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杭州市人才居住证要怎么办理
又要什么证明啦,又要什么杭州市紧缺人才技能证书等等,被弄得烦死,上网查了一下,好像做了很多年了,记得他们办公室在滨江浦沿那边,记得叫亿捷落户,现在车子也买了,小孩也读上公立学校了,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在杭州生活安逸了多了。
‘贰’ 杭州人才证怎么办理流程
申请杭州人才引进居住证有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线下:人力社保局办事窗口。申请人可就近选择市、区的人社部门办事窗口现场办理;申请人在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的,到属地县人社局办事窗口办理。线上: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或杭州办事APP。申请人可登陆浙江政务网、浙里办或杭州办事APP,在登陆页面选择居住地人社局办理事项,点击“引进人才居住证资格审核”即可在网上递交申请办理了。
杭州人才居住证办理有哪些流程?
第一:申请条件。
如果你想申请杭州人才居留证,首先你需要满足申请条件才能申请,这相当于你必须有一张票。你可以申请什么条件?首先,您必须在杭州缴纳社保,然后满足以下七个条件之一: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全日制专科紧缺专业;
3.杭州紧缺工种高级证书;
4.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国家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
6.持有《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7.在杭州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个人经营者;
第二:申请材料。
买了票,接下来你要准备行李,也就是申请材料。
1.身份证;
2.申请表;(填写个人信息,加盖公司公章(与缴纳社保的公司一致))
3.劳动合同;
4.学历/职业资格/职称证书。
第三:申请方式。
准备好自己的申请材料。杭州是一个服务型城市,大家可以选择在网上申请杭州人才居住证,也可以选择在线下申请。
选择网上申请,有网页端浙江政务网。浙江办事处的移动终端;网上申请,将自己的资料清晰完整地拍照上传。
选择离线窗口申请的,可携带申请材料,到各区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申请。法律依据:
《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规范人才市场活动,维护人才、用人单位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叁’ 杭州人才居住证和普通居住证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列举两者的三点区别:
一、申领条件的区别
(一)普通居住证:
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居住时间自申报居住登记之日起计算),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申领《浙江省居住证》。
(二)人才居住证: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当年度《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中专业;
3、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符合我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
4、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
5、持有《外国专家证》;
6、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
二、办理材料的区别
(一)普通居住证: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原件1份,免冠近照2张;
2、填写《浙江省居住证》申领(签注)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3、当地规定的合法稳定住所证明:原件1份;
4、当地规定的合法稳定就业证明:原件1份;
5、当地规定的连续就读证明:原件1份;
(二)人才居住证
1、《浙江省引进人才居住证申请表》
2、专业技术职称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3、学历、学位证书
4、身份证
5、一寸彩色白底正面免冠证件照
6、在本市主城区的居住证明(购房产权证、租房合同及业主房产证复印件、单位出示住所证明及住所房产证复印件)
7、验资报告、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办理依据的区别
(一)普通居住证
《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新型居住证制度的通知》
(二)人才居住证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实行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等十个政策文件的通知》、《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人事厅关于贯彻执行<浙江省实行引进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杭州市人事局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杭州市公安局关于印发杭州市人才居住证办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参考资料
杭州市引进人才居住证审核-浙江政务服务网
居住证办理服务指南 - 杭州公安局
‘肆’ 杭州人才居住证申请条件是什么
杭州人才居住证申请条件:
1、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2、具有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大专学历并属于当年度《杭州市紧缺人才目录》中专业的人员;
3、持有技师以上(含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符合我市当年紧缺职业(工种)的具有高级职业资格的高技能人员;
4、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以上的经营者;
5、持有《外国专家证》的人员;
6、持有《杭州市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证》的人员。
拓展资料
《杭州市人才居住证》规定的办理材料
1、杭州市人才居住证申请表一式三份;
2、近期白底免冠彩色1寸证件照三张;
3、有效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护照)原件及复印件;
4、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聘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5、本人的学历证书、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在本市市区的住所证明(购房产权证、租房合同及业主房产证复印件、单位出示住所证明及住所房产证复印件);
7、验资报告、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证(申领人是个人在杭投资50万元(含)以上的经营者需提供);
‘伍’ 杭州高层次人才认定指南
杭州高层次人才认定指南
杭州市出台了“人才新政27条”,将高层次人才归为5个类别,分别是: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高级人才(E类)。以下我为大家整理了杭州高层次人才认定指南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办理条件
一、在杭州市用人单位(不含省、部属在杭单位)工作
二、忠于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A、B、C、D、E类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所在用人单位,申请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
办理材料
一、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表格通过系统在线填写并打印)。
二、相关附件材料:
1、身份证件。
2、《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单位专用)》(不缴纳社保的财政补助单位可以不提供)。
3、劳动合同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属创业人员的,提供营业执照和半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4、最高学历证书(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提供)。
5、最高学位证书(具有学位的人员提供)。
6、职称证书(具有职称的人员提供)。
7、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提供)。
8、E类人才中拟按博士条件认定的人员还须提供以下材料:
(1)取得国内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证的《中国学位认证报告》(如何认证详见学位网)。
(2)取得国外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3)取得港、澳、台地区院校颁发的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港澳台学历学位认证书》(如何认证详见浙江海外人才网)。
9、D类或E类人才中拟按高级职称条件认定的人员,如其职称是在外省(含中央在浙单位)评审通过的,原职称须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重新确认。所需材料和确认流程详见杭州市专业技术资格网上申报评定系统常见问题栏目。按高级技师条件认定E类人才的人员,如其职业资格证书是在外省取得的.,须按我省有关规定对证书进行复核认定。
10、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条件的其他相关佐证材料,如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研究课题结题材料、学术论文等。
办理流程
一、申请
申请对象本人或用人单位通过“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报管理系统,在线如实填写《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并上传相关附件材料。
二、报送材料
单位人事部门通过申报管理系统报送材料,打印《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表》并加盖单位公章,与相关附件材料原件一起送相应受理部门。
四、受理部门负责核对相关信息。
五、审核
审核部门对照《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进行认定条件审核工作。对未通过审核的材料,通过申报管理系统反馈认定申请人;对通过审核的材料,通过申报管理系统报送批准部门。
五、核准
批准部门核准
办理部门
(一)受理部门。市属单位人才申请购房补贴、租赁住房或租赁补贴的,材料受理部门为九大行业主管部门,即市发改委、市金融办、市经信委、市农办、市旅委、市建委、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其他用途的,按隶属关系分别由市里相应的部、委、办、局负责受理。区、县(市)属用人单位(含民营企业)人才按属地原则由所在区、县(市)相应部门负责受理。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用人单位人才认定工作参照区、县(市)实施。
(二)审核部门。《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中涉及的荣誉或奖励项目,有对应市级归口管理部门的,由该部门负责审核;对分类标准中属于“相当于上述层次”的人才认定工作,由市委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牵头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必要时组织专家评审),提出审核意见。具体审核部门详见附件2。
(三)核准部门。市委人才办会同市人力社保局负责核准A、B、C、D类人才和市属用人单位E类人才认定结果;区、县(市)委人才办会同同级人力社保部门负责核准所属用人单位E类人才认定结果。
;‘陆’ 杭州人才证满足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条件1.全日制本科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是可以直接去申请人才证的,但有限制,须全日制。像电大、函授的都是不能办理的。
条件2.全日制专科紧缺专业
全日制专科学历也是可以办的,须紧缺专业,大家可以看下紧缺专业目录:
条件3.紧缺工种高级证书
目前,杭州办事快有高级汽修可以直接考,最后一期了,五一后安排考试。杭州的高级证直接考的机会不多了,考一次少一次。之后有什么工种,能不能办人才证都是未知数,要珍惜这最后的机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柒’ 杭州人才市场同意落户证明怎么开
法律分析:类别提交材料办理程序注意事项
应届普通高校本科生
1、毕业证书
2、户口迁移证
3、报到证
4、身份证
5、本人照片(一寸2张)毕业生与在杭单位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或在杭州毕业生网注册登记,以先落户后就业的方式受理。档案进入市人才中心后,审核落户材料,签订托管协议,到指定派出所落户。先落户后就业的户口挂靠办法主要面向省外高校应届毕业生。
历届普通高校本科生
1、毕业证书
2、学位证书
3、档案所在单位的离职证明(或人才交流机构的档案托管证明、学校保管档案证明)
4、户籍证明(户口迁移证)
5、身份证
6、本人照片(一寸2张)在市人才中心开具调档函调档,档案进中心后,凭市人才中心的《落户证明》到市公安局办证中心审批并领取《户口准迁证》,到户籍所在地迁移户口,再持户口迁移证到市人才中心签订托管协议,到指定派出所落户。无学位证书者须到毕业学校开具相关证明;45周岁以下。
法律依据:《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落户政策实施细则》 第五条 高层次人才落户申报材料
(一)A、B、C类人才落户所需材料:
1、用人单位审核盖章的《人员进杭落户审批表》(可在市局门户网站下载使用,下同);
2、《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结果》;
3、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属集体户的提供集体户口簿首页和申请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卡》或提供户籍证明);
4、申请迁入合法固定住所的,提供房屋产权证明;
5、申请迁入单位集体户的,需提供无房证明及单位同意落户证明及其户口簿首页;迁入亲友家挂靠的,提供亲友同意落户证明、户口簿及房产证;
6、申请迁入人才专户的,需提供人才专户同意入户证明、无房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D、E类人才落户所需材料:
1、用人单位审核盖章的《人员进杭落户审批表》;
2、《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结果》;
3、申请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属集体户的提供集体户口簿首页和申请人的《常住户口登记卡》,或提供户籍证明);
4、劳动合同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属于创业人员的,提供营业执照;
5、《杭州市社会保险参保证明(单位专用)(不缴纳社保的财政补助单位可以不提供);
6、申请迁入合法固定住所的,提供房屋产权证明;
7、迁入亲友家挂靠的,提供亲友同意落户证明、户口簿及房产证;
8、申请迁入单位集体户口的,需提供无房证明及单位同意落户证明及其户口簿首页。
‘捌’ 杭州人才认定条件
一、杭州E类人才认定条件
1、 正高级职称,可直接申请认定E类人才。
2、 副高级职称,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 3 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 3 位完成人),出版着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 2 位作者)。可申请认定E类人才
3、 高级技师,并取得以下成果之一的专业技能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出版着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可申请认定E类人才。
4、 杭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指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可申请认定E类人才。
5、 具有博士学位,可直接申请认定E类人才。
6、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 3 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 3 位完成人),出版着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 2 位作者)。可申请认定E类人才。
二、杭州E类人才认定材料
1、人才申请认定表(填写)
2、身份证件(正反面拍照)
3、近一个月“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历年参保证明”
4、劳动合同或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不签合同的法定代表人请提供任职文件);属创业人员的(应担任法定代表人),提供营业执照和半年(含)以上完税证明
5、最高学历证书(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提供)
6、最高学位证书(具有学位的人员提供)
7、职称证书(具有职称人员提供)
8、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申请人工作简历表(需要本表由申请人填写,由工作单位盖章确认后,转换成PDF格式文件)
9、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条件的其他相关佐证材料,如荣誉证书、获奖证书、研究课题结题材料、学术论文等。
三、杭州E类人才认定流程
1、下载杭州市民卡APP
2、点击首页【杭州人才码】,进入申领入口
3、点击【高层次人才认定】,根据提示完成申领
注:高层次人才认定有效期为两年,有效期满后可以申请备案,依旧不影响相对应的优惠政策。
‘玖’ 杭州人才证申请需要什么条件
杭州市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指: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3、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各类省部级“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的培养人选;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4、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
5、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特殊才能的高技能人才。
法律依据
《中共杭州市委办公厅、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四个政策性文件的通知》第二条 我市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是指:
1、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员;
3、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各类省部级“人才工程”重点资助的培养人选;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4、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
5、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特殊才能的高技能人才。
‘拾’ 杭州高层次人才认定条件
1、关于认定范围
1.1申请认定的人员范围是哪些?
申请认定的人才应是在杭州市属、区(县、市)属用人单位(不含省、部属在杭单位)工作。市属用人单位指市本级所属事业单位,以及2015年1月1日起税收收入缴入市本级国库的企业等;区(县、市)属用人单位指各区(县、市)所属事业单位,以及2015年1月1日起税收收入缴入区(县、市)级国库的企业等。
1.2申请认定的人才应具备哪些条件?
申请认定的人才应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A、B、C、D、E类条件的人员可以通过所在用人单位,申请我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
1.3不符合目录列出的认定条件可否申请认定?
分类认定工作严格按照目录开展,针对杭州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偏才”“专才”,经召开协调小组联席会议,提出审核意见。
1.4在杭工作需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在杭州工作人才分为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创业人才特指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和公司半年以上完税证明。创新人才指与杭州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需提供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和在杭缴纳社会保险的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如因已达退休年龄等合理原因没有在杭缴纳社保的,请单位提供说明和6个月以上在杭缴纳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证明)
1.5认定申请提交单位与签订劳动合同单位和缴纳社保单位不一致,能否申请?
认定申请提交单位和签订合同单位及缴纳社保单位原则上应该一致。因特殊原因(如在关联企业缴纳社保、通过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等)等合理的原因,造成三者不一致的。应提供相关说明和证明材料。
1.6长期在杭州农村工作的人员(如非遗传承人等),没有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保、也没有创办经营主体的,能否申请分类认定?
考虑到这些群体的实际情况,可以由所在村、街道出具相关证明后,替代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
1.7已退休人员如何申请认定?
在杭州退休人才或在外在退休后来杭工作的人才可以申请分类认定。
(1)本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本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论是否返聘工作,均通过原单位提交认定申请。提交认定申请时,可用退休证明替代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
(2)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如还在工作的(退休返聘),通过目前的工作单位提交认定申请,申请时用聘用证明替代劳动合同,用缴纳工资性收入个税证明(或退休证明)替代社保证明;如未工作的,可以通过退休时的单位提交认定申请,申请时用退休证明替代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明,如退休时的单位已不存在的,可由街道等退休关系所在的基层法人单位提交分类认定申请。
(3)非本市退休的人员,须在杭州工作或创业,方可通过目前所在单位提出分类认定申请。在杭工作的需提交聘用证明、在杭缴纳工资性收入个税证明(6个月以上);在杭创业的需提供营业执照(由申请人担任法人)和半年以上企业完税证明。
1.8退休人员申请分类认定后能享受哪些政策待遇?
根据《杭州市区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意见》和《杭州市区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政策解答(一)》,退休人员不享受住房补贴政策。其他政策,请参阅人才新政实施细则,咨询相关部门。
1.9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就业的人员,如何申请人才认定?
答:通过劳务派遣等形式就业的人员须通过实际用工单位申请人才认定。在提供劳动合同附件材料时需由实际用工单位和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对劳动关系进行说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