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深圳盐田区的房价为什么比市内其他区低盐田的发展为什么这么慢感觉盐田和南山在地理上差不多啊
盐田的天琴湾,天麓,都是深圳最贵的别墅啊,只是盐田东边的普通住宅稍微便宜点,盐田主要支柱是物流港口业,而南山有很多高新科技产业,相对来说人才较多,居住要求较高。再就是盐田也是在深圳的断裂带其中之一,而且近海,最近的日本情况,多少都会有些影响。
盐田发慢是因为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利,虽然梧桐山隧道免费了,但打工一族都不一定都有车
河南发展慢的原因
地理位置(交通)
历史和地理常识,人类文明的兴起和繁荣都是在河流冲积平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恒河流域,黄河流域。这里具备了农耕文明发展繁荣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水、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平原。
但是,这条定律放到近代或当代还适用么?
我们来看看世界主要城市群分布图:
很显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带基本都分布在沿海地区,美国东西海岸,南美东西海岸,中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这种现状的形成源于15到17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船队开辟了大量的海上贸易航线,大大加剧了东西方贸易文化的交流,随着近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升温,贸易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是孤立的发展。
所以,河南地处中原腹地,相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地理位置真的算好么?想想“蒙古国海军”的梗:据报道,蒙古国海军是隶属于蒙古国政府的海军部队,是世界上少数有内陆海军的国家中规模最小的海军部队,编制只有7人
至于铁路,大宗货物运输比起海运差的太远,国际贸易更是然并卵。当然,郑州的中欧货运专列正搞得有声有色。不过,由于国际政治与军事环境的各种不确定性,中欧铁路仍然处在讲故事的阶段,这个故事让郑州吹吹牛还行,但指望它带动全省的发展,还是不切实际的。
内河航运更不用多说,中国境内的两条大河,长江仍然孤帆远影碧空尽,然而黄河每遇枯水便断流。长江托起了一条沿江城市带,重庆、武汉至今获益匪浅,至于黄河,除了孕育华夏文明,留下的记忆便是近代频频的洪灾,滚滚的泥沙黄汤以及部分河段枯水期的断流了。
02
自然环境(平原)
的确,从历史上来说,中原长期是繁华富庶之地,撇开在河南定都的朝代,即使非都城所在地,也有“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得益于平原,农耕时期的河南吃得饱穿得暖,历史上的关中平原和四川盆地也是如此,但是放到工业化信息化的当代,就有如下问题:
A、农业能致富么?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么?
答案显而易见,不用多说。带动一个家庭或一个村子致富或许可以,一个省份靠农业发展到较高的经济水平几乎不可能。即使河南的农业产业化做的还不错,至少涌现了双汇、三全、思念等一些食品工业的巨头。
B、既然不能致富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工业?
这里就涉及到中央政策定位问题了,下面会有详细案例阐述。一句话,看看每次领导到河南视察什么——“确保夏粮增产增收”,我就呵呵了。
以沿海为例,除了江苏与山东,大部分沿海省份并没有大面积的平原,浙江俗称“七山二水半分田”,所以说平原地形并非当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或者说至少权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03
政策因素
1、也许外地朋友经常听到你的河南朋友抱怨国家不给河南政策,你心里肯定说除了几个发达省份,大家不都一样没什么政策。那好的我来具体分析一下河南的政策塌陷是不是真的。
A.大中部地区:中部崛起是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最后提出的,这个政策含金量有多少想必广大中部省份兄弟都很清楚:几乎就是一个口号。
B.还是大中部地区:直辖市北部天津和北京挨着,东部有上海,南部深圳经济特区,西部有重庆,中部什么也没有。
C.行政级别:东三省以及沿海省份基本都有副省级城市,西部西安副省级,成都副省级,中部只有一个,然而是武汉。
D.国家级新区:东南沿海不说,只说内地:甘肃兰州新区,陕西西咸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贵州贵安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可怜我们郑州新区还在被媒体拿着几年前的美国路边社消息说鬼城。
E.五大国家级重点建设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没我们什么事。
河南没有副省级,没有计划单列市,没有国家级新区,没有多少大区机构,能拿得出手的只有郑州铁路局,还被分拆了,简直呵呵,有朋友要说了,我们山西我们安徽也什么都没有啊,对啊,我承认啊,所以我有说过你们发展的很好了么?
只说个例子。
笔者大一时的校区在郑州市郊区的一所专科学校内,是的没错,我们本科学校给新生在某专科学校的校区内租了一栋教学楼,几栋宿舍楼,就那样寄生在别人校园内一年。原因是新校区没有建好,新校区没有建好的原因是几年前拿到的地说违规占用耕地被停了。我们学校持续了几年四个年级住在三个不同的校区,一个租用校区,一个老校区,一个正在建的新校区。在新校区没开建之前,几万人挤在占地二百多亩的老校区,相当一部分学生住在学校在外租的宿舍楼里,就是这种情况,即使是现在新校区基本建好了占地也只是一千五百多亩,很奢侈么?(临沂大学7000亩,南昌大学8000亩,四川大学:7050亩,华中科技大学:6780亩,中山大学和西南大学近10000亩···············)
我们学校在河南不是个案,龙子湖大学城的学校拿地普遍不太顺利,航院的学生都住进去了脚手架还没拆。
即使建好之后此事还被央视记者暗访曝光了,整个龙子湖大学城全部上镜,我校首当其冲,理由正是占用良田。
别的省份的学生要学习,河南的只要种粮食就好了,呵呵。
看到有网友提到河南虽然粮食产量高,但人口也多,基本上就够自己吃。那么给出各省份人均粮食产量(约为2010年左右的数据),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约为471公斤。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除了前列六七个省份,剩余的省份人均产量均低于人均消费量,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尽管数据并非最新,但根据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省区粮食无法自足将是常态化,换句话说,需要靠别人养活。前几位除了地广人稀的东三省和新疆宁夏内蒙古,剩下的就是人口稠密的河南和安徽了,都是经济欠发达的难兄难弟。
04
自身因素
1、地域性格
A.自古以来中原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争与和平轮换上演,洛阳城几度被摧毁,开封一座城摞着一座城,大饥荒,花园口决堤,中原人见证了王朝更迭也见证了生死无常终于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不像东三省的好爽仗义,不像齐鲁的热情好客,不像江浙的精明,也不像川渝的巴适。缺乏一种明确的地域性格,缺乏一种冲劲,缺乏一种韧性。相较于沿海地区甚至是四川湖南,缺乏一种敢想敢干的魄力,出去打工的人多,出去创业的人少。
2、迁移省会导致的省会首位度不够
内陆省份很难支撑多核发展,更别谈像江苏和山东的群象经济(省内各地市普遍经济水平较高),有人说河南发展比较均衡,那是因为普遍水平较低。说别人一城独大,难道没发现湖北宜昌和襄阳的GDP马上就要超过洛阳了么?
郑州差武汉一大截的同时省内南阳焦作许昌新乡还在龟速前进。郑州差成都一大截的同时河南的人均GDP领先四川也仅在毫厘之间。所以内陆省份提高省会的带动作用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郑州已经被长沙超过且越甩越远了。
选取几个与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接近的省份,陕西,湖北,四川,安徽,河北,其中河北石家庄,安徽合肥,河南郑州均是迁移后的省会,在国内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在各自省内的首位度号召力都比较差,而陕西西安,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却恰恰相反。
郑州和石家庄之前分别是县城和村庄,几乎没有工业基础和知名度,过高的估计了铁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成为省会后均处境尴尬,石家庄在省内饱受唐山和保定的白眼,洛阳则对郑州愤愤不平。
A、省内两个最发达的城市郑州洛阳相距太近,实际上就是挨着,虹吸效应导致两个城市互相消耗对方的生产要素,直接结果就是郑州发展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而洛阳发展则越来越慢,要知道在迁移省会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洛阳都是省内第一大城市。
B、倘若没有迁移省会,仍然是当初的开封(绿线上方菱形位置),可以想象豫东地区(开封,商丘,周口)早已不是今天的模样,而洛阳因为与开封距离较远仍然能够保证相当的发展速度和体量带动豫西,同时现在的郑州地区因为陇海兰新线交汇,重新设立一个地级市也会发展不错。这样河南整个陇海线都会发展较好,而不会像今天这样豫东塌陷。
C、广大豫南地区缺乏区域性中心城市(绿线下方菱形位置),因为距离较远,信阳南阳与郑州的向心力已经很弱,郑州的辐射能力也有限,同时郑州铁路局又被分拆设立武汉铁路局,结果豫南地区的信阳,周口,驻马店,漯河,甚至平顶山都划归武汉铁路局管辖了。
3、高等教育,这个就不说了,呵呵。
4、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太低,相比于邻省山东,河南农业几乎仍然处于小农经济阶段,山东大量存在各种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蔬菜水果,寿光的大葱大蒜烟台苹果全国出名,这就是山东为什么给人一种“土而不穷”的感觉。
② 深圳买房 各大区优缺点汇总
想在深圳买房,一定不能不知道深圳各个片区的优缺点。那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盐田区(虽然身为市区,但却被标注为被遗忘的关外)
优点
环境优势,背山面海,风景优美。
贵为市区,但新房的价格相当于宝安、龙华的价位。
地铁8号线预计2020年开通。
缺点
目前市场上均已140以上的大户型为主,6、700万以上,刚需户型较少,赠送面积相对较少。
目前市区中唯一没有通地铁的区域。
盐田区以港口物流和旅游产业为主,但港口物流方面,货柜车带来的交通堵塞、噪音污染和违停现象较为严重。
升值潜力较慢。
福田(地段决定一切)
优点
这里是深圳的行政、文化、信息、展览、商务和金融中心,市委、市政府、深圳市民中心、中央商务区(CBD)、会展中心等均设于福田。
这里有深圳最大的交通枢纽,福田汽车客运站为国家一级客运站,是集长途客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综合交通换乘于一体的综合大型交通枢纽,主要承担广东省内及全国13个省市长途客运服务。
这里是深圳最多的地铁交汇区域,其中1号线罗宝线,2号线蛇口线,3号线龙岗线,4号线龙华线、6号线光明线、7号线西丽线、9号线梅林线,11号线机场线,14号线东部快线、16号线龙坪线、18号线平湖线等多条线路交汇与福田。
这里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华强北。
缺点
市区土地的稀缺,决定着新盘的市场投放量,市面上新盘较少,价格涨幅较高,主流价格在6-9万之间;
户型特点普遍得房率较低;
目前市场主要以大户型为主,总价超千万。
罗湖区
优点
这里是深圳最早开发的老城区,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这里是深圳最繁华的商业区域,女人逛街的天堂(拥有300年历史的东门老街、深圳最大的购物中心“万象城”、水贝珠宝交易中心)、吃货的乐园(海鲜一条街等各种菜系的餐饮美食天堂)、文化中心(书城)。
交通便利,公交、地铁线路较多,罗湖火车站、口岸等。
缺点
深圳老城区,商业繁华程度深圳之最,但也同时存在着深圳最古老的小区,房租上涨空间受限,居住人群构成较为复杂。
罗湖几乎没有土地存量,主要方向是旧改。
市面上的新盘稀缺,可选余地较少。
南山区
优点
前海(特区中的特区)未来规划就业人口80万,居住人口达到30万人,加上南山科技园、中兴工业园等扎堆的大型科技产业园区,带来了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聚集。
特区+自贸区,国际化程度较高。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城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云集。
缺点
靠着前海和自贸区的概念炒作,房价也是一路飙升,2012年初海境界2.7万/平带精装,目前后海同片区房价高达10万/平,前海(靠近前海区域的新建住宅)6-9万,蛇口7-12万左右,华侨城8万左右,科技园6万左右,西丽6万左右。
楼盘推出特点,小户型项目较少,多数在售和预售项目以大户型项目为主。
个人感觉——后海房价目前偏高,4年左右的时间翻了近4倍,已经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可以接手的。近前海的区域新盘约在6-8万之间,想一下龙华的5万房价,再想一下以后前海的大发展,升值潜力方面绝对远超龙华。蛇口新盘价格应在7-8万左右,西丽价位和龙华相似,新建的几个小区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社区环境,虽有大学城的人文氛围烘托,但真正的医疗、教育、生活日常配套方面远不如其他几个区域,也让人常常忘记这里也是南山也是市区。
宝安区
优点
人气决定一切,宝安属于南山居住需求的外延选择之一,高房价的压力下,就业人群是必会寻找就近的需求出口,也必然带来后续的房价上涨动力。
11号快线(松岗至福田中心区),最快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30分钟实现机场和福田中心区的对接,全程即松岗至福田控制在1小时内。
旧改的力度逐年增加。
缺点
随着近两年大前海概念的鼓吹和330之后的房价整体上涨,也将新安、西乡的房价推到了6万的高度,在西乡买一个小三房需要2万的月供。
是区域发展过快,还是房价上涨过快,肯定是后者,现在的现状是旧改先行,原有的教育医疗等配套已接近饱和,但新的规划又不能马上实现。
居住区域和工业区、农民房相邻,居住环境杂乱。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1-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