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外滩钟楼地址
上海外滩钟楼,中山东一路13号,解放区是在海关大楼上,现昌棚在不是海关了,是浦东耐兆则发展银行总部。
上海大钟起源于康熙时期白银的计算需要,海关对进出口船舶征税以天记数,哪些船舶来自全球各地,自备时钟误差颇大,一度引发诸多商务纠纷。为确立统一的时间权威,税务司向英国国会大厦大本钟的制造商订制了这座亚洲第一大钟,它的结构完全克隆了大猜吵本钟,是英国国会时刻表的一个远东标志,在外滩中心悠扬的敲响。1928年元旦敲响第一声。
‘贰’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什么名字
海关大楼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3号,由英键团裤公和洋行设计。1864年清政府于现址设江海北关,关署是一座中国衙门式的木构或激房屋。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被毁,1857年修复,大体原样。此后,中国海关实际上被英美法三国领事馆参与的税务委员会所控制。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稿简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叁’ 上海座钟为何叫三五牌有何来历
“三五”牌时钟诞生于二迟困举十世尺伍纪三四十年代。当时市场上最为畅销的是进口的日本、德国时钟,国产时钟因制作粗糙、质量较差而少人问津。
为了振兴国货抵制洋货,从天津来沪投资的大纶绸布庄经理毛式唐等人便萌生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名牌时钟的想法。1940年,中国钟表制造厂出品的时钟在位于徐家汇路(今肇嘉浜路)608号的钟才记木壳厂内正式开工生产。
当时的国产时钟,大多只能连续走上7天。工程师阮顺发与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不断改进,制造出鸟笼式齿轮和光洁度高的轴芯,延长走时时间和使用寿命。这样,时钟便能连续走上15天。为了突出这一性能特点,最终决定采用三个“5”作为产品商标,定名为“三五”牌15天时钟。
“三五”牌时钟一经问世即广受欢迎,迅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产品中的佼佼者。工厂还利用中国国货联营公司在海外的贸易渠道,把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地,海外华侨购买踊跃,外销量占到总产量的80%。
中国钟表制造码碧厂也随之发展壮大,仅仅一年的时间,职工人数就从建厂时的40多人增加为120人。
(3)上海外滩大钟叫什么名扩展阅读
三五牌钟的创建背景
中国钟厂,是李康年在方液仙的支持下,于1947年创办的。他在担任中国钟厂总经理时,聘阮姓工程师设计制造轴芯细、摩擦力小、一次上发条能走15天的“三五牌”挂钟、台钟。这种钟用活摆装置,可以倒顺拨时,虽挂摆歪斜也能照走不停。
为此,李康年用了两句广告用语:“挂歪摆歪虽歪不停,倒拨顺拨一拨就准。”反映了三五牌钟的质量和制作精细。因此三五牌钟问世后,博得社会好评,至今在同类产品中还继续保持畅销势头。
‘肆’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什么名字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海关大楼大钟
上海海关大楼最着名的是它高耸的钟楼和大钟。海关大楼安装大钟起步于19世纪下半叶,1893年竣工的教堂式江海北关大楼上安装了一座海关大钟。
从19世纪开始,海关学习西方国家海关以天数计算船舶吨税办法,超过夜里12点钟就另加1天,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皆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1893年建成的江海关大楼已安装大钟,此后建成的粤海关、潮海关、江汉关等大楼也都安装大钟。
1925年江海关投资430万两白银建造新大楼时,税务司和海关监督决心重造一只全国最大、世界闻名的大钟。两年后,海关大钟与大楼同时建成。
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或握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都停步观望之吊装奇景。1928年元旦敲响第一声,逢刻“奏威斯敏斯特乐曲”。这座大钟楼,亚洲名列第一,世界名列第三。
(4)上海外滩大钟叫什么名扩展阅读
90高龄海关大钟“体检”
上海海关大楼大钟自1928年开始运转,经过上海海关4代守钟人的精心照顾,大钟平稳走过了90年。但毕竟已近90岁高龄,大钟机芯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零部件局部磨损较大,存在走时不准或停摆的隐患。
2015年冬天大钟就孙差曾因机械故障停过工。今年7月20日,酷暑中的大钟又出现了走时不准的情况,经过紧急抢修,7月23日暂时恢复正常。
考虑到近期大钟发生故障的频率和次数增多,为了维护大钟“身体健康”,上海海关联系了则团皮中国钟厂于今日(8月18日)16:30对大钟进行检测维修,预计体检时间为1-2天。检测维修期间,可能会发生大钟走时不准、停摆等情况,等修复后就能恢复正常,请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伍’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什么名字
上海外滩的大钟叫海关大楼大钟。
19世纪80一90年代,外滩的原有建筑大多被翻建和重建。“江海北关”与四周的建筑相比,显得寒酸。1891年,上海海关已由英国人赫德掌权,所以请英国工程师设计,
由浦东人杨斯盛的营造厂承建,于1893年上海开端口50周年时落成。新江海北关沿用了旧址的基础,平面与旧关基本相近,为凹字形,砖木结构,中间有6层高的方形钟楼,钟楼南北两边各有假4层楼房相对,大门两旁围墙上加铁栏杆。
1925年,新的江海北关再一次重建,请汇丰银行的设计者威尔逊设计,是年12月奠基,至1927年12月9日落成。大楼占地面积为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680平方米。大楼分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对黄浦江,高11层,主体建筑为8层,上面有3层高的四面钟楼
西部直达四川中路,高5层,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花岗石宽缝砌就,其他各层用金山石贴面。大门的设计为古希腊神庙形式,4根经典的希腊多立克柱支撑起庞大的建筑,柱子上端为方形,雕刻花纹,给人以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
(5)上海外滩大钟叫什么名扩展阅读:
大钟的报刻,其实是音乐声。建成之初,英国人掌握海关大权,报刻声选择的是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曲。1966年“文革”时,报刻的《威斯敏斯特》乐曲改为《东方红》。1986年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租拦世访问上海,应英国外交部要求,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后经专家论证,2003年5月1日起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数型镇报时音乐。
“你听,一刻的时候,听到的是一节音乐,半点的时候两节,三刻时三节,整点时就是完整的一首曲子。老上海人只要听乐曲的长短,就知道是几点钟了。”魏云寺说。
魏云寺记得,年轻时自己站在钟楼上看浦东,一片绿地农田。“那个时候,上海没有那么高的房子,海关大楼的钟声往东一直可以传到吴淞口码头。”而在浦东开发开放以后,东方明珠等一座座地标建筑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建了起来。“似乎薯粗每一天,黄浦江两岸都有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