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出口量为什么高
扩展阅读
从北京到铁岭多少公里 2025-07-22 23:14:02
北京通州哪里能捡到狗 2025-07-22 22:22:22

深圳出口量为什么高

发布时间: 2022-08-06 17:13:19

㈠ 越南出口大幅超越深圳,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越南曾被称为2020年防疫“尖子生”。经历了2021年德尔塔疫情的重大挫折,现在似乎已经“带血复活”了。自去年底以来,越南经济逐渐走出疫情阴霾,开始复苏,尤其是出口贸易。越南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越南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673.7亿美元,环比增长38.1%;出口额为347.1亿美元,环比增长48.2%。当然还有2月份越南春节的影响。

中国制造一直是中国的闪亮品牌,也将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的主要方向。不可否认,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之一。虽然越南制造业正在崛起,但毫无疑问无法超越中国。很多人通过越南的出口数据发现,越南的出口量早已超过深圳。根据电子设备出口配额,越南今年第一季度电子设备出口总额为2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0亿元。而深圳今年一季度的出口额只有1200多亿元,越南仅仅靠电子设备出口总额就超过了深圳一季度所有行业的出口总额。这是一种勇敢的战斗。

㈡ 请对比分析一下上海和深圳的优缺点

也无法否认深圳上海是中国有特殊地位的两个城市,要不两个证券交易所怎么会选择它们?
二者之间有可比的地方,也有不能比的地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我反对绝对化的比较,作为邓小平先生心目中的两个城市,深沪应当有相互学习的胸怀,之所以列出深圳上海的一些数据,只是想说明以上的目的,关键是不要以势压人,不要以已之长比别人之短,这不算本事。
深圳发展得好,从全国战略格局来说对香港稳定有好处,对上海也没有坏处吧。一些上海网友力图打压深圳,说了一些过激的话,相信不是有主观恶意的,只是要明白一句话:公道自在人心,深圳和上海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岂是你我能够曲解的?
一、政治地位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和窗口,市委书记是中央候补委员。深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试验场地,又是邓小平理论的光辉结晶;邓小平的初衷决不是简单地立足于中国南方一个小镇的发展前景,深圳是作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地”而创立、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殊“窗口”而存在的,它的“辐射”与“带动”功能要影响整个中国。
上海:直辖市,中国最大的城市(市区人口最多),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市委书记是政治局委员。
二、经济地位
(一)发展定位:
深圳: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胡总书记视察深圳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和信息五大中心。
(二)经济发展速度
1、深圳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建城以来一直高于上海。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市GDP年平均增长28%,1990年GDP仅为135亿元,居大中城市第二十位,2000年跃至第四位至今,每平方公里土地创造的GDP产值和税收长期位列中国城市之首。这个被誉为"发展奇迹"和"中国改革之窗"的城市背负着中国人早日实现现代化的梦想。
2、上海八十年代一度沉寂,被深圳压了风头,90年代初,上海在浦东开发的带动下,重振雄风,占全国GDP比重由1990年的4%增至2000年的5%。
(三)人均GDP、地均GDP
深圳6000美元左右;上海5000美元左右。地均GDP深圳也是全国第一。
(四)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是经济实力的具体表现,是经济运作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上海的地方财政实力强,但深圳的地方财政收入也比较高,占GDP比重比上海还高。
(五)工业经济
上海工业的优势很大,工业总产值比深圳多出一倍以上。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量比重是中国第一,发展后劲强劲。
(六)需求情况
投资、内需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方面,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上海多年来投入最大,吸引外资方面上海深圳目前均处于同一水平,但上海的外贸八成是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工业、战略投资;内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上海领先;出口方面,深圳已连续11连冠,去年仍比上海高出一成多。
(七)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分配收入方面,深圳是全国第一位,上海在珠三角只能排第七。深圳的人均收入是上海的一倍多。在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大件家庭电器产品方深圳亦处于前列,深圳人的消费已转向住房和汽车,深圳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7平方米,上海只有11平方米。深圳百户家庭拥有汽车在六城市中占首位。(2004年上半年收入情况:1 深圳 148682东莞 11658 温州 9366 台州 8983 珠海 8856 广州 8839 上海 8513 中山 8503 绍兴 8439 佛山 8385)
(八)企业竞争力
1、深圳不愧是改革开放的先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万科,最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即使依托已经平稳、理性的深圳房地产市场,2002,2003连续2年利润大幅增长。连续10送10,10送5大比例送股。而有着上海浦东开发龙头概念的陆家嘴、外高桥、浦东金桥则要逊色得多
2、IT行业,最好的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华为与中兴都在深圳,这两家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不仅在国内遥遥领先,也争夺了各跨国顶级通讯企业如朗讯、北电、西门子的国内市场大片江山。没有中兴,华为,国外巨头在中国国内市场垄断的日子不会结束。中国50%的现有固话客户交不起初装费,70%的现有移动用户付不起高昂的资费。另一迅速崛起的通信企业UT-STARCOM,研发中心也在深圳。这家公司的小灵通占据国内市场60%强的份额。小灵通的廉价使许多低端用户买得起、打得起,高端用户兜里别着两个手机,一个GSM/CDMA,另一个PHS。INTERNETE服务中,风靡全国的QQ制造者腾讯公司,也在深圳。
3、而反观上海有什么呢,上海的高校资源全国第二,90年代以来依靠政府倾斜资金源源不断涌入。IT行业的两大要素人才与资金得天独厚,却没有一家象样的本土企业。有的只是洋买办的销售用服中心,加上港台企业的部分研发分支机构。上海贝尔,这家在90年代初靠着比利时的产品作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龙头老大,随着中兴,华为的兴起而日渐衰弱。2002年与ALCATEL的合并重组,实际技术牢牢掌握在他人。一旦ALCATEL撤资,后果不堪设想。相对而言,中兴华为的上海研发机构在当地都是相当不错。
4、金融业,最好的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总部在深圳。招商银行的网络建设、服务质量、收费标准在全国都是一流的。我出门通常带一张招商卡。上海除了一些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外,本土没有一家走出去的银行。证券业,众所周知,由于国家政策,上交所的规模是深交所的两倍强,而且差距不断扩大。但证券业巨头国信证券、国泰君安,南方证券都扎根在深圳,以深圳如此相对劣势的资源,能在总量和上海相当实属不易。
5、为什么深圳的本土企业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这与深圳成熟的市场经济理念,深圳拼搏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得。而上海的意识却要差很多。很多新老上海人洋洋自得于自己在中国国际化的窗口,保守,裹足不前。这是很危险的。
三、 交通环境
1、上海的交通状况恶劣到什么地步呢?在徐汇区,到闸北区的办公点上班时。如果坐公司班车,5天一般有2天要迟到。如果改坐地铁,加转两趟公汽,还可以保证一小时左右到达。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交接处人民广场,在高峰期的拥挤状况怎么样形容也不过分。从这你就可以看出上海居高不下的房价确实有理由。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至陆家嘴一段,高峰期能挤上就不错了。
2、而深圳,由于一开始城市建设就规划得很好,交通状况在全国各大中型城市中可能是最好的。除了深南大道在高峰期可能会堵车外,很少听说有堵车或班车迟到事件发生。在滨海大道与滨河大道,汽车开起来的速度可以以省际高速公路媲美。
四、人文环境
很多人说深圳人情关系冷漠,没有归属感。这主要是由于深圳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口的缘故。随着越来越多外地人定居深圳,成为新的“本地人”,这种感觉将逐渐淡化。而上海人口老化和负增长是全国出了名的。深圳是全世界最年轻的城市,平均年龄28岁,谁有活力不用说了吧。
五、治安环境
不用说是上海好过深圳。原因只有一个:深圳流动人口远超上海,深圳有700多万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全国第一,户籍人口只有154万,试问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有哪个城市有这样的人口结构?
六、生活环境
深圳是世界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花园式海滨城市,森林覆盖率超过35%;上海也算沿海城市,可是生活环境不行,别说什么海滩海岛,到现在还没有评上国家环保模范城。
七、结论
从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到,深圳是中国第一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水平傲视群城,上海在各城市中具有全面优势,目前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正朝着建成五大中心的方向迈进,将与港深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一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强壮有力的两条腿。

㈢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这一数据说明了哪些问题

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说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深圳经济增长有动力以及金融行业所起到的作用明显。

上半年的各项数据已经陆陆续续的出来了,深圳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已经说明了深圳依然拥有着非常强的经济增长动力。上半年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其实都不是很好,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疫情的影响。

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

我认为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其实就是上半年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上海和深圳的情况其实是差不多的,不过上海的情况是更严重的,正是因为异常的影响,所以增长幅度并不是很明显,没有出现负增长已经算是很好的一种情况了。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深圳拥有着非常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拥有着大量的人口,而且拥有着大量能够创造出价值的人才,并且政府也支持深圳的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所以在未来是能够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

㈣ 分析东莞深圳一带电子制造业为什么具有强劲的出口力和竞争力(用规模经济理论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02

㈤ 深圳出口什么最多

2009年1月至8月,深圳口岸加工贸易项下机电产品出口605.5亿美元,占同期口岸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87%。资料来源:深圳海关网站 很高兴为你解答,谢谢采纳

㈥ 深圳市的主要产业是

深圳的产业结构凸显“三个为主”:经济增量以新兴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0.9%;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70%;三产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GDP比重60.5%,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提高至70%以上。其中,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为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战略新兴产业包括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互联网产业等。

除了四大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外,未来产业也是十分重要的领域。未来,深圳的产业结构将更多样化,在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共同发展下稳步发展。

㈦ 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广东“万亿城市”为何这么多

和东莞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广东“万亿城市”为何这么多?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2020年,佛山顺德在广东省首先进行“一照通”改革创新,传出第一张“一照通”企业营业执照——食品经营批准等与企业营业执照合拼申请办理,运营批准信息内容借助二维码载入在企业营业执照上。申请者只跑一次、只交一套原材料、只填一张报表,首先完成了常态企业开办“一件事”2钟头受理。

近些年,广东把打造出一流经营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十四五”稳中求进,佛山市委奏响了推动佛山迈进高质量发展新的征程。2020年,东莞的“一号文”便是经营环境基本建设,明确提出把提升经营环境作为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为高质量发展聚势颠覆式创新。

今日的广东,企业登记超1500万户,约占全国各地的十分之一。在东莞,企业登记超出146万户,在顺德市场行为主体总数超出32万。

广东省统计局厅长杨新洪剖析,虽然遭受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冲击性,广东充分运用产业管理体系比较完善的优点,产业链展示出延展性,维持了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在其中有广东经济发展社会化水平高、改革创新创新发展成分高的缘故,也是有体制机制创新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