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南粤古驿道有哪些地方
扩展阅读
福州哪里检查dna 2025-09-16 18:02:59
滇白珠糖浆福州哪里有卖 2025-09-16 17:46:29

深圳南粤古驿道有哪些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5-21 03:12:33

① 肇庆市有哪些着名景点

肇庆市有哪些着名景点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地处岭南山区,山水相间,自然风光秀丽。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和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下面就来一一介绍肇庆市的着名景点。

七星岩景区

七星岩景区位于肇庆市端州区七星岩风景区路段,是一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有七座高大挺拔的石峰,宛如七颗灿烂的明星,因此得名。七星岩景区以其圆穗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精美的文化古迹而备受游客的欢迎。

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欣赏不同形状、高度不一的石峰,尤其是夜游七星岩,观赏星空下的石峰美景更是别有一番滋味。此外,景区内还有许多文化和历史古迹,包括清华附小旧址、伶人墓、王韶祠等。其中,清华附小旧址是肇庆革命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星湖景区

星湖景区位于肇庆市端州区星湖路,是一处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景区内有湖泊、山峰、古庙、亭台、彩船等,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娱乐橘则休闲于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景区内最有名的莫过于那条长达800米的“星湖大道”,两边绿树成荫,赏心悦目,是游客欣赏景区山水风光的必经之路。此外,景区中还有观音阁、龙虎坊、罗汉岩等知名的人文景观,让人们感受到肇庆悠久的文化底蕴。

南粤古驿道

南粤古驿道是16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一条贸易路线,因为起点在广州,终点在湛江,全程穿过广东省的许多地区,所以又称为广西南路。在这条路上,肇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转站,所以南粤古驿道是肇庆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南粤古驿道的主要景点包括中华楼、三鲁书院、南粤书院等。这些建族袜筑物都是清朝时期的文化古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游客还可以在古驿道上感受到传统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之,肇庆市的着名景点独具一格,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能给游客带来别样的视觉与精神体验。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享受到湖光山色的美妙。

② 徒步日记之南粤梅关红土地

2017年。

初秋。

早已计划好丛槐了的韶关之行终于成行了。

本次主要目的地是韶关梅关古道和始兴红土地,也有称“红沙漠”。由于“红土地”以前是去过的,所以计划我们顺道先驱车前往。我是害怕了远途开车的,这次有一分哥做司机我就不用太操心了。

这次毛毛还邀请一位美女阿韵同行,非常不错。沿途说说笑笑,谈谈人生,分享苦与乐,工作和生活,上午约11:00多就到了始兴县。

联系上了向导华仔和严姐,我们直接驱车到了“红土地”。

其实早在2012年我是和大新去过的。当时,这地方还没收费。虽然离村庄不是很远,但平时人迹稀少,看上去土地应该不是很肥沃,只见小山丘四周种满了棉花。凉风过处,棉絮纷飞,反而显得有点凄清。

还记得时还是初秋,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小山丘在灰暗天色映衬下格外萧条,毫无生气,脑海浮竟然现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诗句。

咳!跑题了。

刚停好车,向导华仔迎了上来,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还挺好说话的,这也是毛毛在网上认识的。

毛毛这家伙除了撩妹功能强大外,做公关也是老司机,真佩服他。

进入景区,华仔介绍我们认识了严姐。严大姐看上去比较瘦,但是人挺精神也很好客健谈呢,严姐向我们大概介绍了景区开发后的一些情况,还有徒步路线等信息。这些我们都大概掌握了,这次主要是想去一下周边还没去过的地方。严姐将附近熟悉的一些好玩的、有徒步路线的地方告诉我们,我们在手机地图上大概定位了距离,心中有数了。

然后,严姐和华仔带我们在“红土地”逛了一圈。这地方红土地是始兴县独特的风景,它的颜色比云南东川红土地要深,土质也较硬,人走上小山岗沙子是完全不会下陷的。

这里的红土最适合种植红烟叶和棉花,所以沿途也见到一片片的烟叶和棉花。据悉,始兴还是着名的恐龙之乡,在这发现的恐龙化石数量和种属多,保存完好为中外罕见,已发掘的恐龙蛋化石有200多枚,希望这次能遇见吧。

如在午后阳光下的红土地,闪耀着迷人的红光,起伏的曲线,寂寥的天空,如置身于荒芜的大西北。但是令我印象更为深刻的是上次深秋来时,漫山遍野开满的野菊花,一片片一蔟蔟仿如跳入金茄郑嫌黄的花海中。

告别了严姐和华仔,我们继续前往向往已久的“南粤梅关古道”。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南雄市交界处,距大余县城10公里,距南雄市区20公里。梅岭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的。

梅岭的另一说法是梅树众多,故称"梅岭"。现在地图上还有"小梅关"之名。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庾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岭的梅花有两颤手个特点:其一,据《南雄府志》记载:"庾岭梅花微与江南异,花颇似桃而唇红,亦有纯红者。岭上累经增植,白者为多。"其二,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出现了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庾岭寒梅煮酒,要看红雨熟黄梅。"他从岭上梅花到古道行人,从梅花开放到花落、梅熟都作了生动的描绘。

到得山下,已是黄昏时分,我们一行四人在景区正门拍了一些照片后,直接登山了。

听闻景区平时是不收费的,只在梅花盛开的冬季才收取门票。这规则我觉得是挺好的。

穿过一排农家低矮的房子,我们转到了入山的古道,均为石板铺就,走得光滑光滑,想必历史久远了。路旁、亭台、山间种满了梅树,古树新树均修剪得不错,形态各异,与古道、牌坊、亭台、石刻相互辉映,令人仿如穿越时空。

大约走了1个小时,我们登上了雄伟的梅关了,站在山顶的门楼下,真正体会了“一脚踏两省”的豪气,远眺对面山下就是江西省大余县了。我们跨入江西境内,走得数百米,来到一凉亭,此处可以一览大余县梅关以北的无限风光。

如果再往北下江西 ,大约30分钟应该可达山脚了。停留了一会,眼见天色渐晚,我们要原路返回韶关了。

到得山下,感觉饿了,于是就在一农家让主人问可有好吃的,主人说,太晚了,家中只有一鹅一菜。很快饭菜上了,鹅倒是做得不错,就是青菜太少了,一了解,此处土地不多,气候寒冷,特别冬天,青菜基本靠外地买入,所以少而贵。

在驱车回广州途中,我们觉得此行线路挺适合周末两天轻松游玩和徒步运动的。可惜不是寒梅怒放之时,否则定然可以拍下梅关雄姿与寒梅傲雪的景象。

            2018/5/26

③ 雷山到广州途径哪些景点好玩

雷山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雷山到广州,途经一些着名景点,游客可以在途中停留参观游玩。以下是几个比较推荐的景点:

1. 邓小平故居: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是邓小平同志的故居,具有较高的历史纪念意义。

2. 十八洞村:位于贵阳市清镇市境内,是具有侗族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不同寻常的文化风貌。

3. 穿洞天风景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穿洞天村,是以穿洞天大峡谷为主要景点的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壮阔的自然景观。

4. 龙潭景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境内,是一处以山水风光和人文景闷悄租观相融合的运坦综合风景区,有着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5. 南粤古驿道:沿途有大量具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的古驿道,途经广东省茂名市、阳江市、江门市、肇庆市等地,具有极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以上景点均有独特的魅力和趣味性,游蚂兆客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在途中停留游玩,增加旅行的乐趣和收获。

④ 有人知道今年南粤古驿道大赛每个分站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吗

当然有了。

⑤ 南粤古驿道的前世今生

一、南粤古驿道的前世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指古代经由驿站传送公文的交通路线,多设于通衢型态轮大道。驿道上每隔若干里设置一个驿站,驿驿相接,纵横网络,以京师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再以地方首府为重点,逐级扩展,星罗棋布,形成网络;沟通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之间的联系,使政令通达,军报快捷,民情流畅。如着名的丝绸之路,古代的湖广驿道、杭徽驿道、青蒿驿道、梅关古驿道等。

古代南粤拥有众多古驿道,它们或为两省通衢,或为兵家要道,或为通商往来,皆为中原联系岭南的重要纽带。

粤东西北地区山高水长,古道纵横,历史久远,许多条古道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前,伴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规划,传统村落因其文化独特性及其作为岭南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显着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二、南粤古驿道的足迹

1、千年记忆——梅关古道卜信

“梅关古道”大概是广东人最熟悉的一条古驿道,在韶关南雄县以北的大庾岭,古称“台岭”,是广东与江西两省的分界,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梅岭。

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战国时期,6000个为了逃避战乱的越国人迁徙到此定居。他们在岭上遍植梅树,并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作了“梅”。从此后大庾岭又有了新名字——“梅岭”。他们是有史记载最早的岭南移民。后来,南越王赵佗修筑了一条从梅岭北上江西、南下广东的通道,从此把长江与珠江闭凯水系连接了起来,这便是“梅关古道”雏形。唐开元年间,古韶关人宰相张九龄辞官返乡,他不忍岭南民众穿越大庾岭之苦,加之考虑南北经济交流需要,便向朝廷状请开拓梅关古道。前后两年时间, 宽一丈、长30华里的新道就此建成。

开通后,梅关古道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孔道。而今它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曾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古道”,是广东唯一入选的古道。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元帅着名的《梅岭三章》也是在这个地方写下的。这条由唐朝名相张九龄主持修建的千年古道,现在成为了广东着名的旅游景点,其山顶上那座古老的关楼就是梅关。梅关是江西与广东的交汇点,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梅关两侧分别留影,这边拍照是在广东,而另一边拍照就是在江西了。梅关隘口遍植梅树,每至寒冬,梅花盛开,花香袭人。

2、民生干线——梅关古盐道

岭南多山地少平原,产粮能力有限。清朝至民国期间,广东多盐少粮,江西少盐多粮,而两省大山横亘,水路不通,想要通商,便只能走陆路。为了一日三餐,粤赣两地客家人,用自己的脚步和肩膀,踩出一条条盐粮贸易通道,“挑盐上江西”已成为了许多客家人当时的最大副业。挑百斤盐担上江西,再从江西挑米回梅,往返数十日。

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从盐布潭至八尺香田坳一段保还留了近6公里长的古道,印证了那些年贫苦农民为了生计为了一家老小,而经历过的艰难险阻。在诸多村庄、城镇内,梅州玉水村以“盐道古镇”闻名。村子里面,还保留着当年的当铺“松柏楼”。三百年过去,如今这当铺已没了屋顶,只有四面高墙,和一块刻着“松柏楼”的牌匾。村子里古屋错落有致,古亭、古桥比比皆是,青山环抱,绿水环绕。

3、政治遗存——西京古道

比起声名远播的梅关古道,西京古道少了漫山遍野的梅花,少了连绵起伏的山岭,但多了份静谧,多了份灵性。

西京古道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是汉武帝时期岭南各地通往京城“西京”(今陕西西安市)的必经之道,位于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唐玄宗为博得杨贵妃欢心,穿越西京古道,不惜人力物力、千里迢迢地从岭南运来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诗人韩愈因进谏而被贬潮州,途经西京古道乳源段时风雪弥天。如今,西京古道上还保留了纪念韩愈的“心韩亭”与“仰止亭”,以及韩文公衣冠石冢、韩文公祠等,作为这位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好官吏的纪念。

历经两千年,乳源梯云岭至今仍较完整地保存着约三千米的西京古道遗存,一路上古亭、古碑无数,甚至还依稀存有当年留下的马足印。

三、南粤古驿道的今生

1、南粤古驿道的保护

为对南粤古驿道实施有效保护和利用,真实、完整地保存、修缮、恢复古驿道历史信息及价值,2016年10月26日广东省出台《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和《南粤古驿道标识系统设计指引》。

文件明确了古驿道的分类以及保护与修复的原则,还通过制定规范的标识系统,促进古驿道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人文和生态需求。专家指出,要利用古驿道的载体,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体育健身相结合,构建综合文化体育旅游线路,推动改善古驿道沿线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精准扶贫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保护与修复指引》明确了古驿道保护与修复的原则,分别是完整性、真实性、安全性、生态性、可持续性原则。其中,鉴于南粤古驿道是呈线状、链状分布的,线路整体的价值要大于其各部分的价值之和,因此要体现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包括驿道、附属设施、水工设施、赋存环境、相关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允许为了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保护与修复应当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结构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审慎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对文物古迹是无害的,方可使用。已经完全损毁的,不得在原址重建。保持古驿道的原真性。

同时,《保护与修复指引》还将驿道分为山地型驿道、平原型驿道、滨水型驿道、村镇型驿道和古水道五种类型。要求因地制宜,根据分类和现状的不同,提出不同的保护修复策略,并对保护与修复的材质选择、施工技术、安全防护措施和空间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摸清广东省的古驿道家底,广东省文物局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中进行筛选,通过名称筛选出88处古驿道,整理出《广东省驿站古道遗址名单》,其中包含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驿道80处。

2、南粤古驿道的传承

因为有了传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因为懂得传承,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传承,就在远离世俗的繁杂喧嚣的古镇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城市里,我们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所了。古道里的“静”是其特有的,虽然没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但是,你会发现古道的“静”是在城市中无法比拟的。在古道上,没有嘈杂的汽车轰鸣声,没有建筑工地的尘土飞扬和机械的吵闹。而这样的一种“静”中不正显示出了我们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谦逊与恭让。的确,安静,是心灵的宁静,是美的本质。安静是理想的状态,是劳动者的安居经验。古道安静,华夏美丽。

“2016·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寻求将体育与古驿道保护利用、古村落保护开发,以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精准扶贫脱贫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体育等老少皆宜的载体去挖掘和弘扬古驿道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场地选定了特色古村落8个,囊括了广府、潮汕、客家、粤北地区,不仅可以感受欣赏美丽的古镇风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更好地提高我们对古驿道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下一步,广东省的文化文物部门还将进一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工作中来,并加大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文物活化利用先进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在明年推出《南北通融——南粤古驿道展》,组织优秀南粤古驿道展览、讲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提高全社会对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利用意识,努力构建起其全社会共同保护利用南粤古驿道的良好环境。

可以说,南粤古驿道不止有光辉的前世、更有璀璨的今生、以及源远流长的未来。

责任编辑:江家敏

⑥ 深圳东都岭古驿道导航地点

你好,你是想问去深圳东都岭古驿道导航地点是哪吗?去深圳东都岭古驿道导航兄丛地点是赤石镇新城村洋坑古寨和碗窑村窑址。去深圳东都岭古驿道只需要导航这两个地点就羡滑樱可以了,因为这两个地点都是东都岭古驿道的起点。深圳东都让并岭古驿道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⑦ 肇庆有哪些风景带介绍

肇庆有哪些风景带介绍

肇庆是一座以山水为背景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广东省中西部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南部,地处珠江中游的北岸,东接深圳市、西连广西省贺州市,南邻湖南省郴州市,北靠韶关市。肇庆以岭南古建筑、风景旅游、肇庆文化三大名片而享有盛誉。

七星岩风景区

七星岩风景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市中心6公里,是一处以天然石柱、石梁、石壁为主的奇观。七星岩形态各异,雄奇险峻,奇石林立,景点遍布其间。七星岩内有三洞二庵和七星岩寺等古代建筑群,历史悠久。

星湖风景区

星湖风景区是肇庆市的着名旅游胜地,位于市区的西北方向,距离市中心仅4公里。该风景区内有星湖广陪指场、星湖全长4.5公里的环湖公园以及星湖公园等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都风光无限,令人流连忘返。星湖广场绿化面积广阔,适合休闲娱乐、晨练健身等等。环湖公园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湖景,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百草园

百草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是一座集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名胜旅游景区。这里有千轮乱余年古树、百草卉香、山泉瀑布、古建筑等等。百草园的园林建筑充满南国特色,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现代人对自然生态的静心观赏和体验。此外,百草园还是拍摄电影《春光乍泄》的场地之一。

南粤古驿道

南粤古驿道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道,是由南京至广州的茶马古道、惠州之丘陵古道、广州至昆明的南越古道等三条组成。其中,肇庆市的南粤古驿道腊滚起点位于端州区兴宁镇的江夏村,终点在英德市石灰铺镇的兰花村。这条古道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辅道”,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完整保留至今。在南粤古驿道上,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交通及商贸文化的瑰宝。

总结

肇庆的风景绝不仅仅以上几个,这里还有星光大道、鹤山国家森林公园、客家博物馆等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古今交融的历史文化信息。肇庆旅游,不论是美食、美景、还是人文和历史,都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是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

⑧ 南粤古驿道,徒步荔枝乡

   

作为一个生于从化,长于从化的客家人,我也见证了她这二十多年的成长、变化:前十年发展变化特别大,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近十年发展相对缓慢。

自古以来,荔枝就很出名。有唐代为杨贵妃所作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更有宋代着名词人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愿长做岭南人”。

说起来,从化才是荔枝之乡,荔枝树多,荔枝味道正宗(甘甜可口、多汁脆爽、甜香流口,回味无穷)。别的地方种的荔枝比不上的,表面看起来可能比我们本地的荔枝大、好看,吃起来就不是那回事,越吃嘴越淡,这是地理环境和气候决定的。

从化荔枝之所以没有增城荔枝出名,那是因为增城有一颗挂绿,她是独一无二的。

还有就是从化对本地的特产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规划,导致荔枝大丰收年时严重滞销、贱卖;歉收年时价格暴涨:去年荔枝大丰收,平均3元/斤,今年大减产,平均25元/斤。

政府部门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今年特意联合其他团体共同组织了这次有意义的户外宣传活动。可惜,今年的荔枝严重减产,要是去年大丰收时举行此次活动就更加有意义了,还可以帮助果农促销呢!

今年7月6号,在从化太平镇钱岗古村举行了600人“南粤古驿道,穿越北回归线上的荔乡徒步健身大会”。开始规划的线路有15km,最后考虑天气炎热,调为10km。

身为户外爱好者,不管这次徒步活动给不给力,我也肯定要捧场自己家乡的活动,而且,还把我妹妹坑来一起参加。

我主要是来徒步的,所以,到达钱岗古村后,领好物资,参观一番古建筑,拍拍照(个人觉得就起点和终点两个地方拍照比较美),不等节目表演和领导致词,就带着我妹妹先出发了。

当然,这样对于整个活动很不好。不过,主要的是我们下午还要去我姐家摘荔枝吃,其次就是六月底我去参加过揭西红色文化徒步活动,也是诸多领导致词,致使我们11点才开始徒步,又闷热、又暴晒的,实在吃不消。

钱岗古村——颜村——古驿站,大概2.5公里都是乡村公路世滚;红石荔枝园(这里有一个补水点)——白榄园——大坑村,6公里左右的机耕路和黄泥碎石盘山路;最后一段有清幽到沙溪水库数返举是水泥路(两个补给点,有水、面包、香蕉)。

中间路段走的是最舒服的,可以尽览农村田园山水自然风光,呼吸清新空气。时间允许薯碧的话,还可以钓钓鱼,摸摸山螺,摘一下野果子,捉捉小动物小虫子……

最大的遗憾,就是沿途很多荔枝树,却很少看到有荔枝的“空宝山”。

⑨ 南粤古驿道简介 [福建省古驿道旅游价值探析]

摘要:古驿道承载着一个地区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的厚重历史,同时自然旅游资源赋存丰厚,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福建省古驿道记载着福建从唐朝直至清代的交通、生态文明、宗教、民族交融等方面的悠久历史,如若能得到系统挖掘和整理,融于旅游产品之中,将是极具生态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旅游项目。
关键词:古驿道;旅游价值;文化线路
一.福建省古驿道概况
(一)历史沿革
驿道,是联络中央的专用交通线,即古代的官道。早在殷商时代,出于政治和战争的需要,为战争服务的驿道就已出现。唐代为宣传政令、收集边情、迎送官员、运输货物,在全国主要道路上设置驿站,驿道因而得名。
福建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自古以来与中原的交流只能依靠跋山涉水,在崇山峻岭中,出省古道屈指可数。《福建通志》称:“宋承唐制,三十里有驿,非通途大道则曰馆”。说明福建在唐朝已有驿馆的设置。五代中闽王王审知轻徭薄赋,与民休戚,交好邻国,奖励通商,驿道得到进一步发展。宋代,福建贸易兴盛,福州、泉州都成为全国着名的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港口,与此相适应,陆上交通也得到大发展。以福州为总枢纽,南通粤,北抵浙江永嘉,西北入赣浙。元明清时代,继续沿袭邮驿制度。随着交通路线的逐渐增加,官方交通机构的邮驿网点亦随之不断扩充,清代较元代的驿铺总数,增长近14倍之多。
至1913年1月,北洋政府以中央命令的形式将驿站全部裁撤,驿道主干线相继被修建的铁路和公路取代,千百年来“黄尘腾万丈,驿马如流星”的驿道繁荣景象,成为历史烟云,古驿道已渐渐埋没在深山中无人问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二)古驿道线路分布
福建因地形地势原因,自古交通不便。出闽道路历经各朝历代发展,几经更迭。驿道线路历朝皆有变化,直至清朝基本形成确定且完善的驿路系统,大致分为北、西、南三个方向。据《福建通志》记载:到了清代,由省会福州通往省外的邮驿路线共有5条。
第一条,自闽县三山驿经侯官县、古田县、延平府、建宁府、瓯宁县、建阳县、浦城县,至浙江衢州府江山县交界。该线路途经17个驿站,全程合计1085里,约合今625公里。这条越仙霞岭入浙江(再经江苏而入山东)的驿道在清朝是福建最重要的“官路”。
第二条,自三山驿经福清县、莆田县、仙游县、惠安县、晋江县、南安县、同安县、龙溪县、漳浦县、诏安县,至广东饶平县交界。全程合计1465里。
第三条,自三山驿起至延平府,由剑浦驿分路,经顺昌县、将乐县、归化县、清流县、宁化县、长汀县、上杭县、永定县,至广东大埔县交界。全程合计1030里。
第四条,自三山驿起至延平府,由双峰驿分路,经邵武县、光泽县,至江西南城县交界。全程合计985里。
第五条,自三山驿起至建宁府,由建溪驿分路,经崇安县,至江西铅山县交界。全程合计835里。
自民国时期废弃以后,驿道失去其邮递作用,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是福建省由于多山的地形,以及长期以来对林业的重视,因此古驿道虽不复从前的繁华,却仍然保留较为完整,有些铺设较为完整的驿道甚至成为了人们休闲锻炼的场所,如南平市郊的茫荡山“三千八百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宋朝古驿道等。
二.福建古驿道的旅游价值
(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驿道在古代不仅是官方传递信息的渠道,同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线路。古闽驿道史自唐朝建驿站起,绵延数千年,见证的不仅仅只是邮驿制度的发展,更有学子进京赶考、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与吟唱,民间茶盐木材等物资往来贸易的喧嚣热闹,甚至掠过铁马铮铮的战争烟云。蜿蜒盘旋在八闽大地上的古驿道,承载的是一份厚重的民族文化史。
除去各代地方史志记载的事件以外,也有无数诗人留下了对驿道的感喟。南宋时陆游曾沿着闽浙古驿道赴福建宁德上任,题下了《平阳驿舍悄弊梅花》和《卜算子·咏梅》,另有北宋苏轼的《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清朝诗人薛所蕴的《驿卒词》、唐朝诗人司空曙的《赋得的的帆向浦》等等诗词文献。
(启派族二)可将徒步与漂游结合
闽地的驿道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太一样,一是道路崎岖羡信,驿马难行,清代福建“一切公文俱藉人夫跑递”。另外闽江各支系在山间流淌,水路比陆路更方便。例如从福州三山驿到浦城小关驿这条线路,全程一千零八十五里,仅仙霞岭前后二百余里需要在陆地行走,其余路程皆可乘船而行。据干隆《福州府志》载,芋原驿、白沙驿、水口驿三个驿站设有报船和水手,其中水口驿最为重要,“留设水口报船四只,水手二十四名”。白沙驿在今闽侯县白沙镇,水口驿在今古田县水口镇。
因此以闽驿道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既可以开展徒步旅游,也可以与水上漂游活动相结合,增强游客的体验。目前网络上有众多自发组织的驴友古道徒步活动,甚至有户外摄影爱好者花几年时间走遍福建省的古道,将摄影作品与古道行记集结成书出版。由此可见古驿道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
(三)古树名木众多,体现生态文明
古驿道大多分布于山区,加上自民国废弃驿道以来,少人问津,只有当地山民仍沿着铺设平整的驿道上山采药、砍柴、打猎或探访深山处的亲友,因此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众多古树名木深藏在这幽密所在,也免去了被伐之虞。如仙游县书峰乡古驿道两旁栽种马尾松400多株,民国三年勒石记载要保护的百年老松就有130多株。南平郊区的茫荡山古驿道,
同时古驿道大多集中于宗教朝圣地,古驿道本身也就是朝圣之道。福建民间信仰众多,信众虔诚,各地乡民都有自己信仰的本地神,逢节日诞辰便沿着古驿道前往祭拜。这也是一种非常原生态的文化形态。
(四)串连众多古镇
由于古驿道选址非常科学,往往大的驿站所在的地区会成为物资和人流集散的枢纽,渐渐地发展为大的村落、古镇,而这些古镇迄今仍然保存较为完好,例如从枫岭关通往浙江的古驿道上,沿途有清湖古镇、保安乡、二十八都等多个古镇,仍然保留着大量古民居和桥梁道路,吸引很多驴友前往访古。
(五)古驿道与现有交通线走向大致重合
古代驿道的选取,受到山势和江河走向的限制,大多选取便利之道。尤其在福建这样“闽道更比蜀道难”的崇山峻岭中,驿站的选取实际上巩固了当地在交通枢纽中的作用,并进而带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驿站虽早已废弃,但驿站所在地仍然多为村镇要枢,而驿路走向则奠定了近现代交通路线的雏形。从清代福建驿站布局的概貌上,我们可以发现古驿道与现代很多交通要道走向基本是一致的,如福厦高速、由福州经莆田、泉州、漳州至诏安往广东的324国道,由福州经南平往光泽的316国道,由南平经建阳往浦城的205国道等等。
驿路与现代交通线走向重合意味着游客较易进入,尤其利于自驾车游客逐段游览。
三.结语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已经不满足于走马观光式的浅层次旅游,深度文化游的受青睐度日益提升。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旅游的重要性,承载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道游,结合了文化、休闲与康体多重功能,于是日渐受到“驴友”甚至大众游客的重视,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如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唐诗之路、重走霞客路等等。福建省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状况较佳,因此古时的大量驿道仍然保存良好,不失为开发徒步古道游的一个好载体。
参考文献:
[1]福建交通志.方志出版社[Z].1998.
[2]李跃军.试论中国古道旅游线开发思路[J].前沿.2003(11):79~81.
[3]李金凤.白陉古道风景区详细规划浅谈[J].山西建筑.2006(6):16~17.
[4]林双毅.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风景区古道旅游资源保护初探——以福建省为例[J].现代园林论坛.2011(12):5~8.
[5]张燕清.清代福建邮驿制度考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94~98.
[6]胡一鸣.徒步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安徽省徽杭古道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8(2):75~76.
作者简介:尹芳(1984.7-),女,湖南岳阳,,硕士,助教,厦门华厦职业学院。

⑩ 有人知道2018年南粤古驿道有哪些站点吗

听说是有湛江徐闻、茂名信宜、广州从化、韶关乳源、惠州惠基团橘东、河源、汕头樟林或伏古搏团港、梅州平远、肇庆砚洲岛等9个结合古驿道、古村落、古码头、古城区的站点,而首站湛江徐闻古港站将于4月28-29日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