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什么城市

深圳要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什么城市

发布时间: 2023-08-18 08:50:04

⑴ 深圳特区是哪一年哪一月成立的

深圳特区是1980年8月成立的。

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边的梅沙,西至深圳湾畔的蛇口工业区,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圳特区的发展目标: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着的全球标杆城市。

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哪

在深圳,深圳经济特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这是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之后,再一次赋予深圳的特殊使命,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后,深圳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以港澳起步、向全球吸引优质人才,逐步放宽或取消境外专业人才在深圳执业的各项限制,为推动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支撑。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进程

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围绕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2020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实施。这一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0000亿人民币,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1%,成为深圳经济保持正增长的主要引擎。

根据先行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以上内容参考中新网--深圳:“先行示范区”开启新征程

⑶ 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方案正式印发 共涉127项具体任务

12月12日,《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印发。
据了解,《行动方案》逐条对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了2019-2025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127项具体任务。
其中,前海蛇口自贸区扩容在文件第1条点名;在创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方面,光明与福田同时在文件第2条提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将“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列为“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之一,并表示在2019-2025年“全力以赴推进落地实施”。
《行动方案》在提出积极推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早日落地的同时,还首次提到“做好深市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的准备工作”。
此次正式印发的《行动方案》,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根据《意见》安排,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在坚持长远谋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的基础上,深圳对照2025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从三个维度,明确了未来6年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127项具体工作。
第一个维度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包括深化前海改革开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推动注册制改革等,提出要尽快制定相关专项实施方案,“全力以赴推进落地实施”。
第二个维度是“全方位、全过程先行示范”,对照《意见》中“五个率先”的任务部署,进一步细化安排了八个方面共100多项具体工作任务,包括率先实施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率先构建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率先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等。
第三个维度是“保障举措”,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协调、加强政策保障、构建实施机制、鼓励全社会参与等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