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文化特点是什么
扩展阅读
厦门西站在哪里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铺多少钱 2025-07-05 14:58:01

杭州文化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4-02 15:10:32

A. 杭州市的地理位置及文化

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文化:
一、诗词文学
杭州是历史文化之城,六大古都中的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在历史上远离战争,所以成了文人骚客的集中地点.“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等等经典的句子,都是间接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杭州文化的样子.这些文人骚客为杭州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宣传了杭州的美景.白居易,苏轼都曾在杭州为官,为官期间为杭州西湖增添了两道美景白堤、苏堤.景和诗交融,景中有诗,诗中有景.
二、民间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
位列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闻名中外的民间故事,梁祝已经被改编成了各种文艺形式,梁祝已经遍布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而杭州就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万松书院就是他们同窗读书的地方.《白蛇传》和梁祝同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在南宋时候开始流传,并且后来传到了日本、朝鲜等等.白蛇传对历史、民俗和艺术学有了很大的贡献,白素贞等形象成为了我国艺术作品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传的故事与西湖、雷峰塔等密不可分,让杭州有了更丰厚的文化.
三、居住环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活在杭州就是到了人间天堂.杭州气候适宜,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气候,被这种生活熏陶下的杭州人,性格温婉,清秀的外表,还有那温柔的“吴侬软语”也是杭州人的特点.杭州物产丰富,青山碧水之间,让杭州成为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杭州的美景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
四、丝绸文化
杭州有“丝绸之府”美称,丝绸的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同龄.杭州人先民早在良渚文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种桑、养蚕等技艺,经过发展,后来成为了宫廷贡品,被叫做“天下之冠”.之后杭州开始向世界各地出口丝绸,“丝绸之路”开始闻名世界.
丝绸华美,富足而又和谐,这和杭州人的气质不谋而合.杭州丝绸适合做装饰来用,富丽堂皇,却又很是实用,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杭州山水美不胜收、风光旖旎迷人,的确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东南明珠”.

B. 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2、淳安的三脚戏。
三脚戏是杭州的传统剧类。淳安民俗素有歌舞。每逢春节元夕,市井乡间均有表演擀神戏和各种歌舞的习惯,尤其是跳竹马。明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江。在与民间舞蹈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的情况下,采茶戏的剧目、音乐、表演方式,融合了本地的民间乐趣、地方语言和风俗习惯。
2.鸡血石雕
鸡血石雕,以昌化为最。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古代民间雕刻艺术。追溯了2000多年前。鸡血石色、质、形、景、纹、意等卓越而又卓越。具有“润、细、腻、温、结、凝”六美特征,质地细腻,水灵,通灵。尤其是根据“血”和“地”的特点,雕刻造型意象,变化多样。
3.纸的制作技术。
纸制作工艺,四川省夹江县、杭州市富阳区传统手工艺艺。竹纸制作保持着完整的传统工艺,采用手工的舀纸技艺造纸,从选料和成纸过程中,共有15个环节。72个工序。制作和生产流程完全与明代天工开物相合,用料讲究,制作工艺复杂。
4.翻九楼!
翻九楼,又称吊九楼,流行于闽东北及浙江地区。主要用于求雨、祈福以及理财。翻九楼表演,行头很简单,动作却异常惊险。2008年,它已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近年来,萧山“翻九楼”逐渐走红,表演地区也渐渐从萧山扩展到了绍兴、诸暨等周边城市。
5、楼塔细十番
楼塔细十番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乐器。据记载,公元1377年,楼塔的宫廷御医辞职返家,着作《医学纲目》。当时,楼塔还有一批善于音乐、善于弹钢琴的文人和富贵人士。经常吹奏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古代曲子,因此楼塔“细十番”诞生了。

C. 关于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特点,有什么资料(简短一些,精练一些)

杭州钟灵毓秀,数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和“南宋文化”。1936年,杭州近郊良渚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大禹治水时,在前往会稽(今绍兴)途中,曾在此舌航登陆。航即方舟,“航”与“杭”通假,于是便有了“禹杭”的地名。此后杭州也就因此而得名。

杭州建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代(
乐途游民部落五周年 2007西藏圣地婚礼 航空旅行白皮书 黄金周出游全攻略 前770-前477年),这里成了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先后为吴国和越国所统治。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设钱唐县。到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钱唐郡改称杭州,此后州治迁至凤凰山麓,依山筑起杭州,州城方圆达“三十六里”。杭州作为南北大运河的终端,以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年)在杭州建都,一面在城内建造宫室、官署和宅邸,一面在西湖广造佛寺、佛塔和经幢,杭州因此而有“东南佛国”之称。由于吴越统治者实行了“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策略,东南沿海这片富饶的地区地区避免了战乱的蹂躏。

到北宋,杭州一跃而为“东南名郡”,成了闻名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大词人柳永称赞其“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宋室南迁,在杭州建都,历时长达152年,杭州成为南宋统治区也是全国最大的国际性贸易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当时城市常住人口最多是曾达到120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经济则以丝织、印刷、造纸、瓷器等手工最为发达。连皇帝宋仁宗也在诗中赞扬杭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洲”。

元代初年,访游过杭州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历明、清直到当代,杭州一直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

古老而又年轻的杭州,走过了千年发展变迁历程,虽历经沧桑,如今已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西湖景色流光溢彩,正步入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黄金岁月,一个人文杭州、休闲杭州、最具有活力的杭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D. 杭州的文化

杭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
杭州话,一般是指杭州主城区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杭州小片 ,分布于杭州拱墅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杭州话是杭州历史的活化石。南宋年间,开封及周边地区的北方军民随宋室大举南迁,定居临安。此后,清朝的八旗兵在杭州驻扎,时间长达200年以上。由于北方移民急剧增加,导致占人口优势的吴语与占政治优势的北方官话进行融合,这一特征在杭州城区内尤其突出。杭州话发生“儿化”和“腭化”,多用文读,这是和北方方言长期融合演变的产物,也是与临绍吴语的差异之处。杭州话语腔语调与周边临绍吴语无异,较大程度地受到了绍兴话的影响,杭州与绍兴的依存关系类似上海与苏州。
杭州市区话具有全浊音,四声齐全,清浊对立,这是隶属吴语的典型标志。
杭州地区的滨江、萧山、富阳方言,以及临安、桐庐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余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杭州地区吴语临绍方言使用人口众多。 此外,原严州府今划入杭州的淳安县、建德市为徽语。 杭州话与南北方言的异同比较北方话杭州话典型吴语
(括号外为上海话,括号内为苏州话、绍兴话、温州话) 说明时候 辰光 辰光 与吴语相同 脖子 头颈 头颈 你、我 你、我 侬(内,乃)、阿拉(偶,吾) 与北方方言相同 脸盆 脸盆 面盆 脸 脸孔 面孔 吴语、官话杂糅 傍晚 晚快边儿 夜快边 与吴语相同但有儿化 吵架 闹架儿 吵相骂(杀相骂) 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儿化 玩儿 耍子儿 孛相(白相) 筷子 筷儿 筷子(ng) 零食 消闲果儿 小食 今天 今朝 今朝(该日,今日天光) 和太湖片苏沪嘉近似 不要,不行 嫑,不来塞 覅,弗来塞(弗来塞哉,弗能ng)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杭州基督教会城北堂,笕桥堂,杭州基督教下沙磐石堂,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灵隐山半山巢枸坞)。道教——抱朴道院。伊斯兰教——4000人,凤凰寺等。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圣母无原罪大堂。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所处于1952年10月成立后,贯彻执行中国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开展反帝国爱国运动;近行社会主义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帮助各爱国宗教团体办好宗教事业,落实好政府对宗教的各项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不情之请付义社会相适应。杭州市宗教界爱国人士在抗灾救灾、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及捐款资助伤残人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成绩斐然,为杭州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2012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5个,图书馆藏书1577万册,拥有乡镇街道文化站190个。
截至2006年,全市有博物(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杭州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 中国丝绸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 杭州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浙江博物馆 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国财税博物馆 中国动漫博物馆 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杭州古城墙陈列馆 杭州碑林(杭州孔庙) 中国西药博物馆(民生药业陈列馆) 南宋官窑博物馆 章太炎纪念馆 苏东坡纪念馆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陈列馆 西湖博物馆 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 杭州历史博物馆 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江南铜屋)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潘天寿纪念馆 浙江自然博物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 白苏二公祠 中国水利博物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围棋博物馆黄宾虹纪念馆西湖博览会博物馆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杭州蒋兆悦档案实物陈列馆中策奖状烹饪财会博物馆 钱江观潮节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每年农历8月18日,在萧山钱江观潮度假村举行国际钱江观潮节。届时,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举世奇观钱江潮,更可参与一系列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
西湖博览会
西湖博览会最早创立于1929年,与1893年的“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的“费城博览会”一起扬名世界,并被公认为四大国际性的盛典。首届博览会总共展出国内外物品14.76万件,堪称当时中国物品的总汇。
为纪念这场首开中国博览业先河的展会,2000年,杭州市政府决定重办西博会。到目前,西博会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性博览会 。 与杭州老百姓相关的影视作品:《幸福的片儿川》。
《幸福的片儿川》以杭州片儿川为题材讲述了不同年代的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由杭州晴天创意(杭州晴天广告策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国家一级演员杨和平,知名演员娄亚江、叶新宇、应晓强及童星楼子豪等参演。
影片中老孙头生活中贪小便宜觉得不吃亏只要给孙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幸福,而孙子认为幸福是希望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快乐的生活就是幸福;丢钱的袁青松认为赚足钱给儿子花就是幸福,而他的儿子每天能看到爸爸妈妈是幸福;老孙头隔壁面馆的老板曹林和伙计华子的幸福是店里的客人来的多一点再多一点。
片儿川是杭州市井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食物,所以在影片中可以泛指杭州精神,在故事中它不仅仅只是一碗面,它已经化身成为了老孙头、小宝、袁青松、曹林、华子,当然在生活中它更可以是生活在杭州各个角落的普通老百姓。

E. 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

1、淳安三脚戏

三脚戏是浙江杭州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淳安民俗素尚歌舞,每到春节元宵,市井乡间均有演傩神戏和表演各种歌舞的习俗,跳竹马尤为盛行。清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和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西后,与民间歌舞跳竹马(竹马班)相结合,以采茶戏的剧目、曲调及表演形式,融合本地的民间音乐、地方语言及风俗习惯。

5、楼塔细十番

楼塔细十番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音乐。据记载,公元1377年,楼塔的宫廷御医辞官返乡着书《医学纲目》时,与当时楼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贤士,经常吹弹各种乐器,演奏各种古典曲目,楼塔“细十番”由此而生。

F. 杭州还有哪些传统文化,大家都知道吗

淳安三脚戏,三脚戏是杭州的传统戏剧。淳安民俗以歌舞着称。在春节的除夕,有表演沈曦戏和各种歌舞的习惯尤其是跳马。光绪年间,湖北黄梅采茶戏、江西赣东采茶戏传入浙江。结合民间舞蹈竹竹马舞班,采茶戏的剧目、音乐和表演融合了当地的民间趣味、地方语言和风俗。

三、这座塔薄了十倍。娄西樊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乐器。据记载,公元1377年,洛塔的御医辞职回国,撰写了《医学简编》。当时楼塔有一批擅长音乐和钢琴的文人和富豪。经常弹奏各种乐器,弹奏各种古曲,于是楼塔“西施范”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