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本地人说什么方言
为本地人,对深圳的语言情况了如指掌,就讲讲深圳的本地话吧,本人是深圳本土客家人,祖籍深圳罗湖莲塘村,我为我家乡代言。
改革开放前深圳本地语言比例和分布(载入宝安县志):
客家话占56%,粤语占35%(当年宝安县政府还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围人的母语基围话也统计进了粤语,还有一些地方土语也被统计进粤语),大鹏军语占9% (大鹏半岛上主要语言为大鹏客家话,宝安县政府把大鹏当地的客家话也统计进大鹏军语中,实际当年宝安县客家话人口占原居民总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原住民语言分布(包含新移民基围人语言)
●龙岗-坪山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现龙岗区和坪山区的布吉、南湾、坂田、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龙田、马峦、南澳、葵涌等地。龙岗客家话北面和东莞客语,东面和坪山、惠州客语连成一片。
●龙华客家话:跟龙岗客家话在语气语调上有差别,但是大致一样,可以流畅沟通,主要分布在今龙华区的龙华、民治、大浪、观澜以及今福田区梅林等地区。
B. 深圳本土方言
改革开放以前的深圳,原住民大多说客家话、粤语或大鹏话。深圳地区使用原有方言的人口数,根据宝安县政府的统计,在 1979 年建市以前 的 1978 年为 333,579 人,户数为 75,816 户。其中农业人口 270,838 人,占总人口的 81. 21%,非农业人口 62,759 人,占 18. 79%。 1979年又跌至241,711人。2017年末,常住人口超过1,250万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560061人。
深圳市的本土语言在这约 34 万原居民人口中,据 1985 年统计,宝安粤语使用人 口有 11 万左右,占当时全县户籍人口的 44%。而龙岗客语的使用人口约 14 万,占全县户籍人口的 56%。( 大鹏话的使用人口据 1990 年统计,使用人口为 30,633 人, 占全县人口的 9%。由于当时地方政府把大鹏话归入宝安粤语,所以实际上宝安粤 语的实际使用人口应是 8 万左右,占全县户籍人口的 35%。)。我们认为,改革开放后,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故在深圳本土户籍的人口中,粤、客、大鹏方言使用人数的实际数量应会更低一些,但由深圳外迁至香港及国外等地区的移民也不少。因此,这些数字大致上是可信的。
深圳客家方言的分布,深圳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龙岗区的坑梓、坪山、坪地、龙岗、葵涌、横岗、布吉、平湖8个镇;宝安区的观澜、龙华、石岩3个镇;盐田区的沙头角、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地的大部分自然村。罗湖、福田、南山3个区也有客家方言分布,主要分布在3个区北部大山的南麓。从东部长岭村开始,连接莲塘、西岭下、罗芳、梧桐山(大部分自然村)、大望、水库新村、布心、草埔、泥岗、上梅林(一部分)、下梅林、沙河(大部分)、西丽(大部分自然村),直到西部的同乐村,形成一条带状分布。这种分布特征说明这三个区的客家人是后来者。1994年深圳市原居民中说客家话人口大约有20万人。2012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B1-17将深圳客语划分为粤台片梅惠小片。深圳客方言语音内部差异较大, 因此《深圳市志》记述深圳客方言选取位于客方言分布中心地带的横岗话作为代表。深圳客家方言声母共有17个(包括零声母) ,韵母40个,6个声调。深圳客家方言面积约估为1361.0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68%。
深圳粤方言的分布,深圳粤语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的西乡、福永、公明、沙井、松岗5个镇;龙岗区的平湖(大部分自然村)1个镇;罗湖、福田、南山3个区的中部、南部的各个自然村。还有光明农场原居民也是讲粤语的。1994年深圳市原居民中说粤语的人口大约有17万人左右。2012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B1-17将深圳粤语划分为广府片。深圳粤方言语音内部差异较大, 因此《深圳市志》记述深圳粤方言选取位于粤方言分布中心地带的西乡话作为代表。深圳粤方言声母共有18个(包括零声母) ,韵母48个,8个声调。深圳客家方言面积约估为636.41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2%。
以上所描述的方言分布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事实上有不少村镇既有客家方言又有粤方言,如平湖镇原居民基本上是讲粤方言的,但新木、上木古两村是讲客家话的。石岩镇几乎讲客方言,唯一浪心村讲粤方言。而大鹏、南澳又是客家话、大鹏话方言杂居地区。
此外,深圳市也有零星的闽南话分布,如南山区蛇二居委、福田区的福新居委,罗湖区翠竹街道龙尾坊、新港鸿社区及东门老街原立新、南塘居委,南澳镇的个别自然村等。
参考汤志祥(2015),深圳方言的地理分布如图所示。
如上,除了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和盐田区为原经济特区以外,其他地区均以街道为单位,大致与80、90年代的镇区范围相符。深色背景为粤语区,浅色背景为客语区,条纹背景为大鹏话区。大鹏话在听感上是粤、客混合方言,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军话°。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科研项目《濒危汉语方言研究与语言地图集》中下设“军话”课题,其负责人丘学强调查后否认了这一观点,汤志祥(2015)也未将其归入粤语或客家话内。而刘镇发(2010)则认为,这是一种受到客家话接触影响的粤语。
需要说明的是,粤语区内也有客家话村落,也有使用粤语的居民散居于客语区内,大鹏话区内也存在使用客家话的居民。除此之外,因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深圳,远超原深圳籍的人口数量,这对纯粹的“本土”语言状况研究及方言地图的绘制带来了困难。情况复杂,但能根据《深圳市志》大致画出,如图2。
除了上述的这些方言,还有长期生活于江河湖海上的渔民所使用的疍家话(汤志祥,2015),又称“基围话”或“渔民话”。深圳地区的蛋家话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接近于广州粤语的“粤疍话”,是由珠江口东部的疍家人所带来的:第二类是“闽疍话”,由来自海陆丰地区的渔民带来,其语言系统接近于粤东闽语的海陆丰话。这些疍家话基本以方言岛的形式(以村落为单位)散居于客语区、粤语区与大鹏话区中,数量极少。
深圳客语分布地理特点为: 该地区地形主要是丘陵山地。 龙岗客语东北面与东莞市南部的樟木头、清溪的客语相连,北面和东面与惠阳客语全面接壤,东南面则和香港新界中部、东部、东北部及西南部的沙田区、大埔区、西贡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及北区的沙头角,元朗区的八乡和离岛区的东涌乡、大澳乡、梅窝乡、大屿南乡等客语连成一片。这种地理上呈整片型的分布充分显示出:深圳的北部与东部地区的客家话在历史上长期与粤北梅州客家话地区不可分割。龙岗客家话完全是惠阳客语西向延伸的一个支脉。龙岗客语与惠阳客语以及香港新界客语形成一个由西向东,至北而南的连绵不断的客家话同一方言连续体。
深圳粤语分布地理特点为: 该地区地形主要是沿珠江口东源的沿江一带低地和与香港连接的陆地交通要道。 包括原宝安县老市区(旧罗湖墟)、旧城(新安故城)以及北至广州,南往香港的交通要道。该地区地形主要是沿江、沿海的低地地区宝安粤语的西北部分(沙井、公明、松岗、平湖)和东莞西南部的粤语长安话、大岭山话相连为一体,而南面部分(罗湖、福田)则和香港新界的粤语(围头话)连成一片。这就形成一个由北至南的连绵不断的粤语同一方言连续体。这种地理分布充分显示出:深圳的南部与西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与以粤语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交往甚为密切并融为一体。而这些地方长期以来一直是珠江三角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活跃地带。宝安粤语西北部的公明话、松岗话和沙井话与东莞,北部的平湖话则与东莞塘厦话、凤岗话相接,南部的福田、罗湖的围头话与香港北部新界的围头话属于同一种话。
深圳大鹏话分布地理特点是: 该地区是一个独立的半岛型地区。东西南三边临水,东面为大鹏湾,西面为大亚湾,南面是南海。 该地区以山地为主,只有沿海部分由少量小面积平地。大鹏话分布在大鹏所城及周边附近地区,通行于深圳东南端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镇和南澳镇两镇。大鹏地区过往长期隶属于老宝安县,曾被称作老宝安三区。即历史上,它属于传统上的宝安县管辖。大鹏和南澳两镇北面与葵涌镇相连,因而大鹏话也就显得北与成片的客语地区相连,南与香港新界的围头话以及客家话相呼应。长期与着南北两个地区的在农耕、捕鱼、人员等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交流往来,使得大鹏话呈现出客语和粤语混合型方言的语言特点。
从语言分布和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来看,深圳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从深圳语言生活模式的角度予以讨论。这个必须从深圳的前身宝安县的方言,即所谓本土方言说起。据汤志祥《深圳本土方言的地理分布特点》(2015),宝安县本来就是一个多方言的共存区,正好处于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方言的交界地区,客家方言与粤方言分布最为广泛。1985年深圳使用客家话的人口约1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56%;使用粤语的人口约8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5%;使用大鹏话的人口有3万左右,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可见在深圳的本土方言中,客家方言占据一定的优势,而粤方言也具备相当可观的竞争能力。深圳市从一个县级地区演变而成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心城市,只用了短短的40年时间。这期间,深圳人口大量扩展,人们纷纷从广东乃至全国各地汇集而来。深圳周边尤其广州和香港都是粤方言占绝对优势的地区,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聚集而来的深圳新居民在人数上也占有较大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粤方言在深圳语言社会当中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参与深圳建设的年轻人,开始在这座新型的移民城市繁衍生息,“深二代”(泛指深圳特区建设者的后代)伴随深圳特区发展而成长。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人际交往中首选普通话作为交际语言,进一步固化了普通话在语言生活中的使用群体和竞争优势,逐渐形成了一个“普通话-粤方言-其他方言”的深圳语言生活模式。这个模式的格局是“普粤为主,多语并存”,其特点是:(1)普通话是首要的社会交际共同语;(2)粤方言(广州话)是城市生活次要的社会交际通行语;(3)城市生活中同时流行着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方言;(4)原先的本土客家方言和“围头话”正逐渐变为弱势方言和濒危方言。深圳的语言生活状况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语言变迁的实例。
C. 深圳本地人说什么话
广东省内各地外地人的人到深圳就会讲白话,深圳本地人和外地人沟通也讲白话,导致外省人以为深圳本地人讲白话。但广东省内也有大部分地方不会讲白话的,这些外地人到深圳就讲普通话为主。广西南部的人到深圳也将白话。广西南部以外的人不讲白话。
潮汕人雷州人海陆丰等讲鹤佬话
外地人(包括外地白话人和外地客家人)讲白话。
一部分外地客家讲外地客家话,一部分粤西和广西人、化州人等讲外地口音土白话。
外地潮汕人(比较排外,少和外乡人打成一片)讲潮州话。
外省人讲 四川话,湖南话,福建话,东北话,广西白话(广西南部讲白话)。
未来迟早东江话和大鹏话等会被 广州白话 吞掉,现在讲深圳本地东江话的都改讲“夹杂有东江词的广州白话。我朋友他村子讲”夹杂东江话词的白话“,但是他公公婆婆不是讲粤语方言也不是讲客家方言。他们村的老人都是讲白话和客家以外的方言。
可以肯定深圳本地界未来只剩下土客家话。其他都被广州市的广州话吞并
深圳本地话主要有:大鹏军话,客家话,东江话(围头话,蛇话、畲话),疍家话。
大鹏话和东江话等等都几乎只有老人会说了
①大鹏话和东江话现在只有很少人会了,有的地方只有老人才会了。大部分都改说粤语了。
②东江话(严重白话化),东江话又是半客半白。
③粤北土话和湖南土话是同一种语言,广西湘语,广西平话,像赣语和湘语的混合。
粤北原来是说粤北土话的,但现在99%都说粤语等,只有1%的老人等会说。粤北变成了主要说粤语的了。
外地话主要有:湖南话,四川话,广州白话,潮汕话。
深圳话 又叫深圳本地客家话、深圳本地客语、深圳客赣语。改革开放前占85-90%。
现在深圳人口大多是外省人和外地人,本地人只占1两成。所以广州粤语,潮汕话,普通话 占主导。
D.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的概况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分别是:温州话、闽南语、粤语、江山话、吴语、晋语、西南官话。举例介绍如下:
1、温州话
粤语非常流传广泛,也称白话,不仅两广与港澳有在使用,在东南亚、北美、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圣诞岛等地区的华人大部分都在使用粤语。
4、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福建,广东海陆丰地区、潮汕地区,中国台湾等,潮州话跟温州话是公认最难听懂的方言,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这些地区待上一辈子都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
E. 深圳人讲的普通话有没有地方口音是什么口音
没有特定的地方口音,因为深圳人口绝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真正的土着人口只占少数.就是土着人口本身也不是说标准粤语的,而是东部说客家话,西部说跟标准粤语差很远的土粤语围头话.
F. 深圳的人讲什么话啊我记得好像不是说广东话很少
大部分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平常商务上基本上全部使用普通话,如果你和同乡在一起就不一定啊.
另外,还有广东话在深圳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别是广东本地人和香港同胞大部分用广东话.
G. 请问深圳方言是什么样的
要说方言 最多的还是客家,因为深圳发展的时候 很多外地人跑来,最多的还是客家人 客家话也是深圳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粤语也有 但没客家那么多~(在深圳呆了15年亲身经历)
H. 深圳本地方言分布,深圳本地人讲什么话。市区是广府人说粤语的吗
【粤语】,约定俗成是指【广州话】。广州市区之外的地区,都说当地方言。深圳本地人说的是【宝安方言】,与广州话差别较大。而现在的深圳市,外地人口多于本地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基本上以普通话交流。
I. 深圳本地人的语言(围头话、客家话)的分布
围头话属粤语莞宝片,在深圳和香港都是最本土的方言之一,深圳的原始分布主要在宝安、南山、罗湖、盐田、福田这些地区;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和离岛。
深圳客家话跟香港客家话连成一片,两地客家话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在深圳主要分布在龙岗、保安、罗湖、福田一带;在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地区。深圳-香港客家话跟惠州惠阳客家话接近,属客家话粤台片惠阳小片,跟梅州客家话同属粤台片,有口音差别但是差别不是很大,跟梅州话比较起来,跟粤语围头话的混用词汇多一些。另一方面围头话也混用不少客家话的词。
香港新界客家话视频——阿婆报案(截自某部电影):
http://6.cn/watch/4213643.html
宝安围头话比较集中,龙岗客家话比较集中,其他地方说两种话的本地居民多数杂居在一起。
周润发的母语就是围头话,另外他也会说香港本地客家话(跟深圳客家话一样的)。他的一些电影里就有围头话和客家话的对白。
J. 深圳的语言
楼主,你对深圳本地人是一点也不清楚.首先要了解深圳本地居民到底是说什么语言的.你要清楚.粤语也有分好多种,正宗粤语就是香港说的那种.而又有很多的分支.
第一:深圳本土话叫围头话,粤语的其中一类.一般本地人才会对本地人说本地话.对外人只说粤语(即广东话)或国语.
第二:广东人是说粤语.除了广东人的外来人全是说国语.因为外来人占多数.所以深圳还是以国语为准.如果你听到讲粤语的就是广东的或者本地的.
第三:客家人并不是占本地人的大部份.本地人叫围头人.客家人在本地只是住关外.关内的全是围头人.你认为关内的本地人多还是关外的本地居民多呢?
第四:你要搞清楚,客家话及围头话不论人数,一般不会拿出来与外人说的.只会对自己亲人和同村人才会说这种话(就相当于家乡话只对乡人说的道理一样.).对外只会说粤语或国语.因此,总结来说.国语占大部份.其次就是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