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人民大学在哪里
中国人民大学坐落于北京市,并在苏州市、深圳市建有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
学校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邮政编码: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学校地址: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
邮政编码:215123
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通州校区)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尚未投入使用。
旧址
学校地址:东城区平安大街东部张自忠路三号(原称为东四铁狮子胡同1号)。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宝石公路西侧,尚未投入使用。
学校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誉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
学校诞生于1937年的抗日战争烽火中,前身是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遂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10月5日,经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国人民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所重点大学之一。
❷ 中国人大是什么大学
“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高校。
❸ 人民大学是985还是211高校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也是211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为世界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❹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本一吗和北京本部有什么区别
当然是一本,与本部有很大的差别。
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一所中法合办的国际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法国KEDGE商学院共同合作创办的第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
2、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本部是国立大学,教育部直属。本身学校性质上就不同,而且专业、学院也不同,招收的学生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野有差别。
3、学院差别也很大。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包含两个学院,分别是国际学院和中法学院,前者是研究生院,与本科无关,后者是本科,属于人民大学与法国三所高校合办的学院,中英法三语教学。
(4)人民大学深圳校区什么性质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巴黎四大)、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蒙彼利埃三大)、法国KEDGE商学院(由法国波尔多高等商学院和马赛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共同合作创办的第一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是隶属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非独立法人办学单位,是中国人民大学直属的二级学院。中法学院中方院长为青年经济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法方院长为法国保罗-瓦莱里大学副校长魏让方教授 。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仁爱路的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立足历史名城苏州,既接法国-上海-苏州的交通便利,同时怀抱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苏州校区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苏州校区的总体战略规划、重大事项决策和学校对苏州校区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任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校长伊志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信凯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❺ 中国人民大学几个校区占地多少亩
五个校区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30余万平方米,设有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东校区,在建)、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深圳校区(在建)。
中关村校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通州校区:(东校区,在建):北京市通州区x002
苏州校区:中国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
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四道19号虚拟大学园楼A304室
深圳校区:(在建)宝安区石岩街道宝石公路西侧
(5)人民大学深圳校区什么性质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楼多为1980年代或更早时期的仿苏建筑,以灰色调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求是楼。1990年代后期至今修建的公共教学一楼和学院楼群为红色(“人大红”)调的现代化建筑。
主要建筑物:求是楼、科研楼、公共教学一楼、公共教学二楼、公共教学三楼、公共教学四楼、人文楼、理工楼、贤进楼、理工配楼、信息楼、明德主楼、明德商学楼、明德法学楼、明德新闻楼、明德国际楼、如论讲堂、游泳馆、世纪馆、学知楼。
❻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的大学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现在学校是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❼ 为什么很多高校把分校建在深圳
为什么?因为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因为深圳有竞争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强。 深圳城市风光,
先来看看已经或者即将落户深圳的高校有哪些。下表是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深圳高等学校名单,在这份名单中,深圳大学,南方 科技 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深圳最主要的,也是知名度最好的大学。 而深圳在建的或者规划建设的高校有很多,据深圳之窗网站2017年2月相关报道,深圳已经建成大学12所,分别是深圳大学,南方 科技 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暨南大学深圳 旅游 学院等。 图为深圳大学一景。
而深圳在建或者拟建的大学有11所,包括备受关注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深圳吉大昆士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等等。未来,深圳将拥有以下高校(图片源自深圳之窗)
深圳近年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一直是深圳的短板,现在深圳正采取措施弥补这个短板深圳的高等教育将取得快速发展。 深圳CBD风光。
为什么很多高校把分校建在深圳?
1: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重视。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的经济实力得到很大提升,2017年的GDP更是超过了广州,逼近香港。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促进深圳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 历史 的发展机遇和人才的需求。一直以来,深圳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深圳的人才吸引力也一直位居全国城市前列。现在,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建设成为世界级大湾区,要与纽约,旧金山等世界级湾区齐名,深圳作为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很大。 南方 科技 大学。
深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也是吸引不少大学前往深圳建立分校的原因,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深圳也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城市环境不错,也具有很大吸引力,
市场需求+本地缺乏 成为中国高校落户深圳的主要原因
深圳是何地?中国一线城市,创新之都,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所谓需求在哪,市场就在哪,深圳有全国最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深圳有380家上市公司,大概占全国的1/7。根据深圳市就业办发布的数据,深圳2017年全年新增研究生以上的人才数量就有7.36万人,这个数据远远超过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最吸人才的城市。
本地缺乏高校资源
深圳不像北京和上海,有许多本地高校。目前深圳的本地高校(本科)就只有深圳大学和南方 科技 大学。近几年时间,多所985高校相继在深圳开设分校。
武汉大学深圳校区-产学融合,创造深圳效率
深圳在光明新区规划了一个大学城,引进武汉大学深圳校区,占地面积2000亩,专业设置主要有大生命 健康 、大信息科学、大金融科学、先进制造与 社会 管理等,该区产业布局为大 健康 及信息产业,产学研的对接基本做到无缝链接,以产业拉动的教学科研,正是未来高校发展的趋势。这类办学思路早在十余年前,武汉大学在深圳设立研究院,在人才培养、 科技 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的较好成绩可以得到验证。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已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办学标准与规格将于本部同等质量标准,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统一的学历、学位证书。办学特色方面将结合深圳经济 社会 发展的需要,以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为目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打造西方教育在内地的试验平台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强化科研成果
占地面积5000亩,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开启大手笔,中山大学希望借助深圳这个平台进一步提高大学的科研成果和国际影响力,深圳希望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打造成深圳最具代表的科研高校。
综上所述:众多985高校之所以落户深圳,是得益于深圳的经济实力和对科研成果的需求,高校落户深圳,能够最快实现产学融合。
这个原因很简单,我来具体分析下好了:
1. 深圳作为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在教育和高校这块,别说跟其他三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比远远不如,就是跟很多二线城市比,也是多有不如,比如武汉和长沙。这说明深圳在教育这块有非常大的缺口,而同时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广州,跃居全国第一,使深圳教育的短板愈发彰显;
2. 诸多着名高校如北大、清华、港大等,纷纷在深圳建立分校,一方面能满足深圳对人才的缺口,另一方面也因为深圳在高校这一块的蓝海,让各大高校都有利可图,可谓双赢;
深圳大学城
3. 深圳有非常多的着名大企业,如腾讯、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万科、中国平安等等,它们对人口的需求量非常大,而深圳偏偏又缺少本地高校可供应海量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只能去外地去招聘。可这样一来,招聘成本和用人成本激增;
深圳 科技 园
4. 深圳在国家的战略定位越来越重要: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唯独教育这块始终完全无法匹配,深圳一方面非常想建立更多属于自己的高校(比如南方 科技 大学),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好引进各大高校的分校,以解燃眉之急。
以上。
深圳市是一个超级发达的城市,短短的时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其中冒出了超级多的大企业!
其中就包括平安,华为,腾讯。这三个巨无霸,都是无敌厉害的,尽管企业的发展可以很迅速,但是文化沉淀却没有那么快,我们可以知道,深圳本土只有深圳大学一间有牌面的学校,但是仅有一间大学,是不足以支持那么多大企业的发展,所以很多人员都是从外地引进的,尽管从外地引进,但是不能解决一些科研的问题,这就让很多企业在其他的城市建立研究院。
深圳市为了后来的发展,肯定要引进学校的,所以就与一些名牌大学进行合作,所以就引进了很多校区,这样学校可以让企业提供科研环境,然后企业也可以使用学校的人才,这就是互赢了!
截至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工大、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都拟将或已在深圳建立了校区。
北大
清华
其中哈工大(深圳)、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深圳 旅游 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港中大(深圳)已经开始招生。
近年,很多高校热衷于建分校,而深圳分校出现最多。为什么很多高校把分校建在深圳?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深圳是我国迄今为止城市活力最强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创业能力的城市,腾讯,华为,中兴,大疆等 科技 企业均在此落户。各个高校在此建立分校,一方面可以加速 科技 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对毕业生就业促进有很大帮助,
第二,深圳这个城市需要更多名校,同时也有强烈意愿引进名校。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只有深圳时间最晚,高教资源最为薄弱,所以深圳希望大力引进名校,就算本部不能过来,分校也可以,给予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一时间,高校纷纷在鹏城建立分校,尤其是一些东北和中西部高校,意愿最为强烈,今后有可能部分名校本部要迁到深圳。
第三,高校间的激烈竞争也是导致名校在众多沿海城市建立分校的原因。兰州大学就是一个极端例子。如果在沿海发达城市,发展会是这样么。
所以,在深圳建立分校,即是高校的意愿,更是深圳城市本身的需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大量分校的建立,就不是那么奇怪了,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青岛身上。
我可以告诉你那都是打着教育的旗号来抢钱的,顺便再占块地,为以后做房地产做准备。有本事开放深圳户口,让370万深圳户口变成750万深圳户口让更多打工者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到深圳的公共资源,北上广那个一线城市户籍人口不是在千万以上。这才是真正的开放,创新。其他一切说词都是在耍流氓
现代 社会 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深圳经过改开几十年的发展,经济体量已位居全国城市第三位,达2万亿元。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深圳还没有相匹配的高等院校。为了更多地收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建设更多的优质高校,以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政府加大力度引进知名高校,早已提上日程。
知名高校也愿意落户深圳,因为这里有夯实的经济基础,有前沿的工业技术,有良好的研究氛围,有上进的年轻精英。
几方面原因
一是深圳市政府重视教育,财政投入大,而各高校在扩张时首先考虑资金方便和政府支持力度
二 是深圳具有人才高地特点,经济特区区域优势显而易见,对吸引优秀人才以及成果转换具有优势
三 因毗邻港澳,国际合作交流也甚为便捷,对于国内学术提升有帮助作用
因为有钱才建设在深圳,精英分子都是爱财如命的人等,不然,西部高校怎么会飞走那么多人?深圳因为金多,高校甚至科研机构都想去掘一金。那种以各种理由什么环境、开放、条件等说辞,都是自欺欺人的。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研究资源丰富,条件好,中国农业大学并没有在那里建设什么分校。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深圳是个很有前景的城市
❽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在哪
中国人民大学深圳校区,
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宝石公路西侧,占地约510亩。
学校过渡校区拟于2017年9月开学,
将有部分硕士研究生和少量博士研究生在宝安就读。
新校区计划于2019年9月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