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资料 » 天津市惩治法官使用有哪些法律

天津市惩治法官使用有哪些法律

发布时间: 2022-06-17 18:56:06

❶ 对法官有问责条例吗

对法官有问责条例吗 广西高院出台错案问责办法出台,当前有极少数法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造成错 案,甚至有的违法办案,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在群众心中形象。错案问责办法 ( 试 行 ) 》的出台,是为在错案发生时,追责有据,有章可循,以此规范法官的职务行为,强 化法官办案质量,确保公正司法,给那些徇私枉法的审判人员念上 “ 紧箍咒 ” 。下面是为大 家收集的关于错案问责办法的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治区高级法院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错案问责办法 ( 试行 ) 》 ( 下称 《办法》 ) ,明确错案问责机制。它的实施,意味着广西法官如果办理了错案就要承担错 案追责终身风险。 1 新规出台明确错案类型及问责范围 该《办法》共分 5 章 29 条。是自治区高院在全区范围内为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 任追究机制而采取的创新性举措,对错案定义与确认、错案问责范围、途径和程序等均作 出了详细的规定。 “ 错案必纠,是我们的基本原则,但正常的案件改判或发回重审,是不会追究法官责 任的。 ” 自治区高级法院纪检组长罗诗汉表示,只有错案是由于法官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 所引起,并造成严重后果和社会影响才会问责。 《办法》一共列举了 15 种错案问责的类型,这其中包括: “ 故意篡改、伪造、毁弃、 隐匿证据,导致裁判错误的 ; 因重大过失,致使诉讼文书主文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 ; 违 反规定在审理、执行中超过审限三个月以上的等。 ” 2 办了错案将承担错案追责终身风险 《办法》规定,一旦确认构成错案的,将由法院的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 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 案件的相关责任人包括:案件承办人、审判委员会和合议庭成员、分管院领导、部门 负责人。《办法》规定,错案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上述责任人将根 据责任大小,有相应的问责程序和责任区分。 对法院工作人员已经调离、辞职、甚至退休,应予问责的法院依然要按照相关程序对 其进行追责,否则,可经上级院长同意,责令下级法院启动错案问责程序。这意味着,法 官一旦办理了错案,需承担错案追责终身风险。 自治区高级法院希望,希望通过《办法》的贯彻落实,当错案发生了,追责有据,有 章可循。以规范法官的职务行为,进一步严明法官的职业纪律,提高法官的责任意识,强 化办案质量,确保公正司法,切实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3 违反规定隐瞒不报或压案不查将追责在 11 日对《办法》的解读中,有记者提出疑虑,《办法》的实施,是否会增加法官 心里上的压力和顾虑,会不会挫伤法官积极性,让法官畏首畏尾 ? 对此,自治区高级法院纪检组长罗诗汉回答: “ 不会。 ” 罗诗汉指出,追责的重点是违 法裁判,尤其是主观故意的枉法裁判。至于对法律条文理解、证据运用产生的偏差,不是 追责的范围,可以通过一审、二审、再审的审判机制调整纠偏。 “ 《办法》提出的错案认定,都有严格的界定。其最终目的,只是把法官审判权关进 的笼子,促使法官正确行使手中的审判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案的发生。 ” 罗诗汉说。 《办法》公布后,全区三级法院将进行全面贯彻落实,严明纪律,健全监督和奖惩规 定。对违反《办法》的人员,要认真核查,决不估息迁就 ; 对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单位, 将严格追究领导责任。 4 市民点赞案件当事人将是最终获益者 11 日《办法》发布后,一些律师、市民,均对这一《办法》的出台表示赞同。何耀 雄,广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她认为,办法的执行,可以有效的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法官 在审理案件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将更为慎重。而办法的出台,最终获益的将是 案件当事人。 市民潘先生在受访时说,因为开发商逾期不办理房产证,他正准备跟开发商打官司。 他担心开发商财大气粗,万一打通法官,导致其权利无法得到维护。《办法》的出台,给 他打了一针强心针,更坚信人民法院的公信力。 事实上,之前,我区法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于去年 4 月出台的《关于加强 司法廉洁自律 “ 六个一律 ” 的规定》, “ 承办法官私自会见当事人及代理人、辩护人并接受 吃请,或受邀参加娱乐健身旅游活动的,一律停职审查。 ” “ 六个一律 ” 如同六条高压线,促使广大司法工作人员的司法责任和廉洁意识得到进一 步增强。 11 日公布的《办法》,则是我区法院在提高人民法院公信力的不断完善,如同 一道 “ 紧箍咒 ” ,进一步规范法官的办案行为。

❷ 对法官大喊不公和撕碎判决书,法院可以并用罚款和拘留两种强制措施吗

对法官喊不公和撕碎判决书,法院可以并用罚款和拘留两种强制措施的。判决书代表了法律的尊严,是不能撕碎的,如果对判决有异议,可以向上级法院起诉,由上一级法院重审,撕碎判决书是违法行为,所以法院可以罚款和拘留强制措施。

❸ 根据枉法裁判屡禁不止的根源,根除枉法裁判的最佳策略有哪些

根治枉法裁判的策略

根据枉法裁判屡禁不止的根源,笔者根治枉法裁判的策略有如下三个:

策略1、完善法律规则,细化法律规定,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判例法

判例法对制定法具有极好的解释和补充作用,赋予优秀的判决以判例法的渊源对根治枉法裁判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一个公正的判例对于以后的相似案件可以说是指路明灯,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法律程序的运用,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具体应用,都应当是符合立法精神的,而一个优秀的符合立法精神的判例应当是优秀法官对于法律的极好的运用,凝聚了这些法官对于法治精神的透彻理解与个人智慧,赋予这些判例以法律的渊源有利于明确法的指引作用,保持法律的稳定性与统一性,有效地避免同案不同判的司法怪象。如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枉法裁判案件,仅仅几个优秀的判例就足以对所有的同类案件起到优秀的示范作用。

判例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官的自由裁量空间,从而有助于实现法制的统一。判例法可以降低法官审理案件的难度,因为有相同而成熟的案例作为依据,法官可以在审理案件中对相同案件作到当庭宣判,从而有助于提高审判效率。

判例作为具体的案件判决,比制定法更为通俗易懂,便于普及法律知识。判例法可以将法院判决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从而将法官的行为也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对企图枉法裁判的法官具有极大的震慑作用。正因为判例经常被引用,也使法官对于判决更趋谨慎,而一旦法官作出枉法判决,就更易于为社会公众所识别。

中国历史上虽然没有判例法的传统,但是,经过法学工作者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判例法一定会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国的法治统一与司法公正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策略2、明确枉法裁判罪的追诉标准,强化对枉法裁判的惩治

枉法裁判已经成为威胁中国法治的最大杀手,其对中国社会肌体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了贩毒罪的危害,目前,各地的涉法信访事件层出不穷,成为威胁中国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在医院门前因医疗纠纷悬挂横幅要求讨回公道的人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将其冤屈诉诸法律呢?人们为什么不相信法院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现实社会当中,枉法裁判法官不计其数,而真正受到法律惩罚的可能是九牛之一毛,这其中与枉法裁判罪极为模糊的法律规定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在前面已有述及。应当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枉法裁判罪的追诉标准,将枉法裁判罪置于与贩毒罪同等的位置,规定无论枉法裁判涉及案件大小,一律予以刑事追究。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英国着名思想家培根的那句至理明言: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它的危害性超过了十次犯罪的危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样,一个反面典型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本案中济源市人民法院商敏这样道德品质败坏的法官最终未被绳之以法,则不仅是济源人民的悲哀,更是中国法治的悲哀!

策略3、加大对法官队伍的教育与培训,提高法官自身素质

对法官队伍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正反两方面的法制教育,教育法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从而为依法治国、公正司法发挥积极的作用!

❹ 法官不按法律法规操作怎么办

法官不按律法规办理案件的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的情形的,属于徇私枉法刑事犯罪,一经定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❺ 律师有《律师法》,那什么法律法规能对法官进行约束

《法官法》调整法官和其他讼诉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法官和法院之间的关系以及法院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检察官法》调整检察官和其他讼诉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检察官和检察院之间的关系以及检察院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律师法》调整律师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以及律师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工作中违反上述三部法律的相关规定规定,即为存在违法行为。 三者都属于实体法。不是程序法。

❻ 求助:如何惩治无视法律的法官

这个很难,需要你有猛士般的决心,能直面危险与挫折
请律师不太现实,要靠你自己
不懂的地方只有靠书本或网络解决知识问题
先把证据准备好,但要隐蔽,低调,君子报仇10年不晚
做好家里人长期的安保工作,要有时刻准备牺牲的觉悟
然后开始向上级法院反映情况,检举揭发
有涉及刑事方面的证据向检察院检举揭发
直接起诉难度太大,不建议

❼ 有关法官行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法官法》,《公务员法》,《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等

❽ 法官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一、法官职务违法立案标准有哪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职责违法立案的标准,要依据违法的类型而定,例如徇私枉法立案标准包括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手段追究刑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九条 【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职务违法行为包括哪些

一般违法与犯罪在区别: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

犯罪则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

第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上述特征是确定任何一种犯罪必须具备的缺一不可的条件。《刑法》同时还规定,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

❾ 法官办案程序违法有哪些处罚

法律分析:法官程序违法属于审判阶段程序性违法,一般的处理意见是发回重审,法官在法院内部接受处罚。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规定予以处分。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第四十三条 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裁判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四十四条 因徇私而违反规定迫使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撤诉、接受调解、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损害其利益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四十七条 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❿ 法官违法办案追究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法官程序违法属于审判阶段程序性违法,一般的处理意见是发回重审,法官在法院内部接受处罚。故意违反法律、审判纪律、审判管理规定拖延办案,或者因过失延误办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 第四十七条 故意违反规定拖延办案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