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知识 » 杭州冬至需要注意什么
扩展阅读
天津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025-07-05 11:26:25
2016上海展有哪些 2025-07-05 11:19:35

杭州冬至需要注意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4-12 12:17:44

Ⅰ 杭州人冬至有什么习俗吗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庆祝。冬至在杭州人心里是个十分重要的民俗节日,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开始吃年糕庆祝。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都会制年糕用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
冬至这一天,一日三餐,餐桌上都会有不同风味的年糕。如肉丝年糕、芝麻年糕、缓滚火腿年糕等等种类繁多。
浙江绍兴人冬至过冬的习俗也与众不同。绍兴人家家酿酒,就是在东至那一天开始。酿酒下缸,称为“冬酿酒”,冬至酿仿哪宴酒从而不浑浊,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家家用冬至酒作礼品馈赠亲友。
在浙江,冬至之夜还有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冬至这天,开始进行养生进补,对一些体弱多病的人群更是如此,老人进行温补。赤豆糯米饭有补血养颜功效,符合温补。
说到杭州人备银冬至后过冬习俗,便是家家从这一天开始起忙活起来,给过年做准备。腌制晾晒火腿,腊肉,香肠,酱鸭等,为过年家人团聚餐桌丰富的大菜做足准备。

Ⅱ 冬至有什么禁忌和注意事项,2018年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有什么禁忌和注意事项: 1、传说这一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停留于荒郊野外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观,所以在鬼节的时候大家要早点回家呆着。
2、不要把两根筷子插在饭中央,这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是祭拜的模式,那个会以为是你在招他来分享食物。
3、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4、不可捡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5、不可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那个。
6、浙江绍兴冬至忌骂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
7、云南有些地方冬至日忌屠宰、忌戴孝之人进家门。
8、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扫隔年地,冬至日则不能扫地。
9、在湖州冬至日忌讳老人和小孩子睡得晚,认为冬至这天晚上阴气最重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要早睡避开,否则不利。
10、冬至后白日渐长,阳气始生,须安息静养,所以又有冬至忌出游的说法。
11、而河南一带则忌冬至不吃饺子,否则会冻掉耳朵,且对农事闹庆皮收获不利。谚语说:冬至不过冬(指不吃饺子),扬场没正风。
12、湖液差北一带冬至忌无雨,俗信如果冬至不下雨,来年天将大早,有谚语说: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 2018年冬至是哪一天? 农历时间:二0一八年 十一月 十六日 06:21:42
公历时间:2018年 12月 22日 星期六 06:21:42

天干地支:戊戌年 甲子月 戊子日
五行属性:土土 木水 土水
八字纳音:平地木 海中金 霹雳火
【老黄历所宜】
嫁娶出行移徙赴任盖屋入宅开市
祭祀冠笄入学求人
【老黄历所忌】
栽种修造动土置产破土筑堤放水
纳采祈福求嗣出货差陪上梁竖柱安葬
启钻解除行舟

Ⅲ 冬至要注意什么

1、穿着方面:天气变冷,我们及时添加羽绒服,棉裤,雪地靴。出门时候记得带口罩,围巾,帽子等等。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发生感冒的现象。

2、饮食方面:注意热食,冬天也是进补的季节,可以喝一些牛肉汤,羊肉汤,鸡汤之类。这样也能预防感冒。

3、睡觉方面:需要添加保暖厚的棉被,以免晚上天气冷感冒。其次室内也要保持通风干燥,以免空气不流通发生感冒现茄缓象。

4、多喝热水:冬至天气变冷,颤如模同时也很干燥。所以平常工作和生活中多喝水,对身橡宽体和皮肤都是有好处的。

5、运动方面:适当做一些室内的运动,比如跳跳绳,做做操,或者打打球,室外可以散散步,慢跑之类。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和抗寒能力,不过天气冷,运动时候也要进行保暖。

(3)杭州冬至需要注意什么扩展阅读:

在冬至的传说中,不是不能出门,是不能出远门。因为冬至的白最最短,因而有传说这天是天狗来人间寻找化身的时候,所以你不光不能出远门,天黑了也不要乱走哦。也有说在盘古开天之时,正是冬至的时候这时候由于天才刚被打开,万恶无首,天地遨游。

不过在现在城市中夜晚也灯火通明,人们工作学习也经常夜归,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不需要太过在意。当然如果能再点回家,既能防止夜晚的寒冷,又能防止各种意外发生,则肯定比夜晚还在外游荡更为安全。

Ⅳ 冬至日的禁忌

冬至除了是二十四节气其中之一外还是很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又被叫做“冬节”,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日的禁忌是什么,这些禁忌需注意。
禁忌一:深夜不出门
冬至是每年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旅肢这一天夜晚就开始慢慢变短了。民间传说这一天会是鬼怪出来闲逛的最后一天,因为是最后一天所以这晚要是出门的话可能会看到百鬼夜行的场面,这种东西都是对人不好的,所以这一天深夜尽量在家里待着吧。
禁忌二:不能睡拆凯世太晚
因为这一天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会导致白天吸收的阳气不足,再加上夜晚阴气过盛,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冬至日最近的几天都需要早睡养身体。
禁忌三: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古孙坦代民间称冬至大过年,在古代冬至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和过年一样都要说些吉利的祝福的话语,遇到人见面时都要说“冬至快乐”。

Ⅳ 冬至的八大禁忌

冬至的八大禁忌如下:

1、忌出游

冬至后白日渐长,阳气始生,须安息静养,所以有冬至忌出游的说法。

2、忌无雨

湖北一带,冬至忌无雨,冬至若不下雨,来年天将大早。有谚语: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

3、忌骂人

浙江绍兴一带,冬至这天忌骂人、吵架,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比如死、病、伤等,否则会触霉头。

4、忌扫地

在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扫隔年地,而在冬至日这天则不能扫地,否则会把福气也扫走了。

5、忌晚睡

湖州地区,冬至日忌讳老人和小孩子咐粗睡得晚。当地人认为冬至这天晚上阴气最重,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要早睡避开。

6、忌回娘家

民间有衡老镇冬至不过冬,过冬死公公,冬至这天已婚女性不能回娘家吃饭,必须要回婆家,否则的话对公公可是大不吉利的。

7、忌不吃饺子

在河南一带,忌冬至不吃饺子,否则会冻掉耳朵,且对农事收获不利。有谚语:冬至不过冬,扬场没正风。

8、忌屠宰,忌戴孝

云南浪弯地区,冬至忌屠宰,忌戴孝之人进家门。

冬至的介绍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含禅,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Ⅵ 杭州人冬至吃什么

杭州人冬至吃什么1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老杭州人在冬至这天,家家都是要吃年糕的,而且要一日三餐地吃。他们早餐喜欢用年糕蘸着芝麻唯模带粉白糖吃;中午喜欢吃肉丝炒年糕;晚餐吃年糕时,往往配的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杭州人冬至这天吃年糕,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这口儿,而且更重要的指芦是为了图吉利。

当然,随着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美食也是相互融合、影响的。就拿杭州人吃年糕这件事来说吧,如今韩式辣炒年糕的做法就已经流行开了。

中华大地上的各种冬至饮食风俗至今依然广为流传,足以见这一天对于百姓农耕劳作以及生活作息带来的重要影响。的确,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在此之后又有小寒、大寒和数九接踵而至,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将到来。因此从冬至之后冬季要多注意保暖,在饮食上也要多食温热食物,增强御寒能力。

杭州人冬至吃什么2

古话说,“冬至大如年”,这个节气,也可以算作一个节日,是要隆重过的。吃年糕、祭祖,是杭州人过冬至的习俗。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年糕,一种用黏性大米或米粉制成的糕点,不仅味道鲜美香醇,还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因为地域与家庭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钟爱的年糕口味和做法。早期被用来祭神或者供奉祖先,后期,年糕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春节必备佳肴。

体重正常的健康人吃年糕时可以稍微蘸点糖或者蜂蜜,没有什么关系,只有控制好量就行。吃年糕最好是吃饭时当做饭菜的一部分来吃,这样不好增加全天摄入的总热量,有助于控制体重。另外,吃年糕时除了最好不要饮酒,还是不要一次吃得过多才好,免得给消化系统造成太多的负担。

年糕也可以入菜,这样可以解决家宴中主食摄取量不足的问题。比如淮扬菜中有道名菜叫做“年糕炒螃蟹”。这道菜其实是搭配比较合理的,年糕是温性的'食物,具有补脾养胃的功效。螃蟹是寒性的食物、有些胃寒的人吃了会胃肠不舒服,甚至腹泻。用年糕搭配螃蟹以中和螃蟹的寒凉,还能养胃益气、平衡阴阳。把螃蟹剁成块、年糕切成麻将块,再简单用些姜葱和随意搭配的原料就可以烹制而成,不但方法简单,而且口味不错哦!

除了年糕,还有冬至祭祀也是老传统了。老祖先们码大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汉朝的冬至称为“冬节”,官府还会举行名为“贺冬”的祝贺仪式。

民间每年的祭祀,一般都有两次,春天是清明,然后就是冬至了。古代民间,有着“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的说法,说的就是冬至祭祀。

Ⅶ 冬至晚上为什么不能外出冬至要注意哪些禁忌

冬至晚上为什么不能外出?

根据老一辈的说法,冬至晚上是不宜出门的。
关于冬至晚上不能出门的理由有很多,主要分为四条:
一、民间传说
传说在盘古开天之时,冬至正是万恶出没的时候,而晚上是阴气比较重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地方流传着冬至的晚上出门不吉利的说法。
二、天气寒冷
冬至的来临,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就要到了,这时候往往是疾病感冒的高峰期,所以冬至晚上能早点回去的还是早点回去,况且大晚上家里肯定比还在外游荡更为安全。
三、祭祀节日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也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很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而冬至上坟祭祀的时候阴竖纯气比较重,所以在祭祀之后一般都会早点回家。
四、昼短夜长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古时候的人们到了晚上不像现在有夜市,灯火通明,古时候的人们晚上出门很不方便,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在天黑之前都会早早的回家了。

冬至要注意哪些禁忌?

1、忌出游
冬至后白日渐长,阳气始生,须安息静养,所以有冬至忌出游的说法。
2、忌骂人
浙江绍兴一带,冬至这天忌骂人、吵架,也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比如死、病、伤等,否则会触霉头。
3、忌扫地
在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扫隔年地,而在冬至日这天则不能扫地,否则会把福气也扫走了。
4、忌晚睡
湖州地区,冬至日忌讳老人和小孩子睡得晚。当地人认为冬至这天晚上阴气最重,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要早睡避开。
5、忌回娘家
民间有冬至不过冬,过冬死公公,冬至这天,已婚女性不能回娘家吃饭,必须要回婆家,否则的话对公公可庆纤大是誉竖大不吉利的。
6、忌不吃饺子
在河南一带,忌冬至不吃饺子,否则会冻掉耳朵,且对农事收获不利。有谚语:冬至不过冬(指不吃饺子),扬场没正风。

Ⅷ 冬至有什么饮食习俗2021年冬至前三天是几月几号


冬至节气是冬季里面比较特别的一个节气,也是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节气,一般到了冬至这一天,天气会渐渐变冷,气温会慢慢降低。在冬至会有前三天交运的说法,冬至前三天一般不算冬至当天,所以今年冬至前三天是在12月18日。
2021年冬至前三天是几月几号
12月18日、12月19日以及12月2日。
冬至前三天是指冬肆迹至前三天,而2021年冬至是2021年12月21日,所以今年冬至的前三天是12月18日、12月19日以及12月2日。
民间有说冬至前三天交运。发货时间不出门,看不到红白东西等等,都是在讲这个概念。这在民间颇为流行,根基深厚。原因在于,交付时间是新旧大运会气交接转换的关键点或起点。交期好,往往意味着近十年(大运)或一年(小运)的运势比较顺利,没有大的灾祸。这个概念集中在“焦”字上。在两步大运开始交流的这个时间点,营造最和谐、最稳定、最吉祥的环境,保证气的平稳过渡。
交运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要记住交运时间,交运时要留在哪个方向,以及害怕碰撞。当天最好不要出门。你在家里,门窗都关上了。这与你的运气有关。如果是大问题,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坏。裂谈并
冬至前三天包括冬至那天吗
不包括冬至。
冬至通常落在公历的12月21日—23日。在古代我国,冬至很受重视。冬至被认为是一个更大的节日。有“冬至年大”之说,还有过冬至的习俗。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于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个时候,出门的人要回家过冬,也就意味着年终有一个家。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在南方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山东的滕州、曲阜、邹城、临沂等周边地区,冬至的风俗叫做蜀酒,九后喝羊肉汤的风俗盛行,寓意驱寒散寒。.各地的饮食习俗各不相同,但以吃饺子最为普遍。
冬至有什么饮食习俗
1.广东吃烧腊
广东人在冬至吃烤肉和姜饭。冬至这一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习俗。潮汕民间有“过冬丸,吃过年”的说法,俗称“天遂”。客家人相信冬至时的水味最为醇厚,因此在冬至时酿制酒已成为客家人的习俗。
2.杭州吃年糕
杭州人在冬至时吃年糕。从明末清初到现在,杭州人喜欢在冬至吃年糕。冬至制作三餐不同口味侍伏的年糕,冬至吃年糕,长得更高。在四川,冬至要吃羊肉汤,羊肉是冬天的第一营养。在湖北、湖南,冬至一定要吃红豆糯米。
3.北方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每年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回家后告诉老人,他用羊肉、一些抗寒药材和面皮做成耳朵状,制成一种药叫“祛寒”。娇儿堂”,送给百姓。吃。后来每到冬至,人们就仿效烹煮食用,形成了一种习俗。
4.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始于汉代。相传,汉朝皇帝刘邦在冬至之日吃过樊葵烹制的羊肉。从此,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和各种滋补食物,希望来年有好兆头。

Ⅸ 冬至有哪些习俗

冬至,消唤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租并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在我国南方沿海部分地区至今仍延续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习俗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吃姜饭,“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拿型凯,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清末明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而今仍有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Ⅹ 冬至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1、不宜出门

冬至前后不宜出远门,这里主要说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冬至期间不能回娘家,据说冬至回娘家对公公大不利。不同地方对这个习俗都不一样,如果当地没有这个说法,我们大可不必在意。不过有家人特别在乎这个习俗的,作为晚辈的我们还是要遵守一下。另一方面,是说冬至前三天正处于交运期的人,一般不宜出远门。所谓的交运期指大运的变换的时间,这个时候最好处于一种最和谐、最安稳、最吉利的环境。

2、不宜搬家

冬至期间也不宜搬家,一方面是因为冬至的来临标志着最寒冷的冬季来到。从搬家风水学的角度看,寒冷的气氛会破坏家中的兴旺之气。另一方面和前面冬至不宜婚嫁的原因一样,冬至前一天处于离日,古人总结认为不吉,并不适合进行像搬家、结婚这样的大事。另外,在搬家风水学中,最忌讳遇到搬家的凶煞方,而冬至期间天坑在东北方,如果你对这个不够了解,最好还是选择另择吉日搬家为好。

3、不宜婚嫁

冬至前后三天不宜进行婚嫁活动,尤其是冬至的前一天和后一天。根据民间的说法,结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这个时候一定要选择好的结婚吉日,避开结婚的不利日子。而古人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前一天,古人称为四绝日及四离日,这个时候的气场正值混沌未开的状态,如果选择在冬至期间结婚,则容易影响夫妻未来的运气。

4、不宜同房

根据传统的观念,冬至前后10天不宜同房。古时候人们把男女分归为阳、阴,男归阳,女归阴。男女交合方可繁衍后代,但是男女交合讲究阴阳平衡,否则阴阳不调不利于后代的繁衍,还会生出许多祸端来。而古代有“冬至一阳生”一说法,意思是说冬至期间是人体一年之中最虚弱的时候,这个时候男女交合容易耗损元气,而且在冬至怀孕的孩子言行可能乖戾、怪异。

早缺冬至各地有什么禁忌冬至后白日渐长,阳气始生,须安息静养,所以又有冬至忌出游的说法。

湖北一带冬至忌无雨,俗信如果冬至不下雨,来年天将大早,有谚语说:“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浙江绍兴冬至忌骂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云南有些地方冬至日忌屠宰、忌戴孝之人进家门。浙江杭州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扫隔年地”,冬至日磨睁团则不能扫地。在湖州冬至日忌讳老人和小孩子睡得晚,认为冬至这天晚上阴气最重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要早睡避开,否则不利。

浙江杭州忌讳在冬至日扫地,当地人会在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为“扫隔年地”;湖州的老人和小孩子要早睡,据说冬至晚上是阴气最重的时候,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避开,否则不利。

而河南一带则忌冬至不吃饺子,否则会冻掉耳朵,且对农事收获不利。谚语说:“冬至不过冬(指不吃饺子),扬场没正风。瞎橘”湖北一带忌无雨。谚语说:“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思是指来年天将大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