中,杭州市主要领导以及专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雕塑小品设计得现代和好看没错,但是不要与其他城市雷同,要能代表杭州。比如说体育文化公园,设计一些以前杭州人小时候经常玩的弹洋片、玩弹子的童趣游戏也不错。”杭州市房管局局长杨坚说。杭州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王其煌则要求设计单位注重雕塑的风格。“比如在入城口,要让别人一眼就认出杭州来,或许,一句‘钱塘自古繁华’的诗,比一个后现代的雕塑更让人体味到杭州的韵味。”而有杭州“味道”的本土植物,也是专家们强烈要求整治中增加的部分,比如紫薇花、木芙蓉就很热门。此外,为了保持“两口两线”的立面整洁,杭州市计划,在道路沿途100公里内,户外广告原则上一律拆除。雕塑要精致但不能“脆弱”杭州城塑有过不堪回首的一些记忆:菜市桥公园里新添的《买菜》,卖菜小伙正给老太太称大白菜,秤砣被偷了一次又一次;庆春路上打鼓的老爷爷,鼓锤断了一根又一根;城东公园少女曾经被整个端走……这些损害拷问了一些人的素质,但用材、设计上的缺陷,却是管理部门要正视的。“历史遗迹要做到应保尽保,设计整体和谐但又有所区别。特别是,其设计和制作要考虑到永久保存这一点。比如,可以避免一些大量采用玻璃的雕塑,一些细节要想得更加周到,避免出现装了被偷、偷了再装的问题。”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说,这一次整治特别要考虑到雕塑的安全性,做到件件是精品,件件可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