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李泌在杭州哪个地方
扩展阅读
杭州到黄山途经哪个市 2025-08-05 08:25:41
莎蔓莉莎厦门哪里有 2025-08-05 08:25:35

李泌在杭州哪个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1-06 21:04:27

① 唐朝着名政治家李泌生平简介

李泌,字长源。唐朝中期着名道家学者、 政治 家、谋臣,为南北朝西魏时“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唐朝着名政治家李泌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泌生平简介
三国 中的谋臣当论诸葛亮为首,而唐朝的谋臣不可不说李泌。李泌,到底何许人也,居然能够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提并论,想必也是有大智慧的。

李泌出生于公元722年,在经历了67个春秋后,于789年 自然 病逝。他出生于唐玄宗时代,死于唐德宗时代。

李泌的智慧在他幼时便崭露头角,7岁时李泌在跟随老臣张九龄处理朝政时便提出了自己对政事的独特见解,据传张九龄当时亲自认错,并不顾年龄上的悬殊,身份的差异一意与李泌结为知己,这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李泌也因为此事被唐玄宗亲自接见。成年后的李泌更因与玄宗讲解《老子》而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同时兼任太子师。

李泌在侍奉唐朝四代君主时,在保全自身安危之后,会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传达给了当朝皇帝,一般被采纳的建议实施后均获得不小的成效,未被采纳的却或多或少导致了时局的进一步动荡混乱,可说李泌真是具备长远的眼光,能够做到深谋远虑。

李泌性格上的一大缺失便是他信道教,所以他一直在寻找长生不老之法,很少食用烟火食物。这在现代来看是多么的可笑之极,但在当时来说,正因为他信奉道教,所以他议政时见机行事,当大环境不利于己的时候,他会选择明哲保身,正可谓留的青山,才能做以后的图谋,如果连青山都不在,何谈将来。

李泌,客观来说,他为唐朝时期的四朝元老,具备了谋臣的眼光,但却因避祸保全自己,而未能将其才能完全发挥,可想如果他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晚唐时期何以生灵涂炭到那种地步。
李泌避祸
什么人叫做聪明,聪明人一般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和习惯呢?首先,他们是少言多看多听的,因为他们深知言多必失,少言才能及时查明所在形势,才能更好的判断,才能做出最优选择方案。

其次,除却专业知识外,他们一般懂得很多,各种领域均有所涉猎,当与领导谈论时就会有更多的谈资,并能从各方面针对难题来做出分析,寻求最优解决 办法 。

最后,聪明人不以聪明自诩,他们一般是谦虚的,谨慎的,因为他们知道大智若愚才是最合适的,不然过早的暴露往往会导致自己的短命。

在唐朝,就有一个顶聪明的人,那就是李泌,他博学,他谨慎,他善于审时度势,并能够做出明哲保身之举。

他的一生就象是个传奇,他辅助过四位唐朝皇帝,四位皇帝所在的朝政可谓一个比一个黑暗,四个皇帝的性情也是一个比一个更难让人捉摸,但在那样混乱的局面之中,多少奸臣想要夺取李泌的性命,均被李泌先悉察觉,并想出办法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有人可能觉得李泌,太过于自私,不顾朝廷的黑暗造成的人伦惨剧,只顾着保全自己。但换个角度想想,若不是他的明哲保身,又何以在四个朝代里谏言,并帮助朝政走出几度困难,这样看待李泌的人,真可谓目光太过于短浅。

能进就进,该退就退,常人一般做不到的,李泌做到了,李泌避祸留给后世的可谓是大智慧,大聪明。
李泌开六井
李泌,我们一直在说他的聪明,说他的大智慧,却一直没有谈论到他的政绩究竟有何?作为一位隐士,他的隐士生涯可谓十分的惬意,来回穿梭于朝堂和山林,在山林间,他潜心向道,不食烟火,参佛悟理。

但作为一名政客,他给晚唐留下了什么,值得后世尊称他为一代政治家,李泌的政绩其实不胜枚举,内政不断调和君王父子之间的矛盾,虽搬不上大太面,但于私于公,都是有 历史 大意义的,外政他力谏皇帝对抗番邦,推荐了良将最终也取得了胜利,在胜利后,李泌语重心长的对德宗说,千万不要因嫉妒而斩杀良将。李泌亲自治理的政绩中,当属开六井最为闻名于世了。

六井,开在杭州解放路,其中又以相国井最为闻名。它蕴含了怎样的历史 故事 呢?

在唐德宗时期,李泌任杭州刺史,当时杭州人民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没水喝,李泌到来后便到处进行实地考察,想方设法解决杭州人民的饮水难题。在他的努力下,他发现西湖之水可以通过引流的方式引入杭州,便采取了当时比较罕见的引流方式引入了六口井至杭州城内,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后来,杭州饮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李泌也升任了相国一职,杭州的百姓为了纪念李泌,便将李泌所开槽之井命名为相国井。

直到现在,只要提起杭州的相国井,人们便自然会想到李泌,杭州市政府为了纪念李泌,特地重修相国井以作观赏之用途。

猜你喜欢:

1. 北宋名相韩琦

2. 隋唐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简介

3. 唐朝大臣及史学家朱敬则生平简介

4. 隋唐历史人物姚崇简介

5. 各朝代的官位和大小顺序

② 李泌在杭州那些事儿

    《长安十二时辰》在这个夏天日渐火爆,剧中李必原型李泌的热度也登上了各种热搜榜,少年天才,历任四帝,时而闲云野鹤修道山中,时而封侯拜相纵论朝堂,响当当的人生赢家。李泌的政治生涯与杭州曾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被贬杭州刺史时,凿井引西湖水,改善民生,不过翻阅《新唐书》只留下“徙杭州刺史,有风绩”寥寥几字,纵观李长源这波澜壮阔的一生,杭州仅仅是其中一站,不过他的名字却被这座城市铭记千年。唐朝时期的杭州,濒临钱塘江,陆地刚刚成形不久,地下水苦咸,彼时只有西湖水洁净可以引用,所以饮水问题成了制约民生的一大焦点。李泌任杭州刺史后,实地考察精心筹划,开始“引西湖水入城”工程,先垒石围湖形成相对独立的水池,设置水闸与湖面相通,然后挖沟设置石槽内置竹管引水入城,城内再设置蓄水池通过竹管与城外大池相连接,蓄水池上再设置六眼水井,活脱脱一个唐代版的自来水厂就这么建立起来了,自此之后杭州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然而李泌身后的大唐却日渐沉沦,庞大的帝国陷于藩镇割据,内忧外患纷争不断,东南一隅的吴越却日益富庶,逐渐取代北方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李泌兴建的基础设施为杭州城市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功绩也被后人景仰传颂,为了纪念他,把其中一口井尊称为“相国井”,西湖边的公园内还有李泌汲水的雕塑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