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三大特色小吃是什么
“狗不理”的包子;“桂发祥十八街”的麻花;“耳朵眼儿”的炸糕
㈡ 天津四大名吃是什么
第一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叫高贵友,小名叫狗子,学艺而归,回来开了一家包子铺,因为手艺好生意兴隆,经常忙着没空跟顾客说话,于是大家给他起个名叫狗子卖包子不理人喊顺嘴了就叫狗不理包子。后来直隶总督袁世凯吃过狗不理包子,连声叫好随即进京入宫,将包子奉献给了慈禧太后,太后老佛爷品尝了包子龙颜大悦夸赞山中有兽云中燕,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扬大振。
㈢ 天津特色美食什么最好吃
烟台大众特色美食
一、烟台特色小吃——焖子
记忆中焖子最好吃最地道的应该是南山公园半山腰的一家小摊。但现在烟台焖子做的比较规范化,价格比较低廉的,可以去南洪街西头的“大刘家凉皮”,这家原来以做凉皮、牛筋面、焖子为主,凉皮牛筋面小碗2-2.5元,大碗3元。焖子2元一碗。现在也经营拉面凉面麻辣烫等速食小吃。位于商场中心地带,一般都是和姐妹们逛街饿了就直奔哪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焖子浇蒜汁才好吃,所以不能吃蒜的或者有什么特殊活动者慎吃~
二、饺子
烟台饺子馆吃过不少,讲吃的最过瘾的就属“乡居肉丁饺子馆”了。这个地方不太好找,在南操场东边那条路,一直往南走左手边。有名的有素虾仁饺子,一个饺子有俩大虾仁,少一个你找老板;鱿鱼饺子,里面辣椒的清气很棒是我最喜欢吃的;萝卜丝饺子。菜有肉脂渣(忘了原名叫什么了你说他就知道)、海肠炒鸡蛋清(也忘了原名了,来烟台可不能不吃海肠啊!)、老醋六样、笑口常开……6个人一顿下来撑死了也就一百。饺子可以半盘半盘的要。女生6人吃菜的话再加一盘半饺子就够了。我们宿舍经常去吃,回味无穷啊!没有直达车,可以以南操场东门为坐标,沿路打听一下。
南山路小学对面有家老头饺子馆,鲅鱼水饺真的非常好吃。鲅鱼水饺也是烟台名吃之一。
三、火锅
火锅如果要吃过瘾的话就去川美苑吧,锅底18,每人8元,2块钱的作料。蔬菜牛羊肉随便吃。人越多越合算。不过海鲜酒水另算。新闻中心附近有一家,7路车新闻中心下车。
四、沙锅
在宏达市场对面的砂锅(在露凝香附近)在烟台比较出名。有三家:洪兴砂锅,特色:容易上瘾而且限量喝酒,每人仅限一瓶啤酒,但还是很火爆,牛啊(怀疑作料里有大烟壳)。太贵砂锅,特色:鲶鱼很有特色。东北骨头沙锅,特色:东北菜,大骨棒,和骨头砂锅。
聚香园的沙锅,这里的肘子可是大大的好吃,可价格不同,15、16、18等不同的。经常去的是博物馆西边那家,小店很破不过做的很好。
五、面条
东顺馆的手擀面应该是吃过的里面最不错的,和乡居肉丁在一条街,北面200米处吧。
拉面有三马路中段的“超越”;西南河饺子王北对面的“荣强拉面馆”还不错。
南洪街中段的“隆旺面馆”,朝鲜冷面好吃。
六、新疆菜
朝阳街对面的“新疆风味餐厅”正宗、好吃。老板是地地道道的新疆人。我们宿舍也经常去吃。必点菜:新疆大盘鸡(一般要个中盘或小盘就够了)、馕包肉、烤羊排。提醒:馕包肉上来以后要赶紧吃下面的烤馕,脆的时候无敌好吃,等泡软了就不好了。从火车站往回坐17路车的话,朝阳街下车正好就是!
七、烧烤
仁和兴烧烤。到处都是,17路虹口路下车对面就是一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微波海蛎子,很过瘾,还有疙瘩汤,里面有海肠哟!小菜老醋茼蒿不错。
一九烧烤,西南河有一家挺大的,工人文化广场西南。
大刘家凉皮的斜对面的三姐妹烧烤。
八、川菜
桃花街上的川菜一条街,随便选吧。
九、其他
泰丰炸鸡。振华购物中心西,泰丰商厦楼下,舍友每次路过都拔不动腿。
烟台一中食堂的面包房,能混进去的话尝尝吧,无敌美味。
南洪街西首的辰辉粥品王。和必胜客一样,两块钱和三块钱的碗你随便装,能装多少算多少。
南洪街的盛文糖炒栗子,最好吃最正宗的糖炒栗子,不过你要有耐心排队。还有它的小龙虾。
十、自助方式
适合想大吃时令海鲜的食客们,就是去市场上买新鲜海货,找一家小餐馆,最好是自家开的家常餐馆.记得刚上上学的时候,舍友馋海鲜了,我们就去南洪街市场上买了爬虾、扇贝、海蛎子什么的,去了一个小餐馆(有蓝白面食小亭子的路口往南,十米出右拐第二家,老板和厨师是同一个人,胳膊坚实有力巨性感的说),每3元加工一种海鲜。吃海鲜喝散啤,无敌了。
幸运的话能买到海瓜子那就……啊~口水
㈣ 天津特色美食是什么
制作工艺
原料配方: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肉按肥瘦3:7匹配。将肉软骨及渣剔净、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的目的是调节咸淡,酱油用量要灵活掌握。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以使酱油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等一会,如能在冰箱内放一会更好,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加,否则馅易出汤。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狗不理包子
英文名称:Go Believe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风味名点。目前已经有了英文名称:“Go Believe”。它色白面柔,大小一致,底帮厚薄相同,一咬起来直流油,但又不感肥腻,味道十分鲜美。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着淳朴挚爱的亲情)。
狗子十四岁来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后来高贵友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的新点子:即使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钱的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一直流传到今天,真可谓久盛不衰呀!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制作工艺
原料配方: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制作方法:将猪肉按肥瘦3:7匹配。将肉软骨及渣剔净、剁碎,使肉成大小不等的肉丁。在搅肉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生姜水,然后上酱油。上酱油的目的是调节咸淡,酱油用量要灵活掌握。上酱油时要分次少许添进,以使酱油完全掺到肉里,上完酱油稍等一会,如能在冰箱内放一会更好,紧接着上水即可。上水也要分次少许添加,否则馅易出汤。最后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天津名吃
天津中菜馆,不外北京菜和山东菜两路,本地并无特殊的拿手,同时天津是不平等条约下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英、法租界,有洋务人员,有外国船舰,西菜在天津也有几家很有名气的餐馆,至于川扬粤菜在抗日战争以前,并不多见。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政府复员,外省人多了,官僚的风气盛了,各地方的馆子,才相继出现,口味的花色,才渐渐时兴起来。
到过天津或听说过天津的,谁都会记得或者知道“狗不理”的包子出名的,吃过的更是谈得津津有味。天津人常常说“没吃过狗不理包子,等于白活。”固然是过甚其词,也足见其名声之大。因此有朋友到天津,或者是亲友串门儿,少不了请上狗不理吃一顿包子。
狗不理的包子,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做出名的,并不是原来的店主,而是一个学徒,学习到基本功夫以后,精益求精,做出声誉来的。“狗不理”便是这个学徒的乳名。在旧中国民间的习惯,婴儿出生,父母为了顾虑孩子娇弱,所谓多灾多难在旧社会缺乏医疗,崇尚迷信的情况下,便取一个粗贱的乳名,什么狗患丫头之类(男孩子有时也取丫头的名字,是一种重男轻女的恶习),认为这样妖魔鬼怪就不会注意了,狗不理当然更不在意了。就是这个狗不理的学徒(年代长久,真名字已无人过问了),为人厚道,学艺勤恳,三年出师以后,学到一身好手艺,成为做包子的高手,给师傅赚了不少钱。
后来师傅死了,他便单独自己经营,本钱小,不能设大字号,便在运河码头开一家小铺,做包子专门卖给一些码头船夫,往来商贩,大多数都是家乡人,既无字号招牌,同乡们仍旧叫他的小名,于是狗不理便和包子联系起来了。加之他做事老诚,手艺又好,做出来的包子,货真价实,味道鲜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狗不理的包子成了名产,顾客也从劳动群众,小市民慢慢发展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
据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闻(那时他是清朝的直隶总督),为了奉承慈德太后,买了专程进贡到北京,得到太后的赏识,狗不理的包子,身价便更高了。从此生意兴隆,钱赚多了,才正式在天津市内开了“德聚号”,然而知道的仍旧不多,一般都还是叫“狗不理”。1949年的老板,已经是狗不理的第三代,大家才晓得狗不理原来姓高。公私合营,收归国营以后,一度质量低落,最近发还私营,包子又很受欢迎了。
狗不理的包子和一般包子并无本质上的差别,它所以享盛名,全在于真材实料,制作认真。当年好管闲事,曾去访问店东,他告诉我们,狗不理包子调馅最考究,完全是用炖得很浓厚的骨头汤,馅子向选得好,而且肥瘦搭配,比例按季节有所不同:冷天肥的较多,夏天肥的较少,春秋和暖,肥瘦对开,这样就能不显肥腻,软嫩适口;馅子斩得细而匀,浓汤拌得润而爽,再加葱姜配味;发面不能太老,擀皮子要薄而带劲,包馅子不冒顶,不跑油,褶子密,外观好,讲究要一个包子12个褶不多不少,一两面包3个,大小没差别,这都是有特色的地方。
㈤ 天津有许多的特色美食,你知道的都有哪些呢
我妹妹家在天津,所以我经常去天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中的天津特色美食。
1、锅巴菜
锅巴菜是天津具有独特风味的小吃,天津锅巴菜柔软滑润,清素芳香,可作早点或正餐,同芝麻烧饼一起食用味美适口。锅巴菜以绿豆、小米水磨成浆,摊成薄厚均匀的煎饼,用刀切成柳叶状块,浇上用十几种小料制成的卤汁,再洒上辣椒油、芝麻酱、酱豆腐汁、香菜叶,轻轻拌合后即可食用。
天津的美食有很多,烧烤、小串、江湖菜,味道也都很不错,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欢迎天津的朋友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㈥ 天津十大特色小吃介绍,天津小吃有哪些
一、天津包子
天津包子是一道古老的传统面食小吃。是经济实惠的大众化食品。在中国北方,在全国,乃至世界许多国家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最能代表天津包子,当属“狗不理包子”。
二、十八街麻花
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座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三、绿豆面
粮食做的锅巴怎么会变成下饭的“菜”?关键在于所谓“锅巴”,并不是全国到处所指的米饭锅底的焦干儿,而是用绿豆粉专门预制的煎饼。
(6)天津大辉美食是干什么的扩展阅读:
天津包子菜品特色
1、狗不理包子采用“半发面,水打馅”制作工艺。皮子薄而带韧劲;馅以精肉斩得细而匀,加姜、酱油、香油、味精、排骨汤等。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
2、狗不理包子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
㈦ 天津有哪些美食
津味儿硬菜
所谓硬菜,就是吃饭时解馋的、扛饿的、美味的,用大块的肉类炒的菜,那吃着就是一个“爽”字!
罾蹦鲤鱼
01
天津最厉害的一种做鱼方法,鱼带鳞炸酥,骨焦肉嫩,又酸又甜,爱吃鱼的不能错过!
油焖大虾
02
菜品色泽枣红亮丽,味香飘逸,鲜嫩微甜,油润适口,有什么理由不尝尝?
酱炒皮皮虾
03
天津老话说的好:“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要说天津建在了一个好地方,一面靠着海,一面守着河。所以皮皮虾更是天津人最中意的海货之一。
老爆三
04
在天津属于四大家常菜之一,下饭下酒都非常适宜,特点是色泽红亮,口味咸鲜,蒜香味浓。
酱肘子
05
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酥烂香醇。不上这道菜,不成一桌席!
八珍豆腐
06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天津名菜。豆腐入口即化,八珍鲜美可口。每个天津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盘八珍豆腐!
麻花鱼
07
大多数人都知道天津麻花,但是谁知道“麻花鱼”也是天津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黑蒜子牛肉粒
08
一道天津本土的特色菜,很难在其他的地方一觅芳踪。菜品肉质鲜嫩、味甜微辣,吃了就停不下来。
贴饽饽熬小鱼
09
天津的特色佳肴,但是人们很少知道它的别名“佛手糕千眼鱼”。传说是干隆帝乘船游历南运河边,看一小茶饭摊铁锅柴火熬鱼,锅边贴有金黄的玉米饼子,香气四溢,食后大悦,故此赐名。
坛子肉
10
天津坛子肉因使用陶瓷坛烧而得名。肉晶莹透明,油润烂滑,香浓味美,肥而不腻。为冬季时令菜,已有200余年的历史。
赤土扣肉
11
前身源于清代御膳房“万字扣肉”,后经赤土村人融合了天津饮食习惯,使之肥而不腻,味醇肉烂,入口即化,人们食之赞不绝口,同时是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