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义乌社保怎么转杭州
扩展阅读
长春到北京的动车多少钱 2025-07-15 01:34:09
厦门龙山文创园有什么 2025-07-15 01:34:02
疫情之下上海人如何出沪 2025-07-15 01:26:00

义乌社保怎么转杭州

发布时间: 2023-03-06 13:47:17

㈠ 社保怎么转移异地

您好,社保跨省转移的手续:
(1)需要先在转入城市开始缴纳社保,正常缴费一个月后办理异地社保转移手续。
(2)本人拿身份证、原单位离职证明,到原单位参保的社保局开具“社保转移接续证明”或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3)将“社保转移接续证明”或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交到现在缴费的社保部门,由现在缴费社保部门向原社保部门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4)原社保部门收到“联系函”后,制作“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办理个人账户的划转手续
(5)现缴费社保部门收到“信息表”15天内会通知参保人到场对信息进行核对。关于社保更多内容,感兴趣可往下看:
社保被认为是我们最基本的保障,通常有两种办理方式:单位办理和个人办理,我们先来讲一下大家比较熟悉的单位办理。
1. 单位办理
从我们和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后,便和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单位就应该为我们缴纳社保,每月我们能从工资条看到社保扣了多少。
办理社保以个人身份,仅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两种险种。
2.个人办理
(1)办理职工社保:拥有参保当地的户口,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就可以缴纳职工医保和职工养老,享用和公司职员一样的社保待遇。
(2)办理城乡社保:参保当地的户口拥有了,缴纳城乡医保和城乡养老用城乡居民的身份也可以,普通居民的社保待遇也能享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医疗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由此可见,国家的法律对跨省转移医保持肯定的态度。但目前地方可能会对医院的级别有所限制。要全面实现各类医保险种、各类参保人员医保关系的自由转移仍需等待国家出台的具体执行标准,一旦国家统一标准公布,各地区、各部门之间曾经存在的转移壁垒都将消除,参保人员将享受到更方便的医保服务。

㈡ 异地社保如何转移至杭州

你在异地社保局去办理注销,再到杭州社保去办理交社保就可以了。

㈢ 外地社保如何转入杭州

法律分析:转出原单位时, 到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等再次参保缴费后,在新的参保地的社保机构,出具原参保地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填一张转入申请表。(本人去,也可以由新的参保单位经办人去办理,申请完后,如果符合转入的条件,本人就等待社保的通知,其余的转移手续、基金基金划转,就由接收方和转出方的社保机构之间协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㈣ 2022年浙江社保怎么转到外地 异地社保转入浙江网上办理

2022年浙江社保怎么转到外地,异地社保转入浙江网上办理 ,下文就随我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1、本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养老保险手册、医疗保险证卡、《参保职工跨省流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表》等有关材料至本市社保中心服务大厅申请,结算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后,打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以下简称《参保缴费凭证》);

2、再由本人持《参保缴费凭证》至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按要求提出书面申请,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双方社保经办机构在要求期限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参保人员不用往返奔波。

3、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决定离开一个城市时,务必到社保经办机构开具并妥善保存参保缴费凭证;当到另一个城市就业时,请及时提出转移接续申请。

省内社保如何转到杭州?

【回答】:浙江省内社会保险转到杭州仅限于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参保人在浙江省内的参保且工作转到杭州,其社保可以转移,具体转移流程如下:

1、养老保险:携带转出地社保(温州)出具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参保人员持《凭证》、身份证原件至转入地社保(杭州)进行转入资格审核。

2、医疗保险:携带身份证原件至市或区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医疗转入资格审核。

社保转移好处:

1、外地社会保险费用不打水漂,不同担心在外地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打了水漂。

2、省去了跑腿的事儿,有些人为了续保,还需操心在外地交费,还得定期跑回去办理各种手续等。

3、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可以累计计算,这样退休后养老金更多,医保待遇更好。

㈤ 我想把我的社保从外地转入杭州,请问杭州这边怎么接收,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有什么手续要办,急需!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转入)申请条件
(一)本省户籍且在杭就业参保的人员;
(二)需办理归集的本地户籍人员;
(三)外省户籍已在杭就业参保,且在杭首次缴费时男未满50周岁,女未满40周岁;
(四)在杭州正常缴费已满10年(一般账户),在外地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需办理归集的外省户籍人员;
(五)参保人员经县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办理流程及期限
1.现场受理申请,对于符合转入条件的参保人员,由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向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发送《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2.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收到《联系函》后转移养老关系及养老保险基金。
3.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收到基金及养老关系《信息表》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养老保险关系转入。
申请材料
(一)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原件一份;
(二)男性年满50周岁或女性年满40周岁的提供居民户口本原件一份。
注意:1.跨省流动就业人员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对于符合国家规定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超过3年(含)的,转出地应向转入地提供人民法院、审计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行政部门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证明一次性缴费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应文书。按照人社部经办口径,法律文书需要在一次性补缴行为前出具。
2.转出地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中存在“失地补缴”、“政策性一次性补缴”、“一次性趸缴”等的,转入地不予接收。
跨省转移
从2020年7月1日起,参保人员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业务的,应登陆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门户或“掌上12333”手机APP进行申请。跨省转移接续业务需通过平台系统信息交换,不再邮寄纸质表单。
实施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一办理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窗口将不再受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业务申请,原有的各类网上办事、掌上APP等途径也不再受理相关业务。

㈥ 异地社保如何转移至杭州

异地社保转移到杭州所需要的具体资料以及具体流程建议咨询杭州当地房管局,但一般社保异地转移所需要的资料及主要操作环节如下:

申请资料:

一、申请出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缴费职工于缴费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可以由本人或缴费单位携带以下材料到所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1)《申请》(附件二)、

(2)缴费职工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缴费职工委托他人代为办理的,请提供委托书及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5)缴费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需要认定的,需出据缴费职工本人的《人事档案》

(6)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调动手续原件及复印件

(7)政策规定的其他相关材料。

二、出示《参保凭证》,申请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缴费职工向新就业地社会保险机构出示本人的《参保凭证》原件和复印件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附件一),符合转入条件的,由新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向原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

三、办理基金转移手续。原社保经办机构收到《联系函》后,核对有关信息生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并办理基金划转手续,传送给新就业地社保机构。

四、办理接续保险手续。新就业地社保机构在收到《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核对《信息表》及转移基金额,将转移基金额按规定分别记入统筹基金和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携带以下材料确认转移接续情况:

1、《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2、缴费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需要认定的,需出据缴费职工本人的《人事档案》,

3、政策规定的其他相关材料

四个环节:

1、发凭证。

当你要离开这个城市,且肯定不会再回到这个城市就业的时候,可以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一张你的参保凭证。凭证主要记录三项关键的信息:

一是你在当地参保的起始时间;

二是你实际缴费的月数;

三是你在本地参保期间个人账户的全部存储额是多少。

2、打电话。

有关部门在网上公布了全国2800多个县级和县级以上的社保经办机构的联系方式,不清楚的问题可以电话咨询。

3、办手续。

由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向新的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接续申请,其他事情就由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来办理就可以了。

4、转移资金。

除了转关系之外,要把前面讲到的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资金,还有单位缴费规定比例的资金要转移到新的就业地。这样整个转移流程就完成了。

拓展资料:

社保卡,总称社会保障卡,是记录社保相关信息的集成电路卡。由于社保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到的是最根本的保障。

而社保卡记录的是持卡人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社保卡个人账户等相关信息,对参保人来说很重要。

若参保人离开参保地,其社保转移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保转移对于人们的工作生活意义巨大,可以让参保人在转换地域后持续的参保,让他们拥有持续的保障。

社保转移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