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萧山去年人均收入多少钱呢
扩展阅读
上海到宝山区要多久 2025-08-14 13:18:42
杭州山姆超市是怎么消费 2025-08-14 13:17:38

杭州萧山去年人均收入多少钱呢

发布时间: 2022-12-29 20:56:33

‘壹’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本地区(杭州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限制到经济补偿。浙江省的平均工资决定到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范围。
2011年杭州市区全社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8837元。
2011年浙江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731元。

‘贰’ 萧山的有关情况

先跟你说说我眼中的萧山(我是萧山人):

萧山是属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这里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条件也比较富裕,除了外来打工的,本地人几乎3户人家里2户有车,也比较会消费,农民也很有钱,在农村,几乎每家都自己盖三层的楼房....

特产:
萧山“三黄鸡”、萧山萝卜干、杜家杨梅、诸坞青梅、湘湖莼菜、浙江龙井茶、蚕丝、中药材、河鳗、胡瓜等产品驰名中外。
其中萝卜干、霉干菜、淡水河蟹、花卉苗木、大豆、青梅产量均居浙江省第一。
----------------------------------------------------
下面是有关于萧山的新闻:

萧山农民人均收入4742元农民“富”逼城里人

据称,今年春节前后,杭州大厦所售的10套高档顶级西装,有7套为萧山人所购,其中不少系萧山农民所为,萧山农民富甲一方从中可窥一斑。

2003年,萧山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高达209亿元,在浙江省县(市、区)中稳居第一。而200多亿元存款,农民占了近一半。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7960元、15076元,比例是1∶1.8。1至4月,萧山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474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774元,为1∶1.4,双方间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而2003年国内同口径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是:1∶3.2。

萧山农民“富”逼居民,得益于这几年萧山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萧山区工业总产值首次冲破千亿元大关,位列全国县(市、区)第一;今年1至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9%。工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从中受益。据统计,萧山有企业1万多家,99%为民营企业,拥有产业工人近60万人,其中7成系萧山本地的农民。

‘叁’ 听说萧山经济实力很强,是吗那里的人都很富有

萧山经济实力强劲,综合实力长期列全国县(市、区)第7位、浙江省第l位,2004年工业总产值以1600亿元的实绩雄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3位。近几年,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500.3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07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8.51亿元(新口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2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79元。2005年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92亿元,财政总收入24.45亿元,工业总产值952.14亿元。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等称号,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已连续两年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评为“极力推荐投资城市(城区)”第1名

浙江人均GDP是全国第一个超过3000美圆的省份,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GDP总值排全国第四(包括直辖市)

‘肆’ 杭州萧山区经济如何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 “浙江省品牌强县(市、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十强”、“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第一名”、“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等称号,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萧山分别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为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中国羽绒之都、钢结构之乡、中国伞乡、中国镜乡、中国化纤名镇等称号。2006年,萧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9.8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5%、65%和3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257元,增长17.8%,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7400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3.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93亿元,分别增长30.5%和29.0%(原口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均保持全省县(市、区)级首位。

‘伍’ 07年全国人均收入县级市排行榜

1 浙江:台州玉环24021元 狂胜 台州市区 19953元 2 广东:佛山顺德22291元 大胜 佛山市区 18894元 3 广东:佛山南海21983元 大胜 佛山市区 18894元 4 浙江:宁波慈溪21623元 大胜 宁波市区 19673元 5 浙江:金华义乌21576元 大胜 金华市区 17806元 6 浙江:温州瑞安21240元 小负 温州市区 21716元 7 浙江:杭州萧山21238元 大胜 杭州市区 19027元 (上海:20668元) 8 浙江:宁波鄞州 小胜 宁波市区 (根据上述网页中数据推算,宁波鄞州介于杭州萧山和温州乐清之间) 8 浙江:温州乐清20633元 小负 温州市区 21716元 9 浙江:绍兴绍兴20460元 小胜 绍兴市区 19178元 10浙江:台州温岭20445元 小胜 台州市区 19953元 11浙江:绍兴诸暨20056元 小胜 绍兴市区 19178元 12浙江:宁波余姚20002元 小胜 宁波市区 19673元 (广州:19851元) 13浙江:嘉兴海盐19656元 大胜 嘉兴市区 17828元

‘陆’ 杭州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多少大神们帮帮忙

人均GDP赶超北京 根据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06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344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92亿元,第二产业为1741.98亿元,第三产业为1544.0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9%、13.3%和16.7%。 按照杭州目前的户籍人口计算,去年杭州的人均GDP为51871元。根据国家公布的2006年人民币和美元平均汇率7.9735来换算,杭州的人均GDP为6505美元。 根据其他城市公布的情况,2006年广州的人均GDP超过78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深圳超过了8800美元(按常住人口数量计算),而北京市的人均GDP为6210美元,比杭州略低。2005年,杭州和北京的人均GDP分别为5431美元和5457美元。 如果参照世界银行公布的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名,去年杭州的发展水平已接近人均GDP 6740美元、排名第44位的捷克,并高于6330美元、第45位的匈牙利。不过跟排在第一位的卢森堡(43940美元)和第4位的美国(37610美元)相比,差距还很大。 5年时间,杭州的人均GDP已经翻了一倍。2001年首度突破了3000美元大关,2004年突破了4000美元,2005年突破了5000美元,达到了5431美元。 政府财力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根据统计,2006年杭州实现财政收入62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1.39亿元,增长20.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杭州的财力水平仅次于深圳、广州,排名第三位。 去年,大多数杭州人的钱袋子也相当可观:市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19027元和8515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1.2%。 有了厚实的腰包打底,去年杭州人花在吃、穿、玩、乐等方面的钱比较大方。据统计,去年杭州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111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成为省内第一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 千亿元的城市。 由此不仅可以看出杭州人的确有钱了,而且对于消费似乎格外热衷。据有关部门在2005年的统计,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杭州人的消费倾向高达80.9%,而上海、台州、常州等城市的消费倾向均在70%左右。 工业销售产值 今年冲关8000亿元 作为GDP的主要贡献来源,去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生产和销售双双越过6000亿大关,分别达到了6839.91亿元和672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和25.9%,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3和1.4个百分点,总量继续全省领先。自营进出口总额达到389.1亿美元,顺差127亿美元。 其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6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6%。服务业对杭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在昨天召开的全市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杭州市政府和有关专家经过详实分析,逐渐明晰了今年经济的发展轨迹。杭州工业选择继续放量,经济规模将大幅扩容,预计全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长16%,冲关8000亿元,同时把万元GDP的能耗下降4%。 招商引资和旅游收入 同时突破500亿元 去年,杭州实际吸收外地资金504.6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境外到位资金22.55亿美元,国内引资324.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21.0%。 比如萧山区,去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0家,总投资33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亿美元,同比增长88.5%,年均增幅达54%。利用外资的总量在全省县(市)、区中的排名,从2003年的第六位跃升到了2006年的第一位。 通过招商引资,本地民企与跨国企业实现了强强联合,比如永盛纺织与韩国汇维仕、百合化工与瑞士科莱恩、富丽达印染与意大利米罗里奥、杰版减速机与西班牙科曼莎的合作等。 杭州也吸引着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在休博会、西博会的直接带动下,去年,杭州实现旅游总收入高达543.69亿元,增长16.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09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471.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16.8%。

‘柒’ 萧山区临浦镇人均纯收入有多少

人均收入9620元。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萧山区临浦镇人均纯收入9620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萧山区临浦镇已引进企业15家,年产值8000万。村民有60%以上已劳力务工为主,20%的劳动力从事交通、运输、建筑业。2021年全村工农业产值达到9000余万,其中工业收入达到8000万,人均收入9620元。

‘捌’ 2022萧山月平均工资

2022萧山月平均工资5434元。根据萧山统计数据,上半年萧山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32605元,算下来,城镇居民人均每个月平均收入约为5434元。

‘玖’ 谁能介绍下萧山~

萧山,钱塘江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萧山地处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杭州的南大门,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17.66万。萧山于公元2年建县,1988年撤县建市,2001年成为浙江省会城市杭州的一个行政新区。拥有排名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上海港、宁波港仅为180公里、150公里。境内铁路和公路交通路网稠密,公路密度达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形成了区内40分钟交通圈和20分钟上高速的便捷交通网。目前,机场二期、江东大桥、过江隧道、地铁等正在启动和建设,实现了与杭州的“无缝对接”,努力成为杭州的“浦东新区”。

萧山经济强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2001年以来,综合实力已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县(市、区)第7位,浙江省第1位。多次荣获“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区等称号,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

萧山,浙江文明之源头

萧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有8000年的历史,比河姆渡文化还早1000多年,浙江文明史因此前移1000年,萧山也因此成为浙江文明发祥地。

源远流长的湘湖,成名早于西湖,傍水依山,襟江带湖,以风景秀丽而着称。毗邻湘湖的越王城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千古流传。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民族英雄葛云飞、历史演义作家蔡东藩、着名画家任伯年、近代政治家汤寿潜等历史名人的文韬武略,为萧山留下了光耀千古的华章。

作为浙江文明发祥地,萧山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映成辉,经济强区与文化强区相得益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并蒂开花,走上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秉承历史文脉,萧山人形成了独有的创业文化,造就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从当年的“围垦精神”,到“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抢上头班车、抢抓潮头鱼、抢开逆风船、抢进快车道”的“四抢精神”、“敢与强的比、敢同勇的争、敢向高的攀、敢跟快的赛”的“四敢精神”,萧山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尽管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具有“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本质内涵。如今,萧山人民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萧山精神,演变为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的生动实践,正成为推进建设富裕和谐现代化萧山的强大动力。

萧山,浙江经济之首富

近年来,萧山生产总值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05年,萧山实现生产总值588.05亿元,同比增长17.3%,人均GDP超过了6000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4.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95亿元,分别增长20.1%和20.4%,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列全省首位。

萧山投资环境优越,已连续两年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评为“极力推荐投资城市(城区)”第1名,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首选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包括美国GE、日本雅马哈、瑞典爱立信等知名跨国公司在内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外商投资落户。2005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5.8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8亿美元,进出口值达51亿美元。

工业是萧山经济蓬勃发展的主引擎。轻纺产业发展势不可挡,有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之誉;羽绒企业原产毛年产量占世界同行业的2/3,有世界羽绒之都之称;机械产业的代表企业万向集团,其汽车零配件成为美国通用、福特的专用品;化工产业的佼佼者传化集团,发展势头迅猛,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花王强强联合;挟中国钢结构之乡的声誉,萧山人建造了中国钢结构第一楼武汉证券大厦……工业产业升级快速推进,技术改造提升了传统产业,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区已有14个中国名牌,在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2005年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中萧山有12家集团入围。
萧山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有27家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都市型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花卉、畜牧、水产、蔬菜、茶果五大特色主导产业,享有“中国花木之乡”之美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年市场成交额达301.4亿元,商业城、新世纪市场园区、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钢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亿元市场进展顺利。块状经济继续壮大,全区22个镇全部入围全国千强镇,其中5个镇进入全国百强镇行列。

当前,萧山正全力打造汽车电子、数控装备、信息软件、生物技术、精密模具五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国家级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东、临江两个省级开发区,成为浙江打造先进制造业的主要基地。规划面积达22.74平方公里的钱江世纪城,将努力打造成杭州的江南CBD。

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9498元和18884元,分别增长10.1%和13.2%。全区117万人口共有55万人进入社会养老保险“安全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已实现了基本全覆盖,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每年筹资5000余万元为全区7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了70元/月�6�1人的生活补助金,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6.84%,基本普及了15年教育,努力做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萧山,浙江休闲之胜地

今年4月,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在萧山开幕,萧山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一湖(湘湖)三园(杭州休闲博览园、杭州世纪风情园、东方文化园)”作为历时半年的休博会的主要场馆,成为萧山休闲旅游的新名片。历史悠久的湘湖,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秀丽的“湘湖八景”,让人留连忘返。“一湖三园”开园以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444.5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在此带动下,今年1—8月,全区实现旅游收入53.66亿元,增幅达27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7亿元,增长21.4%,萧山经济已由工业“一枝独秀”逐渐转变为二、三产业的“双轮驱动”。今年,萧山还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华东地区十大旅游休闲风情城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萧山是钱江观潮的首选之地,自古蔚为天下奇观,被誉为世界第一涌潮。千百年来,钱江潮以吞云卷月的雄姿和气壮山河的魅力,令中外游人叹为观止,也造就了萧山开放大气的胸怀和气度。10月8日至10日,萧山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暨第四届中国伞节。

“休闲,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休闲热潮的兴起是萧山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萧山人民富裕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萧山人均GDP已突破6000美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开始升级换代,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方兴未艾。投资上百亿元,以旅游十家四星级以上宾馆和十大休闲娱乐景点建设为重点的旅游“双十”工程建设正在热火朝天进行。杭州生态园、山里人家、云石度假区、省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浙江花木城等一批自然生态旅游区逐渐兴起。星级宾馆酒店鳞次栉比,拥有多家四星级以上涉外宾馆,浙江第一高楼开元名都大酒店傲立城中央。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萧山杜家杨梅节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游客。一批批具有一流设备的文化、体育设施遍布城乡。楼房变高了,道路变宽了,街景变美了,老有所依了,居民素质日益提高,萧山向全世界展示了休闲都市畅想。

目前,萧山正处于推进经济、城市、社会战略转型和提升的重要发展时期,萧山将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实施融入大杭州战略、产业大跨越战略、城乡大统筹战略、建设大文化战略、环境大提升战略,勇于紧中求活、好中求快、稳中求进、强中求先,融入大杭州、建设新萧山、引领新发展,不断巩固和强化杭州领头雁、浙江排头兵、中国先行者的地位,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新萧山。

荣誉萧山

全国十大财神县(市)

全国明星县(市)

中国纺织生产基地

中国花木之乡

中国羽绒之都

中国花边之都

中国钢结构产业基地

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国家卫生城市

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

浙江省首批文明城区(2006全国强镇发展论坛组委会提供)

‘拾’ 萧山闻堰人均生活水平怎么样呀

好。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萧山闻堰在2006年就已经人均收入1点1万元,生活富裕,生活水平好。闻堰街道地处萧山区西部,濒临钱塘江与富春江、浦阳江的三江汇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