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滴滴每单抽成多少
扩展阅读
杭州哪里有购买天梭表的 2025-07-19 01:41:50
北京10月哪里好玩 2025-07-19 01:37:33

深圳滴滴每单抽成多少

发布时间: 2022-12-19 02:24:14

❶ 滴滴网约车抽成 平均抽成19%仍亏2%

滴滴网约车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过,而且很多人还以开网约车进行赚钱,不过从事网约车职业时车费抽成一直是很多车主的痛点,在4月22日滴滴网约车执行总裁陈熙实名回应了这个问题。

在回应中滴滴网约车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抽成为19%,还有就是抽成高于25%和低于15%的各占20%,虽然存在订单有25%抽成的情况,也不是大家认为的所有订单都是25%,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司机账单显示不够清晰导致的,滴滴针对这个问题在进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滴滴出现抽成不一样的原因受几个方面的影响,比如所在的城市、订单是否拼车、订单距离的长短、时间长短等,不过乘客支付的感谢红包等几种费用是全部给司机的,滴滴不会参与抽成。

其实,在滴滴收取19%的抽成中,平台会拿出约7%返给司机作为奖励,比如为了让司机在上下班出行高峰时期接单,需要用补贴的政策进行激励;平台本身的业务运营约占10%,这里的运营包括滴滴客服、线下运营、安全保障、技术研发等,不过滴滴在未来尽量降低这部分费用。

还有就是纳税、在线支付手续费等约占4%,其中大部分为纳税,通过以上就可以看出滴滴运营支出的费用已经超过了抽成的费用,这也是滴滴一直亏损的原因,据报道,滴滴的亏损需要从之前的融资中拿出一部分进行弥补。

滴滴的这种长期亏损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此前,有媒体报道滴滴在2018年亏损了109亿元,在2017年滴滴才亏损了25亿元,正是2018年的巨额亏损让滴滴陷入了经营困难,不过在2019年年初滴滴进行了比较大规模的组织升级,优化了2000个工作岗位,并且尽量的缩减开支,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回复中滴滴还表示网约车亏损是整个行业普遍的现象,不过滴滴亏损不能完全归咎于网约车没有盈利,现在滴滴还涉足一些新的业务,这些业务正处于投入期,这个增加了滴滴整体亏损的压力。

现在滴滴占据国内90%的网约车市场,而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被进行了整改,清理了很多不符合平台规定的车,而且滴滴顺风车业务自下线后一直没有上线,这也导致了滴滴订单量的减少,而且顺风车带来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对于滴滴来说现在最紧迫的事情应该是在乘客、司机、平台之间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点,现在很多人打滴滴网约车会花费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了,而且现在上岗还要取得相应的证书,不过网约车还属于一个年轻的行业,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次,滴滴网约车抽成的回复是在滴滴刚上线的“有问必答”沟通平台上给出的,这个平台在4月22日上线试运营。以后公众有关心的问题都可以到平台上进行提问,平台都会给出答复。

❷ 滴滴顺风车抽成比例2022

随着滴滴新政策的出台,因双证和抽成问题而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很多滴滴司机说平台抽成太高,打算“坑”。据了解,2022年滴滴的分成比例约为订单收入的20%-30%,而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研究报告中滴滴的平均分成比例约为27%。
对于平均值,虽然平台抽成率不超过30%,但在过去的2020-2021年,很多订单的抽成率都远高于30%。很多车主表示,滴滴平台抽成率太高,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有些订单甚至油费都赚不回来。
2021年5月26日,滴滴CEO发文称,在过去的2020年,超过30%的订单被抽中,占全年订单的2.7%。自调查以来,这一比例从2.7%降至0.03%。滴滴官方表示,这一比例将继续下降,直至完全消除。也就是说,未来滴滴平台会将抽成率控制在30%以内。

❸ 滴滴抽成多少

滴滴抽成比例是订单收入的20%-30%左右,而《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中给出滴滴的抽成均值是27%左右。

对于均值而言平台抽成虽然不超30%,但在过去的2020年至今,有不少订单的抽成远高于30%,不少车主表示滴滴平台抽成太高,根本赚不到钱,有些订单甚至油费都赚不回来。

而在2021年5月26日,滴滴网约车CEO发文表示,过去的2020年超过30%抽成的订单占全年订单的2.7%。从排查至今,这个比值已经从2.7%下降至0.03%,滴滴官方表示该比值还会继续下降,直至完全杜绝。也就是说,未来滴滴平台会将抽成控制在30%以内。

滴滴调整计价方式:

在与优步达成合作后,滴滴出行开始对计价方式做出一些调整。昨天滴滴开始试点新的计价方式,即司乘分开计价。

此前车主每完成一单后仅能通过司机端看到那一单的流水,不显示车主实际收入,司乘分开计价后,车主可以直接查看每单的收入。与此同时,司机端的计费方式也有所调整,取消了之前对司机端收取的每单20%抽成。

司机端每公里计费由1.8元下调到1.44元,司机端每分钟计费由0.5元下调到0.4元。此外,每单收取0.5元的信息费,外加1.77%的管理费,这两项收费在调整前同样存在。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滴滴调整计价方式 取消司机抽成乘客不受影响

❹ 滴滴司机:看了这些订单截图,你就知道滴滴公司的抽成有多高了

一个司机同行在群里发了几张图,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大家看了之后,唏嘘不已,终于明白滴滴的抽成有多高了。

坐车的是几个工人,基本上,天天去上班、下班都叫滴滴,偶尔使用过顺风车。一个月下来,差不多需要1800块车费,公司给他们几个人报销车费。相信,当地很多师傅接过他们的订单,而且,同个师傅也会多次接到他们的订单。

大家先来看一看,这笔特惠订单到了司机的手里有多少钱?

而乘客要付多少钱呢?大家可以用滴滴出行乘客端预估一下,基本上就是32块,大家不会算数的,可以拿起手机的计算器算一下,32-19.3 12.7,12.7 32 0.3968,就是说,这笔特惠单平台的抽成接近40%,想必,这就是平台所说的“极端订单”吧,平台的意思就是大多数订单的抽成稳定在25%至30%之间,只有极少数的订单高达40%以上。

无独有偶,也有一些师傅接过这几个乘客,他们把订单全程截图下来。大家再来看看下面这些截图。

乘客下车时,也乐意分享订单记录,当场让师傅拍照,那乘客付多少车费呢?大家可以看一下,到司机手中被抽了将近10块钱。

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凑巧的是,还有车主接过这几个乘客的顺风车订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顺风车的车费居然比特惠快车的还略高一点(车主收到的车费)。

这下,有图有真相啊!我们不要冤枉滴滴,也不能让滴滴为所欲为。一方面,乘客抱怨叫车越来越贵;一方面,司机叫苦连天,乘客付的车费,到司机手里大打折扣,那钱到了谁的手里呢?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当然,滴滴平台也振振有词解释说,平台从每一单中提取的服务费中,有一部分会以“补贴”方式发放给司机,目的是“激励司机在雨雪天气、早晚高峰、节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区域多出车接单”。

平台这么解释,也颇有道理。但是,有多少司机能拿到滴滴平台的奖励或补贴呢?平台没有说。这是一笔糊涂账,可操作性非常强。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绝大多数司机宁可选择平台降低抽成比例,也不会要那“空中楼阁”一样的奖励或补贴。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说,在早晚高峰,两个小时做8单,奖励15元,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实践中,却非常困难,因为订单有长途单和短途单,有时接到一笔长途单,路上红绿灯多,车流拥堵,做一单需要半小时以上,根本就很难完成任务,除非运气非常好,高峰期间接的订单都是短途订单,才能顺利拿到平台的奖励。

其实,滴滴公司有诚意、有决心奖励(补贴)司机,根本就不用搞这些“画饼充饥”的花招,只需在不同的时间段,每笔订单降低提成就可以,保证司机一定喜闻乐见、快快乐乐地跑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啊!只需轻轻松松修改一下规则或程序,复杂的事情就马上变得简单起来了。

曾经,平台确实是抽取20%的佣金,再扣除0.5元的信息费,但自从司乘分开计费之后,就出现了乘客叫车越来越贵,司机收入越来越少的怪现象。很明显,滴滴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两头吃。不过,吃相也太难看了。

按滴滴的解释,给司机的补贴是为了激励和补偿司机在特殊时段(薄利时段)提供服务,而给乘客的补贴相应的就应当是鼓励乘客在特定时段(如淡季或平峰时段)用车。

但是,如果乘客很久才叫一次滴滴,被收了这么多车费,用于补贴其他乘客在淡季期间的用车,这对他(她)来说,公平吗?同样的道理,平台先从司机身上抽取高额的提成,然后,再将这笔钱用来鼓励司机多劳多得,这不是“损不足,而补有余”吗?岂不是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如果平台想在高峰期或者节假日保证运力,只需在不同的时间段,降低抽成的比例,我敢说,司机师傅们肯定纷纷出车。当然,还有很多的办法鼓励司机出车,也有很多的措施激励司机多劳多得。

接下来,我觉得滴滴公司要做的就是公开、透明、统一的抽成,再也不能把顺路单、拼车单、特惠单、橙意单当成所谓的“极端订单”谋取暴利了。

❺ 滴滴软件公司提百分之几,一单司机能拿多少

接单路程费用滴滴扣20%、扣0.5元保险费以后再扣1.77%的劳务费。滴滴每单的提成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出租车每月要交固定的费用给出租车公司。

如果你把这些钱挣回来了再挣钱就都是自己的了,但滴滴公司却不是这样,它是安每单多少钱就抽成多少,也就是说你不跑就不用额外给滴滴公司交钱,只要跑一单就会在这单的基础上扣取一定的费用。

起初滴滴公司为了打这个软件的名气,让每个拥有车的司机都来加入,而且不会额外抽成,挣到的全是司机自己的,再加上滴滴公司疯狂给消费者送各种券,一趟车下来有可能只花费几块钱,所以特别划算。

后来这个软件慢慢被人熟知后,滴滴公司就开始对司机们进行抽成,而且抽成高达百分之二十,有位滴滴司机就吐槽我们这行也难干,一趟下来乘客钱是40,司机挣30块钱,滴滴公司就要抽成10块钱,作为一个各方面都需要开支的司机来说,这个真的有点多了。

滴滴公司服务分:

滴滴公司用服务分升降来提高服务质量。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中间存在很多的不透明不公平。它在于新司机和老司机,不是公平竞争。新司机可以用十天不到时间从80分升到100分,但是老司机也许一个月都不能升1分服务分。

它在于乘客对司机的评价随意性。有时乘客对平台的规则不满,一般投诉的结果都是由司机买单。它在于对公车和加盟车的竞争不公平。滴滴平台往往是先满足对公车,对公车接单速度快,对公车的奖励高,加盟车很难接到单,奖励低。它在于一味袒乘客而惩罚司机。

❻ 为什么有人情愿开黑车也不要开滴滴

原因很简单,无网约车证滴滴司机就跟黑车差不多,甚至连黑车都不如。以几个原因就可以看出。
滴滴平台高额抽成
滴滴每单抽成高达百分之25,跑的多抽的多这句话在滴滴里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很多朋友跑网约车自己也跑过但是退出了,他们在深圳每天辛苦工作10-12小时每天跑500左右流水,平台要抽走100多,每个月算下来也就7000-8000的样子。

无网约车证跑滴滴担的责任和黑车一样?
无证跑车就是非法营运,一但碰到运政持法查车,将要被罚款1-3万,并且保险公司拒赔,黑车处罚也是一样,两者并没有区别,全都没有得到任何保障,罚款滴滴会不会给谁都不知道,如果会给报销,滴滴早就发了公告鼓励车主接单了。

跑滴滴不仅要面对平台处罚,面对客人还得忍气吞声,黑车却没有!
滴滴的规则是非常严厉的,服务分星级制,只要司机触动平台将是0容忍进行处罚,而乘客更是各种奇葩,一星党,差评党,没素质,恶意刁难司机为难司机,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跑滴滴要想保修帐号不要谈人权, 试问一下坐黑车有人敢整司机,骂司机,刁难司机吗?

滴滴如今客观的可以说是最大的黑车集合地了,为什么,因为百分之90司机都是无证跑车,无证在政策下就是非法营运,滴滴只是把以前的路边揽客的黑车司机拉拢到平台而已。

此文章是滴妹个人观点,如觉得说的对点个赞下方说出你的观点,让更多人知道。滴妹专业解答网约车各种问题
虽然不赞同黑车的跑法,但从滴滴的目前对于司机的抽成和滴滴的发展来讲,有些车加入滴滴反而不会赚钱,所以跑黑车。其实并不是网约车平台不能跑,而是滴滴一家独大,形成了垄断,没有司机的话语权。
滴滴的一家独大,给当地相关部门和司机朋友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首先,随着网约车相关细节的完善,滴滴的准入门槛过高。对于轴距和排气量的要求,让跑滴滴的车友很多都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车不符合规定。按照滴滴规定的标准来讲,基本是15万以上的B级车才能符合要求。跑滴滴的多数都是没有太好工作的平民,买B级车的也基本不会跑滴滴了。因为滴滴快车要快速合法化,驱逐快车,改成自营车辆跑快车,所以把门槛提了很高,让很多跑滴滴的,都去了黑车的阵营。

第二,滴滴的抽成比较高。在30%左右。因为滴滴没有在当地成立公司,只是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运营权交给当地的代理商,将大部分的利润分给代理商,所以司机抽成比较高。因为滴滴在收购快的,收购优步,同时全球扩张,一家独大,独自定价,不考虑市场。

第三,滴滴在全国400多个城市,只有几十个有网约车牌照。因为没有牌照,以及没有给当地纳税,所以多数的地方是排斥滴滴的,但参与网约车的人数巨大,如果贸然清除了滴滴,那么这些专门靠跑滴滴谋生的司机会失去经济来源。所以对当地的不合格的网约车管理和排查比较严,可能跑了半年,被逮住一次,半年基本白跑了。滴滴的违规,带动着当地网约车的违规,但滴滴体量大,能拿得起罚款,对于司机来讲,就不幸了。

第四,车辆报废问题。正规网约车是要求将非营运车辆转化成营运车辆,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 汽车 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才可以。这会改变原车的使用性质,家用性质车辆60万公理报废,期间只要年检合格即可;营运性质的车辆是8年或者60万公理强制报废,而新能源营运性质的车更是6年强制报废。强制报废的制度,让买车成了问题,每年的折旧费用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第五,保费问题。黑车是属于家用性质,保费在3000多卖钱,而滴滴是属于营运性质的,转化成运营车辆以后,保险是非营运的几倍。

第六,网约车比黑车价格高。因为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强,黑车因为没有抽成和保险高等约束,价格比网约车要低,那么喜欢贪小便宜的乘客,可能会选择价格更低的黑车。在没有成熟的网约车和低价的出现,黑车有一定的空间。

综上,滴滴虽然已经算是独角兽的企业,也给中国的客运方面做出了很多卓越的贡献,但一家独大的滴滴,无视市场,无视当地政策,无视司机,引起了公愤。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虽然不喜欢黑车司机,但同样同情他们的遭遇,有钱过日子,谁愿意去做黑车司机呢。随着其他网约车平台的强势崛起,有可能会缓解黑车司机的痛楚,让他们自愿加入正规的网约车平台。及客出行,提出以司机为中心,司机是整个网约车运营的导演,随着像及客出行这样的创新平台强势入局,黑车转正指日可待。

跑黑车,那是给自己打工,跑滴滴,那是给平台打工,但跑滴滴,不仅仅是给滴滴打工,同时也是打黑工
为什么说跑滴滴是打黑工呢?因为滴滴平台一部分司机是私家车主,正等待着滴滴清理出局。私家车,注定成为这场网约车盛宴落寞的一份子,全民开网约车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继续从事网约车的私家车,以及从前从事网约车的的私家车,说白了都是没拿到营运资格证的黑车。

因为没有对新兴行业一棒子打死,在默认网约车发展的情况下,同时发现了网约车存在太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网约车新政在网约车运行好几年后终于出台,运管部门出重拳清理滴滴及其他网约车平台的私家车及异地营运车辆。

为什么私家车主宁愿跑黑车,也不愿意成为平台的黑车司机呢?因为要抽成,抽成费用在20-30%, 但是,滴滴黑产的存在,就不能理解成为私家车主不愿意成为平台的黑车司机了,相反,很多车型不符合滴滴要求的私家车主们,极力想成为滴滴的车主,因为,那时候的滴滴,是有很多补贴给司机的,就凭这些补贴,不符合要求的司机们,就会削尖脑袋进入滴滴平台。

补贴一旦取消呢?这些黑产司机还无所谓,因为本身车辆就便宜,或者是老旧车型,还能考平台继续生活,但那些花了十多万买车的滴滴司机呢?没有补贴,补贴少了,发现投入成本去跑滴滴就是入了一个大坑,想跳出来,却不能为力,车贷怎么办?最先从事的无压力,而后进入的却是压力山大。

无可奈何,只能放弃平台专门做黑车了,本来就是平台无证的私家车主,也是平台的黑车司机,只是利用下平台的信息,或者顺风车上的客源信息来从事黑车。

与其被滴滴高额抽成,还不如单打独斗挣钱来得快。

而现阶段,与滴滴合作的第三方租赁公司,已经成为新兴的网约出租车公司,这些公司的车辆,要么租赁,要么售出,但中间的差价也不会太少,但滴滴以奖励的形式来给司机们补贴油费,加上油电混动车型省油,滴滴的那点奖励恰好能补贴油电混动车型的油费。

而私家车主们继续从事滴滴,却不能像第三方租赁公司的车型一样有油费补贴,自然,每月的收入又相差了一两千块。

这时候私家车主继续从事滴滴,已经再无优势,加上网约车新政后运管部门抓非法营运,罚款金额巨大,与其被滴滴高额抽成,还不如转入地下运行呢。

靠私家车主发家的滴滴,最后则没有解决私家车主们的身份,是不愿意解决,还是另有隐情呢?或许,是跟营运车的报废年限有关吧,如果能确保收入,哪个司机不愿意更改营运性质呢?但收入过低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提前报废自己的车辆,以及多交多一倍以上的营运保险费用吧?

我是一名有着4000单快车经验的滴滴司机,我来帮你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第一、现在在马路上跑的私家车里,并没有单纯的黑车或者是单纯的滴滴车。在你没有考取网约车要求的三证合一前,其实滴滴车和黑车的区别仅仅是,一个是通过网络叫单,一个是自己在马路上喊到的客人。也就是说,所有都一样, 只是一个接客途径的不同。

第二、其实马路上的黑车都有注册滴滴的APP,他们随时都可以打开手机来接单变成滴滴的车。那么他们为什么没有打开滴滴呢?其实很简单,当马路上有很多的乘客时正规出租车拉不完,这个时候黑车就可以出动了,他们当面同乘客商量价格,达成一至后就可以出发了。这个价格一般都会参考正规出租车的价格,而如果用滴滴接单的话价格要低很多,还要经过平台的抽成,最后落到司机手上会更少。 当然没有人愿意用滴滴了。

第三、黑车司机用滴滴,只会在马路上打车的人少时,他们才会用滴滴软件来接单。因为滴滴软件在这些黑车司机眼里看来,只是一个帮他们联系乘客的工具。 当他们自己能找到乘客时,他们是绝不会用滴滴的。

第四、其实不管乘客还是司机用滴滴软件接单的话都会大幅提高安全性。避免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因为在滴滴上注册的话,都是留下实名认证。所以对于犯罪分子是一种震慑。而越过滴滴私下商量的话就会给某些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机,这一点对司机和乘客都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不提倡大家开黑车,或者是打黑车。

这个答案个人认为,和规则和收益有关。如果没有考取网约车要求的三证合一前,其实滴滴车和黑车的区别不大,仅仅是一个是通过网络叫单,一个是自己在马路上喊到的客人。只是一个接客途径的不一样而已。

第二个就是很多无证都司机跑滴滴只是为了混单量,如果路上很多客人,他们会关闭软件直接路上叫,无人都会开起来。

第三就是平台抽成太多,有时候派单机制不是很好。

所以很多人跑黑车也不专职跑滴滴。

但是这样安全这块不保证,国家抓黑车,不管里跑滴滴还是私家,被抓就是罚,而且保险平台什么都是不负责的,因此结合这几项应该是很多师傅跑黑车的原因,

以前是个人见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Tyler梁州笑笑生是深圳滴滴司机,只要大于20km的单乘客同意走现金不走滴滴平台,我们是坚决取消订单,微信扫描支付现金!因为滴滴的抽成太高了,高达20%顺风车也要抽成10%,一般滴滴预估的价格乘客出高速过路费,滴滴在长途单少收走司机30多元,我们滴滴司机的一天顿饭钱就够了。

现在一些深圳本地佬和我们熟悉了留有电话号码,他们很多在香港上学,每天都去接孙子,大家都熟悉,价格合理。滴滴天天需要等待,他们也不会使用滴滴软件叫车,他们也开心我们也乐意。

滴滴有服务分和星级评价系统,一些乘客不能互相理解,叫车位置不能停车等!还有一些乘客恶意评价司机,很多滴滴司机受滴滴平台系统气后,干脆自己躺车上给滴滴打毒针,司机过来就取消订单,并且选择司机的责任!

如果有不走平台的黑车单,我们的优先考虑黑车单,关闭滴滴打车软件。

黑车与滴滴的区别就是,滴滴是网络预约接单,不用费心去找单,坐等平台给你派单,黑车就要在大街上巡游接人,两者之间没有好坏之分,有利就有弊。

在百姓的口碑里,黑车和网约车都是黑车,都没有营运手续,网约车真正有营运手续的也没多少,统称为黑车,黑车的好处就是没有抽成,跑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要价的时候随心所欲,不想去的地方就不去,跑多少赚多少,有一种自己当家做主的感觉。

滴滴的抽成都说在%25,实际上比这还要多,如果你接单是个大单,滴滴的抽成远远高于%25,而且还要受平台和乘客的气,乘客的一个投诉,司机就会无比的难受,罚钱,扣分,直接影响每天的流水,滴滴的好处是,有平台监管,录音录像功能。

想要跑滴滴,首先你要有一辆滴滴认可的车型,这样就迫使很多司机不想去跑,投入的成本太高,跑黑车就随意了,什么车型都可以,自己喜欢就好。

虽然我没开过滴滴,不过经常叫滴滴的车,从跟他们的闲聊中,我总结两点吧

1、滴滴平台收费,顺风车都要收约10%的费用,快车专车应该更高了。黑车除了怕交警抓到罚款,无其他费用。

2、滴滴快车是滴滴按叫车人的位置,在附近召唤司机的,给你派了你就得去,当然你不去也行,但次数多了滴滴可能就不给你派单了。这对司机来说不方便,有时刚好有事,而滴滴又派单了,会有冲突。

3、滴滴有评价系统。我打滴滴碰到过不少次这样的情况:我一到目的地,前脚刚下车,后脚司机就会说:小妹,小心后面的车,别忘了给个好评啊。开个车也整的跟开网店似的,还得刷信用分,你说嫌麻烦的老司机能乐意吗?

大概就这三个情况吧,喜欢开滴滴的朋友补充评论。

我是空山雨后,欢迎关注。

1、年龄大了,老眼昏花,不会使用智能手机。

2、自己的工作时间不确定,空闲的时候偶尔出来跑一下车。解解闷,不在乎收入多少。

3、开黑车多年,有一大批固定的客户,不需要网约车的订单了。

4、自己有退休工资或其他固定收入,跑黑车属于捞外快,只愿意给熟人跑车,不喜欢拉不认识的人。

5、网约车的提成太高,宁愿自己少挣,也不愿意被剥削。

6、自己的车是高档新车,只为大型的活动、婚礼等开车,不想让什么人都坐自己的车。

7、漂亮年轻女性司机,担心自己的安全,只为熟人跑黑车。

8、自己的 健康 状况不好,体力不足,不能支撑网约车繁忙的工作。

9、 汽车 是大排量,网约车不能自己谈价,跑网约车不够油钱。

10、自己的车年头太久,不符合网约车的要求。

11、 汽车 排量太小 ,不符合网约车的要求。

13、跑网约车利润低,工作时间长。

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许多开黑车的更多的是无奈,也与市场的需要有关。

1、滴滴的准入门槛高

网约车新政出来后,对车辆的要求有强制性的规定:

一车辆必须是本地车牌,许多一二线城市的准入标准是国五,这就让一大批不符合的车辆挡在了门外,不得已开起了黑车。

二车辆的轴距要求在2700毫米以上,五座三厢的小轿车排量须在1.8T或2.0T以上;新能源 汽车 的轴距要求在2650毫米以上。

要开符合新政的滴滴车,车价基本要求在15万以上,有些城市要求低点的也要12万。许多人硬件跟不上,只好去开黑车了,更多的是无奈。

2、滴滴的高抽成

滴滴经过7年的撕杀,把国内的各大对手一一击败,一家独大后,也就没了刚开始的高福利和补贴。尤其是在击败UBER后更是趾高气昂的宣布20%的高抽成,开始收割韭菜,这也让很多司机却步。黑车价格虽然会比滴滴低一些,但是扣除抽成后仍高于滴滴。

3、车辆报废问题

新政出来后,想从事滴滴的车主,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 汽车 驾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才可以。这会改变原车的使用性质,家用性质车辆60万公理报废,期间只要年检合格即可;营运性质的车辆是8年或者60万公理强制报废,而新能源营运性质的车更是6年强制报废。

4、保费问题

黑车是属于家用性质,保费在3000多卖钱,而滴滴是属于营运性质的,商业险高一倍多,这也使得很多车主铤而走险去开黑车。

5、市场需要

目前各大城市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给黑车提供了生存的土壤。需求决定市场,如果打车难和打车贵的问题一直存在,那么黑车就仍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