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冲之鸟礁问题
冲之鸟礁 中方认为是礁石(涨潮时在海面下),日方用水泥和珊瑚把它加高人为地改为小岛,因此日方得到半径200海里的专属海区,得到海底的铜等矿产。最重要的是:冲之鸟礁一旦正式成为日本国土,会造成日本领海和美国领海(美属关岛的领海)相连的局面,对中国海军东出太平洋形成完整包围(所谓的第二岛链),使中国海军成为“囚徒”--无法走入广阔的太平洋。所以中国坚决反对日本抢夺冲之鸟礁。
B. 冲之鸟岛在什么位置
冲之鸟岛
冲之鸟礁是日本南部太平洋海域的一处环礁,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位于北纬20度25分,东经136度05分,在东京南偏西约1730公里、冲绳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
中国方面认为冲之鸟是岩礁而不是岛屿。冲之鸟礁不能供人类居住,也无法维持经济生活,设定大陆架没有任何根据。2009年9月11日,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表示,该委员会下属的一个工作小组已经着手处理日本提出的南太平洋大陆架延伸申请。中国已向联合国正式提交反对意见。
C. 日本人曾经想把冲鸟礁从礁变岛, 于是开始大种珊瑚,不过失败了,为什么失败, 因为有些机智的渔民偷偷
应该是假的,冲之鸟岛现在已经是一座水泥岛了,并立有写有东京都小笠原村字样的石碑,直接像建东京的台场一样填海就好了,怎么会想到用珊瑚这种办法
D. 日本为什么极力打造“冲之鸟”岛
日本之所以极力打造“冲之鸟”岛,其真实意图在于:
第一,扩大海洋领土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后,日本就以“改名换姓”等手段强调,“冲之鸟”岛不是岩礁,而是“岛屿”。这是因为,一旦将其确定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条件的“岛屿”,即可为日本带来数万平方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如此诱人前景,怎能不为国土面积狭窄的岛国日本所垂涎!日本政府希望以冲之鸟岛为基点,扩大自己的海洋领土范围。
第二,看重其巨大的经济利益。冲之鸟岛岩礁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中的鲣鱼、金枪鱼和墨鱼早已成为日本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此外,在其周围海底大陆架还探明了储量丰富的锰、镍、铬、铜等矿产资源,这对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事实上,日本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的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海洋国土的拓展。早在1958年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为“大陆架”做出了定义后,日本就开始关注大陆架的问题。1983年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日本政府相关省厅开始了各自的海洋调查工作:海底地形调查由海上保安厅负责,地壳结构调查由海上保安厅和文部科学省负责,岩层调查由经济产业省负责,其他相关省厅则负责提供船只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等资源。1983年,日本几乎没有像样的海洋科学考察船,只能由海上保安厅利用测量航道的船只实施大陆架调查。其后,日本各个有关省厅和科研机构均投入大量资金建造船只,购置科考设备。目前,仅“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一家单位,就有各类海洋调查船9艘,最大一型排水量达5.7万吨,其深潜调查艇可以深入6500米海底进行各类考察。20多年来,其海洋调查船总航程达数10万海里。
为了更好地协调、规划大陆架调查工作,2003年,日本政府在内阁官房之下设立了由国土交通省、外务省等5个部门组成的“大陆架调查对策室”,此后大陆架调查工作开始加速,重点是调查南鸟岛和“冲之鸟”岛等外围岛屿周边的大陆架以及东海地区的大陆架。2004年8月,日本政府通过了《有关大陆架划定的基本方针》,确定2005年开始第二阶段大陆架调查,并于2008年12月完成整个调查。2009年1月完成国内手续,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在这一期间,日本在东海海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海洋调查,获取了大量东海大陆架的有关情况。
由于有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事务越来越多,涉及面也逐步增加。2007年,日本又在内阁官房下成立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由首相担纲统筹规划有关海洋的各种政策。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如果大陆架自然延伸情况等地质条件满足要求,一国不仅可以拥有距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而且还可申请距领海基线200海里以外的大陆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的最大距离可达350海里。2008年11月12日,日本向“大陆架划界委员会”提交了“划界案”,申请200海里以外大陆架。日本在申请中对其太平洋上所谓的“冲之鸟”岛、北大东岛、南大东岛、冲大东岛、小笠原群岛、南鸟岛、八丈岛等岛屿沿岸200海里以外约74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提出要求,该面积比日本国土面积大一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是国家管辖海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大陆架的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如鱼虾贝蟹)、非生物资源(如石油、天然气)享有主权权利,扩展大陆架的范围就等于扩大了沿海国的资源储藏量,为沿海国占有这些深海资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日本政府估计,在日本主张的大陆架范围(含中日争议区域)内,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些资源一旦开采出来,日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天然资源大国”。
以上表明,日本扩张“蓝色国土”的战略是有精心长远的规划且分步骤地进行的。
E. 冲之鸟是岛屿还是岩礁
岩礁。
在1967年成立的联合国特设委员会(1968年改为常设的“和平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委员会”)以及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73-1982年)上,关于岛屿制度的内容也存在争议。对其的争议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观点:
其一,主张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岛屿分类,并赋予各类岛屿不同的法律地位,所谓的分类处理派。这派理由为,让人类不能居住、不能经济生活的小岛取得其周围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等广大的海域,将严重影响海洋自由使用、限制以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为基础的国际海底区域的范围,所以,一些国家主张,应按照岛屿的形状、大小、人口的多少等各种标准将它们分为岛屿和岩石(或岩礁)。
其二,主张对岛屿不设具体标准,赋予所有的岛屿统一的地位,所谓的统一处理派。
后经审议和协调,结果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公约》关于岛屿的定义中(第121条)达成了妥协。
关于岛屿制度的《公约》第121条第1款规定,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第2款规定,除第3款另有规定外,岛屿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应按照本公约适用于其他陆地领土的规定加以确定;第3款规定,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礁,不应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际社会间接地采纳了统一处理派的观点,但并不完全,因为存在《公约》第121条第3款的内容。
从上可以看出,第121条的第1-3款都是关于岛屿制度的规定,所以,第3款中的岩礁也应是第1款中的岛屿的一种,即第3款中的岩礁被认为是岛屿的特别形态,这种观点多被学界认可。换言之,《公约》第121条整体是关于岛屿制度的规定,第3款的岩礁只是例外的岛屿,而被称为岩礁,所以,第3款的岩礁也应符合第1款规定的要件。
当然,上述对《公约》第121条的文本解释,也存在不同的意见。例如,日本政府代表于1999年4月16日举行的众议院建设委员会上在回答关于冲之鸟岛礁的问题时指出,冲之鸟满足《公约》第121条第1款岛屿的条件,它是岛屿不是岩礁,同时指出,第121条第3款不是关于岛屿的规定,而是关于岩礁的规定,况且《公约》也没有关于岩礁的定义,即使从国家实践来看,根据此条也不能成为特定地形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依据。日本政府现在仍持上述观点。可见,日本政府的立场是将《公约》第121条的第1款和第3款内容分开处理和认识的,这显然违反上述从文本解释得出的观点和制定岛屿制
F. 为什么日本不在冲之鸟礁像中国一样填海造岛
情况不同。
南海有争议,中国将自己控制的礁石填成大的人工岛,继而派驻军事力量,实现对周围海域的控制。
冲之鸟没有主权争议,的确是日本的。争议的是这是一个礁石,还是一个岛屿。当然,填大一些会更有利,但争议不怎么剧烈,没有大规模填岛的动力。中国填岛花费也很大的。
G. 放弃DNF
呵呵。楼主。你长大了。非常好。加油哦!游戏是好玩,可是过度就伤害了自己。浪子回头金不换。现在你弥补了,很棒!加油!
H. 冲之鸟礁离中国有多远,冲之鸟礁礁盘总面积有多大
距离中国约为900公里,面积分别为1.6m²和6.4m²。
冲之鸟礁是位于日本南部、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海当中的一组珊瑚环礁。位于东经136度05分,北纬20度25分,在东京南偏西约1730公里、冲绳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日本方面的描述为,“高约1米,由直径仅为数米的两块岩石组成”,中国方面则描述为5块岩石,涨潮前有5块岩石露出水面,涨潮时仅有两块岩石露于海面之上 。冲之鸟礁退潮时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7公里。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水面,即东露岩(日本称“东小岛”)和北露岩(日本称“西小岛”),面积分别为1.6m²和6.4m²。
I. 冲之鸟礁是中国的领土吗
不是;冲之鸟礁是位于日本南部、西太平洋海域、菲律宾海当中的一组珊瑚环礁。位于东经136度05分,北纬20度25分,在东京南偏西约1730公里、冲绳东南约1070公里、关岛西北约1200公里。冲之鸟礁退潮时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1.7公里 。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水面,即东露岩(日本称“东小岛”)和北露岩(日本称“西小岛”),面积分别为1.6m²和6.4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