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浙江话“你好”怎么说 顺便找一个能教我浙江话的老师。=-=
侬好。第一个字第一声。第二个字,声调形容不来
② 谁知道杭州话怎么说啊
杭州话“好”读“耗”,
杭州话“吃”读“俏”
③ 杭州话的词汇
人称代词:杭州的人称代词由于官话的影响,今采用的是官话式,即“你,我,他”作为人称代词,复数加“们”。
名词:杭州话的名词基本上是分为官话式,自有式和吴语式,其中官话式的占大部分。
动词:杭州话的动词和普通话有较大区别,如“拿”称之“驮”等等。
虚词:杭州话的介词、语气词等虚词完全不同于官话,如表示处所的“来东(音)”,表示动作完成的“好”等等,诸如此类,不一一论述。 早上、早半日—上午
日里/zɐʔ li/—白天
日中—中午
晚快边儿—傍晚
夜里头/iɑ li dei/、晚上头—夜晚
头毛—刚才
葛卯—现 在
上卯/zaŋ mɔ/、上卯子—前回子—旧年
辰光/dzən kuɑŋ/、时光—时候
老底子—原来 爹/tia/—父亲
姆妈/m ma/—母亲
阿爹(爹爹)——祖父
奶奶—祖母
阿哥—兄
阿弟—弟
阿姐—姐
阿妹—妹
大伯伯—伯父
大姆妈—伯母
小伯伯—叔父
婶娘—叔母
娘舅—舅父
舅姆—舅母
老公—丈夫
老婆—妻子
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
丈人—岳父
丈姆娘—岳母
男人家—男人
女人家—女人
小伢儿—小孩子
男伢儿—男孩子
女伢儿(姑娘儿,女童为小姑娘儿)—女孩子
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
郎中—多指中医师
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
贼骨头—贼
跷拐儿—瘸子
支手儿—手残疾的人
叼嘴儿—结巴的人 喉咙—嗓子、喉
面孔—脸
额角头—额
鼻头/biʔ dei/—鼻子
眼乌珠—眼珠
头颈—脖子
手膀—胳膊
赤膊—光膀子
阳伞柄儿—手肘
大脚膀—大腿
膝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 忽闪/huəʔ suo/—闪电
落雨/lɔʔ y/—下雨
落雪—下雪
雪烊得来—雪化了 菜蔬—指下饭的菜
菜馒头/tsʰe mo dei/—菜包子
肉馒头/zɔʔ mo dei/—肉包子
高粱酒—白酒
老酒—黄酒
温暾水—温水
六谷/lɔʔ kɔʔ/—玉米
番茄/fe dʑiɑ/—西红柿
洋番薯—马铃薯、薯仔
沙核桃儿—山核桃
葱包鬼儿—葱包烩 骚骨栋儿(雄鸡)—公鸡
麻巧儿/mɑ tɕʰiɔ əɹ/—麻雀
曲蟮—蚯蚓
胡蜂—马蜂
猢狲—猴子
婆鸡—母鸡 弄堂/lɷŋdaŋ/—胡同
窗门—窗户
茅坑—厕所
天井—院子
扶梯—楼梯
抽斗—抽屉 戏文—戏剧
造话—假话
高头—上头
下底—下头
好看—美
难看—丑
【土奉】(音近“风”)—肮脏
薄(如:粥太薄)—稀
厚(如:粥太厚)—稠
壮(指动物)—肥
长(人长)—高
狭—窄
阔—宽
尽该、蛮蛮、木佬佬—很
蹩脚、起泡、推板—差
不乖—顽皮
吃力—累
发靥—可笑、好笑、有趣
难为情——害臊
滥滥湿/le le sɐʔ/——很湿
冰冰硬/pɪn pɪn ŋaŋ/——很凉
墨墨黑/mɔʔ mɔʔ hɐʔ/——漆黑
慢慢叫——慢慢地
好好叫——好好地
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
粘滞疙瘩——黏糊糊 讨老婆/tʰɔ lɔ bou/——娶媳妇
嫁老公——出嫁
生毛病——病了
肚皮咂(za谐音,拉的意思)——泻肚子
发痢疾——发虐疾/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看医生、看毛病——看病(泛指西医)
捞痒——搔痒
做生活(做事体)——干活儿
吃老酒——喝酒
吃香烟——抽烟
吃茶——喝茶
洗浴、汏浴——洗澡
滴露儿——丢脸
寻事儿——找岔
闹架儿——吵架
靠会儿(打套儿,吊膀子)——约会
拎起来——提起来
困觉——睡觉
吃力/tɕʰyɔʔ liɪʔ/——休息
撒子儿——玩儿
晓得/ɕiɔ tɐʔ/——知道
有数——懂(也可以解知道)
记牢——记住
粘牢——粘住
特为——故意
食祭——吃/食用
打嗝(e)得——打嗝
吃不落——不能胜任
摆、安、搁——放 用场——用处
跌了得嘞——遗失
【手寻】(音近“金”)着得嘞——找到
啥时光——什么时候
啥地方——什么地方
啥花头——什么花样 或者 什么东西
则撒——做什么
等些儿——等会儿见
一卯、两卯——一次、两次
一道——一块儿
一床棉被——一条被
一部车子——一辆车
洋车——缝纫机
洋喇叭——留声机
样铁罐儿——马口铁制成的罐头
葛芒——蟋蟀
瓯子——称呼不懂是非的人
一桄鱼——一条鱼
敲一记——打一下
一啲啲——一点儿
一歇歇——一会儿
杀瘟猪一敲竹杠
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
瘟孙——指无用的人
吃相 ——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
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
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
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
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
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
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
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
千色色——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
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
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
起搁头——作梗,或寻衅
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
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
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
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
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
吃盾白儿——受人驳诘
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
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
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
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
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
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
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
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人怨
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
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
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头由自己说——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灾(cai的音)星婆——旧时泛指作风不正派的女性
木狼——旧时泛指男性流氓 语西湖里放酱油——无济于事
吃得麦稀饭游西湖——穷开心
一根鸡毛当令箭——小题大做
一脚跨过钱塘江——说大话
城隍山上看火烧——幸灾乐祸
西湖是没有盖儿的——要死自己去死
西湖边搭草棚——煞风景
做梦游西湖——想得美
西湖里挖月亮——枉费心机
白娘子遇许仙——两相情愿
白娘子哭断桥——怀念旧情
梁山伯遇祝英台——前世一劫
黄牛钻狗洞——大小不符
猢狲头上放鸭蛋——滑而又滑
痱子当作发背医——小题大作
屁股里吃人参——后(候)补
烧香望和尚——一带两便
王府里招亲——大来大去
叫化子吃死蟹——只只鲜
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
蜻蜓咬尾巴——白吃自
荷叶包刺菱——里戳出
半空里的灰尘——无着落
大蒜叶儿打气——混葱(充)
外婆的鞋样儿——老花头
床底下放鹞儿——一世不得高
拷儿鲞都是头——主意多
寿星老儿吃砒霜——活得不耐烦
老虎打雄——一回头
屁股画眉毛——大脸孔
吊死鬼搽粉——死要面子
老太婆坐花轿——浑沌沌
石板上甩乌龟——硬碰硬
和尚拜丈母——没遇着过
火筒里煨鳗——直死
牛皮兜儿——点水不漏
豆芽菜切丝儿——细做
四金刚腾云——悬空八只脚
四金刚买帽儿——大头寸
饭店里的臭虫——吃客
泥水打墙——两面光
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
三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
芥菜子掉在针眼里——碰巧
黄鼠狼跟了黄瓜宕——盲目追随 杭州风,一把葱;
花簇簇,里头空。(旧指一些杭州人,只讲空话不务实)
苏空头,杭铁头。(旧指一些苏州人不实在,杭州人刚直且强硬)
钱塘不管,仁和不收。(今杭州市区历史上曾分属钱塘和仁和两县管辖,此语谓某事或某地方谁都不管)
破雨伞里戳出。
要紧关头烤潮烟。
饭店门口摆粥摊。
苏州订货杭州卖,不讨钱赚只讨快。
红萝卜上在蜡烛帐上。
上赶江头,下赶湖墅。(江头即江干,说明做生意要信息灵,交易快) 急奔二龙头。(二龙头在江干,南宋时设西关于此。一说,当时西关甚热闹,人争趋之。另一说,西关每天下午规定关城门时间,外乡人来杭做生意要赶回去。今用此谚形容办事心急慌忙)
西湖日销寸金,西湖日产寸金。(西湖历史上为旅游胜地,消费大,而西湖历来又多产鱼虾莲藕,土特产丰富,收入好,故有此语)
城外楼外楼,城里天香楼。(指两个着名饭馆)
龙井茶叶虎跑水。(名茶、好水,被称为“双绝”)
初二、十六,店员吃肉。(旧杭州商界习俗)
西湖天下景,一世游不尽。(极言西湖景胜,景点极多,并随天时之变化而变化,无穷无尽)
西湖十样景。(指着名的西湖十景)
六桥三竺。(指苏堤六吊桥,上、中、下三天竺)
一湖二堤三岛。(一湖指西湖,二堤指苏堤、白堤,三岛指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西湖六吊桥,间枝杨柳间枝桃。
独自个上城隍山。(譬喻人之无聊) 过了白堤有苏堤。(借指人做事要留有余地)
跳进西湖洗不清。(譬喻人受冤枉)
苏州头,绍兴脚,杭州姑娘好穿着。
春有两件,冬吃四肴。(杭州食俗,两件指盐件儿、葱包烩儿;四肴指豆腐皮、发皮、录笋、粉丝)
年三十的火,年初一的穿。
元旦书红,万事亨通。
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打得船来,过了端午。(譬喻丢失时机)
端午不吃粽,到老无人送。
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
年廿九,家家有;到除夕,家家急。(谓旧时除夕逼债)
春雾开百花双峰青,明日晴。(双峰指南高峰、北高峰)
九九落雪,西湖开裂。百年难遇岁朝春。(岁朝春指春节适逢立春)
踏雪迎春,大熟年成。(立春下雪年成好)
瘦人瘦马难过二月八。(谓二月初八,天气寒冷)
干净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干净年。(邋遢指下雨)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燥松松。
④ 简单 杭州方言
简单的杭州方言:
谢谢——下下
你好——呢耗
明天见——们早喂
没有事——牛油试题
肚子饿了——杜比额贼
有小偷——有是zd骨头
扯来扯去——搞起捏三
谁说的(真的?)——后我
起床了——拉起
好了没——好腻
几点了——几点贼
再见——哉喂
谢谢——霞霞
你好——摁郝
(4)杭州话的好怎么说扩展阅读:
方言的文化价值: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因为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越多的包容性越能显示出其魅力。在必要时写进课本,通过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方言的学习和传播,也未尝不可。
民俗专家牛国栋先生则认为,推广普通话可能会对地方方言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语言的形成和延续是几百上千年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改变。
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方言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的土壤。
牛国栋说,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看,济南方言的传承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老济南人还在使用,特别是一些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使用最多的还是济南方言。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济南方言还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非保护不可的地步。
⑤ 好的用杭州话怎么说
来东(音)。好的用杭州话这么说来东(音)。杭州,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⑥ 杭州话你好怎么说
问题一:谁知道杭州话怎么说啊?? 把普通话的音发重一点,用去声(第四声)发音,末音加一个“儿”字。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一些杭州的俗语,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有空我教你好了,反正我是杭州人。
问题二:想学几句杭州话 侬渣肆好啊――你好
问题三:简单 杭州方言? 一般不说早上好,如果一定要说是“早该丢好”,你好是“嗯好”,吃饭没是“fai且谷米”
问题四:浙江话“你好”怎么说 顺便找一个能教我浙江话的老师。=-= 5分 浙江每个市的方言都是有区别的,你要哪个的?
问题五:杭州话散心怎么说,方言 把普通话的音发重一点,用去声(第四声)发音,末音加一个“儿”字。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一些杭州的俗语,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有空我教你好了,反正我是杭州人。
问题六:急求!!!各个地方的方言说“你好”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 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只要语速不过快,四川话基本上还是都能够听懂的。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 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祖”仓颉所创造。仓唤梁销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所以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曾经有个同事是山西人,每次她给在老家的男朋友打电话时总是说陕西话,开始因为我们听不懂,所以也不避着我们,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她给男朋友打电话说悄悄话只能背着我们打了。
由于没有下苦功夫去学习上海话,至今只勉强能听得懂为数不多几句的上海话,只会说说侬好,阿拉几个最基本的“上海单词”。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我个人认为上海话还是比较好听的,最近我专门找了个上海朋友,加强培训我上海话,看看靠了三次才通过英语4级的我,能用多长时间才能学会上海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
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但是苏州话音调好听,但是意思难懂,我曾经有一位朋友,在上海一年就能说一口非常正宗的沪语,但要跟人学几句苏州话就真和游的是不知所云了。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
问题七:萧山话一些日常用语怎么说? 5分 谢谢――下下
你好――呢耗
明天见――们早喂
没有事――牛油试题
肚子饿了――杜比额贼
有小偷――有是头
扯来扯去――搞起捏三
谁说的(真的?)――后我
起床了――拉起
好了没――好腻
几点了――几点贼
一――一
二――你(扑克牌中叫小妮)
三――三
四――四
五――嗯(扑克牌中叫王恩)
六――勒
七――七
八――八
九――九
十――十(扑克牌中叫停)
全是我自己想的,我是土生土长的萧山人!我三年级……
问题八:wood blog 谐音 杭州话意思是无事生非 用杭州话应该怎么读?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
无事生非杭州话这样说:空佬佬浓滴寺体赤来。
如果这个答案能够帮到你,请及时采纳噢,谢谢!
问题九:关于翻译这些很简单的上海话或者杭州话 上海话的
你好?弄好伐?
吃饭了吗?饭七古了伐?
我过2天要去上海玩,所以加你问下你,不介意吧?
无古两替好骑上海白相, 素以加弄门门看 伐要紧伐?
上海一般哪比较好玩啊?
上海一杯性阿里得比较好白相啊厂
你一般除了去** 还有哪比较好玩呢 ?
弄一般性四特起**还有撒地方比较好白相啊?
上海这几天天气都好吗?
上海个两天提起好伐?
恩,谢谢,问了这么多,可以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
嗯,下下, 门了嘎西度, 哭一刚八无听弄叫撒名字伐?
杭州话不会了
问题十:杭州人的“62”,到底是怎么来的 你好
62是杭州话笨蛋的意思。来源如下:
盒子杭州话叫咯儿,62是人称代词:指代两眼一抹黑被困在盒子里傻瓜跟笨蛋!实际则不过就是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而不自知,对待事物还有自己所谓的一番见解,实则不开窍,不知天高地厚!跟北方话榆木脑袋儿意思差不多但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