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杭州新区划分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廊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江干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58年4月杭县撤销作为杭州市郊区,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1961年3月余杭县并入杭州钱塘联社,成立新的余杭县。
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1994年,杭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设立滨江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
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地迁移图宣布,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同时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与杭州市原6个区一起构成一个新杭州,调整后的杭州新市区由原来的6个区增加到8个区。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富阳区成为杭州市第九个市辖区。2016年10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杭州市人民政府驻地由拱墅区环城北路318号迁至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
2017年8月1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2号)精神,撤销县级临安市,设立杭州市临安区,以原临安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安区的行政区域,临安区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2019年12月,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参考资料:杭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划
⑵ 杭州分为几个区 各位置分布是什么
杭州分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2个县:桐庐县、淳安县。
2021年4月8日,经批复同意,杭州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以原上城区、江干区的行政区域(不含下沙街道、白杨街道)为新的上城区的行政区域。
人民政府驻望江街道望潮路77号。撤销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以原下城区、拱墅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拱墅区的行政区域,人民政府驻拱宸桥街道台州路1号。
杭州的地理位置
截至2016年底,杭州有线路包括沪昆线、萧甬线、宣杭线。高速铁路现有沪杭客运专线、宁杭客运专线、杭甬客运专线,2014年12月10日,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正式开通运营,而南昌至长沙段已开通运营。至此,沪昆高铁杭州至长沙段全线通车运营。杭州成为中国首座高铁十字架城市。
杭州站位于上城区环城东路,始建于1906年11月14日,因站址在杭州城清泰门内,故本地媒体和民众一般称其为“城站”;最新的杭州站于1997年在拆除40年代日据时期旧站的基础上重建而成,1999年12月28日启用,为上海铁路局辖下的铁路一等站。
杭州东站位于江干区天城路,建于1992年;最新的杭州东站于2013年7月1日启用,为上海铁路局下辖特等站。车站体量与上海虹桥站相当,为15台30线,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枢纽站点之一。
⑶ 杭州区域划分有那么
截止2021年4月,杭州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
10个市辖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
2个县:桐庐县、淳安县
1个县级市:建德市
1、上城区
上城区位于杭州市中部偏南,东临钱塘江,西贴西湖,南枕玉皇山。总面积26.06平方千米。是杭州中心城区之一,也是南宋皇城所在地,是杭州商贸旅游中心、文创中心。是浙江省面积最小、单位GDP最高的城区。上城区辖6个街道,共有54个社区,总人口35.13万人。
2、下城区
下城区地处杭州市城区中心,北依京杭古运河,南濒秀丽的西子湖,西靠省委、省政府驻地、北靠市委、市政府驻地,东临古城河贴沙河。总面积29.33平方千米[1],总人口52.61万人(2010年),辖八个街道,区政府驻文晖路1号。
3、江干区
江干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最古老的城区之一,位于杭州大都市东部,面积200.00平方千米。
4、拱墅区
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是杭州中心城区之一,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因旧时境内以最古老的拱桥拱宸桥和最繁华的湖墅地区而各取一字得区名。全区面积69.25平方千米。
5、西湖区
西湖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中共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机关所在地。
6、滨江区
滨江区是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钱塘江南岸,原属浙江省萧山市,1996年12月12日由原萧山市西兴镇、长河镇、浦沿镇三镇成立,滨江区东面与南面与萧山区相临。[1]全区面积72.22平方千米。
7、萧山区
萧山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东邻绍兴市柯桥区,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区,西北临钱塘江,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北频杭州湾,与海宁市隔江相望,陆域总面积1417.83平方千米。
8、余杭区
余杭区地处杭州市区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是“中华文明曙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地,文化之邦”。余杭区总面积1228.41平方千米,辖6个镇、14个街道,截止201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8.46万人。
9、富阳区
富阳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南角,古称富春,杭州市辖区。与西湖区、萧山区、余杭区接壤,距武林广场32公里。富阳辖区总面积1821.03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镇、6个乡,户籍人口67.16万(2016年年末),富春江横贯全境。2016年富阳区生产总值697.4亿元,2016年财政总收入97.2亿元。
10、临安区
临安区是杭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区,东邻余杭区,南连富阳区和桐庐县、淳安县,西接安徽省歙县,北接安吉县及安徽省绩溪县、宁国市。临安区境东西宽约100千米,南北长约50千米,总面积3118.77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区人民政府设在锦城街道。
(3)杭州区划分说明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的批复。
一、同意撤销县级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以原县级萧山市的行政区域为萧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
二、撤销县级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以原县级余杭市的行政区域为余杭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临平镇。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你省自行解决。在行政区划调整中,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做好干部群众的工作,确保当地社会稳定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⑷ 杭州区域划分简单介绍杭州的区域划分
1、杭州区域划分:杭州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
2、10个市辖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
3、2个县:桐庐县、淳安县。
4、1个县级市:建德市。
⑸ 杭州区域划分
杭州分为10个区、2个县和代管1个代管县级市。
1、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
2、县:桐庐、淳安。
3、县级市:建德。
杭州: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钱塘江下游、东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运河南端,是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沪嘉杭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国着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⑹ 杭州最新行政区域划分
截止2020年,杭州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
10个市辖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
2个县:桐庐县、淳安县
1个县级市:建德市
(6)杭州区划分说明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余杭区的批复。
一、同意撤销县级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以原县级萧山市的行政区域为萧山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厢镇。
二、撤销县级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以原县级余杭市的行政区域为余杭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临平镇。
上述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经费和人员编制由你省自行解决。在行政区划调整中,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做好干部群众的工作,确保当地社会稳定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
⑺ 杭州区域划分
杭州区域划分为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钱塘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
2021年4月9日,杭州市部分行政区实行优化调整方案落地,撤销上城区和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下城区和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撤销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设立临平区,设立钱塘区。
调整前的区划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
杭州的教育事业:
建于明弘治十一年的万松书院是中国古代着名书院之一,它是明清时期杭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浙江文人汇集之地,而杭州知府林启创建于1897年,今浙江大学前身的求是书院则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杭州市属高校7所:西湖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1年,杭州市有普通高等学校40所,在校学生58.5万人,增加3.5万人,其中研究生9.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0.7%,普通高中95所,在校学生13.1万人,增加0.6万人,职高和中等专业学校38所,在校学生6.6万人,增加0.2万人。
初中296所,在校学生26.4万人,增加1.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为99.79%,小学493所,在校学生68.1万人,增加3.6万人,幼儿园1073所,在园幼儿38.5万人,增加1.0万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9.25%。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就读29.0万人,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1个,其中市属高校项目8个,高中段学校项目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