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圳资讯 » 深圳西乡哪里说客家话
扩展阅读
厦门世纪阳光怎么样 2025-07-10 23:22:37

深圳西乡哪里说客家话

发布时间: 2023-08-27 13:14:28

❶ 深圳本地人说什么方言

为本地人,对深圳的语言情况了如指掌,就讲讲深圳的本地话吧,本人是深圳本土客家人,祖籍深圳罗湖莲塘村,我为我家乡代言。

改革开放前深圳本地语言比例和分布(载入宝安县志):

客家话占56%,粤语占35%(当年宝安县政府还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围人的母语基围话也统计进了粤语,还有一些地方土语也被统计进粤语),大鹏军语占9% (大鹏半岛上主要语言为大鹏客家话,宝安县政府把大鹏当地的客家话也统计进大鹏军语中,实际当年宝安县客家话人口占原居民总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原住民语言分布(包含新移民基围人语言)

●龙岗-坪山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现龙岗区和坪山区的布吉、南湾、坂田、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龙田、马峦、南澳、葵涌等地。龙岗客家话北面和东莞客语,东面和坪山、惠州客语连成一片。

●龙华客家话:跟龙岗客家话在语气语调上有差别,但是大致一样,可以流畅沟通,主要分布在今龙华区的龙华、民治、大浪、观澜以及今福田区梅林等地区。

❷ 深圳人是不是说粤语

深圳人不止粤语,还有潮汕话、客家话等等方言。

深圳,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广东省副省级市,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全市下辖9个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927.96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深圳市常住人口为17560061人。

深圳方言:

深圳本地方言主要分为西部和南部的宝安粤语、北部和东部的龙岗客语、东南部的粤客混合语(大鹏话)三大块。宝安粤语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本土特色,不同于广州和香港的粤语,以南头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珠江东缘沿江一带及南部与香港新界交界处。

龙岗客语属于粤东客语西向延伸的一个分支,以龙岗客家话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大鹏话属于粤语和客语的混合型方言,其地域分布范围主要在深圳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两个街道。

深圳以普通话为主流语言。大多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人士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深圳的新移民来自全国各地,与原居民(原宝安县居民)形成了一个“多方(言)杂处”的语言环境。

现代汉语方言按照通常的分类有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大方言。这七种方言在深圳境内普遍存在,川调、湘语、吴音、闽声等随处可闻。

深圳境内原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主要有客家方言和粤方言,还有个别潮汕话方言点。境内客家方言和粤方言又各有特点,呈现出“五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异常复杂的局面。深圳客家话内部从语音角度看,大致有横岗话、布吉话、葵涌话和观澜话等四种类型。

深圳粤语,根据其不同的语音特点,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中路白话、东路白话、西路白话、渔民话和大鹏话。南山区南头至宝安西乡为中路白话,福田区、罗湖区为东路白话(又叫围头话),深圳粤语还包括珠江口沿江东岸的渔民话(又称基围话)。

还有被认为“不白不客”的大鹏话(方言基础是粤方言,但同时有客家话的一些特点)。深圳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的北部、中西部和东部大片地区,粤方言主要分布在深圳西部和南部地区,这是大致的分布;事实上各区不少街道两种方言并存。

❸ 请问深圳是讲什么话的,到底是讲广州话还是深圳话呢

大部分都是普通话,只有少数的本地人说广州话

❹ 深圳当地人说的是白话还是客家话

推荐答案真是误导人......错误的答案也会被推荐...深圳本地话是围头话 主要分布在原深圳关内的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 还有关外的宝安区大部分地区“西乡、福永、沙井、松岗、光明、公明以及石岩的部分地区” 深圳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龙岗区跟盐田区以及深圳的中部地区 所以可以说是粤语跟客家话各占一半 推荐答案会误导太多人了...

❺ 深圳本地人的语言(围头话、客家话)的分布

围头话属粤语莞宝片,在深圳和香港都是最本土的方言之一,深圳的原始分布主要在宝安、南山、罗湖、盐田、福田这些地区;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和离岛。

深圳客家话跟香港客家话连成一片,两地客家话之间没有什么差别。在深圳主要分布在龙岗、保安、罗湖、福田一带;在香港主要分布在新界地区。深圳-香港客家话跟惠州惠阳客家话接近,属客家话粤台片惠阳小片,跟梅州客家话同属粤台片,有口音差别但是差别不是很大,跟梅州话比较起来,跟粤语围头话的混用词汇多一些。另一方面围头话也混用不少客家话的词。

香港新界客家话视频——阿婆报案(截自某部电影):
http://6.cn/watch/4213643.html

宝安围头话比较集中,龙岗客家话比较集中,其他地方说两种话的本地居民多数杂居在一起。

周润发的母语就是围头话,另外他也会说香港本地客家话(跟深圳客家话一样的)。他的一些电影里就有围头话和客家话的对白。

❻ 深圳话是什么话为什么深圳话是客家话

改革开放前深圳本地语言比例和分布(载入宝安县志):
客家话是深圳本地人口最多的语言。
客家话占60%,粤语只占三成(当年宝安县政府还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围人的母语基围话也统计进了粤语,还有一些地方土语也被统计进粤语),大鹏军语占9%
(大鹏半岛上主要语言为大鹏客家话,宝安县政府把大鹏当地的客家话也统计进大鹏军语中,实际当年宝安县客家话人口占原居民总人口六成以上)。

深圳原住民语言分布(包含宝安、南山的新移民基围人语言)

深圳客家话分布图


●龙岗-坪山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现龙岗区和坪山区的布吉、南湾、坂田、横岗、龙岗、龙城、坪山、坪地、坑梓、龙田、马峦、南澳、葵涌等地。龙岗客家话北面和东莞客语,东面和坪山、惠州客语连成一片。

●龙华客家话:跟龙岗客家话在语气语调上有差别,但是大致一样,可以流畅沟通,主要分布在今龙华区的龙华、民治、大浪、观澜以及今福田区上梅林、下梅林等地区。

●罗湖-盐田客家话:是原特区内盐田大部分区域和罗湖部分区域居民的日常交流用语,主要分布在现罗湖区的布心、草埔、泥岗、罗芳、莲塘、大望、梧桐山、西岭下、水库新村和盐田区的沙头角、盐田、中英街、梅沙等地。此片区的客家话南面与香港北部新界的客语相通。

●大鹏客家话:大鹏半岛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大鹏客家话,其次是大鹏军话,大鹏客家话属于龙岗客语的分支,跟盐田、罗湖客语、香港新界客语有词汇上的差别,主要分布在葵涌、南澳、大鹏等地。

●西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宝安区的石岩大部分、西乡部分地区以及南山区的蛇口、西丽、沙河、大冲等地,光明新区亦有白花社区和红星社区等纯客家话社区。

注(深圳罗湖、福田、南山三区的客家话分布如下:从东部长岭村开始,连接莲塘,西岭下,罗芳,梧桐山大部分村,大望,水库新村,布心,草埔,泥岗,上梅林一部分,下梅林,沙河大部分,蛇口,西丽大部份村,直到西部的同乐村形成一条带状分布)

●大鹏军语:属于古代北方驻军语言,其地域分布范围主要在深圳最东缘的大鹏半岛,包括大鹏和南澳两镇。

●围头话:围头话被当地人称为“当地土话”,围头话居民大部分原籍江西,部分祖籍安徽、河南等地,属于历代中原居民南迁至深圳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方言,主要通行于现深圳市罗湖区部分地区和福田区大部分。

●基围话,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从广州、东莞、番禺、南海等地移民过来的基围人所使用的方言,主要分布在南山的大新、白石洲及宝安区的新安、西乡、福永、沙井等地

❼ 深圳当地是什么方言

经常出现“客家深圳”的谬论。不排除有不了解深圳(宝安县),以讹传讹,但更多的是某些人的别有用心,妄图达到“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是真理”,将广府和客家混居的深圳染成“客家”色!

真实的情况是,历史上的宝安县(包括香港)属于广州府,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县治一直在南头镇(今南山区)。宝安县城南头镇的居民都是讲广府白话,宝安县(包括香港)土着居民以讲粤语围头话为。自古以来,广府白话就是宝安县的主流语言。1957年以前,宝安县的广府人占居民的绝大多数。而现在的客家人主要聚居地——龙岗区——上世纪五十年代还属于惠阳县,不属于宝安县。另一个客家人聚居地——观澜镇,还属于东莞管辖。客家人是清朝康熙年间“迁海复界”,从兴梅、归善等地迁到现在的聚居地。

排除1979年成立深圳市后的新移民,原深圳(宝安县)土着居民约30万人,客家人和广府人的分布如下:
1、
深圳镇(1957年后的宝安县城,居民3万人,讲广府白话为主,客家人约2000人)
2、
附城公社(约1.5万人,粤语人口1.4万,包括湖贝、黄贝岭、向西、田贝、罗湖、渔民村、蔡屋围、南塘、笋岗、上步、福田、赤尾、泥岗、水库新村。除水库新村客家人口约1000人讲客家话,渔民村居民是解放后的海上渔民定居村,籍贯不一,但以白话为主要语言,其余的村都是粤语围头村)
3、
沙头公社(约1.1万人,岗厦、水围、皇岗、上下梅林、埔尾、渔农、沙嘴、上沙、下沙。除上梅林约800人讲客家话,其余的讲粤语围头话)
4、
南头公社(约1.8万人。除了蛇口几个渔业队,语言混杂(海陆丰话居多),其余的粤语白话1.3万人)
5、
西乡公社(1.6万人,除了靠近石岩的九围等两三个村。其余的都是讲粤语。粤人1.4万,客家人2000人)
6、
福永公社(1.2万人,广府人)
7、
沙井公社(1.2万人,广府人)
8、
松岗公社(1.3万人,广府人)
9、
公明公社(1.3万人,广府人)
10、
石岩公社(1.1万人,客家人)
11、
龙华公社(1.2万人。客家人1万,清湖、白石龙等3个粤语围头村2000人)
12、
观澜公社(1.3万人。客家人1.2万。樟阁坑、岗头、新田(半)等几个村粤语围头人2千)
13、
平湖公社(1.1万人。粤语围头人1万,唯一的客家木古村1000人)
14、
布吉公社(1.3万人。客家人)
15、
横岗公社(1.3万人,客家人1万人,广府村有荷坳村、黄阁坑、长表等村3000人)
16、
龙岗公社(1.5万人。客家人1.45万,围头话村500人)
17、
坪山公社(1.2万人。客家人)
18、
坪地公社(1.1万人,客家人)
19、
坑梓公社(1万人。客家人)
20、
大鹏公社(包括南澳,10000人,客家6000人。军话2000人)
21、
葵涌公社(1.1万人。客家人)
22、
沙头角公社(10000人,客家人)
23、
光明华侨农场(5000人,籍贯不一。以粤语白话为主要语言)

以上数据,是1979年以前,深圳原居民民系分布的状况。粤语人口15万略强,客家人口接近15万略弱,其他语言人口不到1万。深圳镇、附城公社、沙头公社即是如今的深圳市中心城区福田、罗湖两区,粤语白话人口占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