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指南 » 你知道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
扩展阅读
天津六中药厂效益如何 2025-05-17 16:14:18
费县离杭州多少公里 2025-05-17 16:06:28

你知道上海人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3-05-24 01:15:41

① 请问真正的上海人生活是怎样的

600-700块工资是吃低保的社会底层人,多数是年级45-55的上个世纪文革时候耽误的,没有文化,原来的厂倒闭了的。这些人每天混日子,吃最便宜的蔬菜,被外来人士看不起,天天怨天尤人却又不想工作。这些人本地上海年轻土着也看不起。
你说的500块工资是3-4年前的标准了,现在的最低工资标准都1200了。
上海人只要曾经分过房子,市中心有套30平米的房子,放在那里等拆迁基本都能赚个百万身价,即便不拆,出租也能租到1500-2500,我说的市中心。
另外郊区的人有过宅基地也可以等拆迁,基本都能分个2-3套房子。每套房也都是百万以上。
所以上海本地人用房子养活生活的人很多。
你说的3000工资水平是一般普通小白领刚进公司的标准工资,不过这两年不景气也有2000起的。
但凡混了5年以上都能拿个4-5k以上。这里说的是普通白领。
中层管理人士8000-10000 的工资了。
再加上上海机会多,世界500强一半以上在上海设点,你就自己考虑吧。不了解500强,看看杜拉拉升职记就明白了,工资10000起的。
虽然工资待遇不错,但我仍然不觉得适合大多数外来打工者,上海的生活成本也是很高的,尤其是租房。
二楼说的上海人吃的节俭,我倒不认为,上海人讲究吃,会吃。否则本帮菜为什么成了8大菜系之一,上海人讲究小锅菜,量小但精致。

② 上海人的生活怎样、

上海人的生活:
主要体现在生存观念,发展观念,品位观念,公共观念四个方面。
•上海人的生存观念是:获得一个薪水比较高、工作比较轻松的岗位,自己生活得比较舒适,也能为家里做一定的贡献。虽然这种生存观念缺乏叱咤风云的激情和高度,却有着小家碧玉般的温馨和现实感。
上海人的生存观念,主要蕴含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定位意识。“定位意识”指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一个人如何确定自己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首先,新上海人都有强烈的自我定位意识。上海人会认真地分析市场经济发展的各种态势,分析蕴藏在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咐搏,分析自己的天赋、条件和能力,从而给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出达到这一目标的相应的生存战略。
•定位意识,上海人中的成年人总是苦心孤诣地为子女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定位。上海人废寝忘食地了解各种必要的信息,孜孜不倦地研究子女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努力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地让子女接受各种业余教育,千方百计地启动各种关系,为实现自己给子女所确定的生存位置和生存战略而奋斗。

•风险意识,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风险有清醒的意识。人生既是充满机遇的,也是充满风险的。
•理财意识,指新上海人的“经济头脑”。新上海人普遍地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生活模式中,即使一个人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但如果缺乏财商,也是不行的。
•机遇意识,电脑、外语、汽车驾驶乃是现代人生活中的“基础技能”。不少新上海人认为,“舍不得孩子就套不住狼”,宁愿自己花钱去学电脑程序设计、外语口译、汽车驾驶等技能性的课程,以便为今后的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总之,新上海人的机遇意识特别强烈,不为现在而活着,而为将来而活着。
•深造意识。在市场经济中,新东西层出不穷,需要不断加以学习和了解。许多大学毕业生在上海工携简友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的业务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发展。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通常会重新“回炉”或“充电”,重返学校去深造。有些人珍惜已有的那份工作,利用业余时间进修,“零存整取”,奋斗了几年,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人干辩槐脆“考研”,集中精力深造,毕业后另谋高就;也有些人不惜把数年来的积蓄花掉,到国外名牌大学去进修,然后再“杀”回上海,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

③ 在上海生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

生活了6年,家在千里之外
没来时憧憬的好
来了后觉得不过如此
虽然如是说,却不愿再离开这个地方
上海!!

空气很自由,
可以形容上海是中国最公平的地方
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所得
你不需要靠那些老掉牙的关系,走后门,找关系才能办成一件事
上海也是较公正的一地儿
话说上海的法官不管你是什么级别哪的人,都一样处事,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这个看似简单,却是不易,或许家那边在断什么民事纠纷案件时多不理性,
所以,这点让我尤其感动

在这里,贫富差距有,社会地位差异小。没有人会因为月薪几万,开着车就如何如何,因为在这里,比你赚的多的有的是,车比你好的也有的是。当然,你也不必因为自己条件有限而自卑,因为这不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很多人都是一贫如洗的来到这而干出一番事业的,所以现在的你不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反而是你的潜力,你未来的状态成为衡量你的尺度。

上海人比较杂,但是外地人来了会被这里的氛围自然约束
所以,治安很好,少有骇人的案件发生,比较有安全感的城市
只是,偷多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正是因为外来的人口多,所以大家反而容易沟通
上海人多是外冷内热的
相处的多了就知道了
说上海人小气,照我看来只是处事习惯不同罢了

上海的房价是蛮高的
生活消费也高
在学校里会相对好些
你刚来可能会觉得有些贵
不过,人是很会适应环境的动物
在学校有很多副业可以做
所以,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找到事情贴补你的经济条件
很多小工作,不仅可以赚到零花钱,还可以赚到很多社会经验

有一点很不理想,上海气候,冬天冷,夏天热。冷是湿冷,热是汗热。来了之后,你就知道了,上海的蚊子也是超厉害的,我指和我家乡比。这的蚊子咬人可以把你的腿咬肿,飞的奇快,毒性奇强,尤其是一种黑的花蚊子,那个狠呀。不过,我有两年没感受到了,因为搬到了15楼。呵呵~

上海大,车多,生活节奏快,目前有9条地铁线路开通,所以,上海虽大,城市之内却不远(交通方便嘛)要不是这些线路的开通,估计上海会堵车堵死的,当然,即使这样,每天还是有几个小时在大的路段堵车堵的很厉害。当然,这些与没车的我们是不相干的。

上海周边可竟是可以逛的地方,苏州、杭州、无锡、南京、扬州等,且江浙的生活水平都很高,所以一片繁华相。当然本地也有很多特色的小镇,七宝、朱家角,远一点的有乌镇、周庄等。

上海是一幅历史画卷,千年看七宝,百年看外滩,十年看浦东。历史的层次就在这样一座大城市里延伸。

如果想靠自己在这里定居的话,那就得好好努力了~ 因为房价有点高。当然,今后有了另一半后,两人一起努力。拼个7、8年,买到自己的房子还是没问题的。当然,首期不要那么久~!

有梦就要追,想知道上海究竟长什么样?
就努努力,自己看看,自己品味吧~!

④ 我想了解上海人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

相比外地人的聪明,上海人叫精明。精明不代表小气,而是以更合理的代价取得利益最大化。上海人分为上海本地人和早年移民到此的人。上海本地老亏人(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松江、嘉定、宝山等地)是真正的上海原住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民风淳朴、性格爽气、待人宽厚。市区(浦东新区靠近黄浦江地带、黄浦、静安、虹口、杨浦、闸北、普陀、长宁等地)70%以上的人,大多是江浙一带移民过来的,现在已经是第四、五代了,在长年的与生存环境的竞争中,造就了精明的特点,性格拘谨、思维细腻、有算计。

黄浦区:以前是英租界,冒险家的乐园,娱乐业、博彩业、金融、贸易、商业最发达地区。
静安区:以前部分是法租界,是社会名流、政治家、资本家、领事馆、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地,代表着上海最高的生活层次。
南市区:以前是上海老城厢,是正宗上海人居住的地方,能体现最正宗的上海平民文化。
闸北区:以前是上海的工业集中地,交通运输中心,人口多为外来谋生人士。
杨浦区:以前是上海最大的外来移民聚集地(多苏北人),也是工业、手工业集中地,号称“大杨浦”。
徐野含蔽汇区:以前靠近卢湾、静安的是属市区,其他是城乡结合部或农村。
长宁和普陀:以前大多地方也数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上海本帮菜口味偏甜,因为菜系中很多红烧的原因,糖可以缓解酱油的酸、咸和焦味。现在的上海人已不局限口味了,吃辣绝对行。酒量也不比北方人差。上海人是有1斤的量喝半斤,北方人是有8两的量喝1斤颂州,这就是性格差异。

⑤ 说一说,上海人的生活为什么那么节省呢

‍‍我从小到现在,居住过三个地方,每个地方居住时间都超过五年。三个地方分别是地级市、省会城市和上海,而且都属于南方地区,。从我亲身感受而言,每一个地方都有很节省的人,只不过上海节省的人更多一些。根据我的观察,主要有3个原因:

以上就是我在上海生活后,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上海人,是不是和你原来想象得不太一样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⑥ 上海人的生活习惯

就讲个大概吧,具体的写几本书都不够。

上海是个移民城市,按《南京条约》自1843年开端口以来经历了苏州,宁波,苏北等好几拨移民潮,也曾经是外国人的租界,49年后更是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上海所谓的海派文化就是兼容并蓄的文化,比较宽容,务实,高效,开放。

上海传统饮食是浓油赤酱的本帮菜,现代的饮食比较清淡,也许会有人觉得上海菜比较甜那是因为受了无锡一带的影响。上海人也比较喜欢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美食,比如川菜,比如西餐,都很流行,所以定义一个上海的饮食风格其实没太大意义。

上海的风俗和礼仪是一个国际接轨和中国特色的混合物。既有现代文明社会的特征也有一些陋习。这是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对于外国人和中国人来说,上海是个最不中国的中国城市,所悄含以启棚笑评论也褒贬不一。不过好和帆在海派文化总体来说是宽容的,自信的,所以也没造成太大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