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们当地婚礼都有哪些特别的习俗
老家农村,小时候见过几次村里人结婚,觉得挺好玩的。
结婚前一晚上,男方婚房找一个小男孩睡一晚上压压床,新床上铺的盖的都是自己家当年种的新棉花,确定订婚后就开始婚前准备,找邻里亲戚的妇女一起过来家里纳的,一般都要准备几床新被新褥子,不过现在很少人种棉花了,基本都是买的新被子。
女方家亲戚添香,给压箱礼,那时候还基本都是又大又重的木箱子,还要准备一些结婚当天要带过去的陪嫁东西。
男方除了要准备结婚的东西,前天晚上还有学习跪拜之礼,毕竟绝大多数还都是第一次结婚,结婚的跪拜之礼还是讲究的。反正就是会忙到很晚,当晚睡不好觉的。
第二天女方要很早起打扮,盘头,穿婚纱等等。准备好之后,脚踩公鸡在堂屋等男方过来接亲,等男方接亲的人过来后,要换上男方带过来的婚鞋,有娘家的姐姐或者嫂嫂梳头,梳头的时候要说吉祥话。陪嫁的东西都要在出嫁当天搬到男方家,包括当脚踩的那只鸡、娘家用红布包好的喜盆等。
接到新娘后,婚车路线也是有讲究的,接新娘回来的时候方向是要从西边进家门,出去接新娘的时候是从家东面出去,就算两家住对门,也是要绕村子转两圈才能回去的。路上要每隔一段路或每路过一个村庄就扔一挂鞭炮,当然现在估计是不让放了。
到了新郎家,新娘的车停下之后,不能马上下车,这时候由一个人绕着婚车倒热醋,醋落到地上滋滋冒烟,放完鞭炮,新郎把新娘抱下车。
进家门的时候,男方家门口会有两个女孩子,一个端喜盘的人会往两人身上撒喜糖、喜钱、碎彩纸,一个会往新娘脸上抹痱子粉,也有抹灰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图个喜庆热闹)。
新娘子进了家门之后,会有男方家的男孩端来洗脸水,让女方洗手,算是接风洗尘吧,洗过之后要给孩子红包。
新郎新娘换装过后就要准备磕头了,一般是在自己院里,堂屋前,摆上八角供桌,前面地上铺上凉席棉被,放一挂最长的鞭炮,新郎先叩拜祖先,女方出来,开始寿头,桌子上摆放‘聚宝盆’,男方亲戚每随一家礼,新郎叩拜三下,新娘跪叩一下,最后是跪拜男方父母,给改口费(女方父母是不在场的)。仪式过后,开始宴席,宴席一般都是在自家院里,新郎新娘换装后出来敬酒。
㈡ 在深圳选择哪一种婚礼,更能显得结婚当天比较隆重呢
深圳婚礼流程是指:在深圳结婚当天的婚礼程序以及有哪些注意事项等。深圳是个高速发展的城市,作为新人选择婚礼方式上有很多可选性,比如传统的婚礼,纯西式的婚礼。而选择哪一种婚礼更能显得结婚当天比较隆重呢?选择什么样的婚礼会让婚礼更加有纪念意义呢?
此外便是西式的婚礼方式,纯西式的婚礼又草坪婚礼和酒店婚礼。草坪婚礼一般是在室外举行;有蓝天白云为衬托,有绿色的草地作为陪衬,让身着白色婚纱的新娘显得清新有朝气。深圳婚礼流程上有一大半人会选择西式婚礼;因为西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很多流程上都有可参考性。无论是中式还是西式,都是结婚的一种方式,都能表达两个人爱情甜蜜之意,而这些仪式,都只是日后一个回忆而已,重要的婚后两个人的生活。
㈢ 深圳的习俗
深圳民俗文化概述
舞草龙
舞草龙是南澳镇极具特色的风俗。每年正月初二的晚上,渔民小伙子用草扎成“巨龙”,一节节加起来后长达二三百米,再在这条“巨龙”身上插满燃烧的香火。随着“巨龙”游动,乐队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声威极为壮阔。龙身舞动之时,上下闪闪发光,犹似一条火龙在翻腾动宕。草龙所经之处,围观者甚众,秩序井然,燃放烟花炮竹,祈求紫气常临、如意吉祥、兴旺发达,一派节日喜庆景象。舞草龙是南澳渔民极为喜爱的一种活动,舞龙者的豪气、观舞者的热烈,构成了一幅宏大的,生机勃勃、万众欢腾的画面。舞草龙既是渔民企盼一帆风顺、生活富足的心理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大众乐于参与的健身运动,因而盛行至今且一年比一年热闹。
舞麒麟
舞麒麟一般分2个部分,一是麒麟舞表演,伴着锣鼓钗的强烈节奏,以及唢呐音乐和一阵阵鞭炮声,时而腾空跃起,时而弯步前行,全套舞下来有十节,舞出了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现旧时村民驱邪趋吉、祈求平安、吉祥的愿望。二是武术表演,各式拳、腿、棍、刀、叉、剑、戟、耙、三节棍、擂锤等表演武艺高超,身手娴熟。麒麟舞具有岭南民间浓厚喜庆的民俗特征和崇尚礼义谦让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研究当地客家民风民俗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麒麟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表演,对增强传统节俗文化内涵,拓展旅游事业,发展经济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水上迎亲舞
水上迎亲是龙岗区南澳渔民——疍家人的一种婚礼习俗。自古以来,南澳的渔民娶亲,婚礼都在海上举行。由于明朝时中国的航海业和渔业比较发达,渔民生活也相对富足,渔民们为把婚礼办得隆重,逐渐形成水上迎亲的舞蹈,这种渔家婚娶时的传统舞蹈起于明朝中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南澳疍家人娶亲时,新郎家的船泊左边,新娘家的船泊右边,船头对船头,而且要求新娘家的船头要高过新郎家的船。船身要挂三角旗、挂长礼炮、挂喜帐,船门头上还要贴上喜字和一帆风顺的大红字,船上锣鼓喧天、炮竹声声、热闹非凡。解放后渔民们陆续在岸上盖房,故此传统迎亲习俗,慢慢地转移到了岸上。迎亲队伍从最初时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150多人。划船队员多为渔家闺秀、大嫂姑婶,她们的动作模拟出海摇橹姿态,新娘新郎站在队伍的中间偏后位置,伴郎伴娘手打花伞站其左右。如今,疍家的这一习俗被南澳街道文化站编成了富有艺术特色的水上迎亲舞。这个舞蹈人数众多,场面宏大,将水上人家婚礼的动作、习俗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历年的文艺表演中都受到人们的好评。
福永舞龙狮
福永是个历史悠久的名镇,其风俗活动渊远流长且种类繁多,其中以划龙舟、舞龙狮和唱大戏为主。从清朝嘉庆年间起;这三种主要的风俗一直流传百年年盛行。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只有舞龙狮的传统风俗沿袭至今并成为最主要的庆祝活动,而划龙船和唱大戏已不大流行。每年的春节、元宵、端午、重阳等重大节日和迎亲嫁娶、企业开张等重大活动时,都要大张旗鼓地舞龙狮助兴庆贺。由于福永舞狮活动极为盛行而成为深圳显着名的舞狮之乡。现全镇共有6支舞狮队,每队都有四、五十人,十几个狮头,鼓乐齐全,并且每支舞狮队都有大量的钢叉和狮迷。每逢舞狮比赛,助威声、叫好声震撼天地,场面极为喧闹。1962年塘尾村建成了舞狮馆,设备齐全,专供舞狮队训练和表演。1987年在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上,塘尾村舞狮队以绝对优势耶得总分第一而勇夺桂冠。其舞狮队雄壮的气势,道劲德洒的动作,清新独特的造型和色彩纷呈的场面给全省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乡抢炮
“抢炮”、“领炮”、“还炮”是西乡地区较为流行的风俗活动。这个风俗寄托了广大人民对大吉大利、享受幸福的渴望情怀。所谓“炮”,是一幅双面玻璃镜镶在镜座上,镜面绘有西乡人民顶礼膜拜的北帝爷圣像,并设置有龙凤和骷髅等吉祥物加以点缀,还附有“龙凤呈祥”、“万事谐(如)意”等吉祥话语,设计十分精美,做工相当考究。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上午,西乡附近的八乡村民云集而至,在西乡河的大沙滩上(现西乡戏院处)举行“抢炮”活动。这时沙滩上人海如潮,摩肩接确,旗旗飘展这天蔽日,鼓炮齐鸣,一片欢闹气氛,场面极为壮观。每当箭炮冲天,带有编号的炮花从天降落时,人们如潮水般涌至地花落地处,争抢带有编号的炮花以求大吉大利。幸运的人们抢到带有编号的地花后;可到北帝庙“领炮”,即领到与炮花编号相同的一幅双面玻璃镜抬回家供奉。抬镜的人因为自己的幸运而洋洋自得,供奉时更是谦恭虔诚,以求一年的吉利。到来年二月二十八日,又把“炮”抬回北帝庙,名为“还炮”。再过几天,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抢炮”活动。
下沙大盆菜
下沙人吃“大盆菜”源自宋代,延续至今已有500年历史。明、清两代,当地人称为“新安盆菜”(新安即今宝安),当时吃盆菜用木盆盛菜,一桌用一个木盆,一张八仙桌,四条长凳,八人一桌,俗称“吃盆菜”。后来下沙人丁兴旺,生活越来越富裕,闹元宵的人越来越多,就改称为“大盆菜”。“大盆菜”现用不锈钢盆,盆里有十五种菜,包括煎蚝、鸡、鸭、猪肉、炸鱼、油豆腐、支竹、牙茹、鳝干、肉皮、云茸、冬茹、芹菜、萝卜等。十几道菜一层层放入盆中,最上面一道菜是鸡鸭,寓意飞鸟归巢。大盆菜象征“百鸟归巢”,团圆富贵,企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每逢喜庆及红白喜事需要宴请宾客,主人家便请专业厨师制作盆菜供客人享用。一盆菜吃完,宴席就结束。下沙族人自立村以来就有“元宵”节吃“盆菜”的传统,每到正月十五,搭“灯棚”,点花灯,唱粤剧,全村老少欢聚一堂,很是热闹。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深圳平乐郭氏正骨是这个传统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1985年,被后人尊称为“大医”的郭春园来深创建平乐医院,大力传播平乐正骨医术,并和弟子、学生在20余年间救治了上百万名骨伤科患者。平乐正骨医术已经成为国内业界公认的骨伤科重要流派,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手法。其中,采用“平乐郭氏正骨八法”治疗四肢骨折无切口、损伤小、恢复快;采用平乐郭氏脊柱侧搬手法治疗小关节紊乱,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运用平乐郭氏推拿按摩手法、中药熏蒸、牵引等方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诸多病症疗效显着。2007年1月,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入选深圳市第一批市级保护名录;2007年5月,入选广东省第二批省级保护名录,并于该年6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龙岗舞龙
深圳龙岗以龙得名,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龙乡。在这一带的客家人,一直把龙当做吉祥物,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都有舞龙、舞狮、舞麒麟的传统习惯,为节日增添喜庆和欢乐的气氛。舞龙做为民间艺术活动的项目有300年的历史,有较强的地方色彩,由此延伸的"龙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龙为主题的公园、广场和雕塑层出不穷。在龙岗区建起的一座中国目前唯一以龙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总投资1个亿。舞龙队经常出国访问表演,先后到过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曾荣获中国首届"舞龙精英赛"优胜奖等。全镇有舞龙、舞狮、舞麒麟队55支;经常参加的人数为960人;每年活动天数为130天;每年组织舞龙表演100次。
大鹏军语
来到大鹏地区,人们首先接触到的,往往是当地人那种独特的方言。乍一听,“大鹏军话”似乎是广州话(白话)与客家话的简单的混合体,其实不然。“大鹏军话”虽然在语音、语法、词汇诸方面,与广州话比较接近,又有许多成分与客家话几乎完全一致,但这种特征,只不过是近代以来这两种外围方言对原有“大鹏话”所施加的巨大影响的结果而已。“大鹏军话”中至今还保留着一种独特语调,当地人称之为“千音”,其来源却是十分独特。原来所谓大鹏城,本是明朝初年修筑的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城内外居住的军队与家属至少有二千人,而周围数十里范围内人烟稀少,这里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附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来自天南地北的官兵们突然聚集到一处巨大的军营堡垒中,内部交流必须使用一种当时的“普通话”。久而久之,这种“普通话”逐渐定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军营专用言话系统。在古文献中,这种话被称这“军语”或“军话”,用现代语言学术语讲,就是这里形成了一个“军语方言岛”。经过几百年的世道沧桑,大鹏“军语方言岛”侥幸地在某种程度上被保存了下来,并经过几番变化,成了今天的“大鹏军话”。
渔灯舞
盐田区的沙头角渔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在沙头角、盐田、香港新界的担水坑、岗下新村等地。渔灯舞以它独具特色的艺术,经过200多年的历史沿袭,流传至今。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渔灯舞始于明末清初,每当新春、元宵等传统佳节,渔民都以“渔灯”为道具,配上音乐、锣鼓,时而盘旋起舞,时而腾挪跳跃,其舞姿粗犷、优美,曲调悠扬悦耳,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风格独特,且形式简单易于表演,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因而世代相传、久盛不哀。每年元宵节前,渔灯舞与麒麟舞交融在一起,组成欢闹非凡的灯会,为传统节目增辉添彩。渔灯舞伴奏以锣鼓为主,配以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在热闹的鼓乐声中,鱼子龟孙、虾兵蟹将款款而行,之后随着紧锣密鼓声进入狂舞。渔民们利用民间武打的弓步、马步和鱼跃虾跳的动作,表演出一套套追鱼、捕鱼、吃鱼的行动场面,情节短小精悍,情趣盎然。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街道的族群以客家人占绝大多数。当地人热爱歌舞,是有名的歌舞之乡,客家山歌更是闻名遐迩。据当地人介绍,客家山歌歌词基本上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往往是即席而唱,脱口而出,唱得情深意切,男女对唱便属典型例子。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富有变化,演唱艺术上,客家山歌继承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种类和体裁上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尾驳尾、戏谑歌、虚玄歌、逞歌、猜谜、哀歌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和双关山歌等。
凉帽遮羞
大鹏人操客家方言,保持着客家风俗。大鹏妇女素有戴凉帽的习俗,不论冬夏。其凉帽是用竹条和布料做成的,先把竹条用火烧烫一下,这样可使竹条更柔韧,然后用劈刀把竹条分成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竹蔑周围用布条缝挂。其他客家妇女的凉帽是用黑布条缝挂,而大鹏妇女的凉帽用蓝士林布条,所以戴起来也显得更秀气、更妩媚。这种戴凉帽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过去妇女要严守“妇德”、“妇容”,不能抛头露面,但客家妇女为环境所迫,南迁之后要跟男人一样出门干活,上山打柴,下田插秧,赶场赶圩,亲戚出入,为了“遮羞”,便戴上这种凉帽。妇女戴上凉帽,自己可以看清别人,而别人却看不清自己,很有点面纱的味道,也给自己增添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和风韵。同时,戴凉帽既轻便又可防太阳辐射而凉爽,因此世代相传,一直流行至今。
赛龙舟
龙岗有一半处在大鹏半岛,其中葵涌﹑大鹏﹑南澳三镇邻海。当地居民均有赛龙舟的习俗,尤其是处于半岛顶端的南澳镇,常在传统的端午节期间与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举行龙舟比赛。近年来,大鹏湾的龙舟赛事更是频繁,气氛十分活跃。1998年,由龙岗区委区政府牵头举办的龙舟邀请赛,有来自各地包括香港的二十多支队伍参加。如今,在南澳镇这个风光旖旎的海湾,每年都有一次规模盛大的龙舟比赛。每次比赛总有不少隔海相望的香港同胞组队参加。龙舟比赛成为沟通深港两地人民感情,加深两地友谊的载体,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
㈣ 深圳结婚有什么风俗 因为我们是在深圳工作的外地人,想问一下.在有什么风俗.
首先恭喜你,成家立业你先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呵呵!
深圳打工族群体间的结婚没什么讲究的(当地人或外地人娶嫁当地人除外),别盲目照搬内地那种老规矩要求你的婚礼,入乡随俗吧,我参加过几对在深圳打工深圳结婚的同事婚礼,他其实很简单,就是抽个五一、十一时间甚至周6请好友一块来热闹下,就在餐厅包个餐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严格按照我们内地风俗,12点就开席否则过12点就是寡妇之说,新娘肯定是接受不了的,但事实是,其中两对的婚宴是7点半才开始的(大家都上班没办法聚齐好友算做无奈之举吧),且双方新人都欢天地的面对自个最幸福的这一天,
还有,他们结婚前的这几天都是住一起的,没有搞什么新娘回娘家的呀,当然如果新娘的二老来了深圳,你就要把二老安排在离新房不远的宾馆,新人礼节性的也安排在宾馆,庆典的那天你破费下租个车12点前接到新房就行了,然后两人再根据安排的酒席在门前迎候来宾。
还有,只要你们俩真心相爱,领取了合法的证件,余下的都是个形式,你可以在深圳某份报纸上花个千把元登个祝贺信息,然后把最要好的哥几个请家里来一块吃一餐也是很好的呀,
哥们,不要拘泥于某一形式,过日子是你们两人的事,生活是自个过的,不是给外人看的,
祝你们白头到老!
㈤ 结婚风俗流程
婚是人生中一件十分繁琐的大事,各种规矩流程,缺一不可,在这里给各位准备结婚的新人们介绍一下,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方法/步骤
订婚:
首先男方需要准备如下:
1、聘金:根据地域差异1万、6万6、8万8、十万零一(寓意十万里挑一)、百万不等。
(据了解,唐山聘金一般为3万—8万,山西聘金一般为6万—10万,河北聘金一般为1万-3万,天津聘金一般为5万-10万)
2、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俗称“三金”
3、订婚戒指(钻戒一只)
3、礼饼
4、十全十美, 双份。(囍盆、牙膏、牙刷、牙杯、针线、顶针、镜子、皂盒、梳子、手绢)
5、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女方需要准备如下:
1、抬礼品礼:给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2、甜茶。
3、甜汤圆、点心。
4、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7、回赠男方的礼品。
订婚程序:
通常来说,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以下为一般礼俗,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大盒装盛。
2、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3、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或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5、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6、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7、准新郎站在在准新娘在右边,面对准新娘。
8、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请注意事项:
举行完以上订婚流程后,女方家亲男方家以及女方诸位亲戚吃宴席,准新郎挨个拜见女方亲人,并接纳亲人给准新郎准备的见面礼金。
转天,准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见男方亲友,吃宴席,并收见面礼。(此时,男方注意要准备红包给女方的陪同每人一个。)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订婚流程结束,接下来转入正题:
结婚流程!
1、婚礼前天下午,男方家带管家来与女方碰面,商议当天结婚细节。
2、婚礼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贴窗花,收礼金。
4、结婚当天,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来女方家娶亲,车队要绕圈城行走,不可走回头路。
5、新娘妆毕,要怀揣一方小镜子,以“避“凶光。等待迎娶,同时要将准备的糕饼吃下。
6、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
7、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8、丈母娘捧茶给新郎,并接收喜钱。
9、小舅子换新郎新娘花,并接收喜钱。
7、新郎见到新娘后,困难又来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来,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进行下一步。
8、逗新郎环节,节目各不相同。
9、经过重重考验,终于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先娘子不允许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0、在新郎通过重重考验的同时,丈母娘还有一项工作——熏车。(丈母娘手拿香,围着喜车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之后再打开车门,将车内也熏一遍。)熏车结束,丈母娘接收喜钱。
11、新娘上车,车队启程。迎娶队伍要随带红布或红手帕,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或互丢红手帕,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12、新娘弟弟陪同,与陪嫁物品一起,俗称“拎皮箱”,到婆家后再将皮箱打开,俗称“开皮箱”,并收取拎箱红包和开箱红包。
13、到达男方家,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备好的红被子,然后喝过红糖水,吃过糕面后,方可下地。
14、宴请男方宾客,新人敬酒。
15、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
16、晚上亲朋好友闹洞房。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俗话说:“新妇三天无大小”,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逗引新娘,不管荤的素的一起来,有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变成大大方方的泼媳妇。
16、最后,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3
接下来,该讲回门了。
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1、新人回门,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
2、女方宴请亲朋好友,新人挨个敬酒认亲。
3、返回婆家,结婚流程到此结束!
㈥ 婚宴坐席席安排有哪些讲究
1、男女主宾席:新人是按照男右女左的站位入场,至舞台后二人各自向内侧旋转呈男左女右的站位面向宾朋。这时新郎应相对应新娘主桌,新娘应相对应新郎主桌。故新娘方主桌应位于面向舞台的右侧、新郎方主桌位于左侧。
2、领导贵宾席:将双方单位领导、重要贵宾安排在距离观礼角度最好的坐席上(一般是临近主宾席的位置或直接安排在主宾席上)。同时也方便位于主宾席的父母长辈招待,以示对其的尊重与重视;
3、亲戚坐席:亲戚坐席一般是按照亲疏远近、长幼尊卑进行排位,如果新人搞不清这些,可以咨询双方父母,以尽礼数。尽量将腿脚不便的长辈安排在远离音响、靠近通道的位置,一是为了防止音响的音量影响长辈心脏或血压,二是便于长辈如厕或自由活动。
4、朋友坐席:将当天负责帮忙的死党、闺蜜以及关系比较近的同学、好友安排在靠近出口的末席,这样方便用户自由进去同时也不会影响其他宾朋用餐。
(6)深圳婚礼酒店有什么习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婚宴坐席是关系到中国的传统习俗,所以一定不能马虎,要重视,可以事先和双方的父母商量一下该怎么安排才比较合理,长辈应该都会知道的。
2、如果婚宴过程中比较忙,或者是宾客比较多,可以让父母或者是一些好友帮忙照顾一下,这样才不会怠慢宾客。
3、新人预定婚宴的时候一定要计算出宾客的人数,不要只是了解婚宴场地的情况,以免到时候宾客太多,婚宴场地小,造成拥挤的情况就不好了。
4、新人可以在每张桌子放一张显示宾客姓名的卡片,这样宾客就可以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最好是专门的人员安排客人入座。
5、如果婚宴现场有很多小朋友,那么要提醒大人看好,不要让小朋友到处乱跑,以免发生意外,或者是走丢的情况。
㈦ 结婚当天都有什么习俗
目前收集国内所有关于结婚禁忌以及注意事项的网络文章,帮你了解近5000年来的全国各地结婚习俗网页链接
囊括:
传统习俗
古代习俗
禁忌习俗
算命习俗
㈧ 广东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一、广东结婚流程
1、早上7点左右新娘新郎开始化妆,然后事情准备妥当后,新郎从家里出发,准备去新娘家接新娘。
2、接新娘的婚车等都要是双数,在接新娘的途中要一直放鞭炮,新娘到新郎家以后,需要跨火盘,然后在婚房里举行结婚仪式。
3、仪式举行完以后,差不多快11点左右新人去举行婚宴的酒店开始迎接宾客,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婚宴开始。
4、婚宴结束以后,答谢宾客们并送走宾客,然后开始准备答谢晚宴。
二、广东结婚风俗
1、结婚当天,新娘在出门时,嫂嫂和姑姑不能进行相送,因为嫂与扫同音,姑与孤同音,都有着不吉利的意思。并且新娘出门穿的衣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把娘家的财运带走了。
2、在婚礼还没有举办完毕,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在新床上,新娘更不可以在床上坐下或者躺下,以免到时候一年到头都生病躺在床上。
3、在结婚的当天,新娘穿的衣服鞋子等包括内衣内裤都要全新的,寓意着新气象,把旧的不好的都丢掉。
4、新娘在出门的时候,必须要佩戴耳环,表示自己会听婆婆的话,如果没有穿耳洞的,应该佩戴夹耳环。
5、如果新人的长辈有已经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该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6、因小孩子比较容易哭,所以小孩子应该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很不吉利。
7、新人在三朝回门的当天,必须于太阳下山前离开娘家,不可以留在娘家过夜。如果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二人应该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结婚二字的由来
婚姻,古时又称“昏姻”或“昏因”。一般而言,婚姻一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汉朝的郑玄说,婚姻指的是嫁娶之礼。在我国古代的婚礼中,男方通常在黄昏时到女家迎亲,而女方随着男方出门,这种“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习俗,就是“昏”“因”一词的起源。换句话说,婚姻是指男娶女嫁的过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州婚礼习俗
㈨ 西式婚礼一般都在酒店举行,酒店举行婚礼的流程是什么呢
因为现在我们都比较盛行的是西式婚礼,一般都是遵循的还是我们本地结婚的习俗,但是是以西式婚礼的形式出现的。西式婚礼一般都是在酒店举行的,酒店婚礼流程有哪些需要我们了解呢?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要致辞,由主持人引导喜公公喜婆婆或者喜岳父喜岳母讲话。新郎和新娘要感谢父母,由主持人引导新郎新娘给父母三鞠躬+拥抱父母。一对新人以及他们的父母要共同举杯,由主持人引导新郎新娘、喜公公喜婆婆、喜岳父喜岳母及所有来宾。这就是酒店结婚流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