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以什么产业为主,发展趋势是哪些行业
上海以金融业、答山顷航运业、唯枣现清陆代服务业、旅游业为主。
发展趋势除了以上行业,还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贰’ 上海六大支柱产业是什么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是上海六个重点工业行业。
2018全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呈现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更趋协调、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是经济平稳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58.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预计城镇调查失业率在4.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
二是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造业部分产值增速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4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
三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自贸试验区全面深化方案的9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0.2%。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上海有哪些产业扩展阅读
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1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实际增速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根据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2679.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增长8.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9.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从主要行业看,2018年工业增加值869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81.49亿元,增长3.3%;
‘叁’ 上海盛产什么
问题一:上海有什么特产? 上海的主要特产有:高桥松饼、“五芳斋”糕团、城隍庙五香豆、嘉定白蒜、崩瓜 、面塑、木雕、凤尾鱼、枫泾丁蹄、进京乳腐、上海浦东鸡(白斩鸡)、梨膏糖、小笼包、豆腐干、南汇水蜜桃、崇明大闸蟹、周庄蓝白粗布等等。
怎么说呢?上海的特产大多是吃的。如果路途不远,可以带些。要是路途较远,那就去城隍庙买些工艺品吧。
特产食品一般当地的大型超市都有的,你可以多去几家超市看看
问题二:上海有什么特产 上海特产不少,主要有皮薄汁多、香甜可口的上海水蜜桃,以及中国名鱼之列、肉质鲜嫩的松江四鳃鲈鱼,产于崇明、长兴、横沙的名贵经鱼类凤尾鱼等。上海传统手工轻纺产品露香园顾绣,是源于胆代顾氏家传技法制作的独具风格的绣品,将顾绣技法用于制作服装、摆饰、床上用品等绣品。上海食品名特产有城隍庙五香豆和梨膏糖、奉贤南桥进京腐乳等。 上海水蜜桃特点:肉质柔软,皮薄色艳,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入口易溶。如把熟透的桃子拨破一小片皮层,用嘴吮饮,就能把果实中的浆质吸尽,是桃品种中难得的佳品。 功用:经济价值很高,用途很广。以鲜食最佳,也可加工成罐头、桃脯。水蜜桃花色艳丽,可供观赏。另外,它还具有医药价值。桃仁有破血祛淤、润肠、镇咳功能,主治淤血停滞、经闭腹痛、跌伤肿痛、便秘等症;桃花有利尿作用,可导泻逐水。干幼果称瘪桃干,也可入药,用于治疗阴虚盗汗、咯血。桃胶是制药工业上的乳化剂和粘合剂。 松江四鳃鲈西风吹上四鳃鲈,雷松酥腻千丝缕。南宋诗人范成大笔下的四鳃鲈就是产自黄浦江支流 松江里的鲈鱼。松江鲈鱼虽小,产量又不多,但名声颇大,这主要是因为此鱼肉质细肥嫩, 洁白如雪,没有细毛刺,滋味鲜美绝伦。千多年来,有许多文人骚客颂扬过它。晋朝文学 家张翰在外做官时,一阵秋风吹过,勾起他思念故乡之情,竟弃官返里,闭门不仕。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词曰: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清朝干隆皇帝两次下江南, 都特地赶到松江府吃四鳃鲈,予以极高评价,并指令年年供奉鲈鱼。 概况:这种鱼体型不大呈纺锤形,长约十二厘米,重不过二、三市两,头大而扁平,眼小而生于 上方,口宽呈扇形,无鳞,背部呈黄褐色,腹部呈灰白色,身披四、五条黑色斑纹。奇特的是,松江鲈鱼出水后鳃房里仍贮着水,若置于稻糠里,可活四、五天。因为这种鱼两鳃 前后各有一道凹痕,其形与色如同鳃孔,在鳃盖上又有条橙红色的条纹,看起来极似四片 外露的鳃叶。因此,古时人们认为松江鲈鱼有四鳃,《续韵府》中记载:天下之鲈皆二鳃, 惟松江鲈四鳃。所以松江鲈鱼也称四鳃鲈。其实,松江鲈鱼与常鱼一样,也只有两只鳃。 松江鲈鱼寿命只不过一年,冬末春初,大鱼到海口产卵以后,随即死去,幼鱼孵出,在春 夏之交纷纷上溯到黄浦江各支流,秋天长成。金秋季节,一群群四鳃鲈游至松江秀野桥下, 这时正是捕捞鲈鱼的黄金季节。 特点:松江鲈鱼肉嫩而肥,鲜而无腥,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的一种,为中国四大名鱼。 烹制:松江鲈鱼可以采用多种烹调方法,比较有名的一种是鲈鱼脍。据《松江府志》记载:须 入九月霜降之时,将鲈鱼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橙花叶相间。细切和脍, 拨令调匀,并要配香菰(或茭白),不仅味佳,而且色美。另一种是鲈鱼氽鸡汤。冬 天将鲈鱼投入滚热的鸡汤中煮熟,盛在汤盆里,金黄色的鸡汤浮现阒肚如雪脂的鲈鱼,可 谓色、香、味俱佳。此外,红烧或作羹也很鲜美。松江鲈鱼的内脏处理也有特色,一般不 能用刀剖腹,否则有损鲜味。通常是用竹筷从鱼口插入鱼腹,将内脏取出洗净后仍放还腹中。 凤尾鱼特点: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口大而方,胸鳍上部具游离鳍条,尾鳍没有对称性。腹中具棱鳞。雌大雄小。 功用:凤尾鱼是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美,供鲜食或制罐头食品 。通常,人们喜欢将它油炸,加上辅料佐餐,其味香酥可口。 城隍庙五香豆 城隍庙五香豆用料讲究,火候适当。所用原料是专门选自浙江省余姚县出产的蚕豆,挑选极为严格,黄皮豆和虫蛀豆都不能用,要使用清一色的青皮豆,洗干净用水煮。烧煮用的是双眼灶,上面放一只清水锅,一只糖水锅。当清水锅水温达到摄氏6......>>
问题三:上海盛产什么水果 8424西瓜都不是正宗的好不好 我在各区都有水果店 青青果园 欢迎前来消费~ 上海地区真正的本地水果 只有马陆葡萄比较好 其他的都是外地运输过来的 对了 还有南汇的黄桃 也不错
问题四:上海产什么,不产什么? 产财富英雄,产精明、聪明、高明的市民,不产大学者、大学问家。 回答这个问题也许可以想想香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什么?我们可以历数仅有600万人口的香港,娱乐界出着名歌手、影视明星,工商界出产业巨子、地产巨鳄,让整个大陆都惊讶人家的优质产品率之高。然而,有大思想的学者,怎么也比不过底蕴深厚的北京,甚至是同样逐利的上海。 时光流转到上海也要在若干年内完成工业化了,很难想象这个过程中不产生几个、几十个巨富。事实上,盛大的陈天桥,复星的郭广昌等新起的巨富就代表了这种群体的崛起。一个既定的阶段里,上海只需要一个市长,却需要许多工商业巨子,这大概就是时势造英雄吧。 不过,无比遗憾的是,上海的商业气息太浓了,塑造了全国最集中的股民群体、炒房群体、购保群体,这样的环境里,名教授的日子不容易好过,更不容易脱离铜臭味。 这里的市民无比的精明、聪明和高明,却又做不成什么特别大的事情。不过,你不能怪他们。时间长了,适应上海的人都不得不如此。他们不关心天下政治,只关心自己的钱袋子、菜篮子。 所以,在上海做财富英雄和精明小市民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想成为前者或后者的人都应该来上海,想做学问或者关注政治,恐怕就不适合到这个地方了。 附:建国以来,上海滩上虽然也产政治家,不过大都是外端口产品。所以,严格说来不能算上海产。 在内地,你无论如何不会有,也不能有上海人的价值观。在那里,安贫乐道的价值观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问题五:上海产什么水果 西瓜,桃子,梨,桔子,葡萄。还有黄金瓜之类现在很少有的东西。
问题六:上海产什么酒 黄酒,崇明米酒。
问题七:上海都盛产什么海鲜 上海虽然靠海但是并没有什么出彩的海鲜,基本上上海吃到的海鲜都是从宁波、舟山、象山那边过来的
问题八:上海有什么特产烟? 上海香烟,以以下几种为代表咯。
最贵当属熊猫了哦,散户单盒大约需要rmb180-200元左右。不过礼品翻盖的倒还是显得名贵,大约单盒2000元左右,听起来有点晕晕糊糊。
接下来,就算是中华了,第一次抽的时候觉得感觉也不过如此,可能是自己的呼吸道对这种烟不是很感冒,但是毕竟是中国的名烟,所以,给他一点面子咯。
红包的中华大约分为五种翻盖中华,软中华三字头、12只装中华烟。注意:每条中华卷烟正面都有一个激光打码,在激光打码的第二行1字开头的为1字头,同理2或3开头的就是2字头或3字头。这也是我询问一些同行才知道的。
其实据上海烟厂的人说,3、2、1字都是同一配方研制的,只是生产线的编号,市面卖3字那么贵,完全是因为烟民的心理造成的,炒作!中华烟从去年上半年以来价格不断上扬,硬中华也从每包40元左右一路涨至目前的50元。而“3字头”的软中华涨幅更大。这位负责人同时提醒,所谓“3字头”、“2字头”、“1字头”,只不过是卷烟厂生产时流水线的班次代号而已,并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别。而硬中华的代号则印制在香烟过滤嘴内,吸烟者取下过滤嘴搐水中浸泡后就可以看清。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别不过是商家的炒作罢了。
接下来说什么呢?上海红双喜,这个不怎么样,垃圾的很,我不是很喜欢抽,尤其是吸过之后口感不是很好。
然后就是牡丹了,样子和烟盒的样子看上去不错,不过,不吸也罢,毕竟是拿不到大面上的烟了 就是红双喜、大前门、飞马、上海、中华
问题九:上海产什么车 主要是上汽旗下的品牌,比如上海大众旗下的桑塔纳,polo,帕萨特,朗逸,途观,上海通用旗下的别克系列(雪弗兰,五菱等旗下的品牌是上汽通用在外地的合资企业,不在上海生产),上汽的荣威以及汇众,大通的商务车,申沃的客车
另外吉利旗下的英伦也是在上海生产的,之前是华普
‘肆’ 上海GDP的组成中,哪些产业贡献最大
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0.3:29.8:69.9。毫无疑问,服务业成为了上海最大的产业。当然,一二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合。
在上海的工业中,电子、汽车、石化、钢材、机械设备是发展较大的产业,在这些行业中有多家知名企业,比如中芯国际、上汽集团、上海石化、宝武集团、上海电气、振华重工、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等等。
‘伍’ 上海市的支柱产业是什么
上海作为一个发展较早的经贸区,它的发展还是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那它的支柱产业是有那些?作为传统经济的汽车、钢铁、石化、房地产,肯定是首当其冲的占GDP的很大一部分,但是随着互联网和新型产业的兴起,金融、商业、航运、物流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那上海经济的发展需要哪些新格局?
(一)突破体制瓶颈,改革重点要围绕科技创新、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一要推进政府部门职能的“自我革命”。政府创新投入应逐步从“项目导向”转向“功能导向”,并引入社会化、市场化经营管理。
二要坚持事业单位改革的创新导向。重点推进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式改革,推广“拨改投”、基金制,改革成果认定方式与收入分配方式。
三要着力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对于企业(国有、外资、民营)应有不同的创新功能定位与扶持政策。国企聚焦落实国家与市级重大工程与项目,成为创新驱动的动力源之一。民营企业则应成为上海市场化、非定向“草根创新”的主力军,要通过政府采购、市场开放、平台建设、技术共享等方式为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机会。
(二)打造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
一是采取功能性与结构性手段降低商务成本。从点上实现突破,直接降低商务成本。同时运用非经济杠杆降低综合成本,如放开人才入沪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空间布局等手段,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与生活环境,能对应更好的服务条件。
二是扶持创新服务业的发展。在世界主要科技创新中心,创新中介服务已呈现集群式、产业链式成长态势。通过发展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创新服务经济,提升创新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是培育与集聚一批企业家,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结构。充分重视企业家的创新核心功能,将集聚培育企业家摆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优化创新型经济空间布局 上海发展有两大战略空间:中心城区服务于“四个中心”建设,郊区是科技创新以及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空间。利用好郊区战略空间,调整城乡结构布局,走出传统园区发展模式,促进区县经济产城融合发展,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一是构建郊区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要调整思路,打破原先城镇功能,形成区县经济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是建设创新示范镇,形成创新走廊。结合区位特点,形成一批科创小镇、文创小镇、农业小镇、工业小镇、旅游小镇,形成特色镇。
三是布局“创新轴线”。结合上海创新资源与产业空间布局,上海可以围绕创新热点区、打造创新轴线、形成创新扇面。同时将创新轴线向长三角延伸,形成“沪宁、沪杭、沪通”创新通道,促进长三角协同创新。
‘陆’ 上海都有什么经济支柱啊,为什么GDP这么高
经济支柱:
1、金融:金融业占据2014年全市GDP的13.9%,仅次于工业、批发零售业。从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税收百强来看 ,42家金融企业入围,占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税收合计数的50%。
2、商贸:2017,自由贸易港建设首先会带动国际中转贸易、离岸贸易的发展,大大提升上海港国际转口贸易份额,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转型升级。
3、汽车:上海汽车工业的腾飞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大众轿车合资项目的成功,领汽车制造业一举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4、成套设备:成套设备是指为生产某些产品或完成一定任务及功能所必需的整套设备。如电站成套设备、炼钢成套设备、棉布生产成套设备、剧场舞台成套设备等。、
5、房地产:2017年1-10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05415百万元,同比增长3.7%;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903百万元,同比增长6.9%。
GDP高的原因:实体经济领域,在上海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上海工业生产处于良好状态。工业领域,新动能正在加快集聚,新能源汽车、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29.6%,成为新兴产业中增长势头最迅猛的行业。
(6)上海有哪些产业扩展阅读:
市统计局介绍,从吸引外资的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大幅增长,是上海利用外资实现“双升”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本市第二产业签订外资合同金额同比增长4.1倍;第二产业实到外资金额增长1.2倍。而第三产业实到外资结构继续优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均实现较快增长。
2018年以来,外资总部也在加快向上海集聚,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7家,累计达到624家,新设外资研发中心8家,累计达到434家。
对外贸易方面,据统计,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6160.7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其中,进口9788.96亿元,增长5.1%;出口6371.81亿元,增长1.8%。外贸增速相比一季度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稳定。
对于下阶段对外经济的走势,市统计局分析指出,虽然国际贸易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对跨国投资产生冲击,但随着上海“扩大开放100条”的实施,外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预计下半年实到外资、合同外资将有望继续实现增长。而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对进出口贸易的后续影响,上海将密切跟踪、加强研判、积极应对。
上海市统计局指出,今年以来上海总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持续向好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
‘柒’ 古代上海特色产业有哪些
有渔业。因为上海最早是一个小渔村,以渔业为生。现在上海的简称“沪”就洞祥是一种捕鱼工具,特色产业就是渔业。特色产业包纳脊搏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野派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
‘捌’ 上海GDP的组成中,哪些产业贡献最大
工业,服务业和金融,这三大产业对于上海来说,构成了GDP的主体部分。
论基础来看的话,上海是靠工业和建筑业发迹起来的工业城市,直到今天也是,过去30年、60年、100年乃至150年,上海都是中国第一工业城市,2013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69.64亿元,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固定会址一直是上海,可以说,工业在上海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上海的发展轨迹同香港相似,发展模式的转变已经有目共睹。
传统的工业增加值占比逐渐降低,注意,是增加值占比降低,说明上海的工业增长依然强劲,只是这种强劲优势逐渐被商贸和金融和服务业取代。
举个小栗子,上海给人的感觉就是,你能得到真正的贴心服务,交通的方便,应有尽有的物品提供,展会,演唱会。还有没有在意的地方做足的那些微小的人性化。举例来说,上海图书馆,在各个地方都有分馆,有24小时自助借还亭。
综合来说,以“造东西”为核心任务的实体经济是上海经济的基础。
从工业和物流业的角度说,这是中国最大气的城市,从整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开放性来说,他又是中国最包容的城市。
2018年上海GDP总量为32679.97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一,其中第一产业为104.37亿元,同比下降6.9%,第二产业为9732.54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为22842.96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占GDP总量69.9%。
主要行业创造的GDP 工业创造的GDP为8694.95亿元,同比增长1.9%。
社会 服务业创造的GDP为8490.73亿元,同比增长14.8%。
金融业创造的GDP为5781.63亿元,同比增长5.7%。
批发和零售业创造的GDP为4581.49亿元,同比增长3.3%。
房地产创造的GDP为1992.52亿元,同比增长4.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物流)创造的GDP为1533.36亿元,同比增长10.4%。
住宿和餐饮创造的GDP为421.46亿元,同比下降2.8%。
贡献最大的是工业,创造的GDP占总GDP的26.6%。
附201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GDP
2018年上海市生产总值(GDP)32679.8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732.5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2842.9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是0.3:29.8:69.9。毫无疑问,服务业成为了上海最大的产业。当然,一二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合。
细分一下,我们发现上海这几个发展得较大的产业。工业,2018年增加值8694.95亿元,占比26.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81.49亿元,占比14%; 旅游 产业增加值2078.64亿元,占比6.4%;金融业增加值5781.63亿元,占比17.7%;信息服务业增加值2387.87亿元,占比7.3%;建筑及房地产业增加值3030亿元,占比9.3%。
因此,细分下来,上海前三大产业是工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这三个行业增加值合计19058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58.2%。建筑和房地产业的规模也是挺大的,接近占了全市GDP的十分之一。 (上海证交所)
从上海的产业结构分布看,它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尤其是很多人意料不到,上海还是一个工业城市。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高达26.6%。这个比重放在全球看还是很高的,像美国、英国、法国的比重都低于20%。高于20%的国家不多,有德国、韩国、日本等几个工业强国。
在上海的工业中,电子、 汽车 、石化、钢材、机械设备是发展较大的产业,在这些行业中有多家知名企业,比如中芯国际、上汽集团、上海石化、宝武集团、上海电气、振华重工、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等等。
房地产,金融,转口贸易,制造业,服务业。
‘玖’ 上海以什么产业为主,发展趋势是哪些行业
上海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发展趋势仍然是高科技。另外旅游产业有相当的发展空间。
‘拾’ 上海主要是发展什么产业为主
上海主要是发展金融和贸易产业为主。
金融
在解放之前,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无论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规模全部雄踞亚洲第一。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货交易中心,仅次于芝加哥;全球最大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全球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全球三大有色金属定价中心之一。但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所有资本市场也被关闭。以1987年交通银行恢复营业以及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再度成立为标志,金融市场开始恢复。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设立上海副总部。2009年,上海启动人民币国际结算试点。
上海是中国金融中心,上海几乎囊括了全中国所有的金融市场要素:上海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资金拆借市场、国家黄金储备运营中心、国家外汇储备运营中心、上海清算所(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央行征信系统中心、支票节流数据处理中心)、中国四大银行(农行、中行、工行、建行)上海总部、各大外资银行大中华总部、中国反洗钱资金监控中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国保险交易所。
贸易
2015年,全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50838.17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进口19772.45亿元,下降5.4%;出口31065.72亿元,下降3.3%。全年举办各类展览会项目851个,总展出面积1512.9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国际展览会项目292个,展出面积1124.06万平方米,增长24.8%;国内展览会项目559个,展出面积388.92万平方米,增长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