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的地域怎么来的
扩展阅读
厦门有个什么晋物流 2025-07-19 04:55:24
杭州到香港飞机多少时间 2025-07-19 04:26:36

深圳的地域怎么来的

发布时间: 2022-12-19 20:04:29

A. 请问古代的时候,深圳当时叫什么也就是小地名

深圳在古代叫做鹏城。

深圳,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

深圳地处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全市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54.70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城市化率100%。

(1)深圳的地域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深圳市的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建有一条全长129.7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在进出特区的7条公路的路口分别设有边防检查站。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它东起大鹏湾北仔角,西到珠江口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紧连,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总面积327.5平方千米,包括了罗湖区、福田区和南山区。

是我国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是我国除海南省以外最大的经济特区。

深圳是移民城市,它的人口多数是来自外地,它也是个狭长的城市,东西长81.4公里,南北最窄处却只有10.8公里。

经重新勘测,深圳市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略少于原来统计的2020平方公里。其中, 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

土地利用已从农村形态转为大城市郊区形态。盛产荔枝等名果,矿产主要为花岗岩、大理石等建材,金属矿产可开采量较小,油、气等能源完全靠外界输入。

B. 深圳以前是什么地方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

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清代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千米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千米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特区。

(2)深圳的地域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深圳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坪山区、龙华区、光明区、大鹏新区,下辖57个街道办事处、790个居民委员会。

C. 深圳的历史,是靠什么发展的,最早的划分地,当初咋来的(名字以前)

改革之前你自己查查网络,改革的时候主要是靠政策,主要的政策是成立特区容许外商投资增加就业,生产产品再出口创汇。后面全国各省市的企业支援深圳的建设,组建进出口公司,建酒店搞服务业等等。最早的划分东至沙头角、西至南头、南至罗湖桥渔民村沙嘴蛇口一线,北至沙湾布吉白芒一线。深圳的意思是“一条很深的沟”,深---深浅的深,圳----沟。可能是源于布吉河。
有个笑话,当初领导来深视察,讲解员是个广东人。在介绍深圳地理的时候普通话说得不好,领导听完开玩笑说深圳的风水不好,说:“往前走是“杀头角”(沙头角),往后走入“蛇口”,往右走“上也杀,下也杀”(上沙、下沙),往左走“不吉”(布吉)。留在原地就“上不去”,走也不行,不走也不行。”(原来的市府在上步区,后来把上步区改成福田区)。
以上凭记忆,不对请指正。

D. 中国深圳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深圳———

带有移民色彩的“墟”

今天的深圳河蜿蜒穿过繁华市区,“深圳”一名,就来源于它,“圳”是指“田边水沟”,“深圳”就是“深水沟”。

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纂《新安县志》记载,深圳河在历史上不仅深,而且水流急,每逢下雨便涨起大水,居民来往十分困难,常有人“不知深浅,动遭淹溺”。为此,由负责当地治安的官富巡检司长官廖膺宠主持,于康熙二十八年,在深圳河上,建造了一座“惠民桥”,此桥以石头建造,就是今日“人民桥”的前身。

“深圳”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清朝康熙年间,是个小“墟”的名字,也是个哨所的名字,那个时候,仅有10名驻兵。

“墟”,本为乡村定期的贸易集市,交易完成后人们就会散去,不过在清康熙年间,新安县内的“墟”已发展为有固定居民的墟市,它们多形成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深圳墟虽不大,却比较有名。

其实,“深圳”这一名称,除了带有地理的痕迹外,还烙印了移民文化的色彩。它是客家移民南迁,带来的新词汇。

一般而言,移民迁移到新的地方后,常把旧地名搬来使用,借此来表达对根的溯源。通常情况下,移民不是照搬原名,而是使用与原居地相同的地名通名。历史上,岭南地区部分客家人是从闽北、浙南迁来的,这些地区常见的地名通名中,就有坑、潭、洋、坪、圳等。

在浙江也有一个同名的“深圳”,此外还有浙江丽水的愈岸、永康的圳头;江西进贤的温家圳、萍乡的圳口、何家圳;湖南新宁的圳源垌;广东大埔的圳头坑、梅县的高圳等。这些地名出现的年代,都在宋代以后,是南下的北方人带来的古汉语,在南方演变成方言后,产生的方言地名。

E. 深圳特区成立时间 深圳特区成立时间是几月几号

导读:刚过去的2020年,对深圳这个城市来说,可以说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刚好是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而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意义也可以说不容小觑,那么,大家知道深圳特区的成立时间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深圳特区成立时间是几月几号。

深圳特区成立时间为1980年8月,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经济特区简介

深圳一名始自明永乐八年(1410年),因所处环境、河沟(南方人习称圳或涌)纵横,故名。清康熙七年(1668年)在新安县边境修筑了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2l座墩台为边陲哨所,以后逐渐成墟。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圳镇。1979年3月撤宝安县设立深圳市,市政府驻深圳镇。1979年8月撤深圳镇,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连珠江口之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接壤,是中国主要进出口岸之一。深圳市1200万人,325.5万为户籍人口。1979年8月26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次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在深圳市境内划出327.5平方公里(补更调查数据为395.992平方公里)地域设置经济特区。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四个区。 2010年5月31日,中央已经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将由395平方公里扩容为1948平方公里,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香港总面积达1103平方公里)。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执行。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盐田、龙岗、宝安、光明新区,坪山新区,龙华新区,大鹏新区、 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特区的人口

1980年深圳特区建立前,广九铁路以东,主要是客家人;广九铁路以西,主要是广府人。

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万人,增长1.4%。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户籍人口745.68万人,占比重69.2%。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发展历程

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毗邻香港,交通便利,气候温和,风景优美,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中央的指示,深圳特区将建成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

2018年1月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其他经济特区成立时间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湖里2.5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立厦门经济特区,湖里成为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

1981年10月15日,随着破土动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1985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中央1985年85号文件说,“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是为了发展东南经济,加强对台工作,和平统一祖国大业作出的重要部署。”

1988年,海南省被批准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放开发浦东。1992年,又进一步扩大到沿江岳阳等五个城市

F. 深圳在古代的时代是什么地方

1、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因境内有一山名曰宝山,山有宝,得宝者安,故而得名。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现今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宝安县范围包括现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市部分地区、番禺县南部、中山市等地区,这是在深圳地区设立郡、县级行政机构的开始,也是深圳城市历史的开端。

2、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在宝安故地建“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现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

3、1914年,广东省新安县因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改回“宝安”县名。

4、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6)深圳的地域怎么来的扩展阅读:

深圳原居民民风淳朴,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习俗。

1、渔民娶亲:南澳最具特色的风俗之一。当渔村女子成亲之日,新娘被众多渔家姐妹簇拥前行,身后有锣鼓乐队和几组舞龙舞狮队载歌载舞,紧随其后是一名男扮女装的渔民带领着一群头戴渔帽、手操船桨的渔家妇女列队而行,一路撑桨,迎亲到家。

2、女子哭嫁:龙岗客家人很有特色的传统习俗。随着时代变迁,龙岗女子哭嫁习俗已不流行。

3、客家围龙屋: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龙岗罗瑞合村“鹤湖新居”的罗氏、坪山办事处大万世居的曾氏、坑梓办事处龙田世居的黄氏和茂盛世居的何氏,他们历经几代修建的大规模围龙屋,见证了这些家族的兴衰。

4、大盆菜:深圳福田下沙和南头一带的习俗。

深圳本土乡民,大凡遇到中国传统节日或嫁娶、祝寿、添丁、酬神、宗亲祭祖等活动,各方亲朋戚友团聚乡间,围着大盆菜饮酒庆贺。大盆菜多数以牛腩_萝卜角为菜底,往上铺叠的是菜胆、粉丝、猪肉、竹笋、腐竹、冬菇、卤鹅、烧鸭、炸鱼、白斩鸡等,一层一道菜,一菜一道味。

5、妈祖诞庆:每年3月深圳沿海渔民和农民在天后庙举行的庆祝庙会,祭祀天后,求航海平安、渔业兴旺、五谷丰登。在祭祀后还举行文艺表演和贸易活动,体现了深圳人民对平安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6、坪山打醮:坪山客家人独特的传统习俗。每8年一次的打醮(集体祭奠神灵)地点聚在关帝庙前的广场上,祭典仪式由坪山圩的首脑主持,祭桌上摆满果脯酒馔,大香炉里插满檀香,乡民们在广场上连续嬉戏七天八夜。由于打醮习俗劳民伤财,于1943年被废除。

7、凉帽遮羞:大鹏妇女的习俗。其凉帽是用竹条和布料做成的,把竹条分成竹篾,织成圆圈,中间穿孔,竹篾周围用布条缝挂。其他客家妇女的凉帽是用黑布条缝挂,而大鹏妇女的凉帽用蓝士林布条。

G. 深圳属于什么地区

深圳属于中国华南地区。深圳属于亚热带气候,深圳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

深圳地区气候

深圳气候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热量资源、降水资源均居全省前列,但又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春季常有低温阴雨、强对流、春旱等,少数年份还可出现寒潮,夏季受锋面低槽、热带气旋、飘云团等天气系统的影响,暴雨、雷暴、台风多发;秋季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是旅游度假的最好季节,但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常有秋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