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轼请求出京任职,为什么要去杭州做通判
苏轼跟杭州是很有缘分的,曾经两次被调往杭州任职,一次通判一次知州。苏轼到达杭州,吸引了多少作家文人前来荟聚,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② 宋朝的通判是什么官苏轼为什么要去杭州做通判呢
通判是协助知府和知州的工作,等于就是二把手,苏轼是自己请求出京为官的。在宋朝一地之主基本上都是知府或者知州这样的,他们都是负责当地的主要政务算是一把手了。但是作为皇帝肯定不能让你一家独大,所以就有通判。明面上说是通判是协助知府他们工作,但是实际上通判是为了监视知府的工作。而且他们办公的地方都不是在同一个办公厅。并且很多通判都是皇帝亲自挑选的。毕竟派去监视知府的,所以忠诚性一定要高。
他在杭州时,也在竭力为百姓办好事,所以当地百姓无人不说他的好。
③ 苏轼为什么到杭州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着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