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前两天下了多少雨
扩展阅读
北京哪里办司炉证 2025-05-13 18:00:21

深圳前两天下了多少雨

发布时间: 2023-03-19 17:48:40

A. 深圳今天的气温多少接下来几天的天气会怎么样

陆地风力可达5-6级,阵风7级,最低气温降至10度左右,转为多云天气,可见阳光,伴有小雨,风力加大,海上风力6-7级,阵风8级。本周中后期11月16日中午到傍晚
阴天,有小雨;东北风3-4级;白天最高气温16度,傍晚前后气温降至12度;相对湿度75%-90%
天气趋势
预计今明两天受冷空气补充影响,我市气温继续下降
参考资料:www.szmb.gov.cn/

B. 深圳特大暴雨受灾情况如何

8月29日至30日,深圳连续两日出现了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为有气象历史记录以来首次,全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险情灾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灾救灾工作,市领导周密部署、坐镇指挥,各区、各单位迅速行动,科学防范,果断处置,有效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从市三防办了解到,此次暴雨过程给深圳市带来的主要灾情有:一是接报约150处内涝积水,集中在罗湖、宝安、龙岗、光明等区,积水水深0.1-0.6米不等,其中较为严重的有罗湖东门商业街、龙岗南湾街道下李朗村、布吉万象汇等区域。全市道路联合处置队和排水应急小组及时上路开展积水巡查处置,上述积水随着降雨减弱和有效处置均已消退。二是发生局部河堤坍塌10起,主要位于龙岗、龙华等区。三是发生大小山体滑坡37起,主要有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凤仪山隧道口边坡、龙岗区布吉街道半山道一号山体滑坡等。四是发生围墙倒塌3起,分别位于罗湖区、宝安区、龙岗区。

面对暴雨灾害,全市上下高度重视、科学应对,及时开展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市三防办未收到因暴雨导致的重大灾情和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报告。

8月30日中午,影响深圳市的强降雨云系明显减弱,道路积水和内涝基本消退,全市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市三防指挥部于8月30日20时结束全市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C. 2022深圳清明有雨吗

2022深圳清明有雨吗是大家当下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毕竟深圳作为发达城市,一年四季去该处旅游的人都不在少数,而温度对于旅行的影响尤为重要,所以该话题就成了讨论最高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深圳清明期间天气怎么样。

2022深圳清明有雨吗

就往年的数据来看深圳清明有雨,但是具体的还得看地方讲究。

深圳清明有雨吗是时下很多人都有的疑问,就我来看清明期间,南方城市一般都是会下雨的。对于旅游的人来说,可能多少会有点不方便。但是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感觉,所以不要让天气影响了心情。深圳在清明期间的天气还算好。以阵雨为主,反正下雨是肯定的,只是下多久的问题了。建议外出记得带伞哈!

深圳清明期间天气怎么样

就以往的数据来看清明期间深圳的天气多以阴雨天气为准根据深圳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信息,清明节(4-6日)受切变线和冷空气影响,3日夜间至4日有(雷)阵雨,5-6日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伴有雷暴和局地短时强降水。降水主要在5日夜间到6日上午,气温下降,最低气温16-17℃,早晚清凉。7日降雨减弱,阵雨转多云,另外,2-6日风力都较大,沿海和海区最大阵风6-7级。但是天气变幻莫测,具体的还是以实时天气为准。

深圳清明节天气一般多少度

深圳4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20℃ - 26℃。

深圳清明节天气一般多少度是大家常问的,就以往的情况看深圳四月份虽温度上有所回升,但是吧还没有到很热这一说。真正的热起来得五月中旬。深圳市所处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适用于中原地区的用天文角度划分四季的方法,即以 3 ~ 5 月为春季、 6 ~ 8 月为夏季、 9 ~ 11 月为秋季、 12至翌年2月为冬季的划分并不符合深圳市的长夏短冬的特点。

D. 深圳的气候怎麽样特别是降雨情况。(刚才把分用完了,改天补上吧)

楼主,精神可嘉啊.向你致敬.

深圳市所处纬度较低,属南副热带季风气候。适用于中原地区的用天文角度划分四季的方法,即以 3 ~ 5 月为春季、 6 ~ 8 月为夏季、 9 ~ 11 月为秋季、 12 至翌年2月为冬季的划分并不符合深圳市的长夏短冬的特点。
以气候寒暖的具体指标的气候学季节划分法则能较好地反映深圳的气候状况。按气候学划分标准:以 5 天滑动平均气温稳定≥ 10 ℃ 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稳定> 22 ℃ 为春季结束、夏季开始,≤ 22 ℃ 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10 ℃ 为秋季结束、冬季开始。按以上的标准划分,深圳市约 70 %的年份有短暂的冬季。以有冬季的年份统计春、秋、冬三季, 45 年的资料统计夏季,可得出深圳市各季的大致情况。

深圳的气候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多为季风低压、热带气旋所影响,盛行偏东南风,高温多雨;其余季节多受极地冷高压脊控制,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下面以不同季节分别进行叙述。

一、春季(2月 6 日~ 4 月 22 日)
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多受变性冷高压脊、静止锋、低槽等天气糸统控制。春天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 2 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
春季降温的同时,多数是伴着阴雨天气。春季也是日照最少的季节, 2 ~ 4 月,在低温阴雨严重的年份,月日照时数仅有 30 多小时( 1959 年 2 月、 1992 年 3 月和 1984 年 4 月)。与春季低温阴雨相联糸的是回南潮湿天气,常出现在春季后期低温阴雨之后,其气候特征表现为温度高、湿度大,有时相对湿度持续在 100 %。出现回南天气的同时,在沿海和内河河面常伴有大雾。 春天是冬、春环流交替的季节,天气过程复杂,变化迅速,有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春天中小尺度天气糸统活跃,常出现强对流天气。
春季雨水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

二、夏季( 4 月 23 日 ~ 10 月 24 日 )
夏季为西南季风的盛行期,高层副热带西风逐渐为热带东风所取代,并稳定控制。随着南支西风急流的北撤,前汛期降水结束。这时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多热带气旋活动,是热带气旋影响或袭击的盛期。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常出现炎热天气,是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期。但由于海风的调节,深圳市的极端最高气温仅有 38.7 ℃ ( 1980 年 7 月),一般年份的极端最高气温在 35 ~ 37 ℃之间。 9 ~ 10 月北方冷空气势力加强,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可对深圳市造成影响。有的年份在 9 月下旬~ 10 月上旬可出现危害农作物的寒露风天气。
4 ~ 6 月是深圳市的前汛期,受锋面低槽、热带云团、东风波等影响,雨水迅速增加,多暴雨天气。 5 月开始就可能受到热带气旋(台风)的严重影响。 7 ~ 9 月是深圳的后汛期,主要受热带气旋(台风)的影响。 7 ~ 9 月平均有 3 ~ 4 个热带气旋(台风)影响深圳。从平均状况而言,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 83.5 %。夏天的降水地区差异很大,容易出现局地性的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和地形作用等原因,夏天容易出现局地性的界线分明的雷阵雨天气,因而有“夏雨隔牛背”之说法。
深圳的雨季一般结束于 9 月中、下旬, 9 ~ 10 月,深圳市容易出现干旱。

三、秋季( 10 月 25 日 ~翌年 1 月 12 日)
秋季是夏冬过渡季节。副热带高压迅速撤离,地面上锋面的候平均位置已过南岭,冷高压迅速南下并控制广东,气温迅速下降。 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时期,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因而秋旱容易发生且发展迅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
在 10 ~ 11 月份,平均 3 年中有 2 个热带气旋(台风)影响深圳。秋台虽然数量较少,但往往影响较为严重。
秋季多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会出现寒潮天气。

四、冬季( 1 月 13 日 ~ 2 月 5 日 )
冬季是北方蒙古高压的鼎盛时期,冬季风势力强大,高层为强盛的副热带西风稳定控制。地面上锋面位置迅速南移,华南地区常受强冷高压脊控制。因此,深圳冬季经常处于干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气温达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节,约 70 %的年份深圳都会出现短暂的冬季。冬季虽然平均仅有 24 天,但影响深圳的寒潮大半出现在这一段时间。在有冬季的年份里,最短的寒冷天气仅维持几天,最长的可断续维持 3 个多月( 1987 年 11 月 29 日 ~ 1988 年 3 月 5 日 )。冬季雨水稀少,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秋冬连旱。

五、城市建设对局地气候的影响
深圳市由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一个大都市,其局地气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城市的热岛效应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市区的热岛效应也日益明显。 1986 ~ 1992 年的年平均气温较 1953 ~ 1985 年增加了 0.8 ℃ ,而 1993 ~ 1998 年则增加了 1.1 ℃ ,考虑全球增暖的影响,则这两段时期内的城市热岛效应大致为 0.5 ℃ 和 0.7 ℃ 。气温增加得较明显的月份为 10 ~ 12 月和 1 月份,而 3 ~ 5 月则气温增加得较少。城市热岛效应气温增加主要是在晚上增温,白天和晚上增温的比例大致为 1 : 4 。

2 、湿度减小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区的厂房、住宅、公共设施、人造路面及良好的排水糸统,破坏了建立特区前大片的植被及土壤环境,使得因蒸发而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大大减少,从而造成相对湿度的减小。深圳镇 1953 ~ 1979 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9 %,深圳市区 1980 ~ 1985 年为 78 %,而 1986 ~ 1998 年只有 75 %,分别减少了 1 %和 4 %。

3 、日照减少
城市中由于各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大量废气和烟尘、汽车尾气以及地面扬起的尘埃使空气成份发生变化而变得混浊不堪,降低了大气的透明度。太阳辐射从大气顶部进入大气之后,因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而受到削弱,特别是以二氧化硫为主的气溶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量。城市上空因空气被污染等原因,太阳辐射减少得比郊区更大些。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日照的多寡。据深圳市气象台资料统计表明,日照百分率由 1954 ~ 1980 年的 50 %下降到 1981 ~ 1986 年的 43 %,而 1987 ~ 1998 年下降到 41 % 。

4 、轻雾和霾急增
轻雾是指微小的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物质微粒所构成的稀薄雾幕。水平能见度在1~ 10 公里。霾是大量细微的干性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的空气混浊现象。
近年来,由于深圳市建筑、汽车尾气、化工生产、生活燃料等的大量消耗等原因,造成以氮化物为主的污染源的大气结构,大大地促进了霾和轻雾的生成。同时,它们的浓度也有变浓的趋势。
轻雾在 60 年代年平均有 25 天, 70 年代增至 54 天, 80 年代 79 天,而 1990 ~ 1998 年猛增至 177 天。
霾在 60 ~ 70 年代的宝安地区较为罕见,但建立深圳特区以来,深圳市出现霾的天数急剧增加, 80 年代年平均约 6 天, 1990 ~ 1998 年年平均达 74 天。

5 、降水强度加大
深圳市地处南亚热带沿海地区,降水量较丰沛,一年中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大区域气候因素的影响,城市建设对年降雨量的影响较小。但从 80 年代起,降水日数减少,而降雨量又无减少以及连续出现暴雨极值来看,城市化后的深圳的降水强度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