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的黄梅天什么时候
扩展阅读
5月厦门穿什么衣服 2025-07-08 20:02:05
彩田内衣福州哪里 2025-07-08 20:00:23

深圳的黄梅天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 2023-02-15 19:30:10

A. 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2021年黄梅天是在2021年6月7日开始2021年7月10日结束之间

梅雨期一般在两个节气,即谷物播种和淡季。古人对梅雨期的计算方法是谷种节气后的第一个第三天是进入梅花的时间,夏节气后的第一个非日是离开梅花的时间。因此,2021年梅雨季节将从2021年6月7日左右至2021年7月10日左右。

不同地区的入梅和出梅时间

江南区: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1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

江淮区: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

梅雨季节成因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要持续多久

常梅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常的梅雨约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30天,雨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小暑前后起,主要降雨带就北移到黄(河)、淮(河)流域,进而移到山东和华北一带。长江流域由阴雨绵绵、高温高湿的天气开始转为晴朗炎热的盛夏。据统计,这种正常梅雨,大约占总数的一半左右。

早梅雨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农谚说: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

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早梅雨的出现机会,大致上是十年一遇。这种早梅雨往往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开始早,结束迟,甚至拖到7月下旬才结束,雨期长达四、五十天,个别年份长达二个月。另一种是开始早,结束也早,到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进入了盛夏,由于盛夏提前到来,常常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伏旱。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B. 黄霉天是什么时候

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多是阴雨连连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俗话说“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所以黄梅天一般是持续四十五天后出梅。

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持续连绵的阴雨、高温潮湿是梅雨季的主要特征,天气也日益闷热。

进入夏季梅雨季后,空气“湿哒哒”的,让人浑身难受。特别是在南方,闷闷的黄梅天里,天气气压比较低,空气相对稀薄,加上空气中湿度上升明显。所以梅雨季节,我们要注意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小心预防“黄梅病”。

梅雨季之所以让人感觉压抑难过是因为三个原因:较高温度,高湿度,低气压。但不管怎样,总是雨过天晴的。

C. 2022年黄梅天是几月份到几月份

2022年黄梅天是2022年6月12日开始2022年7月16日结束之间。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

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

D. 黄梅天什么时候结束

黄梅天大约在每年的七月中旬结束。黄梅天又叫梅雨,是一种持续性阴天降雨的天气现象。因为这种天气现象发生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因此被人称作“梅雨”。梅雨一般在六月中旬开始,七月中旬结束。

E. 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黄梅天几号到几号结束

导读:我们除了24节气,还有很多个特殊天气时间段说法,比如三伏天,黄梅天,三九天等等,那么你知道黄梅天是什么意思?黄梅天是什么时候吗?想知道黄梅天几号到几号结束,黄梅天的含义是什么,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

黄梅天是什么时候

黄梅天时间: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

黄梅天几号到几号结束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此时,天空阴沉多日,降水持续。俗话说“雨打黄梅头,45天不见太阳”,是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特点。不仅如此,华南沿海城市也会受到台风的袭击,天气湿度会增加,衣服和家居也会受损,更容易发霉受潮。

入梅:如果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22℃,只有连续4天下雨才算入梅;出梅:相反,如果连续5天平均气温超过30℃,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出梅了。

因此,进出梅雨季节也要看天气,而且没有具体的时间设定。

梅雨季节的含义

在一般来说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这段时间里,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此时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小、光照奇缺,器物易发霉,所以又称“霉雨”。梅雨季节一般出现在6-7月份。梅雨,是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

梅雨形成的原因是,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转变的时候的一段时间。

梅雨天衣服干不了怎么办

1、电吹风+塑料袋干衣法

在用吹风机吹干小件衣物时,可以将衣物装在塑料袋中,再将电吹风口塞入袋口握紧。打开电吹风往里面吹送热风,由于热气在袋子中循环,所以衣物会加快吹干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电吹风吹一会要停一会,避免袋内过热。

2、冰箱冷冻法

把洗好甩干的衣服叠好,用毛巾包起来或放进塑料袋排出空气,然后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冻5小时后取出,展开,晾到外面或阳台上。这样衣服不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相反会冷冻周围的空气,达到晾晒的作用。

3、黑色袋吸热法

用干净的大号黑色垃圾袋(或者用黑色棉布,因为透气性更好),剪开到足以遮盖衣物的尺寸,用夹子夹好,挂在有光线并通风的地方。

4、空调除湿吹干

把空调打开除湿功能,将衣服挂到风口。

5、自制简易干衣机

工作原理类似于“简易衣柜+热风取暖器”,最底下是一台可以水平放置的加热器,上面罩着一个大纸箱,纸箱上端开了个茶杯大小的洞用来排放水蒸气。下面吹热风,外壳用来关住热气,热风往上升,蒸发水分,产生水蒸气,顶上开口排出水蒸气。既有个性又省钱,可以一试哦。

F. 广东梅雨季节是大概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结束

广东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但伴随梅雨季节,广东地区有华南前汛期,常年起始日期为4月6日,结束日期为7月6日。

梅雨主要出现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4月中旬起到5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拓展材料

梅雨季节

我国长江中下游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

“三九欠东风,黄梅无大雨”,“三九”是指阳历1月9-17日,“黄梅”是指芒种节气(6月6-20日)。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三九期间如没刮过东风,或东风很少,则芒种节气雨量也将偏少。

“寒水枯,夏水枯”,“枯”指雨水偏少。谚语说,如果冬季雨水偏少,则梅雨也偏少。

“春水铺,夏水枯”,“铺”是指雨水较常年偏多。谚语说明,如果春季雨水偏多,到了夏季、梅雨量少了,易出现干旱。

“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春风,是指偏东方向的风(东南风居多),夏雨是指梅雨。谚语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则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

“小满不满,黄梅不管”,它指明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雨水存在着正相关,即如果小满节气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