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蟋蟀怎么养殖
扩展阅读
天津到西雅图飞多少时间 2025-08-23 03:02:32
北京有多少人被疫情感染 2025-08-23 02:56:01
上海如何返回黑龙江 2025-08-23 02:49:00

天津蟋蟀怎么养殖

发布时间: 2022-06-12 10:08:24

Ⅰ 家里怎么养蟋蟀

养蟋蟀,先要准备好陶制的小罐,在小罐的底部放一些潮湿的土,将土压平.把蟋蟀放养在小陶罐里,每罐只放一只.要经常喂水和食物。

Ⅱ 蟋蟀怎么养

作为一个蟋蟀爱好者,我简单的给你介绍一下

蟋蟀吃的东西很多:野外蟋蟀吃草根,喝露水,吃生长在地里的农作物(毛豆,玉米,辣椒,地瓜,芋艿,茭白…),吃泥土中的矿物质,吃小型昆虫。
饲养蟋蟀吃的也很多:绿豆,饭粒,胡萝卜,菱角……还有些玩家专门养蟋蟀用来打斗的,饲料就更复杂了,各种补品哦(山蚂蚁,地蟞虫内脏,铁皮枫斗,蛇肉粉,龟鳖丸,灵芝粉),喝水也有讲究,荷叶露最好,甘草水也可以,浮萍汁也不错,呵呵

蟋蟀在夏秋季开始成熟并开始叫。6-7月份幼虫开始发育至8月份完成8次蜕皮,长出翅膀并成熟,翅膀不能飞行,翅膀互相摩擦产生振动,你就能听到叫声了。
捕捉一般是听叫声捕捉的,也有白天听呼雌声捕捉法。一般情况下8月初就能捕捉,最好的捕捉时间是从处暑到白露,8.23-9.8左右。
蟋蟀一年生,到了深秋初冬即会死去。蟋蟀也有公母,母的有三根尾,公的两根尾。公的会斗,母的不会斗。
白虫就是指夏秋季蟋蟀产的卵以人工调控温度湿度而孵化出来的蟋蟀。白虫好比是大棚蔬菜。

蟋蟀的好坏这个东西很难说的。一般来说体形大分量轻的在打斗中会相对占些优势。蟋蟀靠颚来打斗,颚发育比较大的也占优势。如果打斗陷入持久站,那腰里和耐力也很重要。蟋蟀的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玩虫不可看外表。
好的蟋蟀还需要养在好的盆子里,盆子分南盆北盆,南盆壁薄适合早秋饲养,北盆壁厚适合中秋晚秋饲养,盆要做底,光面盆蟋蟀的爪花容易掉。蟋蟀盆里还要有蛉房和水杯饭板……

关于蟋蟀的学问真是一言难尽,这只是对你问题的简单回答
要知道更多
去看看中国蟋蟀网 www.xishuai.com

Ⅲ 蟋蟀应该怎样饲养,一般可以存活多长时间

  1. 蟋蟀的饲养,最重要的是先要准备好合适的容器。夏季和秋季,可用陶质的盆,入冬以后需要保湿,应换用有一定保温功能的泥盆或塑料制成的透明方形蟋蟀箱,可以浸入温水盆1~2cm深,以增加箱内温度。这种箱被称为“汤箱”或“温箱”。

  2. 进入严冬季节,需要进一步保温,可养在葫芦中或木质小盒中,藏在衣袋内保温,保护得适当,常可养至春节以后。

  3. 喂饲蟋蟀的饲料,可用饭粒、蔬菜叶、水果或蚂蚱、苍蝇等小昆虫。食物应经常调换品种,使营养比较全面,以利于保持其较好的鸣叫声。

  4. 用陶盆或瓦罐饲养时,上面宜用塑料网纱做成盖子,使其有较好的透气性,陶盆或塑料饲养箱内,宜铺一层薄泥土,并每隔2~3天向泥土喷少量清水,以保持里面稍微有点潮湿,避免过分干燥。但喷水不宜多,切不可造成发霉的现象。

  5. 在饲养瓦盆或塑料箱捏,最好放1~2拱形的较大瓦片,拱体朝行,以便蟋蟀藏与拱体的空间中作比较隐蔽的栖息。

  6. 平时,饲养盆或箱防止在比较通风和比较阴暗的地方,特别要注意不能使盆或箱受到太阳光的直晒。

  7. 关于冬季饲养蟋蟀的饲养器,民间有一种很好的创造发明:用一个较大的芋头,将其顶部切下一块作为盖子,其余部分的芋头,将中间挖空至乒乓球稍大一些的空洞,把蟋蟀放进里面去,再盖上盖,盖上留几个小孔作通气孔,这样的饲养器既能保暖,芋头又可作为它的食物,确是一种绝妙的做法。

Ⅳ 怎样养蟋蟀

1、饲养设备。蟋蟀可采用大笼饲养。大笼用金属或木材做支架,铁窗纱作围罩,长、宽、高不限,平面面积越大,容纳量越多,可提高成活率。饲养笼下沿1米外,要构筑宽、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蚂蚁等天敌的侵入,损伤小龄幼虫。大笼为10米x5米x2米,可养活3000-5000只蟋蟀由幼虫发育到成虫,笼内种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饲料。
2、诱捕种虫。蟋蟀跳跃能力很强,有钻缝、筑穴、隐蔽的能力,因而采集较大数量实在不易。可利用成虫期的向光和趋食的习性诱捕。

3、繁殖。每笼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只,蟋蟀交配后,即产卵于地下。笼内的植物秸秆枯死后,不要拔出,作为地面的覆盖物,以利于卵渡过寒冬。第二年气温上升到20℃左右时,即见到大量孵化后的小幼虫出土。

4、日常管理。笼中饲养蟋蟀,单用笼中天然饲料远远满足不了大虫的需要,可采用易积存、体积小、营养高的人工饲料为主,辅以少量天然青饲料,饲养效果更佳。人工饲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麦粉35%、玉米粉20%、脱脂奶粉15%、肝粉5%、干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麦粉25%、脱脂奶粉15%、干酵母5%、鱼粉10%。将配米同时放入容器中,拌匀并研细,铺撒在木板上饲喂,1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吃完为宜。

蟋蟀饲养温度在25℃为宜。当干旱时,早、晚适当喷些水,使笼内的地表湿度保持在75%-80%。阴雨天不影响蟋蟀正常生活,但在喟食板上要加遮盖物,青饲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笼中地面积水1小时可造成蟋蟀死亡,应及时排水。如一日光照12小时,若虫发育期会缩短,自然光照时间不够时,应加灯光补充。

因蟋蟀在野外时食物很杂,刚捕入盆转为人工喂养需进行“清肠”,一般做法是,先喂以捣成泥状的生毛豆或煮熟的绿豆等。几天后,蟋蟀排出的粪便由泥水相杂逐渐变为纯食物粪便,此后即可喂正常食物。在早秋阶段,蟋蟀的食物基本上以谷类为主,也可加喂一些肉类。

Ⅳ 蟋蟀怎么喂养

蟋蟀主要用途就是互斗,那么蟋蟀的选、养、斗成为每个蟋蟀爱好者必学的功课。养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蟋蟀盆的选择,北方叫蛐蛐罐,南方叫蟋蟀盆,南方的盆主要产地是苏州陆慕镇,特点是泥质较为疏松,直径在8至13毫米之间,壁厚较薄,在5至10毫米之间,适合南方的气候环境下饲养蛐蛐;北方的罐子做法因北方昼夜温度差别较大,罐子的壁厚也较南方要厚一般在13至17毫米之间,直径在10至14厘米之间,份量也较重,北方罐必须用三合土砸底,以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其次是喂食,蛐蛐是杂食性昆虫,在地里谷类、豆类以及其他昆虫的尸体都会食用,但是我们的祖先在所有的蟋蟀谱里文字记载中,都强调了要喂食蟋蟀素食即各类谷、豆类。自己在家可以用小米为主,适当加点豆类,蒸熟磨碎打成粉,喂养时用水调成糊状加热,冷却后放在专门喂食蛐蛐的饭板上,蛐蛐罐里还要放置水盂,一日不可缺水,蛐蛐缺水已导致失去战斗力乃至死亡。第三下雌,一般在白露前后蟋蟀在罐子里不在安分,白天晚上拼命大叫,其实就是呼雌,要母子了,这是时要将早秋抓收来的母子,也叫三尾放入罐中,晚上下,早上提出,不能长期放在罐中,术语叫窝雌,会导致雄蟋蟀缺力。经过这三个环节的饲养,一般在秋分前后开始陆续进入令人兴奋的斗蛐蛐季节了。

Ⅵ 蟋蟀怎么养 蟋蟀养殖方法


蟋蟀(详情介绍)

三、蟋蟀晚秋饲养重点

1.用盆

晚秋时节,天气已冷,这时用盆须用近年所产的新盆,盆位径比前期可略小一些。此时又因蟋蟀本身偏老等因素,大已不如早期那样频繁活动。为了促使其增加活动量,可将盆底擦拭得光滑如镜,使之因站立不稳而经常走动。同时,可以用加温方法,使虫盆内的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

2.食物

晚秋时蟋蟀的食物,应力求精细和营养充足,一般可用清蒸鲫鱼肉、鳗鱼肉,以及芝麻蒸熟之后捣成泥状。搅拌在粥饭喂之。渐至后期,蟋蟀食量比早期明显减少,并有拒食现象。这时,除继续采取上述的加温、擦拭盆底等办法外,应适当改其食物品种,可以纯荤食物喂之,也可喂竹虫之类的小活昆虫。

3.饮水

对晚秋虫的饮水,应注意予以合理补养。可用中药红参、首乌、牛膝、旱莲草、甘草各等分,泡水饮虫。

4.洗浴

时至深秋,天气寒冷,所养之虫。一般可不再洗浴。如果必须洗浴时则一定要掌握水温。

5.下雌

到了深秋晚秋,原先所用的三尾多已大腹便便不堪配用。此时如果所替三尾较多,可另换元雌三尾;三尾少的,可将大腹三尾关养在一个放有水县泥土的大容器内,不使其听到雄虫鸣声,如此十数天之后,待腹中虫子产净,又可使用如常。在此期间,蟋蟀仍然不可缺少三尾,可以甩其他三尾替代用之。这时,应经常让雄虫与三尾过蛋交配,以保持其体内的畅通,三尾也不必再像早期那样频繁提落,放养在一起也不会有什么妨碍。

6.三尾养法

“未养蟋蟀先养雌”,这是秋央饲养配雌的一个总要求。三尾须在早秋捕捉,这样刚脱壳的元雌才多,在土中尚未交配,以后一旦需要则可快速贴铃。在数量上,如果条件许可,可多多益善,须知每只蟋蟀至少要为其准备四五只三尾,以供其轮流使用。选雌不重于色而重其身形。一般理想的虫形有:乌头、弓背、细斗丝的驼背三尾;小头。大肚,长身的白肉三尾;小头、圆肚、短身的梅花三尾;小头、长身、长飞翅的飞翅三尾。其中,最佳的是梅花三尾、飞翅三尾。此外,有一种红头、黄脑盖、粗斗丝、长腿足、形状凶恶的老虎三尾。此类三尾应坚决不要,因其常伤损雄虫。三雌一般要准备两批:一批是那些少足少腿残缺不全的三尾,以供当时使用;另一批则是生相完好的三尾,要另处流养,又可使其听到雄虫的鸣声,以待深秋斗前使用。三角的饮食要多样化,除和雄虫一样的主食外,还要时常喂一些水果,同时应经常洗浴。常看到有的养虫鱼。对三尾的饮、食、浴等完全忽视,平时不大浴虫”喂食也是好几天才放一次,不管其脏不胜、馊不馊,以致三尾六爪花如踩泥球非常只脏。这对雄虫是有害的。必须改变这种做法,实际上对三尾的饲养,应该比雄虫更加细致小心。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是给雄虫过蛋用的三尾,应剪短其两须,以免雄虫误认为是同性而相互斗咬;它的大腿筋也要抽去,使其无力弹腿,也就不至于踢伤雄虫了。其实,这样做是大可不必的。因为三尾被剪须抽筋之后,即便结铃正常,也会影响其生存能力。而且试想,一只雄央如果连三尾的踢腿都承受不了,那么它将如何在格斗中迎战腿力比三尾强出许多的同性斗蛩呢?因此,上述说法和做法,纯属多此一举。

养蟋蟀是一个细致的过程,要有充足的经验才能使蟋蟀健康,很多人在饲养的初期会养死很多的蟋蟀,这也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只有慢慢的积累经验,才能真正的养好蟋蟀。

Ⅶ 蟋蟀怎么养

1、养殖环境布置。由于蟋蟀比较小,所以养殖环境对于其影响是很大的。现在养殖蟋蟀基本是仿野生的模式进行,一般用铁笼进行,铁笼的大小控制在1.5*1*0.5(米)左右,一个箱子的养殖数量在500只左右。为了方便管理,底部和四周要通风,顶部以纱网覆盖通风即可。箱子底部要有垫料,以干草类的为佳,不要用新鲜植物垫底,容易腐烂。
2、生活环境控制。等待养殖笼搭建好之后就要进行生活环境的搭建了。蟋蟀不喜光,属于夜间活动的物体,所以养殖室的灯光需要常年比较昏暗,每天只要3-4个小时的亮光让蟋蟀稍微安静一段时间即可。温度控制在20℃-25℃即可,这样的温度最适合蟋蟀生存,低于10℃以下蟋蟀就有可能出现冬眠的情况。通风和通光口都不能直对养殖箱,不利于蟋蟀生长。
3、食物管理。蟋蟀是杂食动物,青草、蔬菜、蚂蚁之类的物品其都会食用,所以一般不需要太担心食物不足。蟋蟀的食物有干食、稀食两种选择,干料就是蔬菜叶、青草之类的物品,稀料就是用蛋白粉、葡萄糖、蜂蜜之类的混合而成的粘稠物质。两种食物类型可以交换使用,保持其新鲜感,喂食时间一般集中在入夜的前夕,白天可以放置一些蔬菜叶之类的青饲料来过渡。
4、养殖管理。当以上都准备好之后就要注意养殖管理这一块了,日常巡视不要太频繁,蟋蟀喜欢安静的环境,外界有声响很容易就刺激到它。覆盖的网纱要长期保持软弹,蟋蟀的弹跳力很高,经常可能触碰到网纱,如果网纱过于硬化,容易伤害到蟋蟀。还要定期检查养殖箱的密度,蟋蟀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当密度较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争斗的情况,如果出现争斗情况,那么这个养殖箱密度可能就相对过高了。

Ⅷ 怎样人工繁殖与饲养蟋蟀

一、选种配对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体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选留种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选雄虫的要求应该都是将军虫,一般避免用斗败的蟋蟀留种。
选择雌性三尾应体大,产的卵也大,以后孵出的幼体个头也大。三尾在早秋季节就要收养,此时三尾刚刚羽化,在野外交配次数不多,有些还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交配多次,大腹便便,腹内的种气已经混杂,不能达到培育良种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选出头大、脸长、斗丝贯顶、项宽、体型丰厚、翅长、六爪白净、肉身细洁、色不浑的,以供育种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种,配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配对的雌雄蟋蟀最好选用同色虫。如头色、斗丝的颜色及虫体颜色等要相同或相似,这样孵化出来的后代颜色比较纯,便于精选定色。②配种的雄蟋蟀一定要养到可以出斗前后,最好在秋分节后进行正式配种,此时的蟋蟀是健壮时期。配种后所产的卵得到的后代也最强壮,种也纯。③雌雄蟋蟀配种(结铃)最好3~5次,这样可以确保产出的卵完全受精。
二、产卵保存
结铃后的三尾,一定要找个地方产卵。因此结铃前必须先准备好产卵的工具。取一只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净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取黄砂适量洗净,在炉上炒干消毒;取园土适量,搅碎晒干;砂、土按1: 5加水适量拌和,以下见干土为宜,不能过湿。铺入瓦盆约7~8厘米厚。将要产卵的三尾养人,它便会在土中产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卫生纸或餐巾纸卷成直径似二硬币一样粗的纸条,围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纸湿透。这样三尾也会在纸卷内产卵。一头雌蟋雌一生中产卵约200粒, 孵出的若虫中雄性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余都是雌性。而若虫要养到四龄以上才能辨出雌雄,这给人工孵化饲养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产出的卵轻轻取出,用放大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卵的形状略有不同。一种卵的形状两头比较尖,而且数量不多;另一种卵两头比较圆,比前一种卵略短略粗,数量远比两头略尖的卵为多。实践证明两头尖的卵多数是雄虫,而两头略尖的短、略粗的卵是雌虫。在孵育前将卵从土中挑出,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管是选雌性卵还是雄性卵,一定要选卵粒饱满,色泽匀均,卵粒大,长约在2毫米以上,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5 月中下旬或6月初,若虫便破壳而出。但是人工收集的虫卵放置在室内,比室外温度要高,所以卵的孵化时间要比室外略有提前。如果不想使卵过早孵化,可以将盛卵的容器搬到室外,放置在阴凉潮湿的地方,使卵和自然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若虫出土的时间就不会提前了。但是要注意,有卵的土质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能让土太干,否则卵易死亡。当然土也不能过湿,以湿而不渗水为佳。
三、孵化饲养
孵化前,将卵按要求挑选出,放置在容器内。容器底部应有泥土。虫卵放入后,再用一层薄土覆盖(土必须碾碎晒干,然后洒少许水)。隔3~5日,应该用水稍稍浇洒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可保证虫卵的顺利孵化。浇洒的水应该用清洁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来水,必须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温度
蟋蟀的卵在温度25℃~30℃时开始发育孵化。越冬卵到四五月份,温度便达到25℃~30℃。从卵孵化为若虫,一般约需20~25天。在保持一定湿度的前提下,只要给予适合孵化的相应温度,若虫便破卵而出。所以在人工繁殖时,只要创造虫卵孵化的条件,虫卵几乎在任何季节孵化。
2、养殖场地
若虫孵出后,应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对若虫的生长发育很重要。所以在若虫孵化出壳前数日,就要选择一个理想的人工养殖场,并着手做准备工作。养殖场的土质一定要好,其一是土质疏松肥沃;其二是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过。养殖场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积水,养殖场的四周环境要好,没有化工厂,特别是没有排放废气和含有害物质污水的工厂。选择好场地后,最好翻地一二次,达到松土除害虫的目的。然后添一些有机肥料和青饲料,使土质肥沃且富含腐植质。然后种上一些不含异味的瓜、豆、麻类的植物,使阳光不能直接射在养殖场的地面上(这里要注意养殖场决不能选择太阳晒不到的蔽荫处)。在这样生长发育的理想场所。如果在场地再放进一些房顶用的陈旧小瓦片、砖块,这样若虫有了更多的藏身栖息之地。一方面更进一步提供了蟋蟀生活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可以提高放养的密度。
3、若虫饲养
若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须定时投放人工配制的饲料。人工饲料的加工是用当年的新籼米,不淘洗,磨碎,加入适量熟黄豆粉( 约是米粉的五分之一),再掺入一些富含钙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鱼粉等, 充分拌匀,放入容器保存,以后拌水煮熟投喂。也可捕捉蝗虫、蚱蜢之类的小昆虫杀死烘干,磨碎以后拌入蔬菜瓜果之类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豆类植物不可生食,其他植物应该生喂,以保证植物的原有营养成份不受损失。
喂养应该采用定点的方法,便于每天清扫,但是要多放几个点, 喂食可以一天二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其中以晚上一次最为重要。蟋蟀畏光,属夜行昆虫,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到了夜晚再出来活动觅食。在养殖时,发现若虫很喜欢吃米虫、豆虫之类的小生物,可以经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虫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营养过于丰富虽然会使虫体发胖,但头项部位也会随蜕皮而放大。所以若虫阶段可以不考虑控制食量。但是不控制食量并不是认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的食物了。蟋蟀在若虫时期,体内会分泌出保幼激素。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直接决定若虫期的长短。
虽然蟋蟀的食性很杂,但是在野生环境里主要还是以素食为主,过多地投喂荤食,有可能会打乱蟋蟀若虫体内保幼激素的分泌,从而使蟋蟀的若虫期缩短,提早蜕化成虫。
四、室内人工繁殖
如果没有理想的室外养殖场地,室内也可以人工繁育蟋蟀。在室内繁育蟋蟀,可用口径25~30厘米的瓦盆,内放培育土约5厘米厚。 培育土配制:选土质良好肥沃的园土,在阳光下晒干消毒,加入一半蚯蚓粪土,用冷开水或清河水拌匀到不见干土,但也不能太湿,土表覆盖5~6片薄的小瓦片,可让若虫藏入其中,以防换食时受惊。瓦片最好用陈年的旧瓦片,并用开水煮沸数分钟。刚孵出的若虫,每盆约饲养20只,盆口蒙上纱布,再盖上厚纸盖,可防止若虫逃跑。若虫长到约5毫米时, 每盆养若虫10只。若虫长到近10毫米时,要分开单独饲养,用口径10厘米的瓦盆,也要铺上培育土和小瓦片,直到羽化成成虫。喂食要比室外养殖场细心周到,一二龄若虫可不用喂水,喂食以米粥加入其他营养品为主,经常投些青饲料。每日傍晚喂食,并清扫食床(放食物的地主)。每日注意吃食情况,如发现食量减退,要找原因,设法改变食谱,喂食一定要多样化。三龄以上若虫可适量喂些水,方法是在2 分硬币上滴一滴清水。若虫大了可用水盂喂水。
室内繁育蟋率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室内要通风,没有各种异味,如,油烟味、香烟味、蚊香味等。②不能让盆内的土太干,盆内盆外常喷水,特别是盆外更要多喷几次。③不能用自来水和矿化水,最好用郊区清池塘水或清河水。有了室内繁育斗蟋的条件,只要将蟋蟀产的卵放在约30℃的环境下保持一定湿度,最多经过45~50天,若虫便可破壳而出。当然卵离产出时间越长,孵化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只要培育适当,在寒冷的冬天也可聆听蟋蟀的鸣叫,观赏蟋蟀的打斗。

Ⅸ 蟋蟀吃什么东西

相信大家对于蟋蟀应该不陌生了,就是我们小时候说的蛐蛐,农村长大的小伙伴,基本都玩过蛐蛐,笔者小时候就非常喜欢玩蛐蛐、斗蛐蛐。其实别看蟋蟀个头小,但创伤、疼痛对它们来说,根本不在乎,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实则难能可贵,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以前那些明星,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周润发等等,谁不是拼出来的。今天就来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蟋蟀这个大将军。

蟋蟀的特征

蟋蟀又叫促织、蛐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昆虫,至少有1.4亿年的历史了,其颜色一般呈现黑褐色或者黄褐色,相信这两种颜色大家都见过,身体大约15-40mm,头部圆且有光泽。它的触角非常细,大约有30节,比身体要长。雄蟋蟀属于外向性格,而雌蟋蟀属于内向性格。

蟋蟀成虫期一般性格是比较孤僻的,喜独居,到了发情期,雄蟋蟀才会招揽雌蟋蟀。为什么民间都喜欢斗蛐蛐,因为是生物特性决定的,比如两只雄蟋蟀在洞中相遇,一般都会打斗。其实在未成虫之前,有很多会居住在一起,非常热闹。

它们每年生一代,喜欢阴凉的地方,而且觅食的时候喜欢选择在晚上。成虫之后,非常喜欢跳跃,相信大家看过蟋蟀跳跃的,有少数种类其实还能飞行,不过笔者没有见过。

有人会问什么时候是斗蟋蟀的好时机,那就死夏秋之交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成虫的壮年期。其种类有3000多种,在我国就超过了50多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非常普通的物种,不过在我国备受欢迎。

蟋蟀的习性

《促织经》-宋,贾似道(原着已无法考究,现在见到的是明代周履靖的续增本。介绍了捕捉、收买、喂养、斗胜、医伤、治病、繁殖等方法,是非常全面的一本书籍。)

《畜促织》-明,袁宏道

《促织志》-明,刘侗着

《促织经》-清,金文锦

《蟋蟀秘要》-清,石莲

《蟋蟀谱》-清,朱翠庭辑

《促织经》-清,金六(音伊)厂删定

《蚟孙鉴》-清,朱从延纂辑、林德垓、庄乐耕重订

《蟋蟀谱》-近代,李文翀,1930年出版

《蟋蟀谱》-近代,李石孙、徐元礼,1930年出版(全书十二卷,盆图一卷,卷首一卷,谱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