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打仗时期上海最穷吃什么
扩展阅读
福州汉闽越王庙在哪里 2024-05-18 21:24:26
广州话马立罗是什么意思 2024-05-18 21:24:22
上海到武汉用什么快递 2024-05-18 21:21:59

打仗时期上海最穷吃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13 10:07:47

㈠ 上海1945年穷的时候可以吃的起大闸蟹吗

上海1945年穷的时候当然可以吃得起大闸蟹。在海边捕鱼的人们,对捞上来的大螃蟹也是不屑一吃。

㈡ 关于抗日时期的上海。

1937年11月12日,国军从上海撤守。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次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上海同胞书。因此上海沦陷的日子视为1937年11月12日。整一个月后,首都南京失守。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政府宣布由汤恩伯率第三方面军接收沪宁地区。1945年9月12日,在上海举行了受降仪式。上海正式光复。

(2)打仗时期上海最穷吃什么扩展阅读:

上海是国共再度合作的基地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是1930年代中期日本将大举侵略中国的时候,共产党和国民党开始谈判,停止内战。

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应该怎样一致对外。这个谈判是从1935年开始,其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就在上海,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是解放后陈毅市长的助手潘汉年,他跟张冲、陈立夫等国民党代表谈判,谈了很长时间。

南京西路有一个沧州饭店,在这里,潘汉年把周恩来的亲笔信交给了陈立夫,然后正式起草国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就是要合作。西安事变爆发以后,宋美龄、宋子文赶到上海来找潘汉年,希望刀下留人,后来蒋介石被和平释放了。

上海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上海爆发了两次抗战。简单地先回顾一下“一·二八”,“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而且这个仗几乎没怎么打。那时日本方面要在上海搞点事,他们就派来了一个女间谍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是清朝的格格,父亲肃亲王不甘心清朝的灭亡,希望通过日本的支持复辟,便自己把女儿过继给了日本浪人川岛浪速。这个川岛芳子既是侵华战争的加害人同时也是一个受害者,因为她的养父经常强暴她,有苦难言,她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的工具,所以她后来干脆不穿女性服装了。

川岛芳子在上海制造了事故,事故的地点在今天的双阳路,她命令日本浪人穿上中国工人的服装后袭击了5个敲着木鱼经过的和尚,这5个和尚被打死了1个,2个受伤。日本总领事馆马上就说上海市民打死了日本和尚,增兵上海。1932年的1月28日,日军向上海守军十九路军发动进攻。

十九路军在蔡廷锴率领下奋勇抵抗。后来国民政府派了第五军援助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拼死抵抗。日本又派来陆军,最后增加到5万人。中国两支军队也是5万人。上海人民很支持,听说十九路军三个月没有发饷,就捐款1000万法币。中国军队打仗很勇敢,但是弹药越来越少,国民政府再也没有派援军过来,所以到3月3日这个仗就不再打下去,最后英美调停,结果5月5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中国军队撤出上海。

日本的陆军回去了,但日本的海军还在上海,而且日本的海军在今天的四川北路121号建了一个堡垒,就是陆战队司令部,最近在放的《生死地——1937淞沪抗战实录》,我个人感觉是纪录片当中拍得最好的。

第二次淞沪抗战叫“八一三抗战”。1937年8月11日开始,中国的主力87、88师到了上海,然后步行到闸北。8月13日,在今天的横浜路天通庵车站边上一支日本陆战队巡逻队向闸北进发,中国的保安队已经堆垒了沙包不准他们过来,日军就开枪了。

当晚蒋介石命令第九集团军司令张治中第二天主动进攻,因此8月14日开始我方就主动攻击。从杨树浦一直到日本的沙场我们全面攻击,一攻击日本就收缩防线。我们总体上打得不错,但伤亡惨重。

8月23日战役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登陆与反登陆,一直打到9月11日。在上海作战的时候,日本内阁马上组成了上海派遣军,23日凌晨赶到吴淞口开始登陆。这个时候蒋介石派了第十八军,军长是陈诚,就在吴淞、宝山一直到川沙口、罗店。但是长江边没有什么阻挡的地形,日本的舰炮打过来伤亡很重,但是中国军队也没有后退。

尽管我方往后撤,但淞沪战线还是比较稳定,11月5日日本又派四个师团来到上海,其中第十军三个师团在金山卫登陆,第十六师团在浏河口登陆,11月12日上海失守。

当时日本叫嚣三个月占领中国,但结果三个月才刚刚占领上海。这次战役至少消灭敌人4万多人,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令世界舆论刮目相看,也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会战为我方的工厂、大学、政府机构后撤赢得了时间。

蒋介石当时主动在上海抗战逼着日本不断增援,把华北、东北、日本国内的日军调过来,最后上海变成了它主攻的方向。我方是顺长江逐渐往西后撤,日军在后追击。从上海退到南京,南京守不住退到武汉,武汉还是守不住退到了宜昌,宜昌还是没守住但是最终守住了三峡,所以我们保有了西南抗日的后方,持久抗战坚持下来,这也是淞沪抗战的重要意义。

㈢ 民国时期百姓吃什么

民国时期人们的主食和现在类似,就是米饭、面食和糕点。和现在一样,民国时期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民国时期上海人的主食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上海的糕点最初只有小圆子、小馄饨和米松糕等,后来随着民国时期很多外地人到了上海,各式各样不同风味的糕点开始在上海流行。其中苏州糕团最先到了上海,苏州糕团的最初经营者是南京东路的五芳斋糕团店,这家店的工作人员都来自苏州。因为这家糕点店第一个在上海经营汤团、赤豆糕、黄松糕等四季糕团,很快名扬上海,四季糕团也成了民国时期上海人最喜欢的糕点,成为当时上海人过节、结婚或是寿庆的必备糕点。之后在民国时期的上海糕点界占据一席之地的有扬州翡翠烧麦、淮阳汤包、黄桥烧饼、广东云吞等等,加上上海当时本地有的生煎馒头、排骨年糕、春卷等,民国时期的上海已经有上千种糕点。这些糕点当时有被人们熟知的,几乎大街小巷人人都知道的摊子或是店铺,例如南翔馒头,最早起源于上海嘉定县的南翔镇,因为南翔馒头的形态小巧玲珑,皮薄呈现半透明状,里面的馅料选材仔细,调味讲究,蒸熟后饱满且内含卤汁,味道鲜美,早就在南翔县小有名气。南翔县的吴某在民国初期来到上海的城隍庙开了长兴馒头店,专门经营这种南翔馒头,几十年里一直受到民国上海人的青睐。民国时期山东济南的百姓常吃的是馒头,当时叫馍馍,是当时济南人常吃的主食。还有锅饼、单饼、面条、煎饼、素馅饺子等,当时济南百姓每年农历六月六吃炒面,夏天吃炒谷,用小米炒后吃。民国时期广西平乐人吃的正餐是以油粘米饭为主食,还佐以腐乳、酸菜等。

㈣ 古代行军打仗都要做到粮草先行,那么他们吃的是什么

都知道行军打仗是特别艰辛的所以对于吃的肯定也不会好到哪儿去,一般他们带的都是一些比较容易带的。最主要的就有粟米,烧饼和一些肉脯之类的。对于吃的他们基本上也没什么讲究的只要能填饱肚子也就可以了。在战争年代几乎士兵都是熬出来的,只有当他们都顺利回朝摆庆功宴的时候才会有机会吃到一餐比较好的。但是事实上他们是不缺肉的,虽然他们吃的大多是干粮但至少他们还是能吃饱的。

对于粮草的问题,在行军打仗当中是很关键的,有时候打到了一半突然断了粮草,这个时候必定会引起军心霍乱。敌人也会利用这点来大做文章,当然也会让将士的士气减弱,导致对战时失利。所以粮草是非常重要的。

㈤ 上海人60或70年代吃什么菜

和现在吃的差不多,只是没有现在的品种多,像毛豆、雪里蕻、鸡毛菜、茄子、油菜、黄瓜、西红柿什么的,肉蛋较少,因为那时供给制,很多东西要凭票供应。

㈥ 抗日时期上海工人一个月多少钱

最勤劳但是受到剥削最严重的工人阶级了,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差不多在3块钱左右,折合当时的物价水平,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有300元左右的样子,每个月辛辛苦苦的干活,到头只有300元,所以他们养家糊口都不是很容易。如果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一个家庭要达到小康水平,需要每年有180元可以自由支配,按照工人的年薪,一年只有36元,远远低于一个小康家庭的标准,所以工人是最穷的。

㈦ 抗战时期的上海租界生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八月十三日,日本侵略上海,直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皇下昭投降为止,这是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最近碰到一本书,《抗战时代生活史》,作者是陈存仁,一位良医,抗战八年期间,他都生活在上海租界,记录了当时的所见所闻。

因为陈存仁先生的医生身份,认识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因此也得以窥见各阶层的生活状态。

很庆幸自己出生在和平年代,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是自己生活在那个年代,会以什么状态活下去,会去积极救国还是努力求生,还是忍受不了苦闷而只求速死。

书中描写了当时上海租界市民的生活状态,倒是比我简陋的想象要丰富很多。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月三十一日,八百壮士奉命撤出四行仓库,到了南翔防线部署完成之后,上海四周都被日军侵占了,只有公共租界两块地方幸获独存,成为名副其实的“孤岛”。

小部分人认为会长期抗战下去,租界虽能相安一时,但防不胜防,所以无数与党、政、军有关的人,都不声不响地溜走了。

另外凡是没有钱又怕祸及自身的,也都逃出去了,前后也有二三十万。

一般与党、政、军无关的市民,绝大多数还是留在上海,许多人认为租界的防范还是可靠,而且既与党、政、军无关,更没有逃难的必要。

在这种心理之下,上海租界还是有四百万的人口。

加上又不断有战区的老百姓逃来租界,租界的人口直线上升,已远远不止四百万了。

这些人,各行各业都有,笼统的分一下,可分为富人和穷人。

富人有三种:

第一种是,本来在上海就有钱的人,因为战争爆发,地价飞升,房租高涨,他们便越来越有钱。这些人很多同时也是商人。

第二种是经营各式小生意的人,这些人多是贫苦人家出身。

书中有两段相关的描述:

第三种是属于政界的,所谓沐猴而冠的人物。也就是很多汉奸们。

穷人就是一般无钱无货无业的人。

前方战事越是激烈,后方这些人,富的更富,穷的更穷,两种人的生活各趋极端。

手头有货物的人,居奇不卖,天天以小量抬高价格出售,所以这班人的生活,由于赚钱容易,阔绰至及,日日豪宴、夜夜笙歌,当时孤岛上所有的游乐宴饮场所,倒是越来越豪华。

为了缓解生活的苦闷,大家不免去寻找刺激,娱乐场所的生意利市百倍,最显着的就是舞厅。

本来租界上的舞厅不过十多家,到了这时,好似雨后春笋一般平添了几十家,不但晚间有晚舞,下午有茶舞,中午有餐舞,最奇怪的是有几家舞场还举办了“晨舞”,竟然一清早就有人在这些舞厅开始蓬嚓嚓地跳起舞来。

除此之外,餐饮业、电影业、话剧等行业,也是空前的火爆。

当时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和“前方抗战,后方跳舞”,

说的就是当时上海租界有钱人的生活描述。

穷人就没这么多娱乐了,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到后面因为裁缝贵,又没有国外的衣料来源,连衣服也穿不起。

为了保暖,只有在别人身上打主意,就在冷僻的里弄间,剥取别人的衣裳据为己有。

吃不起饭的人,沦为街头乞丐,不向人伸手要钱,只等在各式各样的食物摊档旁边,见到人家买大饼油条或白饭馒头,便动手抢,抢到了就往嘴里一塞。

富人们吃喝玩乐不在话下,穿衣服自然也不逊色,拼命出高价搜罗新西装,一套套换之不休,价格奇贵,也毫不在乎。

当然,还有一种消遣方式,是富人穷人通吃的,那就是抽大烟。

当时瘾君子泛滥到什么程度呢?

看书中这段描述:

以上内容只是书中的小部分,还有很多精彩部分,没有一一呈现出来,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看。

虽说只是上海租界一角的生活状态,但也足以一叶而知秋了。

看完忍不住在心里默念,和平真好,和平万岁。

㈧ 战争之中什么物资最短缺哪些有专门的交易市场

这个得看是多大规模的战争,我们可以把战争规模大致区分为以下三种:

一、如果是小规模边境冲突,可能会引起部分生活物资价格上涨,普通人要做的是适当储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避免局势变化引发物价上涨影响正常生活。同时正常工作,多关注新闻,了解冲突进程,有没有战争扩大化的可能。

二、如果是全面冲突,那普通人所需要做的是在战争暴发初期第一、把手头所有能出手资产尽量换成黄金、外币等硬通货。第二、固定资产证明、存款股票等票据找安全地方收藏,毕竟现代灭国的战争基本没有,战后这些都可作为财产证明,。第三、囤积桶装水、瓶装水及净水物资,如净水片、明矾、漂白粉、过滤器等。第四、粮食,在可能的情况下囤积粮食越多越好,条件可以的情况下放到阴凉、干燥通风处,粮食最好是以易储存的罐头、植物油、方便面、压缩饼干、干鱼、干肉等为主,存储粮食按日期贴上标签,按保质时间长短食用。第五、药品,各类日常消炎药、抗生素、感冒药、止血药绷带等。第六、手电筒、蜡烛、电池、收音机、工具箱等一些日常生活物资。第七、皮卡或SUV等越野性能较强的车辆,汽油、柴油等。第八、熟记附近防空设施地址,各类防空设施标志,在遇到空袭及时躲避。

其他:所有囤积物资尽量存放在山区或农村,现代战争以城市攻防战为主,越是重要的城市成为战区的可能性越大,远离经济、政治中心城市,能跑多偏跑多偏。平时没事尽量减少活动量,降低热量消耗,尽早开始食物配给,多从各类渠道了解战争进程,这个时候收音机等各类信息收集工具会起到较大作用。

三、核战

首先,尽量避开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是核打击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沿海城市。尽量避免呆在沿海低海拔地区。近海大当量核暴引发地震的海啸,可以摧毁很多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

普通核暴并不足以引发这样的大海啸,但如果是在海沟里依次引爆若干枚大当量核弹,那么就能造成数百米高的超级巨浪。不要在低海拔的地下掩体避难,因为这种掩体一旦泡到水下,将很难逃生。

其次,需要准备一些必须的生存工具,比如,有着东方瑞士军刀之称的工兵铲,锯,铲,挖,砍,切,剪,刨等等,还可以用来自卫无所不能。如果你有幸避过了头一轮核打击,不要急着逃亡。因为大范围的核打击可能已经摧毁了原来的交通体系,而且核暴初期的辐射会很强,应该先就近找一个临时避难所。基本要求是:必须有厚墙,顶棚水泥厚度需要超过半米,也就是说不能住顶楼,最好里顶楼有几层间隔。实在找不到合适地方就用工兵铲挖地洞住几天,或者用可以挡辐射的东西搭个小窝住几天,还有尽量找能隔绝灰尘的地方,因为核爆后灰尘大都有辐射。

一旦遭到核打击,说明当局已经对事态失控,秩序将会崩溃,你需要小心其它幸存者,但不能因为过度谨慎而放弃与其他人接触,因此你需要获得一定的自卫能力,又不宜表现过强烈,可以装备便携隐蔽的防卫战术笔和英军特种兵专用的卡片刀,隐蔽性高,一击制敌能防身。

同时,应尽量拉拢对你印象较好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在躲过核打击初期的几天后,你必须想办法弄到食物和干净的饮用水。不要将死掉的动物作为食物,粘上尘土的水果也不能吃。

核打击后一个星期,城市已经不再适宜生存,很多死掉的动物尸体将会腐烂,很容易引发瘟疫,因此你需要离开城市。交通工具可以因具体情况决定,不推荐汽车,优先选择自行车,因为这样更方便。尽量往人口较少的山上逃,但不要选择荒山。

有条件的找摩托车或者越野车往高原地区迁徙,寻找那些没有被波及的山区小平原住几年,躲避战乱。

如果全球出现核冬天,请尽量收集食物和衣物被褥,最重要是可饮用的干净水,求生的四处奔波中随时能喝上干净水是个大难题,最好准备一个单兵野外净水器,野战净水器无惧任何化工、生物甚至核污染,是军方专为核生化战争而研发的三防净水装置,采用先进的军工科技,过滤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核辐射颗粒和各种细菌病菌,可提供源源不断的干净水。

核战争可能会延续半年到一年,大致会有三波。初期的核打击将会以重要目标和大城市为主。第二波会绵延到万人以上的城镇 。第三波才会到核海啸。各大国的国力,足以在战时制造出五万枚以上的核弹。

尽管如此,很多人仍然有机会逃生,但很多幸存者可能会得严重的辐射病。当核战逐渐平息后,中国估计仍会有三亿人活着,但此时并没有足够的粮食,很多人将面临饿死。天气越来越冷,核冬天逐渐来临,防寒成为头等大事。

尽管此时辐射可能还比较厉害,但已经不足以直接杀死你,尽量不要让皮肤暴露在外,最好准备户外运动服装包裹好身体,比如鲨鱼皮软壳冲锋衣,防水防风耐磨,可防止和辐射尘接触。

核冬天的周期难以预估,也许只有一个月,也许能够延续千年,因此在躲避数年后,幸存者可能要为食物发愁,向南方迁徙是必须的,靠海的地方或许能找到食物。核冬天不会在大规模核战后立刻到来,可能会有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过渡时间,这段时间除了作准备外,还必须寻找好配偶,否则很容易因为孤独悲观而自杀

㈨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衣食住行用的变化

衣: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涌入中国食:通商口岸开始出现西餐,之后扩大入内地住:租界附近出现西式建筑 西风东渐与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以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为个案研究 [摘 要]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人在接受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社会生活方式也出现了西俗化的倾向。探析近代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变化,可以深入了解晚清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西俗化现象及其规律。[ 关键词] 社会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西俗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开始被纳入 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 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在这一过程当中,“随着条约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渐次传入中国,国人开始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在中国形成了“西俗东渐”的现象,晚清时期的城市华人社会生活方式开始了西俗化。 当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先进。但是它作为在近代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毕竟在实质和内涵上比在农业社会文明和封建专制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要先进许多,因为“西方近现代民俗作为现代化的伴生物,比之中国传统习俗更能适应现代社会”)。虽然西方社会生活方式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和阻碍,但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西化的过程。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窗口。而中国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历程也是首先从这里开始的。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服饰被认为是礼制大防,它的变化常常与更改正朔联系在一起,足见其重要性。 在最初,中国人认为短衣窄袖的“夷服太觉不类”。但是,曾经崇尚宽袍大袖的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西式服装简洁、灵活、方便的特点。 中国最早接受西式服装的当属广东沿海地区和开放口岸的一些买办和经常同洋人有生意往来的商人,他们最早模仿洋人们的穿着打扮。 一直到19世纪90年代以前,还只是少数猎奇者和洋务买办们穿着西式服装,这些人还被大众视为叛逆。但是到了90年代中期,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国认同程度的日益加深,国内剪辫易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人力主改穿西服,提出:“视西人之遍身结束,举止生硬者,反觉文明。”【在戊戌变法中倡导“与欧美同俗’,的康有为也主张改穿西服,并把西服附会成中国古代的服制:“夫西服未文,然衣制严肃,领袖洁白,衣长后社,乃孔子三统之一;大冠似箕,为汉世士夫之遗,革窟为楚灵王之制,短衣为齐桓之服。)资产阶级革命派更是把改穿西服视为“可振工艺,可善外交,可以强兵,可以强种’, 的灵丹妙药。这虽然体现了“全盘西化的盲目J陛”,却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西式服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可。20世纪初年,西式服装开始广为流 行,不仅一些大城市中的学生制服日渐洋化,就连一些穷乡僻壤也不能免俗。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广西梧州中学的学生就被允许“披洋衣揖孔孟”。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更早。在鸦片战争前后,江南各省就流行“夷船’,舶来的女性衣饰,主要以花边丝缕之类为主,俗称为“鬼子栏杆”,女子服饰的西化也由此开始。1859年,刚到香港的英国人吟-411就“看到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作手帕形,对角折叠,在颇下打了一个结子,两角整整齐齐的向两边伸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作为外套的西服开始日渐在城市居民之间流行,而且洋式衬衫、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也被国人日渐接受,人们服饰的西化程度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由于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近代也出现了西俗化的倾向。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端口,外国侵略者根据不平等条约,在通商口岸建立了租界。随着大批外国侨民向租界的日渐涌入,西餐开始进入了中国。最初,西餐馆在中国被称为番菜馆。番菜馆最早出现在广东,19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这些城市也日渐出现了一些番菜馆。 最初,番菜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侨居中国的外国人。上海的番菜馆最早集中在虹口路、徐家汇一带,这里为外国人聚居地;在北京,《北京条约》规定西方国家的使领馆集中在东民一带,所以番菜馆也主要集中在这里。有的番菜馆甚至还请使馆的厨师掌厨。 在饮食习惯和饮食风格上,中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餐喜好将鸡、鸭、鱼、肉与蔬菜一起烹饪,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是东方人偏重于综合思维的体现,而西餐是将各种蔬菜肉类分而烹制,则是西方人注重理性分析的反映。在进食方式上,西方人实行分餐制,中国则为合餐制,这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使然。 而中西方人在饮食构成上,则又是各有千秋。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那样: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几千年来,除了西北畜牧业较发达的少数民族的饮食以肉食和奶酪为主外,大部分中国人的饮食一直保持着这一结构。而西方人则完全相反,他们主要以面包、肉食和奶类为主食。 由于中西方饮食习惯的差异,西餐最初在中国受到的是冷遇。同文馆译员张德彝第一次登上由天津驶往上海的洋人轮船时,才第一次尝到西餐。但是他认为:“盖英国饭撰,与中国迥异,味非素嗜,食难下咽,甜辣苦酸,调合成撰,牛羊肉皆切成大块,熟者黑而焦,生者腥而硬。鸡鸭不煮而烤,鱼虾味辣且酸,一嗅即吐。”以至于同船的国人一听到开饭的铃声“便大吐不止’。可见,当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吃西餐无异于“茹毛饮血’,一般。与此同时,仍有一些中国人怀着对西餐的新奇感而趋之若鹜去品尝西餐。但是社会主流仍对西餐怀有排斥心理。 直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因而对西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认为“西人饮食最不苟,常以养身为主”,一些西餐馆也出现了“华人兼亦往食焉”)的现象。该书成于1876年,可见,在当时抑或之前,就已经陆续有华人去西餐馆就餐了。及至后来,竟然发展到“裙屐少年,往往异味争尝,津津乐道’。当然,这里有很大成份为猎奇者的行为。到了19世纪90年代,“向时华人鲜过问者”的西餐则出现了“裙屐少年,巨腹大贾,往往携姬挚眷,异味争尝”的局面。由于西IN"人各一肴,肴各一色”,“分曹据席,,用餐方式极为文明,使当时不少的文人也成为了番菜馆中的常客,孙宝暄就对上海四马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馆情有独钟,甚至于还在那里款待过康有为。随着人们崇洋心理的日渐强化,上番菜馆就餐遂成为了中上阶层讲排场的一种方式。“光宣之交,满清贵族,群学时髦,相率奔走于六国饭店”、“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甚至于就连光绪的老师翁同于床在宴请俄国使臣的时候也是准备了“西宾馆洋菜……洋人来指摩,一切皆洋式’, 可见,去番菜馆吃西餐在此时已经成为了官场之中的一种时尚。当时不仅官场如此,甚至就连下层百姓也对西餐是好感有加,一些外国人抓住这些人的心理,便开设简易的番菜馆,如上海四马路胡家宅有一家日本番菜馆,每客大菜只需五角钱,还备有咖啡、水果,不过质量实在是难以恭维,尽管如此,这类小餐馆还是门庭若市。 随着西餐的日渐普及,一些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也走进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事实上,西式食品很早就进入了中国。1853年,英国商人在上海开设的老德记药房就开始生产冰激凌、汽水等西式食品,主要供应对象为在上海的西方人。咸丰八年(1858),英人埃凡在上海创办了埃凡馒头店,开始生产面包和糖果。5年后,他在上海开设埃凡洋行,生产啤酒。此后,又有咖啡、奶茶、香槟、冰棒、冰激凌、饼干、蛋糕、罐头以及葡萄酒、白兰地等相继传入中国。西人随之又在中国开设了多家工厂生产这些产品。 最初,这些食品的消费群体也是主要面向西方人。不过,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日渐被接受,这些食品方便的食用方式和其亦为美味的优点很快显示出来。正因为如此,西式食品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喜欢,并成为人们餐桌之物和待客极品。在有些文士家中,甚至还以“西洋名酒’,以飨朋友雅集【。随着西式食品在中国的大受欢迎,以华人为主的西式食品生产厂家也日渐多了起来。最终,在中国人的饮食形式上出现了中西并举的局面。 在居室建筑上,中国人受西方人的影响更为显着。中国古代传统的建筑结构一般为木骨泥墙,主构架则全为木结构,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特点,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木结构的建筑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易于发生火灾、承重力差,不宜向高层发展等。最初,中国人对洋式建筑的认识只是“夷人好治宅,重楼叠居,多至三层,绣阔绿窗,望如金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开端口,西方人在跑马圈地的同时,也把西式建筑带到了中国。最初的西式建筑只能说是神似。因为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大多是外国商人或传教士,施工者也只是没有造洋房经验的本地泥水匠。最早在中国出现的洋房一般为周边作拱券式回廊的砖木结构建筑,这一模式最初是由欧洲传入印度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因而被称为“殖民 式”

㈩ 为何战争年代。吃上口白面馒头,非常困难

那你把蒸馒头学会了,就不会问这无知的问题了!白面是麦子磨出来的,要经过几道箩筛过筛,要把面粉发酵,要有水碱综合(那时可没有酵母粉的,小盆友)。还要有面板或者台面、屉、屉子、屉布。懂了没有?

别说是战争年代了,就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和八十年代中期,能吃上白面馒头,在我们这里的农村都是一种奢望!

因为都忙于打仗,兵荒马乱,没有发展经济。

穷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