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在中国的什么位置
杭州在中国的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
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浙江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相关信息: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杭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杭州的地理位置怎么样有什么历史
地理: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历史:杭州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
自然: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二绝做级6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18种。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环境: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并消衡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7%。
人文:杭州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散杂居。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族、畲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苗族、朝鲜族、侗族、土家族、布依族、高山族、傣族、瑶族、彝族、佤族、水族、维吾尔族、白族、达斡尔族、藏族、黎族、塔塔尔族、僳僳族、纳西族、锡伯族、俄罗斯族等27个民族。
(2)杭州什么位置扩展阅读: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桥轿,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3. 杭州在中国的什么位置
杭州在中国的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简称“杭”,古称临安、钱塘,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历史沿革:杭州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春秋时,吴国、越国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国,后属吴国,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国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
4. 杭州在浙江哪个地方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中国最大的经济圈——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经济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位。 全市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5. 杭州属于什么地理位置
1、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2、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杭州是浙江省的政治、文化、老野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
3、杭州自秦朝侍告喊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友薯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其中主要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6. 杭州地理位置在哪里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与安徽省交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7. 杭州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分类: 地区 >> 浙江 >> 杭州市
问题描述:
快急
解析: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确定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的城市。
历史沿革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自然地理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着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巧卖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市内有钱塘江、东苕溪、京杭大运河、萧绍运河和上塘河等江河。钱塘江水系包括新安江、富春江。新安江水库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水库,库区面积570多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78亿立方米,库区内有大小岛屿孝敬逗1078个,故又称"千岛湖"。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面积5.66平方公里。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市西南部的主要山脉为稿雹天目山、白际山、千里岗山,东南部为龙门山。临安市西部与安徽省交界的清凉峰为最高,海拔1787米。
自然资源
杭州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在丘陵区,宜种茶树、果树,其中以西湖龙井一带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为优异。水稻土集中分布在东北平原区。
杭州市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1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5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树种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树种有18种。临安市的天目山和清凉峰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有萤石、白云石、石灰石、膨润土等大型非金属矿和铁、钼、铜等中型金属矿床。临安市昌化出产一种罕见的鸡血石,质地细腻,色彩鲜艳,为收藏石和章石之珍品。
行政区划和人口
2001年2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杭州市扩大市区行政区域,撤销萧山、余杭两个县级市,设置萧山、余杭区。杭州市现辖8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全市面积16596平方公里, 人口629.14万。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人口379.49万。全市有49个街道、122个镇、58个乡、708个居委会和4605个村民委员会。
8. 杭州市的地理位置及文化
地理位置: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浙江省第一大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两个副中心城市之一.杭州有多项旅游景点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杭州历史源远流长,自秦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还是五代吴越西府和南宋行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西南与衢州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交接.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文化:
一、诗词文学
杭州是历史文化之城,六大古都中的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盈,在历史上远离战争,所以成了文人骚客的集中地点.“忆江南,最忆是杭州”等等经典的句子,都是间接告诉我们那时候的杭州文化的样子.这些文人骚客为杭州文化做出了贡献,也宣传了杭州的美景.白居易,苏轼都曾在杭州为官,为官期间为杭州西湖增添了两道美景白堤、苏堤.景和诗交融,景中有诗,诗中有景.
二、民间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
位列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是闻名中外的民间故事,梁祝已经被改编成了各种文艺形式,梁祝已经遍布在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而杭州就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万松书院就是他们同窗读书的地方.《白蛇传》和梁祝同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在南宋时候开始流传,并且后来传到了日本、朝鲜等等.白蛇传对历史、民俗和艺术学有了很大的贡献,白素贞等形象成为了我国艺术作品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传的故事与西湖、雷峰塔等密不可分,让杭州有了更丰厚的文化.
三、居住环境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活在杭州就是到了人间天堂.杭州气候适宜,典型的江南水乡的气候,被这种生活熏陶下的杭州人,性格温婉,清秀的外表,还有那温柔的“吴侬软语”也是杭州人的特点.杭州物产丰富,青山碧水之间,让杭州成为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杭州的美景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
四、丝绸文化
杭州有“丝绸之府”美称,丝绸的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同龄.杭州人先民早在良渚文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种桑、养蚕等技艺,经过发展,后来成为了宫廷贡品,被叫做“天下之冠”.之后杭州开始向世界各地出口丝绸,“丝绸之路”开始闻名世界.
丝绸华美,富足而又和谐,这和杭州人的气质不谋而合.杭州丝绸适合做装饰来用,富丽堂皇,却又很是实用,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有西湖和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目山和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五个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杭州山水美不胜收、风光旖旎迷人,的确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东南明珠”.
9. 杭州在中国的那个方向
杭州地处东半区,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的地理坐标为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城市原点(零千米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9)杭州什么位置扩展阅读: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密布,物产丰富,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10. 杭州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杭州在中国的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10)杭州什么位置扩展阅读:
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正全面实施“三化融合”行动,即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
对杭州许多企业来说,从“一片云”上能清晰看到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核心引擎的澎湃动力。目前国内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中策橡胶通过企业上云。
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数字化改造,极大地提升了全球竞争能力。经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娃哈哈生产线工人数由18人缩减为3-4人,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中策橡胶和娃哈哈的场景之变,彰显的是传统产业对数字经济“为我所用”的融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